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追踪金山四宝——文征明绘《金山图》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追踪金山四宝——文征明绘《金山图》
蓝纯龙
《金山图》为文征明75岁时游金山寺时绘,民国《金山志》有记载:“当据金山形势写绘成图。” 因有诗书画,古来称之“征明三绝”。这“三绝”的图命运多舛,明•嘉靖、清•康熙、乾隆、光绪《金山志》均不见记载。民国《金山志》才有记载,这是为何?民国《金山志》道出真相:“浭阳忠敏端公购得之文衡山《金山图》,亦昔日所储。”可见流失在寺外多年,最终回到原地金山寺。
当《金山图》回到金山寺后,方丈甚为喜欢,示来山名士鉴赏,名士在上赋诗、题跋。自光绪甲辰(1904),两江总督端方题记始,至民国丁卯(1927),翰林院编修张琴止,前后二任方丈长达23年,索题多达27位文士。这些索题将其历史交代得清清楚楚。
镇江图书馆仅收藏清•康熙、乾隆刘氏、卢氏,同治、光绪《金山志》,然不见民国《金山志》。借此,笔者将民国《金山志》记载文征明图赋诗、题、跋公示,以飨读者。
金山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
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妙高台上倚高春,天□亭前水映空。
北固风烟栏槛外,南朝兴废酒杯中。
遥知郭璞原无墓,下俯冯夷或有宫。
何处吹箫明月上,一番秋色过江东。
嘉靖甲辰以事至金山,因录旧作,并补小图于前
征明
余既以元祐《经幢》留江天寺,比至吴门复购得,文衡山所绘《金山图》及自书所作二律,皆待诏生平杰作,江天寺昔年所藏,御书二百余轴及名辈所留,法书珍画,无虑数百本,自更红羊之劫渺不存一,深用尽然,迩者再过金山特留此卷,付诸之青权大和尚,使永永珍护。庶此卷与此山可互为增重也。
光绪甲辰仲冬
浭阳端方题记
风烟万里接青秋,展卷令人忆旧游。
白水西来通别溆,青山东去厯诸州。
雁离沙塞寒将近,龙过云林泾未收。
徒倚危栏看不极,斜阳冉冉落归舟。
旭楼先生出示文待诏《金山图》,此为衡翁得意之作,留观三日,漫识数语。
嘉庆丁丑八月
心农汪谷
嘉庆己卯三月廿四日,偕马君椈村至王君旭楼二宜堂中,出示衡山先生此卷,妙绝三昧,洵称神品,旧藏阳山顾氏,今见于此,亦翰墨之有缘也。
后学蒯嘉珍识
挂席南来此壮游,天生砥柱俯中流。
披襟直上留云阁,展卷疑登望海楼。
古寺秋空千里迥,大江东去一峰浮。
兴亡六代都陈迹,目送闲鸥度润州。
涛声浩渺泻寒春,雁阵南翔下碧空。
铁瓮城阴低树杪,金山塔影落杯中。
千年古鼎依禅榻,五夜疏钟出梵宫。
岂独山门留玉带,至今名士过江东。
越三百六十年,光绪甲辰十月既望,陶斋尚书将以此卷藏之金山,命长沙徐树钧题记
