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执法如山 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 爱民如子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11-29      阅读数:
执法如山 爱民如子
——党的好干部李培根烈士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
冷静
      在镇江市烈士纪念馆的抗日战争时期展厅里,珍藏着这样一面银盾,它是当地老百姓为褒扬时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团长李培根廉洁奉公、执法如山而赠送给他的。银盾上镌刻“廉直可钦”四个大字,这几个字也正是对李培根这位党的好干部品格的最好概括。
      一、生平简介
      李培根,原名李荣明,又名小春,江苏扬中人。1938 年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团长、扬中县抗敌委员会主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镇江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长(代行县长职权)。1941 年1 月25 日,因坏人告密,李培根在扬中富贵墩子被伪自卫团包围,突围时壮烈牺牲,年仅31 岁。
      二、精神内涵
      回顾李培根短暂的一生,笔者尽所能查找到了他生前的一些史料,从他的事迹中深入挖掘精神内涵,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
      1.天生具备忧国忧民、正义直言的本质
      李培根从小是在苦水中长大的,正因为如此,他心灵深处深埋着一颗济贫扶弱、憎恶豪霸的种子。20 岁出头做烟店店员时,因看见老板虐待学徒打抱不平被逐出店门 ;参加县塾师训练班时,连珠炮似的发问和辞锋逼得国民党县党支部书记张口结舌 ;喜获训练师资养成所招训教官后,看到学校门口贴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标语,他说 :“日军已打进中国,焉能好好读书?光读书能救国吗?”由此可见,李培根心怀天下,天生就具备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秉性正直,直面黑暗,这些也注定着他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这条道路。
      2.始终坚守报国有望、壮志可酬的决心
      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李培根曾经历过巨大的挫折。“八·一三”淞沪战争后,国民党县长强行解散民校,收回枪支,当时任区中心民校校长兼教官的李培根义愤填膺,积极抗议,拒缴枪支。在投入国民党张松山部后,李培根才发现张部并非真正抗日,而是为了扩充势力, 然而他至始至终没有放弃报国理想,凭借着一腔热血与冷瑞麟等一批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秘密成立了扬中第一个民间抗日组织——苏南抗日同盟会,夜间张贴、散发传单,揭露日军罪行。直到他得知陈毅、粟裕率部挺进江南,取得韦岗战斗胜利后,他立志参加革命,并写下一首慷慨激昂的律诗 :“仰屋兴嗟何补益,挥戈奋起莫彷徨……盼待中枢军令下,克日兴师渡长江。”借此表达他对革命的向往与追求以及报国终有望的决心。
      3.一直秉持同甘共苦、抗战到底的信条
      在“挺纵”战地服务团团长王子清牺牲后,李培根继任团长,但他毫无“团长”架子,团结服务团内的同志,同甘共苦、不分昼夜地与敌斗争。因为他内心牢牢地秉持着一个信条,那就是继承烈士的遗志,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他总是生活在群众之中, 每到一处,就采取个别谈心、召集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方法,揭露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宣传共产党、新四军抗日救国的主张,激发起广大人民的抗日热情。因为李培根等服务团同志的努力,扬中全县抗日群众组织很快发展,为开展反“扫荡”、反“清乡”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具有坚持党性原则、廉洁奉公的品格
      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廉洁奉公是坚守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李培根精神内核中最突出的品格就是这一点。担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时,蚕种厂老板张献之因偷税漏税被罚了一笔巨款,他竟不把钱交给经办人员,而伺机交给了县长李培根, 李培根看透了他的心机,随即把张带到财经科,将钱当面点交,开给收据。从此,张献之深感这位县长的厉害,再也不敢偷税漏税和打骂工人了。老百姓都说 :“国民党县长到处刮钱,共产党县长处处为民。”李培根是老百姓的“靠山”,他处处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不但得到了民众的尊重与拥戴,而且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一名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5.永远保持艰苦朴素、拥兵爱民的本色
      李培根生前穿了很多年的一件粗布衣服、一顶毛帽子和一双棉布鞋被陈列在镇江烈士纪念馆展厅里,自从参加革命后,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直到牺牲时,仍是“两袖清风,囊空如洗”。他对自己生活是如此的吝啬,但对战士和群众却无微不至、倾其所有。严寒里他看到通讯员仍穿着夹衣,便像兄长一样脱下棉袄给通讯员穿上,通讯员担心他会冷,他却说 :“我穿暖了,怎能体会老百姓的饥寒交迫呢!”看到村民家断炊,他将身上仅有的一元津贴送给了村民,村民双手接过钱,激动地说 :“这是共产党对我们穷人的一片心啊!”正是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让李培根烈士的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他不仅仅是那个与敌斗争无所畏惧的大英雄,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真男儿。
      6.拥有着不徇私情、执法如山的优质品行
