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镇江街巷地名的内涵研究

镇江街巷地名的内涵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1-11-10      阅读数:
镇江街巷地名的内涵研究
郑勇
      镇江是一座拥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今日,这个美丽的城市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在赞赏往昔光辉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未来的城市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城市文化的内涵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充实,以地名文化中的精品佳作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味。
      由于众多的主客观原因,许多历史上存在的街巷已经消失了,随之那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街名、巷名也无形中消失了。我们可以在新的街区巷道形成后,在整体设计上下功夫,选择一些有传承意义的地名加以恢复,发挥历史文脉的传承作用,使古和今能够巧妙融合,彰显城市的个性。
      1、镇江街巷中老地名的烙印
      街巷地名是一个地方街巷的定位符号和指称工具,它是人们根据交往中指位的需要面对特定位置的点、线、面的地面试题所赋予的专有名称,它是一种最为大众化的文化形态,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深厚的表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地名都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地名产生年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点。
      一般来说,街巷地名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一旦消失,城市的文化历史内涵无疑将变得单薄。但一些市民耳熟能详、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街巷地名,其中因特殊物体的存在,如老北门街顶端的定波门等,仍然会长期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具有延续性。
      以与街巷有关联的古城门为例 :
      唐代大和年间,在铁瓮城两翼建有“东西夹城”。东夹城的南门叫建德门,西门叫清风门; 西夹城的东门叫千秋门,西门叫崇化门。唐代乾符年间,随着城池的扩大,又在铁瓮城的周围筑起了外城墙,称为罗城。罗城上有10 个城门。分别是新开门、青阳门、德化门、仁和门、鹤林门、奉天门、朝京门、来远门、利涉门、定波门。
      到了宋代,为便利街道通畅,又开通了通津、甘露、东山、放鹤、登云等城门。元代时镇江的城墙毁坏严重,多处崩塌,后来朱元璋打下金陵到镇江视察防务时,决定在旧城墙的基础上重建新城。明代建筑的新城一周为13 里,高二丈九尺,只保留了4 个城门,即东边的朝阳门,南边的虎踞门,西边的金银门,北边的定波门。以后又在城墙的东、西、南三面各开了一些门洞,加起来13 个,俗称 :“十三门”。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占领镇江后,为了对付清军的包围,坚守镇江,又在原有的城外加筑了一道新城,城墙进一步向西扩展,城周约合六里二百步,新辟了横桥门、得胜门等,共计18 门。从1907 年起,镇江的古城门开始被毁坏。民国江苏省会迁镇后,古城墙被大规模拆除,古城门也随之消失。但古城门仍在镇江人记忆中挥之不去。人们的脑海里仍保持着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的习惯,继续使用它们来指代镇江东西南北的方位,用东门坡、老北门、西门桥、南门大街等地名,来留住昔日四门的印象。
      如民谣 :“南门松,北门葱,东门驴子,西门翁。”就浓缩了镇江四门周边各自的特点。
      民谣中的南门松,主要指代南门外多山和多树的现象。俗话四门景中的“南门”是这样形容的 :“出南门,四面山,走张王(昔日张王庙),九华山,竹林美景随人看,招隐九曲龙盆水,普渡神祗观音山,八公洞,修心非等闲,狮子窟人人得进,虎跑泉太子登坛。”
      民谣中的北门葱,主要指代北门外多菜田,栽种蔬菜的现象。俗话四门景中的“北门”是这样说的 :“出北门,祭孤坛,走龙梗,北固山,凌云亭上来看,前看教场多威武,远看象山圌山关,铁塔铜钟非等闲,试剑石孙刘志武,春秋城斜对焦山。”
