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辛亥革命名将冷遹传略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11-29 阅读数:
辛亥革命名将冷遹传略
王玲
习近平主席在2022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了毛泽东同志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著名的延安“窑洞对”历史场景中有镇江先贤冷遹的身影。1945 年7 月1 日,黄炎培、冷遹等民主人士乘机离重庆到延安与中共领导人商谈国事、参观访问。1945 年7 月4 日,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冷遹等到杨家岭住处的窑洞里促膝长谈,彼此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畅所欲言,谈古论今,所进行的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震古烁今,成为党史上的佳话。
冷遹,字御秋(1882-1959),镇江丹徒黄墟镇人。家境清贫,少有大志。1902 年考取安徽武备学堂,1905 年毕业。分发南京新军九镇33 标。1906 年参加同盟会。在革命党人赵声(伯先)带领下,密谋起义,被公推为安庆秋操起义总指挥。事泄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昏厥三次不吐一词,后经友人营救获释。回黄墟与殷嗣辉女士完婚,新婚仅八天就只身赴香港再谋反清起义。
1910 年任广西陆军小学提调,李宗仁、白崇禧都是他的学生。建立广西同盟会支部,并代理支部长,发行《南风报》,宣传革命,介绍多名人员参加同盟会,成为广西革命最初发起人之一。他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桂林方面的联系人。1911 年广西光复后,新军改称民军,冷遹任广西民军混成协帮统。率师援鄂,并以南北方议和代表身份,率军开抵南京迎接民国成立。
1912 年元月,孙中山授予他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委任他为三师师长,驻军重镇徐州。由于他纪律严明,深受徐州人民爱戴,受到陆军部通令嘉奖,老百姓以其名命名一条马路,以表纪念。二次革命失败后,冷遹流亡日本,继续追随孙中山从事反袁活动。
1917 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在广东成立军政府,冷遹任总参议(武官之首)并代理内政部部长。
1919 年冬,广州“七总裁”撤销,护法运动失败。冷遹由广州回上海,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领导工作。
1921 年,鉴于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冷遹决心退出军政界,以振兴民族经济为己任, 致力于兴办实业和教育,走国强民富的大道。冷遹在镇江集资创办江北盐垦公司,又称商记垦团。此外,在黄墟首创永安蚕种场,即今天的黄墟茶场的前身。又先后与陆小波、严惠宇等人在高资、桥头、下蜀、四摆渡创办了“益民” “均益” “三益”蚕种场,并组成中国蚕桑改良会(即现在的蚕研所),在杭州创建福华丝绸公司,在嘉兴恢复了“丝织厂”,以发展蚕桑等事业。又在镇江创建了水电事业。1924 年,他倡议募集资金建立镇江伯先公园,以纪念黄花岗起义总指挥赵声。
1925 年,张宗昌部南下江苏,省长韩国钧(号紫石)为免江苏人民遭受涂炭,特再三委请张的老上级冷遹出任江苏省水陆警备总司令。冷先生念及全省人民免受灾难之大局而赴宁上任。一月下旬,他从南京赴上海对齐卢战争进行了调停,促使第二次江浙战争结束。5 月30 日, 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南京举城震怒。青年学生群情激愤,立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派学生联合会成员华克之带着党及爱国团体的重托,呈送公函晋见冷遹,恳请冷将军在南京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中能够严守中立,以解除人民爱国行动的部分障碍。当华克之将市学联致冷遹将军的公函双手呈给冷遹时,他立即起身,郑重地接过公函,看完后,他立即通知各团团长到司令部来开会,他对军官们说 :“这次惨案影响很大,可能要波及全国。商人向来怕事,但据我所知,南京的商人却有人主涨罢市,反对英日,这说明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情绪空前高涨。我们是中国军人,保卫国家主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现在学生和老百姓都起来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弘扬民族正气天经地义”。“你们既不能在命令到来之前有所行动,但也不能妨碍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中国人的爱国行动。洋人太凶暴了,物极必反,理所当然。因此,对于同胞的行动,你们只有三个任务 : 一是对学生和老百姓的爱国行动要保护,二是对于过激行动要劝阻,三是遇到难题用电话向我请示。”军官们退出去后,冷遹紧紧地握住华克之的手说 :“请转告同学们,对于上海五卅惨案,我的心灵也深感痛苦。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如果遇到什么意外,请随即找我。”冷遹将军还以实力和铁的手腕彻底粉碎了警察厅长王桂林的罢岗阴谋,又与南京英商和记洋行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支持南京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冷遹将军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的反帝立场,以及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受到上海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爱国团体及南京党、团组织向他发来的祝贺电和一致的赞誉及高度的评价(详见《南京中共党史》1994 年5 月刊)。
