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地市合并后外宣工作二三事

地市合并后外宣工作二三事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26      阅读数:

地市合并后外宣工作二三事

       

赵康琪

 

 1983年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后,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促进镇江的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了解镇江,新组建的镇江市委宣传部加大对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宣传力度,于1985年初设立了对外宣传科(以后改称对外宣传处,后升格为对外宣传办公室)。那几年,省委宣传部重视对各辖市外宣干部的培训,我时任外宣科长,数次参加省里举办的相关学习活动,对做好外宣工作很有裨益。省委宣传部分管外宣的副部长王霞林(后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对外宣传处长刘浩、副处长秦志法(后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经常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积极支持对外宣传工作的展开,市委宣传部与市外办、侨办、台办、外经贸、口岸、港口、以及新闻、文化、宗教等部门及相关单位一起形成全市外宣工作的合力。30多年过去了,对外宣传工作中有几件事仍记忆犹新。

             

走向大运河的德国诗人

1986年金秋时节,省委宣传部邀请北京外文出版社的民主德国(东德)专家弗里德曼·贝尔格,由担任翻译的霍勇先生陪同,沿江苏境内大运河沿线城市采访一个月,以外国人的视角看江苏,拟写一部可读性强的纪实作品。贝尔格是莱比锡基彭豪尔出版社的总编,并任民主德国作协理事,创作的诗歌、小说、杂文、游记文学等作品甚丰。他不同于走马观花的旅游者,也不同于新闻记者。如何安排他在镇江4天的活动?我们有意识地将历史人文、山水名胜与经济建设有机穿插起来。为让他一开始就感受镇江处于舟楫便利的江河交汇之处,我和市外办的刘玉录同志由常州接他来镇没有直接进入市区,而是弯进大港港区乘港务局的游艇溯江而上。他意想不到在此看见奔腾万里的长江,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见到长江,所以兴奋不已。待游艇到达谏壁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他说,在欧洲不少国家,许多人一提到京杭大运河,就像作了魔似的的激动,因为大运河在他们心目中,同长城、金字塔一般伟大。贝尔格是历史学博士,对镇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浓厚兴趣,在焦山碑林、西津渡古街和镇江博物馆流连忘返,与分别介绍情况的市文化局刘昆副局长、镇江博物馆陆九皋馆长、市园林管理处石炜副处长相谈甚欢。贝尔格登上夕照辉映的金山楞伽台,风趣地对慈舟法师说:“这样美丽的地方,连我也想来当和尚了。”高德正市长会见他时,他说,到镇江才理解中国江南之所以这样生机勃勃,是因为得到江河长流的灵性。我还记得一个细节,贝尔格不让我们称呼他“先生”,他强调“我们是同志”,因此,我们一路都称呼“贝尔格同志”。1988年10月,他的这部相当于中文33万字的《天上银河,地上运河》一书(德文版),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该书描写了大运河历史、文化及现状,展示了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反映镇江这一章的标题是“神奇的山峰”。书中有100多幅贝尔格拍摄的照片,唯一有他自己形象的一幅就是在谏壁发电厂的留影。民主德国订购的6000册书销售一空(该书在联邦德国也很受欢迎),贝尔格还到德国电台朗读了书中部分章节,受到读者和听众的好评。我写的关于《接待民主德国作家贝尔格的几点做法》作为外宣工作介绍,刊登于《江苏外事工作通讯》,我写贝尔格镇江之行的诗歌、散文先后发表于《雨花》杂志,被收入《永远的中国大运河》《江苏风情漫录——京口纪胜》等书中,成为外宣工作的“副产品”(贝尔格个人的命运后来随着东欧巨变也发生变化,不再任出版社总编)。

         

镇江港对外开放在海内外的影响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活动,邀请、接待中央级外宣媒体和境外记者采访报道,是我们开展外宣工作的重点之一。1987年3月镇江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为镇江对外开放史揭开了新篇章,这也成为我们宣传镇江的聚焦点。省以上新闻单位的记者40多人参加镇江港的开放仪式,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第一次大型的记者采访活动。省委宣传部外宣处刘浩处长亲自率新华社对外部、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外宣媒体记者来镇(其中有后来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梁勇,当时是苏州大学学生,正在省里实习)。第一艘外轮巴拿马籍的“大连商人”号满载钢铁,已由我引航员在五星红旗下引入港湾。江苏省副省长张绪武在开放仪式上讲话,他充满激情地说,镇江港的对外开放,标志着镇江从长江运河走向大海远洋、拥抱世界!这句话的意思,很快出现在海内外诸多媒体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30多种语言发布了信息,《北京周报》以英、德、法、西班牙和日5种文版介绍了我市领导的答记者问,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一个月内两次报道镇江港。

