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莫忘季子“贤”

莫忘季子“贤”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4-06      阅读数:
莫忘季子“贤”
吴晓峰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在镇江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先贤,用他优秀的品质、完美的道德风范,最早为后人树立了值得世代传承的人格标杆。这位伟大的先贤就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札。由于古人对弟兄之间排行通常以伯、仲、叔、季为序,而公子札在兄弟四人中年龄最小,又因其封地在延陵(今镇江、常州一带地区),故世人习惯于称他为季札或延陵季子,也往往直称季子。“札” 是其名,而称其为“子”则体现了世人对于他的尊崇,因此,本文亦以季子称之。
      一、季子的“贤”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贤”字本义的解释就是“多才也”。而其释“才”则曰 :“才,草木之初也。”甲骨文“才”字就是像草木发芽抽苗将要破土而出的样子。后由草木初生引申指才质、才能。《论语• 子罕》记载颜渊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循循善诱地教导人,用文章开阔我的眼界,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的学习欲罢不能。我已经用尽了自己的全部才能,却感觉夫子仍然那样卓然而立,我虽然想追随他的脚步,却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这里的“才”就是才能的意思。如此可见,“贤”字释为“多才”,就是才能多的意思。后又引申指有才能的人,可以直称为贤人。如《尚书• 大禹谟》:“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意为 :美好的言论不会被埋没,有才能的人不会被遗弃于荒野。
      最早以“贤”字评价季子,见于《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学界普遍认为《公羊传》为战国时期的产物,是解释孔子《春秋》“微言大义”的著作。《春秋》襄公二十九年有一条经文为“吴子使札来聘”,《公羊传》在解释这条经文的时候,记述了春秋时期吴国的一段史事,涉及到期间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及相关的礼制与风俗,也涉及到对季子“贤”的阐释。
      全文以设问的形式,自问自答。首先提出问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在春秋以前,吴国在政治上落后于中原各国,还被视为蛮夷之国。而从《春秋》的这句经文来看,明显是以中原的政治序列来界定吴国国君与季子之间的君臣关系。《春秋》这样的记载显然是抬高了吴国的政治地位,并不符合当时中原人对蛮夷之国的态度。故而《公羊传》有此一问,即《春秋》为什么要这样写?
      《春秋》笔法的主要特点即所谓“微言大义”,指作者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表达对所记载史实的赞美或批评,通过一字一句来蕴含褒贬。“吴子使札来聘”一句,用“子”称呼吴国国君,体现了对吴君的褒奖。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西周分封诸侯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的体现,称以爵位表示尊敬,这对一贯视吴国为蛮夷小国的中原人来说,显然认为抬高了吴国的身份。所以,《公羊传》解释说 :是因为季子“贤”,而季子的“贤”是由于他“让国”。进而又解释了季子让国的过程。
      季子有同母兄弟四人,分别为长兄谒,次兄余祭,三兄夷昧,季子最小,但是非常有才能, 三位兄长都喜爱他,都希望季子能即位做吴国的国君。但是根据传统,父亲去世应该由嫡长子继位,季子是最小的弟弟,根本没有继承父位的机会,所以三位兄长就私下商量,希望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季子名正言顺地做国君。大哥谒就说 :“如果我们现在马上将君位交给季子,季子一定不会接受。所以,我死后就不要传位给我的儿子,而是传给弟弟,这样兄弟之间顺次更迭传递,按顺序就最终会传到季子的身上了。”余祭和夷昧都认为这个办法很好。所以这三兄弟做国君的时候都不惧生死,希望自己可以早死,好尽快将君位传给季子。每当吃饭的时候都会事先祝祷一番,说 :“上天如果要庇佑我们吴国,就尽快将灾祸降临到我的身上吧。”就这样谒死后余祭即位,余祭死后夷昧即位。到夷昧死的时候,本应该季子即位了,却恰逢季子到中原各国出使,因而又失去了即位的机会。于是季子的庶长兄僚就即位做了吴国国君。等季子出使结束返回吴国后,就自然地承认了僚作为自己国君的事实。但是阖庐说 :“我们的先君之所以不把君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都是因为要传给季子。所以,如果听从先君的命令,那么国家就应该属于季子的 ;如果不听从先君的命令,那么,就应该由我来继承君位。僚怎么能做国君呢?”于是阖庐就派专诸刺杀了僚,并要将君位交给季子。季子不肯接受,并说 :“你杀死了我的国君,然后我接受你夺来的国君之位,这就是我和你一起篡位了。或者,因为你杀死了我的兄长,我如果再杀了你,就成了父子兄弟相互残杀,这样一来,这样的彼此杀戮就会永不停止了。”于是离开都城来到延陵,以后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到吴国国都。所以,君子(有道德、有地位的人)将季子不接受阖庐弑君得来的君位看做是有义,而将季子不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看做是有仁。
