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略论《嘉定镇江志》的几个问题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略论《嘉定镇江志》的几个问题
乔长富
2012年,笔者受镇江市史志办公室委托,参与点校《嘉定镇江志》(下称《嘉定志》),历时两年,点校稿杀青付梓。点校之余,笔者又通读全书,探讨了该书的几个有关问题。在此,说点个人的浅见。
一、《嘉定志》的修撰者
《嘉定志》的修撰者,有三种说法。其一,《直斋书录解题》称:“《镇江志》三十卷,教授天台卢宪子章。”据清阮元《嘉定镇江志序》称,此处之《镇江志》即《嘉定志》,《嘉定志》“为卢宪所作”。其二,《宋元方志丛刊》本署史弥坚修、卢宪撰。此说虽称“史弥坚修”,但它还是说“卢宪撰”,认为卢宪是真正的撰者,史弥坚不过是主持其事而已。其三,《宋代州郡长官通考》“参考书目”称史弥坚等撰。这种说法,把主持其事者也说成实际撰写者,并抹杀了实际撰写者卢宪,显然不妥。比较而言,三种说法中,如果从全面反映该书的修撰实际说,当以史弥坚修、卢宪撰比较全面。如果单就实际撰写者而言,则当以卢宪撰为是。
《嘉定志》撰写过程中,镇江知府史弥坚曾要求所属金坛人刘宰提供宋代“京口耆旧”的材料。对此,刘宰在《回知镇江史侍郎弥坚书(二)》的书信中曾述及其事:“昨荷蒙郡博士不鄙惠书,道使君将修方志,以重此邦,令某搜访前辈行治,以裨荟萃。继邑大夫过访,出所得台翰亦谓如此。顾惟晚末,岂足以知前言往行,第以奉命为宠,不敢引辞。黾勉期年,幸已就绪,名曰《京口耆旧传》。以私居之纸札俱缪,缮写不虔,不敢径达,谨纳郡博士处。”由此可见刘宰曾向“郡博士”(当指卢宪)提供了不少京口人物的资料,以助修撰《嘉定志》。不过,从今存《嘉定志》卷十八、十九之“人物”部分看,所收录写入《京口耆旧传》之人物缺佚甚多,因而难以确知《嘉定志》是如何采纳《京口耆旧传》的有关材料。之所以如此,当如清代刘文淇《嘉定镇江志校勘记》所说,是由于“有缺文”所致。不过,《京口耆旧传》卷数有9卷,字数也有好几万字,《嘉定志》也势必不可能照本全录,至多也只会是摘录《京口耆旧传》的部分内容而已。
二、《嘉定志》的成书时间
《嘉定志》的成书时间,清代阮元在《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提要》中说:“书中所载事迹,惟史弥坚最详。……考弥坚以嘉定六年九月守镇江,八年九月请祠。……按元《至顺镇江志》‘学校’门(引者按:实际是‘风俗’门。阮元误记)载教官卢宪嘉定癸酉谒庙事,癸酉为嘉定六年(1213),正弥坚守郡之日,书当成于此时也。”这里的“此时”,按其文义,应当是指嘉定六年;如果“此时”是泛指“弥坚守郡之日”,那就是指嘉定六年九月至八年九月之间。今人或以为“在嘉定八年左右刊成”。笔者以为,此书当撰成于嘉定九年七月间。理由如次:
其一,从书中所记人物到任或罢职时间看,卷十六“通判”载魏珪“嘉定八年八月至,九年三月转朝散,七月判太平州”。卷十七“丹徒县令”载莫焕“嘉定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到”;“金坛县令”载王概“嘉定八年十二月到任”;“总领所”载宋均“嘉定八年八月到”;“粮料院”载赵崇焕“嘉定八年六月至”。以上情况表明,《嘉定志》所载止于嘉定九年七月,其成书时间当不会早于此时。
其二,从卢宪本人任镇江府学教授的时间看,《嘉定志》卷十六“学职”载卢宪“嘉定六年闰三月至”,不载其罢职时间;而《至顺镇江志》“教授”首载徐侔德“嘉定九年七月至”。《至顺镇江志》所载官员任职时间是承接《嘉定志》。由此可知,卢宪当是在嘉定九年七月罢镇江府学教授。据此,《嘉定志》的成书时间当不会晚于其时。
其三,从《京口耆旧传》成书时间看,据邓广铭《〈京口耆旧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份》考证,“刘氏之作《耆旧传》是开始于嘉定七年的春夏间,至嘉定八年的夏季,才完成了的”。而《耆旧传》既是为《嘉定志》所作,则《耆旧传》的成书时间从侧面表明,《嘉定志》到嘉定八年夏尚未撰成,其撰成时间当在此之后。
以上三方面的情况表明,《嘉定志》所记载的镇江府官员任免时间最晚的是在嘉定九年七月,而卢宪罢镇江府学教授也是在此时,由此可以断定,《嘉定志》的成书时间当是在嘉定九年七月。阮元说《嘉定志》成书于嘉定六年固然错误,今人或说成书时间在嘉定八年左右,也是不正确的。