我生长于古镇大港,家乡的沧桑巨变和工作职责促使我与市台办的老王合写了通讯《万里长江又一港》,在省电台对台湾广播“故乡与亲人”栏目播出,后来还被省委对台办评为优秀稿件三等奖。其实,在大港港区深水泊位建成后,即受到国内对外宣传媒体关注。如,1986年冬,镇江港开放之前,专门向港澳台和海外华文报刊、华语电台、电视台发稿的中国新闻社主动派记者赖海龙(后历任中新社北京分社、加拿大分社、澳大利亚分社社长等职)前来采访。赖海龙祖籍是丹徒高桥,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这是第一次回乡。我和丹徒县委宣传部的濮永顺同志陪他在大港采访后过江寻访故乡,他从高桥隔江远眺圌山雄姿和港区新貌,伫立在凛冽的江风中仍流露出内心的兴奋,回京后即通过中新社对海外发稿。几年后,他又一次来镇采访。

 

赴香港举办新闻发布会

我市不断加大对外交流、贸易和招商引资的力度,1992年8月准备在香港举办“金山之光艺术节新闻发布会”。那几年各地到香港举办各种“节”的新闻发布会的很多,因此香港新闻界就此赴内地采访或是参加内地在香港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都作“筛选”。据省委外宣办的一位从香港考察回来的领导介绍,有的新闻发布会到会记者寥寥无几,主办单位无奈只好匆匆收场。当然,在对“节”表示“冷”的同时,内地改革开放的形势是香港新闻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以后,“热点”持续升温。省委外宣办提供的信息让我们豁然开朗。我与省委外宣办秦志法主任联系后,秦主任请在江苏访问的香港商报总编一行从扬州返宁时,特地渡江经镇江停留两三个小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正伦,分管外宣的副部长姚元龙等与他们交谈,进一步了解到香港媒体的有关情况。总编对我市新闻发布会的举办,表示大力协助。于是,市委宣传部就新闻发布会的名称、内容、重点以及记者的邀请、发布材料等准备工作,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在香港组织新闻发布会的几点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原来拟定的中国镇江“‘金山之光’艺术节新闻发布会”改为“中国镇江对外态势及投资环境新闻发布会”。

我市访港团抵港后,该报鼎力相助姚元龙联系媒体,为我市在港的新闻发布会给其他媒体打电话、发电传邀请函,逐一落实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召开前两天,该报在头版整版发布我市赴港活动的消息,刊登招商广告。8月10日下午,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世界贸易中心如期举行。香港地区19家新闻媒体共26名记者到会,其中有新华社香港分社、中新社香港分社、《文汇报》《大公报》《经济导报》等。在当时香港读者人数最多的12份报纸中,《东方日报》《成报》《天天日报》《明报》《新报》《星岛日报》《快报》《星岛晚报》《华侨日报》《香港商报》等都派来了记者,由于准备充分,一个小时的新闻发布宣布结束后,仍有记者围着我市有关人员问这问那,有记者风趣地说:“原来对镇江了解不多,现在才知道金山在镇江,镇江有金挖!”翌日,19家新闻媒体从不同侧面对我市蓬勃发展的对外开放状况、投资环境、优惠政策、重点招商项目等进行了报道,《香港商报》等还刊登了专访市委主要领导、赴港访问团长的文章和图片。有人认为,总的宣传效果甚至超过了有些省在港活动的舆论氛围。香港以及台湾地区许多实业家闻讯后,有的主动与我市有关方面联系。从香港归来,我们又一鼓作气,通过国内各主要对外宣传媒体,进一步扩大镇江的影响。这些,都为10月份在在镇江举办的融经济、科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金山之光”艺术节增强了对外吸引力。新华社对外部的女记者向剑帼(后任新华社驻台湾记者、新华社亚太总分社高级记者)来镇采访,听我们介绍了近期的外宣工作,希望我们写一篇“做法与体会”类的文章。文稿写好寄去,很快就刊于新华社《对外宣传参考》杂志。1994年5月下旬,我市赴香港举办对外经贸洽谈会,我随团赴港参与洽谈会宣传工作,得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中新社香港分社及《香港商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多家媒体的支持。

    (作者为镇江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