      从《公羊传》关于季子“让国”的解说可以看出,季子的“贤”,首先就是由于他“弱而才”,年龄最小却很有才能。这与“贤”字的本义是一致的。其次,说季子“贤”则是因为他品德高尚, 有仁有义。不肯因为唾手可得的至高权利,而丧失自己做人的原则。可见,《公羊传》所界定的季子的“贤”,不仅仅是承认他的才能,更充分肯定了他的高尚品德。
      另一部与《公羊传》产生时代基本相同,也是以阐释《春秋》“微言大义”为主的儒家经典著作,即《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又对季子的“贤”做了补充说明。其在解释《春秋》“吴子使札来聘”这句经文时说 :
      吴其称子何也?善使延陵季子,故进之也。身贤,贤也 ;使贤,亦贤也。延陵季子之贤,尊君也。其名成尊于上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吴国国君为什么可以称为“子”呢?因为他善于使用延陵季子, 所以才抬高了他的身份。一个人如果自身贤,是贤 ;善于使用贤人,也是贤。而延陵季子的贤, 体现在尊君上。正是由于他能尊敬君长,所以才成就了他的贤名。
      与《公羊传》不同,《谷梁传》对于季子“贤”的认识突出了“尊君”。在季子出使中原各国结束归国后,知道僚已经做了国君,所以就尊奉僚为自己的君主。后来阖庐派专诸杀死了僚, 并要求季子接受国君之位,季子坚守仁义之道不肯接受,其实是为了避免国家陷入混乱,导致杀戮不断,并甘愿尊奉阖庐为君,自己则不得已避居延陵。因此,从季子对待僚和阖庐二人的态度来看,季子行为确实是尊君的。无论他们谁做国君,他都做到了以臣子的姿态接受事实, 奉他们为君。
      《公羊传》庄公四年云 :“国君一体也。”先秦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尊君与爱国是一致的。这其实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季子“去之延陵”(《公羊传》)并不是单纯的谦让,而是他尊君爱国的表现。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选择了让国。
      二、季子的“才”
      由上文可知,德才兼备是季子“贤”的具体表现。这里再分析季子的才能。
      直接记载季子才能的文献不多,但是,从相应的史料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根据《左传》与《史记• 吴太伯世家》《礼记》等文献记载,体现季子之“才”的主要事迹有三方面:观乐、能力、习礼。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季子聘鲁观周乐的事。季子观乐包括听歌与观舞两方面。 听歌即听乐工歌唱《诗经》的篇章。季子听歌,边听边发表评论,他的评论几乎涉及到了现存《毛诗》中的所有篇目,分别对《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豳风》《秦风》《魏风》《唐风》《陈风》《郐风》,以及《小雅》《大雅》《颂》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季子的评论都是结合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性质,以及歌词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围绕各国的社会政治发表的看法,反映出季子对周王朝与各个诸侯国的政治甚至是历史的了解。如他评价《周南》《召南》时说 :“始基之矣,尤未也。”即认为这两部分诗歌是西周早期的作品,反映了那时候的政治形势是西周王朝刚刚打下基础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所以说“尤未也”。
      观舞是观看了乐工根据虞舜、夏禹、商汤与西周四代音乐所创立的舞蹈。也与论歌一样, 结合对四个时代社会政治的认识对四种舞蹈分别发表了评论。如季子评价观看了周武王时期的乐舞《大武》后,评价说 :“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认为舞蹈反映出了周武王时周王朝已经进入强盛的状态。
      季札观乐是季子才华的集中体现,表面看只是一时的有感而发,实际上却是以季子对中原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为背景的,充分体现了他学识广博与卓越的艺术鉴赏力。
      季子奉命出使中原诸国表现出了出色的外交才能。