金山今已南与岸连,北伸涨滩,且二百余丈,石排山没,八沙际所见止,如假山数点,宛在洲中矣。树影中流,钟声两岸之胜,与三泠之湍急,仅可与此图一遇之。陵谷迁变,乃至此耶,其至此者。咸丰间,发逆下窜,窃踞镇城,督师规复,为长白吉勇烈公。贼困乃沿山筑城,结楼于巅,以瞯我虚实,复聚商人,遗排塞山,南江面屯贼,其上以为犄角,公焚楼歼,贼围始得合,后城复而排未去,浏改沙聚故迁变,如是之速也。山中尊宿城乡耆旧,肃清规复已止,见滩而不见排,故鲜知者。自江南军兴以来先通议,即佐戎幕此,役实借箸焉。夙间庭训,如此故采,登山志后,适青权和尚以此嘱,题后为记,之诵张佑之诗,读陆处士南泠之辨,于图如或遇之,不知后之,视今迁变,又将如何。
光绪三十年十月初十夜
宜兴陈任阳识于青山云水窟
少日登楼在眼前,江光环绕镜中天。
琳宫梵宇钟声定,花雨茶烟塔影圆。
胜地沧桑归劫运,佛天龙象有因缘。
只今按辔寻陈迹,一刹那时立十年。
余于道光癸卯之岁,随侍先大夫之官江苏道出镇江,始获览金山之胜,越六年己酉,先大夫调官皖北,回舟过此,维时十月,江水盛涨,遥望金山,若浮波,面琳宫梵宇,迤逦相接,金碧辉耀,与日光云,影相映发,诚一幅天然画,图求所称,景纯墓、中泠泉者更沉没与洪涛巨浸中,不可复指识。迨咸丰年,遭赭寇之扰,荡然无存。同治丁卯,因公来游,往昔胜境,十不得一二,滨江多涨为陆地,山麓犹有一小港,游山必仍买渡始达,暨光绪癸卯春,余奉朝命,巡守是邦,从政之暇,复寻陈迹,所谓山麓,亦又淤平地,江流远出里余外,金山已俨踞大陆,宝刹精舍,虽不能规复旧观,然已显具,无量愿力。甲辰秋端午,樵中丞以所得文待诏《金山图》施诸寺中,青权上人出以见示,并嘱题志。忆余始游,此山屈指,于今六十年矣。变迁兴复,历历在余,心目中与待诏时景象不同,不知后此,又复何如,可胜慨哉。因占长句,并识数语以归之。待诏真迹,久为当世宝贵,藏之名山,洵属得所是,又将与东坡玉带同为此山之天球河图已也。
光绪三十年十月二日
合肥郭道直识于皆山楼
名山重到证前缘,最喜江天一览全。
堂入妙高横□影,摩挲玉带古留传。
光绪乙巳春三月朔,自袁浦归道经润州,舟泊金山登江天寺口占,青权方丈出此轴索因录之,以志泥爪。
顺德黄建管识
风雅中丞此壮游,以图郑重付淄流。
坡公留玉终名闻,崔灏题诗旧有楼。
名士画图天护惜,野人身世自沉浮。
频年精法楼中住,纵目登高九州岛。
山寺临江远市春,六尘消尽此心空。
楼台一变烟霾后,民物全非感慨中。
骇浪骤来摇鹫岭,腥风时起俯蛟宫。
我心不竞如流水,郁郁何须亦欲东。
陶斋中丞,以文衡山续游《金山图》卷付青权和尚,留镇金山,将与坡公玉带,传为千秋佳话,图有衡山自题七律二首,调高响远杰作也。惜春韵在二冬,古或可通青公,属次原韵,自愧续貂且疥,中丞重物,殊周惴惴。
光绪乙巳三月八日
丹徒应诠
乙巳仲夏,文炳奉命驻军京江,维舟金山,青权上人出浭阳中丞所贻,文衡山《金山图》见示自题二律,气格近遗山,书似涪翁而月腴,足称三绝。金山旧藏甚富,赭寇之后,荡然无存,是图流转,兵间四百余年,复远初地,毋亦山川之灵有未泯耶。浭阳中丞有欧公之癖,而比割爱其豪,旷有足多者,青权其善宝之,与周鼎、苏玉带并俪钱古矣。
阜阳程文炳观并识
光绪丙午九月十日,从浭阳尚书自焦山放舟过金山江天寺,获观是卷盖衡山极笔也。甲辰仲冬,尚书付寺僧藏,去距明甲辰作图,时为第七。甲辰展玩,竟日题此,以志墨缘。
辽阳杨钟羲写记
孤塔崚嶒镇上游,牛腰画卷认名流。