      说回文章开头写的在纪念馆陈展的那块银盾,它是扬中三跃镇人民在李培根除掉称霸一方的恶棍张明达后赠送给他的。这是当地老百姓对李培根最高的褒扬,但李培根绝对受得起“廉直可钦”这四个字。不光是对当地的汉奸、恶霸、土匪,对于一切胡作非为的人,哪怕是亲友,李培根也绝不放过。他的堂弟李荣山假借其声望,招摇撞骗、祸害乡里,李培根多次斥责、规劝仍无效,于1940 年将李荣山关押,决定依法处死。堂弟的父母、亲朋好友纷纷来求情,但李培根最终坚决婉拒了所有的亲友,将堂弟正法。在李培根的心目中,“理”字当先,百姓的安危永远放在第一位,一切有损于抗日民主政府声誉的人或行为都必须杜绝。不徇私情、执法如山是李培根精神内涵中的优质品行。
      7.献身革命具备不惧艰险、至死不降的壮烈
      就是这样一位党的好干部、人民心目中的“包青天”,只度过了31 岁的光景就将生命献给了党的事业,可赞可慨。1941 年因汉奸告密,包围了李培根等所投宿的富贵墩子。在突围中, 李培根拔出驳壳枪奋力抵抗,掩护大家。敌人在门外狂叫 :新四军,你们被包围了,快投降吧! 李培根更加恼怒,他骂了一声“做梦”就往外冲,但被密集的子弹击中要害,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捕后,敌人为能抓到“共党的大官”而欣喜若狂,他们将身受重伤的李培根抬到附近的姚家桥,希望能从李培根口中了解到更多的党的机密,但李培根在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面前,至始至终坚不吐实,表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做好了为革命献身的坚定决心。最终因流血过多而将生命定格在了31 岁。他不惧艰险、至死不降,如此壮烈,充分体现了李培根为追求革命信仰早已舍身成仁。
      三、时代价值
      讲述红色故事、挖掘英烈精神内涵,其目的有两点 :其一是通过剖析英烈精神内核,进一步突出英烈身上的闪光点,而不仅局限于牺牲前的英勇,更多的是通过细部去深入学习英烈精神,从细微处感悟精神之伟大。其二英烈精神存在于当代的时代价值。我们说,时代从来不缺少英雄,从鸦片战争时期至今,镇江地区从守城将领海龄到抗日英雄孙晓梅,再到英雄团长胡文杰,然后是当代航天英烈张国荣……英雄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精神却永不会褪色,提炼精神运用到当代的时代价值更加具有教育意义。说回到李培根烈士,他的精神内涵的时代价值是比较凸显的,而且对当代的每一位党员干部是一部正面的教育素材,笔者认为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
      1.学习他永葆初心,对祖国一腔赤忱
      贫苦的家境、刚正不阿的个性、心怀天下的胸襟和立志报国于危难之中的崇高追求,塑造了李培根鲜明而生动的形象。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李培根这样的英雄、烈士们对祖国的这一腔赤忱,对革命信仰的坚定信念,才使我们的祖国经历磨难后强大,走向繁荣富强。当代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学习他们,现在我们都身处于和平年代,但仍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与防微杜渐的清醒头脑,应继续踏着英烈们的足迹,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思想的引领和工作的动力, 永葆一颗初心,滴水成川,汇聚力量,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2.学习他不徇私情,对党的事业坚守一份责任意识
      如果李培根收了蚕种厂老板张献之的钱,他可以生活得富裕些 ;如果对堂弟李荣山手下留情,顾忌亲友的感受,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留堂弟一条性命,在亲友面前也能卖个人情,但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权威不容任何人侵犯。中国共产党正是有像李培根这样的党的好干部的深明大义、秉公处事、不逊私情,即使在亲情面前也不为所动,甚至大义灭亲,才能真正得民心,维护好党的纪律和权威,并带领着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联系到当代党员干部,应牢记入党誓词中的每一句话,严防不良思想的腐蚀,恪守本职,始终坚守对党的事业的一份责任意识,用实际行动奉献于党的事业。
      3.学习他拥兵爱民,对老百姓捧上的一颗真心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党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亲民爱民,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一种亲密关系,两者之间血肉相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亲民爱民的人生篇章。李培根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用战友的话说,就是“别人没有想到的他想到了,别人没有办到的他办到了”。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只有把人民群众当作比亲人更亲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安危冷暖,才能真正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作为当代的党员干部,应该在英烈身上学到他们优良的革命传统与作风,只有对人民群众真正捧出一颗真心,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急,才能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4.学习他善于做政工,对工作方法勇于创新理念
      通过搜集,在李培根烈士的所剩寥寥的史料中,笔者发觉他还是一位有着丰富政工工作经验的干部。1941 年1 月,李培根听取镇五区区长赵文豹的工作汇报,商定锄掉厚角一带汉奸、土匪的计划。与此同时,当天下午他到伏元乡找地方士绅钱仿权谈话,劝告他要做抗日救国的善人,不要做遗臭万年的民族罪人。在担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期间,他一方面沉重打击当地土匪、汉奸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他笼络地方较有政治觉悟的绅士、名门,尽最大可能为抗日政府建设争取力量,从中可以看出李培根具备敏锐的头脑,对工作方法勇于创新与突破。联系到当代,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习惯于按部就班,或者能不做就不做,少做不犯错的陈旧思想仍旧存在,导致不愿作为、不敢作为甚至不作为。李培根这样的英烈们为后人做了较好的表率,每一位党员干部在立足本职、勇担重任的同时,更以不断地创新工作思维,适应新形势下事业发展的更高要求。
(作者为镇江市烈士陵园管理处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