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南巡镇江叠苏轼诗比较

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南巡镇江叠苏轼诗比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07-27      阅读数:
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南巡镇江叠苏轼诗比较
喻世华
      摘要 :镇江居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是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要冲。乾隆六次南巡江南,都曾在镇江停留,每次都留下与苏轼有关的诗词。从乾隆叠苏轼润州诗可以看出,乾隆对于苏轼以及苏轼诗歌的了解与推崇,就此可以一窥苏轼在清代的巨大影响。这对于挖掘镇江的文化资源、拓展苏轼研究不无裨益。
      关键词 :乾隆南巡 ;苏轼润州诗; 乾隆叠苏轼润州诗 ;比较中图分类号 :I207.62 文献标识码 :A
镇江居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是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要冲。乾隆六次南巡江南,都曾在镇江停留。作为附庸风雅的皇帝,乾隆六次南巡驻足镇江留下了114 首诗歌,其中题名“用”“和”“叠”苏轼或者与苏轼有关的诗歌近29 首,占乾隆咏镇江诗四分之一以上。研究乾隆六次南巡江南在镇江的情况,特别是研究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叠苏轼诗的相互关系,不仅对研究苏轼的影响有意义,而且对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一、乾隆六巡江南在镇江留下与苏轼有关的和诗
      乾隆六次南巡江南路过镇江,根据乾隆《御制诗》统计,乾隆在镇江共留下与镇江相关的诗歌114 首[1],其中直接“和”苏轼润州诗为15 首,提及苏轼或者苏轼诗歌的14 首,共计29 首,占乾隆润州诗歌的四分之一强。
      苏轼15 次路经润州,在润州留下了诗歌97 首、词17 首、文牍108 篇[2],乾隆六次南巡驻足镇江与苏轼有关的诗歌虽然有29 首之多,但主要集中在苏轼的《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甘露寺》《金山妙高台》4 首上,为了获得直观印象,见表1。
      表1 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叠苏轼诗一览

      笔者注 :“其他”指乾隆诗歌题目中虽然没有提及苏轼但在诗歌内容上涉及苏轼的诗。如《远帆楼观灯船火戏词四首》中有“头陀山下夜行船,金树银花顷刻燃,照入江心霞影赩, 东坡先着祖生鞭”[1] 三集卷二十一 ;《金山三叠旧作韵》中有“近涯南北春盈地,远派东西水接天。想象绳床参印老,补藏玉带证坡仙。(寺有坡翁玉带久缺数版壬午临幸为补足之曾有诗)”[1] 三集 卷三十四 ;《题李因墨卉》中有“四季芳华笔底收,那经意想足风流。求诸艺谱还艰得,应是汴人尹白俦(见苏东坡墨花诗)”[1] 三集卷四十六 ;《远帆楼即景四首》中有“举目云行与水流,廓然俯仰契神投,大江东去千秋调,多把黄州误润州。(寺壁勒明季夏言等大江东去词,盖皆数典东坡黄州之作)”[1] 三集卷四十六 ;《登金山塔顶三叠旧韵》中有“看兹卓尔禅明示,到此谁能意不恬,风物江山原弗异,诗篇今昔且由添,了知未似东坡句,却喜依他韵屡拈”[1] 三集卷四十六。
      综上可以看出,乾隆六巡江南路过镇江,16 首有“用”“和”“叠”苏轼诗歌,可见其对苏轼诗歌的喜爱。
      二、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叠苏轼润州诗比较
      从表1 可以看出,乾隆叠苏轼润州诗主要集中在苏轼在润州写下的《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甘露寺》《金山妙高台》4 首诗上,达16 首之多,将苏轼润州诗和乾隆叠苏轼润州诗做一比较,无疑是有价值的尝试。
      (一)苏轼《游金山寺》与乾隆叠诗的比较
      苏轼《游金山寺》写于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第一次路经润州时,是在与王安石的政治斗争失败后政治失意的产物,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艺术成就相当高 :就其结构看,双线并行,怀乡与登临两条线索交叉融合。一方面是怀乡,另一方面则再现了登临金山寺的全过程。有地理风貌的描写,有人情风物的再现,有观景时的怅然与疑惑,甚至还有说明 :
      1 关于《妙高堂绎义》,有序言“金山有妙高台乃苏轼所题,是堂居园中山巅,故有取苏轼名台之意”。乾隆对妙高堂情有独钟,在《御制诗·四集》卷七、卷十五、卷二十三、卷三十一、卷三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二、卷八十三、卷八十九、卷九十六、卷九十九等处多次出现《妙高堂》这一诗名,其中写于乾隆四十四年的《妙高堂》与苏轼有关 :“妙高名取或因苏,高喻有而妙喻无。明岁江天寺中景,一时逸兴早飞吾。”