三、《嘉定志》的文献价值
在镇江历史上,《嘉定志》之前曾有过南朝人写的《南徐州记》《京口记》,唐朝人写的《润州图经》,宋朝人写的《祥符图经》《乾道镇江志》等地方志,但都已散佚不传,只留下片言只语。《嘉定志》则是现存最早的基本完整的镇江地方志。
从《嘉定志》本身看,它内容全面而丰富,记录严谨而翔实,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嘉定志》全面系统地辑录和记载了从先秦至南宋嘉定时期,镇江各个方面的史料和事迹,其中包括镇江的州县沿革、山川地理、风俗民情、交通运输、农田水利、赋税收入、攻守形势、城池乡邑、宫室寺观、古迹名胜、驿站交通、驻军兵防、官吏任免、文化教育、名人雅士、异闻杂说等。其中重点记录的是东晋到嘉定时期的情况。而这一时期正是古代镇江繁荣发展的辉煌时期,对于今天的镇江有着不可忽视的深刻影响。今天镇江的城市格局、古迹名胜、文化底蕴等,大多是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此书对于了解和研究镇江的历史,传承古代镇江丰富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建设和丰富镇江的当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其二,《嘉定志》写人记事,征引浩博,注意“稽考”,条分缕析,具体详明。撰者广泛采集有关史书、方志、总集、别集、笔记、小说、碑铭、题名、壁记等,以及官方的文书档案等的记载,将纷繁复杂的史事辑录成文,钩稽事实,考订是非,条分缕析,具体详明,正如阮元在《嘉定志》序中所说:“京口自东晋以来屹为重镇,流民侨郡,分并改隶,都督开府,参佐从事,寄治版授,建置纷烦,以及宋之差遣,……读史者惮于钩稽,往往沿讹袭谬。今详观宋志,于六朝侨寄郡县,缕析条分;于节度、观察等官罢复,纪之甚详。其刺史历任年月,于纪传所不载者,皆稽考其次序。是故一人之传,必参酌群书而后定。如刺史韦损传,以《唐•地理志》、《练塘碑》,及李华《复练塘颂序》、《招隐大师碑》参定;都知兵马史张子良等传,以新旧《唐书•李錡传》、《旧唐书•宪宗纪》、《通鉴》、《太平广记》参定。此例为前此作郡志者所未有。……于晋宋以来士大夫居宅、坆墓皆详其坊巷、乡都所在。其作铭作记之人,亦莫不罗列。虽遗迹久湮,而按籍考之,犹可得其仿佛。后人性好简略,鲜有及此之详明者。”
正是由于《嘉定志》在写人记事方面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它的记载多翔实可靠,可以信从。这不但对今人了解和研究当时镇江的历史具有很高价值,而且对今人考定镇江一些出土的文物和文化遗存,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当两年前中山东路与第一楼街交会处出土一处古代建筑遗址时,考古工作者之所以很快确定它是宋代嘉定桥的遗址,其重要依据就是《嘉定志》的有关记载。
其三,《嘉定志》还保存了今已失传的《南徐州记》《京口记》《润州图经》《祥符图经》和《润州类集》等书的佚文,以及有关“题名”“壁记”等的佚文,还记载了今已不存的一些古迹的情况。这些佚文和记载,正如阮元所撰该书提要所说,是“零圭碎璧,尤可宝惜”,它们对于今人了解和研究镇江的历史,以及考订有关的历史遗存和出土文物,也具有重要价值。
四、《嘉定志》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嘉定志》一书,撰成于南宋后期,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南宋王朝国势衰落。而当时镇江是具有抗敌御侮传统并承担抗敌御侮重任的江防要地。在这种情况下,撰者作为任职于镇江的府学教授,深深感受到了国势的艰危和自己责任的重大。他在《嘉定志》卷十六“宋参佐”中说:“若教授,职司训导,似专文事;钤辖兵巡以下诸职,似专武事。然朝廷兴崇乡校,课试之外,其事甚钜。异时孝悌修明,忠信培植,执干戈以卫社稷,亦有渐摩之效,则脉络所系,实相贯通。”由此出发,他在撰写《嘉定志》时很注意写人记事的“教化”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的爱憎立场。书中对于忠勇报国、廉洁爱民、贤明干练的人物及事迹,多加褒彰;对于具有忧国忧时精神的文章和言论,多加征引;对于骄横不法、贪污腐败、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人和事,则给以尖锐的揭露和指斥。这些记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有积极意义。