      民谣中的东门驴子,主要指代东门外有通向东乡的干道,由于路长坡多的缘故,行人走起来常感到吃力,附近的一些农民发现挣钱的机会来了,改行以赶驴为生,专门供行人游客乘骑,一方面帮助他们节省体力,增加旅游的雅趣,一方面又能挣点小钱,补贴家庭的费用。
      民谣中的西门翁,主要指代西门外是繁忙的商业区、店铺很多的现象。过去商铺的店主之间常常互称为某某翁,成了打招呼的习惯用语。俗话四门景中的“西门”写到 :“出西门,真好玩,走码头,到昭关,山顶上来观看,眼看牌湾京几岭,江内舟船左右湾,千层波浪从中流,有朝时来运又转,叫小船游玩金山。”把那种西门外逛大街和游金山的乐趣作了生动的描述。
      民间艺人也用顺口溜加深人们对城门的印象。如“东门景 :出东门,京岘山,上方寺,宝塔湾,八角亭上来观看,桃花坞,莲花庵”。南门景 :“出南门,四面山,张王庙,九华山,竹林上面来观看,八公洞,观音山”。西门景 :“出西门,到昭关,银山门,聚宝山,观音洞上来观看,车子轿子上金山”。北门景 :“出北门,祀孤坛,走龙埂,北固山,甘露寺上来观看,梳妆台,对焦山”。
      2、镇江街巷地名的特点
      镇江的街巷地名丰富多彩,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名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人的故事。这些街名、巷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往往反映着这个城市悠久而绵长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包容着帝王与百姓、名家与凡人的趣闻,演绎着民情和风俗的轨迹。
      许多街巷地名反映了城市的特点和历史延续过程,是我们研究和考察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抓手。如胭脂岭下的一条小巷称为胭脂巷,骆驼岭下的一条小巷称为骆驼岭巷对考察镇江的地形地貌提供了帮助 ;如镇江六朝时的西津渡码头,清朝码头上岸这里变成街道后,就叫成了西津渡街。小码头街、东坞街、西坞街、丹阳码头和溧阳码头的来历也是如此,为考察地貌的演变提供了借鉴。
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驻扎有重兵。尤其是清代初期派了大将军统兵于此,军营遍布这里的大街小巷。最典型的是京口旗营,可谓是城中城,占据了城区中心的大块地面。那些驻扎过军队的地方街巷因之命名的不少,如演军巷、红旗口、中营、小营盘、马厂街、将军巷、大教场、小教场等。有些官署衙门的所在地也因之而命名,如道署街等。
      镇江历史上航运发达,是江南有名的商贸城市和物资集散中心。从许多地名中也能看出这一点。比如说梳儿巷是因为巷内多设机坊,取织机上的“梭”为名。棒槌营是丝绸业加工生丝最集中的场所,因棒槌是捶丝的工具,代之以棒槌营的称谓。万家巷因巷内有万姓店铺生产铜铁产品而取名。剪子巷、打索街、篾篮巷则由于当地的居民多数人家生产剪子、编织绳索、编制竹器而得名。有些巷名更是一目了然。像利商街是因为商行汇集于此得名 ;鱼巷说明这里是旧鱼市 ;砖瓦巷是砖瓦石灰的集散地 ;小招商巷和东招商巷是招商局的所在地。
      清代镇江因漕运需要还设有粮仓和酒库,后来存粮的地方就叫粮米仓街 ;存酒的地方就叫酒海街。那时来镇江的客商也不少,他们按地域居住在各自的会馆,时间长了,附近的街道随之同名化,于是有了福建会馆巷、广肇会馆巷、芦州会馆巷等名称。
      镇江的某些地名与寺庙教堂和宗族习惯也有关系。如城外山巷所在的清真寺附近被叫成了清真寺街。回民较多的地方,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喜欢用爸爸来做巷名。对回族人来说,爸爸是族人对长者的尊称,所以在城外回民多的地方有爸爸巷,在城里回民多的地方有大爸爸巷和小爸爸巷。
      水陆寺巷、弥陀寺巷、药师庵巷、会莲庵巷、福莲巷都因所临近的寺庵取名。东岳巷也是由于附近有过东岳庙而得名。其它的火星庙巷、小龙王庙巷、大龙王庙巷、城隍庙街均是靠近庙的缘故,各以庙中供奉的神仙而得名。
      镇江有的巷名确定,体现了百姓和民众的情感倾向。如东麒麟巷和西麒麟巷等,以吉祥之意取名,反映出社会的民情风俗。有的街道小巷,取名有纪念意义,如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中山路 ;纪念辛亥大将军赵伯先而命名的伯先路。镇江靳贵是明代的宰相,他居住的地方称为靳家巷 ;张玉书是清代有名的宰相,他居住的地方称为张家巷 ;而太保巷则是相传清军将领后来做到太子太保的冯子材在此居住过。
      镇江有的街、巷名还是比较有品味的,有一点文化的韵味。比较典型的是九如巷,它是以诗经《小雅》里的内容“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的含义取名的。第一楼街也是有典有据,宋代镇江郡守史弥坚在城内建了一座喜雨楼,为了庆贺楼的落