(是夜所见如此)。”[3]307 全诗线索清晰,先景后情,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乾隆在六次南巡江南路经镇江时对于苏轼《游金山寺》每次必和,共留下六首和诗。乾隆南巡是显示政治权威的产物,其和诗就其内容说,除了宣扬其文治武功外,主要表达了对苏轼的推崇,其倾慕贯穿在其所有和诗当中。
      如《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一巡江南):
髯翁醉醒风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信耶非耶漫强明,律中要使神鬼惊,六百年来人莫识,我偶拈赓荅风物,滥觞远忆巴岷山,土鼓云门拳石顽。[1] 二集卷二十三
      《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二巡江南):
      髯翁吟际髯应黑……印公留带可镇山,当时公案足警顽。苏公不言言未已,试看衮衮东流水。[1] 二集卷六十八
      《游金山寺三叠苏轼韵》(三巡江南):
      赵宋诗人许坡翁,雄才磅礴富似海……中江长老一握手,故乡情谊何其多……旧编翻读和苏章,欲效其为面先赤……子瞻磊落颇卓识,飞焰江心见何物。[1] 三集卷二十
      《游金山寺四叠苏轼韵》(四巡江南):
      韶春复驻氐父山,强和苏韵不避顽。[1] 三集卷四十六
      《金山寺五叠苏轼韵》(五巡江南):
      而我夕窓方暎明,拟赓苏句心先惊。欲罢不能羞不识,险韵依然一体物。[1] 四集卷六十九
      《游金山寺六叠苏东坡韵》(六巡江南):
      为忆坡翁维桂楫,应是离朝往南日。相于佛印一谈禅,不妨饮酒酡颜赤。牢骚志托摅文魄, 江心炬火照深黑。( 櫽括苏句)[1] 五集卷四
      纵观乾隆对苏轼《游金山寺》的叠诗,最主要的价值是对苏轼及其诗歌的崇仰。当然,也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如乾隆三十年四巡幸江南时写就的《游金山寺四叠苏轼韵》,对于乾隆二十九年洪水的描述就有明显的史料价值。
      (二)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与乾隆叠诗的比较
      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其写作背景与《游金山寺》一样,写于熙宁四年(1071)苏轼出任杭州通判第一次路经润州时,同样是政治失意的产物,表现了对归隐的向往。《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文如其名,开篇的叙述、描写,生动再现了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的情形,结尾的抒情、议论则予以点题。另外还要特别提到的是说明手法的运用 :“(吴人谓水中可田者为沙。焦山长老,中沙人也。)”[3]308 在艺术结构上,还是采用先景后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模式 ;在表达方式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乾隆在六次南巡江南路经镇江时对于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每次必和,共留下六首和诗。乾隆和诗表达了对苏轼的推崇,其倾慕贯穿在其所有和诗当中。
      如《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用苏轼韵》(一巡江南):
      东坡才富大厦耽,钱塘通守遵江南,豪词强韵寄磊落,醉酹江月对影三。……兴来走笔步其韵,何殊唤起髯翁谈。[1] 二集卷二十三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叠苏轼韵》(二巡江南):
      忽怀玉局曾游目,中江长老谈乡谈( 见东坡诗)……山蔬可以为清供,岂必烧猪方觉甘。纸帐困眠明便去,金山留带还嫌贪。[1] 二集卷六十八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叠苏轼韵》(三巡江南):
      髯翁有知应首肯,但已成事说何堪,瘗鹤真迹惜漫漶,为临元本留云庵。[1] 三集卷二十一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四叠苏轼韵》(四巡江南):
      屡赓苏韵寜辞贪。八州牧同五斗禄(见苏诗),一长老商七不堪。呼之欲出难想象,但闻其声留谷庵。(亦用苏语)[1] 三集卷四十六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五叠苏轼韵》(五巡江南): 譬之食蔗穷其甘,东坡艰韵忽五叠。[1] 四集卷六十九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六叠苏东坡韵》(六巡江南): 即景欲咏咏则恧,促赓苏韵归棹堪。[1] 五集卷四