而且,《嘉定志》所记载的东吴至南宋时期,正是镇江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它曾是东吴的政治中心,南朝的重要“都会”,齐梁帝王的故乡,又曾是唐代浙西节度使的治所,北宋时的东南门户,南宋时更成为抗敌御侮的政治和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等,都曾在镇江留下他们的足迹,以及他们的诗文和著作。这是当时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足以使镇江人感到自豪。同时,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不少名胜古迹,其中有些已成为今天镇江的著名景点。对于上述情况,《嘉定志》都有具体记载。这对于今天镇江人了解和研究镇江历史,培养热爱镇江以至热爱祖国的感情,也有重要意义。
总之,《嘉定志》是先秦至南宋嘉定时期古代镇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实录和结晶,是前人留存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此书成书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但它对今天传承和弘扬古代镇江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建设和丰富镇江的当代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作者为镇江高专教授)
乔长富
2012年,笔者受镇江市史志办公室委托,参与点校《嘉定镇江志》(下称《嘉定志》),历时两年,点校稿杀青付梓。点校之余,笔者又通读全书,探讨了该书的几个有关问题。在此,说点个人的浅见。
一、《嘉定志》的修撰者
《嘉定志》的修撰者,有三种说法。其一,《直斋书录解题》称:“《镇江志》三十卷,教授天台卢宪子章。”据清阮元《嘉定镇江志序》称,此处之《镇江志》即《嘉定志》,《嘉定志》“为卢宪所作”。其二,《宋元方志丛刊》本署史弥坚修、卢宪撰。此说虽称“史弥坚修”,但它还是说“卢宪撰”,认为卢宪是真正的撰者,史弥坚不过是主持其事而已。其三,《宋代州郡长官通考》“参考书目”称史弥坚等撰。这种说法,把主持其事者也说成实际撰写者,并抹杀了实际撰写者卢宪,显然不妥。比较而言,三种说法中,如果从全面反映该书的修撰实际说,当以史弥坚修、卢宪撰比较全面。如果单就实际撰写者而言,则当以卢宪撰为是。
《嘉定志》撰写过程中,镇江知府史弥坚曾要求所属金坛人刘宰提供宋代“京口耆旧”的材料。对此,刘宰在《回知镇江史侍郎弥坚书(二)》的书信中曾述及其事:“昨荷蒙郡博士不鄙惠书,道使君将修方志,以重此邦,令某搜访前辈行治,以裨荟萃。继邑大夫过访,出所得台翰亦谓如此。顾惟晚末,岂足以知前言往行,第以奉命为宠,不敢引辞。黾勉期年,幸已就绪,名曰《京口耆旧传》。以私居之纸札俱缪,缮写不虔,不敢径达,谨纳郡博士处。”由此可见刘宰曾向“郡博士”(当指卢宪)提供了不少京口人物的资料,以助修撰《嘉定志》。不过,从今存《嘉定志》卷十八、十九之“人物”部分看,所收录写入《京口耆旧传》之人物缺佚甚多,因而难以确知《嘉定志》是如何采纳《京口耆旧传》的有关材料。之所以如此,当如清代刘文淇《嘉定镇江志校勘记》所说,是由于“有缺文”所致。不过,《京口耆旧传》卷数有9卷,字数也有好几万字,《嘉定志》也势必不可能照本全录,至多也只会是摘录《京口耆旧传》的部分内容而已。
二、《嘉定志》的成书时间