1926 年10 月,与黄炎培、唐儒箴联名发起组织创办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即今镇江市第三中学),倡导男女平等。
1928 年春,江苏省农矿厅拟在镇江办农村改进试验区,由黄炎培、冷遹、江恒源、杨卫玉等组成镇江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委员会,公推冷遹为主席,在黄墟开垦荒地,兴办农场,发展蚕桑事业,修筑水坝公路,推广良种和新式农具,开展民众教育,创办乡村医院,建立镇江县立师范学校。五年做了卓有成效的十八项工作,成绩斐然,享誉大江南北,促进了农村面貌很大的改变,繁荣了经济的发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37 年全面抗战前夕,编辑出版《救亡文摘》,对镇江人民的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镇江沦陷前冷遹转赴武汉,他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江苏同乡会,与黄炎培、江恒源等开展了难民和失学青年的救济工作,救济难民达10 万人以上,解决了许多人的工作和入学问题,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事业。
1938 年冷遹入蜀,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从事抗日民主运动,反对国民党的投降政策。
1939 年1 月3 日与张澜、梁漱溟等人发表宣言,声讨汪精卫叛国投敌的罪行。
1941 年与张澜、罗隆基等9 人共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被公推为常委。
1944 年9 月在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支持林伯渠代表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团结抗日以挽救危局。9 月23 日赴曾家岩林伯渠、董必武住处拜望两位中共参政员,开怀畅谈。11 月10 日,冷应邀前往重庆枣子岚墟51 号塔斯社社长普金科、副社长诺米洛茨基举行的宴会。
1945 年1 月,与黄炎培等60 余人联名发表《时局献言》,要求国民党与各党派切实合作挽救危局。1 月25 日,应刚从延安来的周恩来之邀听取报告。2 月l4 日晚,周恩来假鲜特生家宴请冷遹、于右任、孙科、沈钧儒、陶行知、郭沫若、黄炎培等24 人。5 月21 日,与王若飞等长谈并阅王从延安带来的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并与黄炎培等联名提出恢复国共谈判之主张。6 月2 日,冷遹与褚辅成、黄炎培、王云五、左舜生、傅斯年、章伯钧7 人公电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建议从速恢复商谈,促成团结,使抗战胜利早日来临。(毛、周复电原载1945 年6 月30 日《解放日报》第一版)
1945 年7 月1 日,冷遹与黄炎培、褚辅成等六人乘机到达延安机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林伯渠等中共中央10 多位领导人前往机场迎接。经过五天的商谈国是和参观访问,确定两点 :一是国民大会停止召开,二是从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7 月5 日返回重庆。7 月14 日, 当国民党准备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以抵制中共关于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时,冷遹、黄炎培、江恒源三人书面发表“关于不参加国民大会问题讨论的声明”,以支持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8 月8 日,冷遹向重庆企业界作延安见闻的报告。8 月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飞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赫尔利与张治中陪同前来,冷遹等人至九龙坡机场欢迎。8 月30 日,毛泽东邀请冷遹等人商谈国共合作事宜。9 月5 日,冷遹等六位赴延安的参政员,借中央研究院的名义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等进餐并送行。9 月29 日,冷遹等商定组织民主建国会事宜。10 月, 冷遹拒绝蒋介石“经济部长”的委任,由重庆回到镇江,出任镇江善后救济委员会的主任,进行战后复苏工作。