一言解脱如留带,百感苍茫又倚楼。
胜地曾闻兵可用,旧名堪证玉同浮。
甫田诗事真超绝,想见胸襟小九州。
身世吴趋旧赁春,鲜民赋后万缘空。
题襟昔日闻邗上,誓墓何年隐越中。
访古偶随贤令骑,设斋偏到梵王宫。
千秋形胜推京口,放眼愁看大江东。
光绪戊申正月,省纬辰二内兄,于丹徒县署适和甫倪令君,自金坛来会,偕游金山,秋崖方丈出示浭阳督部留藏文待诏画卷,因次其韵。
长洲章钰
光绪戊申冬日,自闽归过此,金山江天寺僧以陶斋尚书所赠文待诏《金山图》卷索题,惜归路匆匆,倚装待发,不克追和待诏之作,他年南来,当补此遗憾也。
毓朗
避暑金山亦胜游,江天名寺枕江流。
潮声上下风掀浪,梵宇纵横日照楼。
千种因缘千变化,一生身世一沉浮。
羡他佛子无尘累,宝叶莲花福十洲。
文公妙笔倚高春,况复尚书赏鉴空。
千载词人魂梦里,三山风物画图中。
丹青异代观沧海,丝竹愈音问鲁公。
什袭珍藏好题咏,名流如鲫渡江东。
光绪辛丑,权如皋县专道出润江,谢芝仙直刺招隐,金山之妙高台匆匆一览而去。戊申复,权如皋过此,思再登临不果。今夏重来,于权务之暇,旷览江山之胜,假榻听潮轩,藉以避暑,青权上人出示浭阳尚书所贻衡山先生金山诗图手卷,依韵率题,以志雪泥鸿爪。
宣统二年六月中伏后日
都梁张存彝
宣统二年秋八月,巡按海宿归舟过此,冒雨登金山江天寺,获观此幅敬题数字。同游为湘乡谢陶、会稽余臣谷、宗能述,江夏陈元珖,并识之。
江苏提法使者
湘阴左孝同
雯涛一镇亘中流,十五年来访旧游。
万里江天开北顾,三山名迹近扬州。
辄携翠袖金倦笑,欲挽云鬟玉鉴留。
多难登临仍纵目,不应览古动深愁。
文涛大和尚以文待诏《金山图》索题,适行色匆匆,以去岁携眷游山诗书应之,问非所答,不及步韵也,一笑。
粤西刘名誉
桑田换沧海,披卷此沉吟。
一塔入云表,平沙接岸阴。
江分南北界,诗杂佛仙心。
俯瞰飞帆驶,往来无古今。
壬子秋日,再至江天寺,时同游者为华容、蔡世昌,真定陈锡畴,常熟刘福祥也。
古吴省安潘承谋题
花树满于霜后鬓,江山闲似劫余人。
独怜采药归来后,居士行踪又软尘。
断无俗士肯同来,浮玉山巅塔景嵬。
我最佞苏苏佞佛,罗山香海亦寒梅。
甲寅十一月,偕劳敬修、李若渠二公游京口江天寺,寄怀甘翰公,并留赠青权上人。
岭南大厂居士易廷喜题记
楼阁浮空翠作堆,天光水色涌蓬莱。
沙洲渐涨中流窄,锦嶂如屏四面开。
风急塔铃催客下,云低梵音隔江回。
濒行应被山灵笑,笑我刚能半晌来。
名山与画原非两,况又题诗在上头。
待诏高才见双绝,尚书好事亦千秋。
相寻人物消磨尽,如此江天咫尺收。
剩检旧题成太息,五年碧血逐东流。
耳金焦二山名久矣,今春以省亲南下,得纡途来游,天寒萧索,游客盖稀,正圣俞孤港落汐之时,有东坡明日颠风之惧,既而焦山返棹,波涛不惊,重访山门,索梅村上人此卷率题,用留泥爪,端忠愍施此卷,时岁在甲辰(明•嘉靖),去今丙辰已十二年,其成仁亦且五年,日月如迈,抚此遗迹,益不胜西州之感云。
南海关赓麟敬识
三十年来数过此,今朝偷暇一登临。
欲知世事沧桑态,都向江天寺外寻。
东坡玉带忽千载,又见衡山三绝图。
莫道浭阳无政绩,如斯好古已难跻。
丁巳孟冬下浣,同丹徒蒋聘三、赵振声,黄冈张朗秋、子涛昆仲,万子庵、周续樵、王芗孙游金山,得观东坡所留玉带及文衡山所绘《金山图》因题。