成,他邀请当时寓居镇江的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来楼中题诗,在诗句中有“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后来楼所在的街也因此而得名。
      有的巷名后面还有着感人的故事。如尤唐巷,说是巷内住着尤、唐两户大姓人家,其中尤家要扩建房屋,唐家提出要让出三尺滴水地,结果两家起了争端。当时,尤家有人在京城做官, 唐家有人在地方上做官。两家都有权有势,互不相让。结果尤家子弟写信给京城做官的老子, 想借势压压唐家,不料京城做官的老子复信时写了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尤家子弟接信后,遵照上人的吩咐,主动让出了三尺地皮。唐家闻知此事,深受感动,以后建房时,也同样仿效尤家让地三尺。
      3、镇江街巷地名的作用
      镇江的一些老地名在人们的印象中极为深刻,如大市口、五条街、小市口、南门大街等,它们的存在,曾与镇江城市的发展相互印证,是当年镇江城市繁华的标志。
      大市口早在古代就是商贸的集中地,具有悠久的历史。1912 年大市口建筑马路时挖出了一批北宋崇宁年间的钱币,还出土了一块刻有40 多字的砖头。民国江苏省会迁至镇江后,先后开筑了中山路和中正路两条主干道。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的先驱人物孙中山,大市口中心建造了中山纪念塔。
      五条街在元《至顺镇江志》中就有记载。在明清小说中也有镇江五条街的传说。在《熊龙峰四种小说》中,选录了《张生彩鸾灯传》的话本,其中有张生约女友刘素香私奔时的一段表述 :“我有远族,见在镇江五条街开了一个招商客店,可往依焉。”提到了五条街有招商客店。
      历史上五条街非常繁忙,那里有药店、有小吃店、有小茶坊、有卖锅碗瓢盆的小摊铺,还有洗澡堂子。六七十年代,五条街菜场是城内最大的供货中心和凭票供应点,又是市郊和邻近县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小市口是指过去青玉门街和东门坡相交的一段街道,和五条街中心相比,只能算是副中心。这里沿街店铺不多,有大饼店、豆腐坊等,因多与饮食相关,紧贴市民生活,人流量不减,属于市区内比较热闹的地方。
      小市口有一家大粮店,粮店在青云门头上的一处大户人家的青砖大瓦房内,约有近百个平方,里面堆满了各种粮食。还有一处双井,在东门坡的下面,井旁有“古泮泉”旧碑,这口井在北宋元祐年间就有了,因两个井栏,故名 :“双井”。
      南门大街是小商小贩云集的地方。这里的客栈、茶楼、酒馆、浴室应有尽有。大街两旁的小店小铺也特别多,有卖农具的,有卖生活用品的、有卖小百货的、有卖小五金的。颇有名气的店铺有薛家饭店、贡家面店、恒丰绸缎庄、田丰食杂百货店、广福斋茶食店等。
      由于老地名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一旦消失,城市的文化历史内涵无疑将变得单薄。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市民耳熟能详、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消亡了。如从1998 年至今消失的老地名就有 :堂留巷、清真寺巷、荷花楼巷、大爸爸巷、小爸爸巷、曹家巷、胭脂巷、勤俭街、永利巷、花园巷、绍安里、银炉巷、牛皮坡、冰仓巷、生产新村、增产巷、贻成巷、盛源巷、吴园对巷、马家巷、荷花塘街、马厂街、黄花亭、拖板桥、粮米仓巷、小盛家巷、小马路、西成里、余福里、西家湾等近百处。
      这些消失的地名中不乏有价值、有内涵、见证城市发展的。以余福里为例 :这条巷道始建于清末,竣工于民初,建筑群既有晚清风韵,又有民国风格,其东西向主通道长约七十米,原来是约两米多宽的青石板路,体现出晚清和民国的建筑风格。余福里主通道西端的余福里门楼和门楼以东约二十米处的一道券门 ;主通道东端的“金家大门”连同三米多高的围墙都颇具特色,“金家大门”北侧围墙内还有一口古井。余福里的房屋大多是搁梁搁柱的砖木结构,人字形屋顶,主通道北面的房屋多为四进,主通道南面的房屋都是两进。据说余福里最早建的一幢房屋是余福里原1 号,前进是七架梁房屋五间,后进是五架梁房屋五间,中间三间正房,前后进之间是一个天井,天井两旁是厢房,且正房两侧的前后进房屋之间也有一个小天井。据说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四库全书》纂修官、古文辞“桐城派”主要代表人姚鼐的孙辈姚典在晚清官场赋闲告老还乡后,就住在余福里原1 号内养老,当时有“县太爷一颗印,抵不上姚典一封信”的传说。
(作者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