《嘉定志》的成书时间,清代阮元在《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提要》中说:“书中所载事迹,惟史弥坚最详。……考弥坚以嘉定六年九月守镇江,八年九月请祠。……按元《至顺镇江志》‘学校’门(引者按:实际是‘风俗’门。阮元误记)载教官卢宪嘉定癸酉谒庙事,癸酉为嘉定六年(1213),正弥坚守郡之日,书当成于此时也。”这里的“此时”,按其文义,应当是指嘉定六年;如果“此时”是泛指“弥坚守郡之日”,那就是指嘉定六年九月至八年九月之间。今人或以为“在嘉定八年左右刊成”。笔者以为,此书当撰成于嘉定九年七月间。理由如次:
其一,从书中所记人物到任或罢职时间看,卷十六“通判”载魏珪“嘉定八年八月至,九年三月转朝散,七月判太平州”。卷十七“丹徒县令”载莫焕“嘉定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到”;“金坛县令”载王概“嘉定八年十二月到任”;“总领所”载宋均“嘉定八年八月到”;“粮料院”载赵崇焕“嘉定八年六月至”。以上情况表明,《嘉定志》所载止于嘉定九年七月,其成书时间当不会早于此时。
其二,从卢宪本人任镇江府学教授的时间看,《嘉定志》卷十六“学职”载卢宪“嘉定六年闰三月至”,不载其罢职时间;而《至顺镇江志》“教授”首载徐侔德“嘉定九年七月至”。《至顺镇江志》所载官员任职时间是承接《嘉定志》。由此可知,卢宪当是在嘉定九年七月罢镇江府学教授。据此,《嘉定志》的成书时间当不会晚于其时。
其三,从《京口耆旧传》成书时间看,据邓广铭《〈京口耆旧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份》考证,“刘氏之作《耆旧传》是开始于嘉定七年的春夏间,至嘉定八年的夏季,才完成了的”。而《耆旧传》既是为《嘉定志》所作,则《耆旧传》的成书时间从侧面表明,《嘉定志》到嘉定八年夏尚未撰成,其撰成时间当在此之后。
以上三方面的情况表明,《嘉定志》所记载的镇江府官员任免时间最晚的是在嘉定九年七月,而卢宪罢镇江府学教授也是在此时,由此可以断定,《嘉定志》的成书时间当是在嘉定九年七月。阮元说《嘉定志》成书于嘉定六年固然错误,今人或说成书时间在嘉定八年左右,也是不正确的。
三、《嘉定志》的文献价值
在镇江历史上,《嘉定志》之前曾有过南朝人写的《南徐州记》《京口记》,唐朝人写的《润州图经》,宋朝人写的《祥符图经》《乾道镇江志》等地方志,但都已散佚不传,只留下片言只语。《嘉定志》则是现存最早的基本完整的镇江地方志。
从《嘉定志》本身看,它内容全面而丰富,记录严谨而翔实,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嘉定志》全面系统地辑录和记载了从先秦至南宋嘉定时期,镇江各个方面的史料和事迹,其中包括镇江的州县沿革、山川地理、风俗民情、交通运输、农田水利、赋税收入、攻守形势、城池乡邑、宫室寺观、古迹名胜、驿站交通、驻军兵防、官吏任免、文化教育、名人雅士、异闻杂说等。其中重点记录的是东晋到嘉定时期的情况。而这一时期正是古代镇江繁荣发展的辉煌时期,对于今天的镇江有着不可忽视的深刻影响。今天镇江的城市格局、古迹名胜、文化底蕴等,大多是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此书对于了解和研究镇江的历史,传承古代镇江丰富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建设和丰富镇江的当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其二,《嘉定志》写人记事,征引浩博,注意“稽考”,条分缕析,具体详明。撰者广泛采集有关史书、方志、总集、别集、笔记、小说、碑铭、题名、壁记等,以及官方的文书档案等的记载,将纷繁复杂的史事辑录成文,钩稽事实,考订是非,条分缕析,具体详明,正如阮元在《嘉定志》序中所说:“京口自东晋以来屹为重镇,流民侨郡,分并改隶,都督开府,参佐从事,寄治版授,建置纷烦,以及宋之差遣,……读史者惮于钩稽,往往沿讹袭谬。今详观宋志,于六朝侨寄郡县,缕析条分;于节度、观察等官罢复,纪之甚详。其刺史历任年月,于纪传所不载者,皆稽考其次序。是故一人之传,必参酌群书而后定。如刺史韦损传,以《唐•地理志》、《练塘碑》,及李华《复练塘颂序》、《招隐大师碑》参定;都知兵马史张子良等传,以新旧《唐书•李錡传》、《旧唐书•宪宗纪》、《通鉴》、《太平广记》参定。此例为前此作郡志者所未有。……于晋宋以来士大夫居宅、坆墓皆详其坊巷、乡都所在。其作铭作记之人,亦莫不罗列。虽遗迹久湮,而按籍考之,犹可得其仿佛。后人性好简略,鲜有及此之详明者。”