黄冈李开侁并识
月前游此,隐丈题衡山《金山图》二绝,次首后二句,隐丈嘱改作,莫谓浭阳仁政,少如斯好古,并时无兹与亦樵叔及泽普鲁孙两兄重游,因是走笔记之。
丁巳仲冬
芗孙王箎谨识
极目江天一望收,江声不断古今流。
我来岁暮时多难,感喟沧桑几许愁。
丁巳仲冬
黄冈王建
东风吹我作山游,大好江天一览收。
卷入先生图画里,诗成笑傲几人留。
戊午初夏
陈虁龙题
征尘万里到南徐,蜀路岖崎碍马蹄。
世局兴亡多变改,神州破裂又迁移。
河山美景新亭泣,书剑飘零故国悲。
不得不行行不得,鹧鸪偏向耳边啼。
壬戌暮春,政潮暗变,毒雾迷沉,奉直之战,迫传于耳。时余作客津门,仓卒旋里,甫涉沪上,然多事之秋。天不厌乱,蜩螗国事,板荡中原,粤赣战争又起矣。赣民虑惶惶之中,旅外者均被阻,误裹足不前,余遂改京口之游,假阅名山风景,以抒其愿,然京口三山并秀,古塔亭亭,名贤古迹不绝,于目至尔恋恋,忘还饱尝湖山之美,大有山阴道上之概,爰触心感,余小子非敢言,诗聊以志,其游行耳。
江西丰城九苞李凤书
昔年曾此拜遗簪,桑海重来感不禁。
寄语山僧勤护惜,惊风骇浪满江浔。
人云可杀天偏惜,道不趋时公太痴。
并世奸谀尽何往,烂然遗物系人思。
壬戌九月,携儿重游金山,观坡公玉带,率书二绝。
大过由云龙
右金山图一卷,衡山先生杰作也。夫金山矗立江心历有年,所故唐人诗咏,方雄飞云:“风涛匝山寺。”李潭州云:“鱼龙是四邻。”窦胄卿、李文山一云:“一点青螺碧浪中。”一云:“白波四面照楼台。”我朝咸丰间,粤逆犯吾郡,聚商木排,筑城于山,冽阻沙积,遂成大陆,而唐人所咏之胜境,亦不可得,而见岁壬午,余辑志山中,青权长老出图,以示展玩之下,殊不禁沧桑之感,而叹当年胜迹,仅得于图,中见之吁,沧桑之变,固更有千百倍于兹山者,而兹山胜迹,犹得见之于图中,而余意之所遐想,不识尚能如兹山,兹图之见否也。即追原祸,始则不独,兹山之沧桑,于粤逆而沧桑,之大者亦未常非,由粤逆丧其元气,有以致之也。此余所以观兹图,而愈叹息,痛恨粤逆,于无穷也。
岁在壬戌小阳月
邑人乾初缪潜识
频年劫火五羊来,帝子凶骄佛子哀。
江色可怜化尘土,只今图带未成灰。
为僧不得学为官,念净参元事两难。
四大既空带何往,携儿且把画图看。
兹山双宝两厄粤乱且皆为耶,和瓦帝子之徒。昔李文忠舟次虎门,谓:此土两山内,咥多内乱,无成事卓越哉。慧目今验其言矣。甲子六月二十一日,王九龄暨男根中同行,庄诚樾、甘玉亭、刘义生同观并题。
王九龄
疑是曼殊放彩昙,削成碧玉作烟岚。
数声铁笛千山响,绝顶浮图一鹗盘。
梦扰微沤成世界,天移名胜到江南。
蒲团经卷吾家物,欲乞弥陀割半□。
丁卯六月,重游金山题文衡山卷后。
莆阳张琴
后 记
此图至今仍密藏金山寺。笔者曾在市政府接待处工作多年,多次接待政府重要宾客。在金山寺方丈室见到“四宝”中的“三宝”——宋•革制玉带、西周•青铜鼎、明•铜鼓。未见文征明绘《金山图》。我曾与张守群交谈过,他说:“新编《金山志》编纂者徐巧道与方丈慈舟有六十年至交,慈舟也未曾让他一饱眼福。”可见金山寺方丈生怕展卷有损,所以此图弥足珍贵。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办公室原副调研员)