1946 年,冷遹以考察战时被破坏的运河名义,到解放区高邮访问,带去大批吃穿用物资, 特别是医药器械,受到李一珉主席的欢迎和款待。4 月2 日,行政院公布 :任命冷遹为江苏省临时参议会议长。他的倡议下,将建在四摆渡、高资、桥头的4 个蚕种厂合并,称作“四益农产育种场”(简称四益农场),由他出任董事长。他应镇江东乡儒里邀请,出任“建东中学”(解放后为丹徒县儒里中学)董事长,使穷乡僻壤的学生得以就地读书。他对全省建设尤为关心,特别是水利,诸如苏北运河、江南海塘工程和水利疏浚、徐海水利工程都浸透着他的心血。9 月4 日,冷遹去上海与李维汉、齐燕铭等会晤,同日下午出席职教社改选后第一次理监联席会议, 被选为常务理事。冷遹任江苏议长期间,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声望,民众遇有急难之时,都向他倾诉,他总是设法解决。他支持和掩护地下党的革命斗争,被他营救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达百人以上。时任中共丹北留守处主任的陈云阁同志回忆说 :“在冷遹政治影响所及的地区活动,有一种特殊的安全感”。
1948 年冬,淮海战役即将开始,国民党政府已濒临崩溃。为了加强江防,负隅顽抗,国民党调驻防青岛的警备司令丁治磐接任江苏省主席一职。在江苏各界欢送王懋功的大会上,冷遹作了慷慨激昂的长篇发言。他说 :“抗战军兴以来,江苏全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备遭日寇侵略残害,遍地疮痍,水深火热。胜利复员,目击省会地方残破,民生凋敝,创巨痛深,亟待安抚整顿,以图兴复,此时群情望治,寄希望于地方政府者,正如大旱之望云霓,百废待举,百弊待除。不意胜利来临欢庆复员之时,地方所得者却首先是‘劫收’掳掠的灾难,继之以横征暴敛的压榨,使百业萧条,民生不安……凡此种种,不合国家战后安抚地方、胜利复兴的政策与期望,更不合总理孙中山先生的有关遗教,当然也许不是王主席的初衷。然而,以上种种,又皆出现在王主席自从胜利接收以来,出任江苏省政几年来的在职期间,按‘春秋责备贤者’的意义,我们不得不向王主席指出以上这种种现象,并提出一个问题 :这是为什么?是耳目不周么?那就是失察!是坐视不理么?那就是放任!不管怎样,二者必居其一,都是责有攸归的……最终只有把问题提请这几年来江苏省政的主持者,自己来衡量这一是非功过吧!”冷遹一番话语,指陈事实,历数时弊,表现了他爱国家、爱人民和不畏权势的刚正立场。
由于冷遹先生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政治和“战乱政策”,引起国民党特务的切齿痛恨,准备暗害他。接到中共地下党通报,1948 年冬,他辞去议长之职,避居上海。
1949 年初,“三大战役”胜利结束,蒋介石被迫引退。李宗仁代理总统后,着手组织上海和平代表团去北平与中共和谈。他亲自登门请他的老师——冷遹出任代表,倾听老师对和谈的意见,并请老师敦促章士钊等著名的民主人士同赴北平。还在报上公布了颜惠庆、冷遹、章士钊、江庸参加北平和谈四位代表的名字。冷遹知道国民党并无诚意,婉言谢绝。上海解放前夕, 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疯狂迫害爱国民主人士,冷遹得到地下党的通知,避居侄孙女家中,经月未出,直至上海解放。9 月,冷遹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毛主席亲临北京火车站迎接。
10 月1 日,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冷遹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华东水利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及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委兼江苏省民建主委等职。
1959 年8 月18 日,冷遹因患心脏病在南京鼓楼医院逝世,终年78 岁。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及中央有关部门发来唁电,中华职教社总社派王艮仲专程前来南京送葬。上海、北京、东北职教社都举行了悼念活动。遗体原葬于南京雨花台望江矶公墓,现已迁葬于镇江栗子山公墓,与其夫人殷嗣辉合墓。
冷遹是辛亥革命先驱者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是兴办实业和教育的倡导者、改革家,是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的倡议者、奠基人,是中华职教社与黄炎培、江恒源、杨卫玉齐名的四老之一,是我党真诚的挚友。
邹韬奋在《抗战以来》中写道 :“冷遹先生是军事专家,是江苏士绅中的前辈……对中国政治有远见,他不仅对于军事方面有真知灼见,而且对于政治方面也有公正深切的见解。”又如黄炎培在抗战胜利时赠冷遹的一首诗 :才大功偏实,名藏位自高。十年聊补罅,一炬可邻焦。荫满黄墟树,雄鸣歇浦潮。江山重整顿,携手上归桡。孙起孟、钱正英、管文蔚等人对他均有极高的评价。他艰苦创业、勤俭办事和求真务实的美德值得人们继承和弘扬,布衣布服,粗茶淡饭是极宝贵的为人准则。他毕生与时俱进的革命风范、高风亮节以及兴办实业、教育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美德广为传颂,有口皆碑,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冷遹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为民族解放和振兴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
(作者为镇江市丹徒区人大社事工委主任科员)
- 上一篇:黄花岗起义总指挥赵声与统筹部部长黄兴
- 下一篇:执法如山 爱民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