正是由于《嘉定志》在写人记事方面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它的记载多翔实可靠,可以信从。这不但对今人了解和研究当时镇江的历史具有很高价值,而且对今人考定镇江一些出土的文物和文化遗存,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当两年前中山东路与第一楼街交会处出土一处古代建筑遗址时,考古工作者之所以很快确定它是宋代嘉定桥的遗址,其重要依据就是《嘉定志》的有关记载。
其三,《嘉定志》还保存了今已失传的《南徐州记》《京口记》《润州图经》《祥符图经》和《润州类集》等书的佚文,以及有关“题名”“壁记”等的佚文,还记载了今已不存的一些古迹的情况。这些佚文和记载,正如阮元所撰该书提要所说,是“零圭碎璧,尤可宝惜”,它们对于今人了解和研究镇江的历史,以及考订有关的历史遗存和出土文物,也具有重要价值。
四、《嘉定志》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嘉定志》一书,撰成于南宋后期,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南宋王朝国势衰落。而当时镇江是具有抗敌御侮传统并承担抗敌御侮重任的江防要地。在这种情况下,撰者作为任职于镇江的府学教授,深深感受到了国势的艰危和自己责任的重大。他在《嘉定志》卷十六“宋参佐”中说:“若教授,职司训导,似专文事;钤辖兵巡以下诸职,似专武事。然朝廷兴崇乡校,课试之外,其事甚钜。异时孝悌修明,忠信培植,执干戈以卫社稷,亦有渐摩之效,则脉络所系,实相贯通。”由此出发,他在撰写《嘉定志》时很注意写人记事的“教化”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的爱憎立场。书中对于忠勇报国、廉洁爱民、贤明干练的人物及事迹,多加褒彰;对于具有忧国忧时精神的文章和言论,多加征引;对于骄横不法、贪污腐败、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人和事,则给以尖锐的揭露和指斥。这些记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今天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有积极意义。
而且,《嘉定志》所记载的东吴至南宋时期,正是镇江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它曾是东吴的政治中心,南朝的重要“都会”,齐梁帝王的故乡,又曾是唐代浙西节度使的治所,北宋时的东南门户,南宋时更成为抗敌御侮的政治和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等,都曾在镇江留下他们的足迹,以及他们的诗文和著作。这是当时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足以使镇江人感到自豪。同时,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不少名胜古迹,其中有些已成为今天镇江的著名景点。对于上述情况,《嘉定志》都有具体记载。这对于今天镇江人了解和研究镇江历史,培养热爱镇江以至热爱祖国的感情,也有重要意义。
总之,《嘉定志》是先秦至南宋嘉定时期古代镇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实录和结晶,是前人留存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此书成书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但它对今天传承和弘扬古代镇江的优秀历史文化,以建设和丰富镇江的当代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作者为镇江高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