蓝纯龙
《金山图》为文征明75岁时游金山寺时绘,民国《金山志》有记载:“当据金山形势写绘成图。” 因有诗书画,古来称之“征明三绝”。这“三绝”的图命运多舛,明•嘉靖、清•康熙、乾隆、光绪《金山志》均不见记载。民国《金山志》才有记载,这是为何?民国《金山志》道出真相:“浭阳忠敏端公购得之文衡山《金山图》,亦昔日所储。”可见流失在寺外多年,最终回到原地金山寺。
当《金山图》回到金山寺后,方丈甚为喜欢,示来山名士鉴赏,名士在上赋诗、题跋。自光绪甲辰(1904),两江总督端方题记始,至民国丁卯(1927),翰林院编修张琴止,前后二任方丈长达23年,索题多达27位文士。这些索题将其历史交代得清清楚楚。
镇江图书馆仅收藏清•康熙、乾隆刘氏、卢氏,同治、光绪《金山志》,然不见民国《金山志》。借此,笔者将民国《金山志》记载文征明图赋诗、题、跋公示,以飨读者。
金山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
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妙高台上倚高春,天□亭前水映空。
北固风烟栏槛外,南朝兴废酒杯中。
遥知郭璞原无墓,下俯冯夷或有宫。
何处吹箫明月上,一番秋色过江东。
嘉靖甲辰以事至金山,因录旧作,并补小图于前
征明
余既以元祐《经幢》留江天寺,比至吴门复购得,文衡山所绘《金山图》及自书所作二律,皆待诏生平杰作,江天寺昔年所藏,御书二百余轴及名辈所留,法书珍画,无虑数百本,自更红羊之劫渺不存一,深用尽然,迩者再过金山特留此卷,付诸之青权大和尚,使永永珍护。庶此卷与此山可互为增重也。
光绪甲辰仲冬
浭阳端方题记
风烟万里接青秋,展卷令人忆旧游。
白水西来通别溆,青山东去厯诸州。
雁离沙塞寒将近,龙过云林泾未收。
徒倚危栏看不极,斜阳冉冉落归舟。
旭楼先生出示文待诏《金山图》,此为衡翁得意之作,留观三日,漫识数语。
嘉庆丁丑八月
心农汪谷
嘉庆己卯三月廿四日,偕马君椈村至王君旭楼二宜堂中,出示衡山先生此卷,妙绝三昧,洵称神品,旧藏阳山顾氏,今见于此,亦翰墨之有缘也。
后学蒯嘉珍识
挂席南来此壮游,天生砥柱俯中流。
披襟直上留云阁,展卷疑登望海楼。
古寺秋空千里迥,大江东去一峰浮。
兴亡六代都陈迹,目送闲鸥度润州。
涛声浩渺泻寒春,雁阵南翔下碧空。
铁瓮城阴低树杪,金山塔影落杯中。
千年古鼎依禅榻,五夜疏钟出梵宫。
岂独山门留玉带,至今名士过江东。
越三百六十年,光绪甲辰十月既望,陶斋尚书将以此卷藏之金山,命长沙徐树钧题记
金山今已南与岸连,北伸涨滩,且二百余丈,石排山没,八沙际所见止,如假山数点,宛在洲中矣。树影中流,钟声两岸之胜,与三泠之湍急,仅可与此图一遇之。陵谷迁变,乃至此耶,其至此者。咸丰间,发逆下窜,窃踞镇城,督师规复,为长白吉勇烈公。贼困乃沿山筑城,结楼于巅,以瞯我虚实,复聚商人,遗排塞山,南江面屯贼,其上以为犄角,公焚楼歼,贼围始得合,后城复而排未去,浏改沙聚故迁变,如是之速也。山中尊宿城乡耆旧,肃清规复已止,见滩而不见排,故鲜知者。自江南军兴以来先通议,即佐戎幕此,役实借箸焉。夙间庭训,如此故采,登山志后,适青权和尚以此嘱,题后为记,之诵张佑之诗,读陆处士南泠之辨,于图如或遇之,不知后之,视今迁变,又将如何。