      季子曾先后访问了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晋国等在当时非常有影响的中原诸国,在访问这些诸侯国的时候,季子与当时各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交流沟通,不仅为加强中原与吴国的联系做出贡献,更使吴文化进入了中原人的视野。同时,通过他在各国的外交活动中所展示出的交际能力,可以看出他对中原各国政治形势的深刻了解,显示出他见微知著的政治洞察力。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子到鲁国访问,见到了当时鲁国负责主持外交事务的叔孙穆子,由于叔孙穆子才华出众,加上他对鲁国国家利益的尊重与维护,因而在当时诸侯国之间声望很高,季子一见到叔孙穆子就很喜欢他,所以就直言不讳地警告叔孙穆子说 :“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意思是说,你人很不错,但是却不善于选拔人才,就凭你在鲁国拥有这么高的政治地位,不善于用人怎么能行?这会给你带来祸患,使你不得善终(不得好死)的。说出这样直言不讳的提醒,足见季子为人坦诚以及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礼记• 曲礼》),郑玄注曰 :“执友,志同者。”孔颖达正义曰 :“交游,泛交也。”这是先秦人崇尚的两种交际标准。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可以推心置腹,因为这是友爱的表现。而对于一般的交游之人,季子也做到了诚实守信。据《史记》记载,季子在北上中原途中经过徐国,顺路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很喜欢季子的佩剑,但是并不好意思出口讨要,季子看出徐君的想法,但是由于还要继续出使中原诸国,不便现在就把留下,所以,心中决定出使归来时就赠给徐君。没想到,等季子出使归来时徐君已经死了,于是季子就将自己的宝剑挂在徐君的墓旁树上。只为了不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承诺。这样的交游可谓信也。
      总之,季子走访中原各国时的外交手段与外交言论,都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他优秀的外交能力,他深谙西周礼乐制度下的交际之道,与中原人打交道得心应手。中原人通过他了解了吴国。因此,后人评价季子的聘问中原“是一次向中原诸国昭示吴地精神风貌,改变中原诸国视吴国为蛮夷之邦,文化落后形象的文化展示之旅,为吴国成就政治霸业作了文化铺垫。”[1]这样的评价非常中肯。
      另外,显示季子才能的第三方面是他对于礼的熟练掌握。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礼”就成为了贵族阶层的行为准则,上层贵族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学礼为第一要务。因此,习于礼既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更是拥有才华的标志。
      《礼记• 檀弓下》记载孔子评价季子说 :“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看过季子给儿子主持的葬礼以后,又说 :“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孔子认为季子不仅知礼,而且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孔子对季子的才华非常赞赏。
      总之,虽然关于季子才能的记述不多,但是他博学多才、知礼明礼、诚信友善的外交能力可见一斑。
      结语 :
      自先秦始,延陵季子就已经是世人公认的贤人。而他贤名的获得,与他具有出众的才华又具有崇高的品德直接相关,季子就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贤者。他不为权利所诱惑而丧失自己道德,为了国家的和谐安定而甘愿让国。这种品质在他所生活的春秋时代非常的难能可贵。孟子曾言:“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 滕文公上》)孟子这里所描述的社会现实正是春秋时代的社会图景,当时周室衰微,周王朝名存实亡,中原各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国内部互相争斗混乱频发,礼崩乐坏,为了争权夺利君臣父子相互杀戮已成常态。所以,季子的行为就更凸显了他人格的高尚。
      《礼记• 曲礼》云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根据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这是世人对待贤者的态度。由于贤者具有德艺、德行,所以,人们都喜欢亲近他,向他学习,因而非常敬重他、畏惧他,同时又爱戴他。延陵季子就是这样的一位贤者,像他这样的人确实值得人们学习、敬畏和爱戴。直到今天,季子的高风亮节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周群《季札评传》,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25 页。
(作者为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