      乾隆对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的叠诗,应该特别提到《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五叠苏轼韵》,这是现在焦山碑林中还以“御碑亭”形式保存的文物。
      (三)苏轼《甘露寺》与乾隆叠诗的比较
      苏轼《甘露寺》与《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写于同一时期,诗中借历史兴亡抒发感慨,无疑是政治失意的产物,明显看出苏轼的郁闷、牢骚。先叙述登临时的情形, 接着是传神的景物描写, 最后是议论、抒情。在艺术上,还是采用先景后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模式 ; 在表达方式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并用。
      乾隆对于《甘露寺》和诗只有一首,《甘露寺和苏轼韵》(一巡江南):
      东坡诗中仙,五字留吟安,豪气驱雄才,力敌扶摇抟,倚韵成长篇,非欲为其难。[1] 二集卷二十三
      另有《甘露寺》(二巡江南):
      四雄迹已泯, 六代地犹存。[1] 二集卷六十八
      《甘露寺》虽然没有标明“和”苏轼诗,但“四雄迹已泯”实际来自苏东坡诗。客观地说, 在上述乾隆和诗中,《甘露寺和苏轼韵》是一首还可以让人阅读下去的和诗。
      苏轼《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甘露寺》都写于熙宁四年(1071),是苏轼第一次路经润州的产物,后来苏轼曾14 次路经润州,写下不少传世诗作,乾隆和苏轼润州诗唯独钟情这三首诗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四)苏轼《金山妙高台》与乾隆叠诗的比较
      《金山妙高台》写于元丰八年苏轼第八次路经润州时,乾隆在四次、五次南巡江南路过镇江时对此亦有和诗。
      苏轼的《金山妙高台》, 写作于“元丰八年乙丑六月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后,苏轼获悉政治上起复委用的消息后,其心情自然是高兴的。与《游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甘露寺》的先景后情模式不同,该诗以抒情始以抒情结。开篇即抒发兴奋之情,接着写景,然后记人,最后回到抒情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3]1368
      乾隆的和诗有《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四巡江南):
      四十六
      先我问谁登,眉山玉局子。仕朝七品官,辞家六千里。屈信往来间,盖同游戏耳。[1] 三集卷
      《金山妙高台再和苏东坡韵》(五巡江南):
      因绎妙高义,苏句香沁齿,上则碧寥天,下则汪洋水。妙高合相观,借问非乎是。尔时谈禅句,非活亦非死。( 禅门问答有活句死句之殊,见《传灯录》)[1] 四集卷七十三
      “苏句香沁齿,上则碧寥天”,乾隆的和诗还是一如既往地肯定与颂扬。
      三、结语
      在古代中国,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相交的镇江,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与润州相关的诗词车载斗量,如南朝的谢灵运、萧衍、陶弘景,唐代的骆宾王、孟浩然、王湾、李白、王昌龄、刘长卿、戴叔伦、张祜、杜牧、李涉、陆龟蒙、罗隐、许浑,宋代的范仲淹、曾公亮、梅尧臣、苏舜钦、曾巩、司马光、王安石、沈括、黄庭坚、秦观、米芾、蔡肇、叶梦得、陆游、杨万里、辛弃疾、张孝祥、陈亮、刘过、姜夔、戴复古,元代的萨都剌、王冕、杨维桢,明代的高启、沈周、杨一清、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王守仁、王世贞、顾炎武等,都留下了与润州相关的不少诗词[4]。乾隆对苏轼润州诗情有独钟,就起和诗艺术水准看并不高,但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据笔者梳理,乾隆御制诗中有160 余首与苏轼有关的诗,其有关镇江的诗中与苏轼有关的诗29 首,占其近五分之一。对乾隆和苏轼润州诗进行梳理,可以一窥苏轼在清代的巨大影响,这对于拓展苏轼研究,挖掘镇江文化资源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
[1]永瑢,纪昀,等.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高宗·御制诗集[M]. 四库本.
[2]喻世华. 苏轼与润州有关的诗文篇目考[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2):20-27.
[3]王文诰,冯应榴. 苏轼诗集[M]. 北京 :中华书局,1984.
[4]镇江市委宣传部. 镇江诗词一百首[M]. 镇江 :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