光绪三十年十月初十夜
宜兴陈任阳识于青山云水窟
少日登楼在眼前,江光环绕镜中天。
琳宫梵宇钟声定,花雨茶烟塔影圆。
胜地沧桑归劫运,佛天龙象有因缘。
只今按辔寻陈迹,一刹那时立十年。
余于道光癸卯之岁,随侍先大夫之官江苏道出镇江,始获览金山之胜,越六年己酉,先大夫调官皖北,回舟过此,维时十月,江水盛涨,遥望金山,若浮波,面琳宫梵宇,迤逦相接,金碧辉耀,与日光云,影相映发,诚一幅天然画,图求所称,景纯墓、中泠泉者更沉没与洪涛巨浸中,不可复指识。迨咸丰年,遭赭寇之扰,荡然无存。同治丁卯,因公来游,往昔胜境,十不得一二,滨江多涨为陆地,山麓犹有一小港,游山必仍买渡始达,暨光绪癸卯春,余奉朝命,巡守是邦,从政之暇,复寻陈迹,所谓山麓,亦又淤平地,江流远出里余外,金山已俨踞大陆,宝刹精舍,虽不能规复旧观,然已显具,无量愿力。甲辰秋端午,樵中丞以所得文待诏《金山图》施诸寺中,青权上人出以见示,并嘱题志。忆余始游,此山屈指,于今六十年矣。变迁兴复,历历在余,心目中与待诏时景象不同,不知后此,又复何如,可胜慨哉。因占长句,并识数语以归之。待诏真迹,久为当世宝贵,藏之名山,洵属得所是,又将与东坡玉带同为此山之天球河图已也。
光绪三十年十月二日
合肥郭道直识于皆山楼
名山重到证前缘,最喜江天一览全。
堂入妙高横□影,摩挲玉带古留传。
光绪乙巳春三月朔,自袁浦归道经润州,舟泊金山登江天寺口占,青权方丈出此轴索因录之,以志泥爪。
顺德黄建管识
风雅中丞此壮游,以图郑重付淄流。
坡公留玉终名闻,崔灏题诗旧有楼。
名士画图天护惜,野人身世自沉浮。
频年精法楼中住,纵目登高九州岛。
山寺临江远市春,六尘消尽此心空。
楼台一变烟霾后,民物全非感慨中。
骇浪骤来摇鹫岭,腥风时起俯蛟宫。
我心不竞如流水,郁郁何须亦欲东。
陶斋中丞,以文衡山续游《金山图》卷付青权和尚,留镇金山,将与坡公玉带,传为千秋佳话,图有衡山自题七律二首,调高响远杰作也。惜春韵在二冬,古或可通青公,属次原韵,自愧续貂且疥,中丞重物,殊周惴惴。
光绪乙巳三月八日
丹徒应诠
乙巳仲夏,文炳奉命驻军京江,维舟金山,青权上人出浭阳中丞所贻,文衡山《金山图》见示自题二律,气格近遗山,书似涪翁而月腴,足称三绝。金山旧藏甚富,赭寇之后,荡然无存,是图流转,兵间四百余年,复远初地,毋亦山川之灵有未泯耶。浭阳中丞有欧公之癖,而比割爱其豪,旷有足多者,青权其善宝之,与周鼎、苏玉带并俪钱古矣。
阜阳程文炳观并识
光绪丙午九月十日,从浭阳尚书自焦山放舟过金山江天寺,获观是卷盖衡山极笔也。甲辰仲冬,尚书付寺僧藏,去距明甲辰作图,时为第七。甲辰展玩,竟日题此,以志墨缘。
辽阳杨钟羲写记
孤塔崚嶒镇上游,牛腰画卷认名流。
一言解脱如留带,百感苍茫又倚楼。
胜地曾闻兵可用,旧名堪证玉同浮。
甫田诗事真超绝,想见胸襟小九州。
身世吴趋旧赁春,鲜民赋后万缘空。
题襟昔日闻邗上,誓墓何年隐越中。
访古偶随贤令骑,设斋偏到梵王宫。
千秋形胜推京口,放眼愁看大江东。
光绪戊申正月,省纬辰二内兄,于丹徒县署适和甫倪令君,自金坛来会,偕游金山,秋崖方丈出示浭阳督部留藏文待诏画卷,因次其韵。
长洲章钰
光绪戊申冬日,自闽归过此,金山江天寺僧以陶斋尚书所赠文待诏《金山图》卷索题,惜归路匆匆,倚装待发,不克追和待诏之作,他年南来,当补此遗憾也。
毓朗
避暑金山亦胜游,江天名寺枕江流。
潮声上下风掀浪,梵宇纵横日照楼。
千种因缘千变化,一生身世一沉浮。
羡他佛子无尘累,宝叶莲花福十洲。
文公妙笔倚高春,况复尚书赏鉴空。
千载词人魂梦里,三山风物画图中。
丹青异代观沧海,丝竹愈音问鲁公。
什袭珍藏好题咏,名流如鲫渡江东。
光绪辛丑,权如皋县专道出润江,谢芝仙直刺招隐,金山之妙高台匆匆一览而去。戊申复,权如皋过此,思再登临不果。今夏重来,于权务之暇,旷览江山之胜,假榻听潮轩,藉以避暑,青权上人出示浭阳尚书所贻衡山先生金山诗图手卷,依韵率题,以志雪泥鸿爪。
宣统二年六月中伏后日
都梁张存彝
宣统二年秋八月,巡按海宿归舟过此,冒雨登金山江天寺,获观此幅敬题数字。同游为湘乡谢陶、会稽余臣谷、宗能述,江夏陈元珖,并识之。
江苏提法使者
湘阴左孝同
雯涛一镇亘中流,十五年来访旧游。
万里江天开北顾,三山名迹近扬州。
辄携翠袖金倦笑,欲挽云鬟玉鉴留。
多难登临仍纵目,不应览古动深愁。
文涛大和尚以文待诏《金山图》索题,适行色匆匆,以去岁携眷游山诗书应之,问非所答,不及步韵也,一笑。
粤西刘名誉
桑田换沧海,披卷此沉吟。
一塔入云表,平沙接岸阴。
江分南北界,诗杂佛仙心。
俯瞰飞帆驶,往来无古今。
壬子秋日,再至江天寺,时同游者为华容、蔡世昌,真定陈锡畴,常熟刘福祥也。
古吴省安潘承谋题
花树满于霜后鬓,江山闲似劫余人。
独怜采药归来后,居士行踪又软尘。
断无俗士肯同来,浮玉山巅塔景嵬。
我最佞苏苏佞佛,罗山香海亦寒梅。
甲寅十一月,偕劳敬修、李若渠二公游京口江天寺,寄怀甘翰公,并留赠青权上人。
岭南大厂居士易廷喜题记
楼阁浮空翠作堆,天光水色涌蓬莱。
沙洲渐涨中流窄,锦嶂如屏四面开。
风急塔铃催客下,云低梵音隔江回。
濒行应被山灵笑,笑我刚能半晌来。
名山与画原非两,况又题诗在上头。
待诏高才见双绝,尚书好事亦千秋。
相寻人物消磨尽,如此江天咫尺收。
剩检旧题成太息,五年碧血逐东流。
耳金焦二山名久矣,今春以省亲南下,得纡途来游,天寒萧索,游客盖稀,正圣俞孤港落汐之时,有东坡明日颠风之惧,既而焦山返棹,波涛不惊,重访山门,索梅村上人此卷率题,用留泥爪,端忠愍施此卷,时岁在甲辰(明•嘉靖),去今丙辰已十二年,其成仁亦且五年,日月如迈,抚此遗迹,益不胜西州之感云。
南海关赓麟敬识
三十年来数过此,今朝偷暇一登临。
欲知世事沧桑态,都向江天寺外寻。
东坡玉带忽千载,又见衡山三绝图。
莫道浭阳无政绩,如斯好古已难跻。
丁巳孟冬下浣,同丹徒蒋聘三、赵振声,黄冈张朗秋、子涛昆仲,万子庵、周续樵、王芗孙游金山,得观东坡所留玉带及文衡山所绘《金山图》因题。
黄冈李开侁并识
月前游此,隐丈题衡山《金山图》二绝,次首后二句,隐丈嘱改作,莫谓浭阳仁政,少如斯好古,并时无兹与亦樵叔及泽普鲁孙两兄重游,因是走笔记之。
丁巳仲冬
芗孙王箎谨识
极目江天一望收,江声不断古今流。
我来岁暮时多难,感喟沧桑几许愁。
丁巳仲冬
黄冈王建
东风吹我作山游,大好江天一览收。
卷入先生图画里,诗成笑傲几人留。
戊午初夏
陈虁龙题
征尘万里到南徐,蜀路岖崎碍马蹄。
世局兴亡多变改,神州破裂又迁移。
河山美景新亭泣,书剑飘零故国悲。
不得不行行不得,鹧鸪偏向耳边啼。
壬戌暮春,政潮暗变,毒雾迷沉,奉直之战,迫传于耳。时余作客津门,仓卒旋里,甫涉沪上,然多事之秋。天不厌乱,蜩螗国事,板荡中原,粤赣战争又起矣。赣民虑惶惶之中,旅外者均被阻,误裹足不前,余遂改京口之游,假阅名山风景,以抒其愿,然京口三山并秀,古塔亭亭,名贤古迹不绝,于目至尔恋恋,忘还饱尝湖山之美,大有山阴道上之概,爰触心感,余小子非敢言,诗聊以志,其游行耳。
江西丰城九苞李凤书
昔年曾此拜遗簪,桑海重来感不禁。
寄语山僧勤护惜,惊风骇浪满江浔。
人云可杀天偏惜,道不趋时公太痴。
并世奸谀尽何往,烂然遗物系人思。
壬戌九月,携儿重游金山,观坡公玉带,率书二绝。
大过由云龙
右金山图一卷,衡山先生杰作也。夫金山矗立江心历有年,所故唐人诗咏,方雄飞云:“风涛匝山寺。”李潭州云:“鱼龙是四邻。”窦胄卿、李文山一云:“一点青螺碧浪中。”一云:“白波四面照楼台。”我朝咸丰间,粤逆犯吾郡,聚商木排,筑城于山,冽阻沙积,遂成大陆,而唐人所咏之胜境,亦不可得,而见岁壬午,余辑志山中,青权长老出图,以示展玩之下,殊不禁沧桑之感,而叹当年胜迹,仅得于图,中见之吁,沧桑之变,固更有千百倍于兹山者,而兹山胜迹,犹得见之于图中,而余意之所遐想,不识尚能如兹山,兹图之见否也。即追原祸,始则不独,兹山之沧桑,于粤逆而沧桑,之大者亦未常非,由粤逆丧其元气,有以致之也。此余所以观兹图,而愈叹息,痛恨粤逆,于无穷也。
岁在壬戌小阳月
邑人乾初缪潜识
频年劫火五羊来,帝子凶骄佛子哀。
江色可怜化尘土,只今图带未成灰。
为僧不得学为官,念净参元事两难。
四大既空带何往,携儿且把画图看。
兹山双宝两厄粤乱且皆为耶,和瓦帝子之徒。昔李文忠舟次虎门,谓:此土两山内,咥多内乱,无成事卓越哉。慧目今验其言矣。甲子六月二十一日,王九龄暨男根中同行,庄诚樾、甘玉亭、刘义生同观并题。
王九龄
疑是曼殊放彩昙,削成碧玉作烟岚。
数声铁笛千山响,绝顶浮图一鹗盘。
梦扰微沤成世界,天移名胜到江南。
蒲团经卷吾家物,欲乞弥陀割半□。
丁卯六月,重游金山题文衡山卷后。
莆阳张琴
后 记
此图至今仍密藏金山寺。笔者曾在市政府接待处工作多年,多次接待政府重要宾客。在金山寺方丈室见到“四宝”中的“三宝”——宋•革制玉带、西周•青铜鼎、明•铜鼓。未见文征明绘《金山图》。我曾与张守群交谈过,他说:“新编《金山志》编纂者徐巧道与方丈慈舟有六十年至交,慈舟也未曾让他一饱眼福。”可见金山寺方丈生怕展卷有损,所以此图弥足珍贵。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办公室原副调研员)
- 上一篇:刍议王仁堪重建文宗阁的设想及启示
- 下一篇:稀见明清镇江方志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