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镇述论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镇述论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25      阅读数: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镇述论

 

孙洪军

 

1953年4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下发“各中等技术学校调整及专业设置方案”,对所属学校进行整合。在此背景下,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华东军政委员会商定,将上海机电工业学校、上海市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及福州工业学校的相关专业调整到“组建中的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5开始了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的办学历程。1970年遵照第六机械工业部的指示,船校从上海搬迁到江苏镇江。

一、搬迁的时代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苏、中美关系异常紧张,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家安全挑战。

“三线建设”是党中央为应对国际紧张局势、加强战备,将我国生产力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1964年5、6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一件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5月27日,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说:“第一线是沿海,包钢到兰州这一条线是第二线,西南是第三线。”[2]355此处之三线为大三线,此外还有小三线,指一、二线的腹地称小三线。三线建设的内容是内迁、建设大中型工矿企业和研究所、大专院校。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上看,江苏属于一线,而镇江属于小三线。在谈到造船工业时毛泽东说:“为什么造船厂都摆到沿海,多危险!为什么不可以摆到内河呢?”他建议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建立四个造船配套体系,“在长江中、上游尽快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造船工业体系”。1

1964年,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形势,加强国防安全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1965年4月,毛泽东审阅中央《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时明确指出:美国侵犯越南,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要准备在我国领土上作战,“我们对小打、中打以至大打,都要有所准备”。[2]4901969年3月珍宝岛武装冲突发生后,15日毛泽东提出“要准备打仗”。[3]71此后加强战备防止苏联入侵、尤其是防止苏联导弹、原子弹打击成为党中央优先考虑的事项,毛泽东主张疏散中央领导同志。18日,疏散到苏州的林彪发布《林副主席指示》(第一个号令)六条,其第二条规定:“对重型武器装备、飞机、舰船等要立即采取疏散、隐蔽措施。”[4]47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很多单位都搬到三线去了”,作为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的大背景是‘林彪的1号令’”,[5]40按照当时六机部的指令,船校服从国家的安排,奉命从上海迁移到江苏省镇江市。

二、搬迁的决策过程

1.筹划搬迁

1970年2月,六机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刘世雄在北京召集上海船校革委会主任禹文涛及其他两个单位负责人,商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汽车修理学校(二五二部队)撤销后的校区分配事宜,“当场在校区营房蓝图上作划分,同时提出要把上海船校全迁镇江,让出上海校区给上海柴油机厂办分厂。禹主任对这个重大决定没有异议,回校也不传达,也许是怕众人反对节外生枝。”[5]188据禹文涛《关于船校由上海搬迁镇江问题情况记录整理》记载,会议是在1970年2月17日晚上在六机部会议室进行的,参加会议者有军管会主任刘世雄、副主任吴绍亮、副部长□□□、上海船校革委会主任禹文涛、上海驻船校工宣队副连长陆孝伟等,黄副部长主持会议。黄忠学强调说:“船校搬家是军委、国务院同意的,已给上海工交组谈过同意,现在不是考虑搬不搬问题,而是怎么搬好……什么时候搬,越快越好,三月底前搬好,不能搬好要写报告说明理由。”2

2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机械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江苏省革命委员会、镇江专署革命委员会、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交组开具介绍信,“兹介绍上海船校禹文涛同志前去汇报该校搬迁镇江有关事宜,请接洽。”3搬迁工作的筹划可以说是紧锣密鼓。

2.指令搬迁

1970年3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机械工业部军事管制委员会给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下发搬迁通知。通知特别说明:遵照毛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征得上海市革委会、南京军区国防工办、江苏省军区国防工办,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和镇江地区革委会的同意,报请国务院业务组、中央军委办事组批准,“决定你校从上海市迁往江苏省镇江总后勤部移交给我部的镇江汽车修理学校校址。望在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和教育局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动员工作,完成搬迁任务”。该通知提出四个有关事项:一、船校的教职员工和各种设备、家具全部迁往镇江,原有校址、房屋等建筑物全部交给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使用。二、学校所有设备、资料,要做好包装、管理和运输。搬迁中要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三、所需搬迁费用列入学校1970年度预算。四、学校迁往镇江后,应根据镇江地区革委会和市革委会的部署,进行战备教育。“关于你校今后的方向和任务,以及规模和专业设置,待调查研究后,再逐步明确。”六机部要求船校在各方领导、协助下“以战备的姿态迅速完成搬迁任务”。4

3.编制预算

1970年3月5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到镇江的先遣组已经出发,搬迁进入组织实施阶段。编制搬迁费用预算提上日程。驻校工宣队、军宣队、校革会拟定学校搬迁费用预算报告。搬迁费用主要有六个方面:一、生产、教学设备和家具托运费计12.2万元;二、设备安装费10.3万元;三、维修费用4万元;四、职工及家属差旅费、行李托运费2.3万元;五、因迁校而增加邮电费、差旅费开支1万元;六、机动调剂费1万元;六项合计共30.8万元。搬迁预算上报后“请部军管会迅速批复拨款,以利搬迁工作进行”。5

三、搬迁的具体经过

1.仓促搬迁遇到困难

学校搬迁决策过程简单化,缺乏系统的论证和精密的部署,六机部即仓促下令敦促船校搬迁,一些重大问题如学校的领导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生产供应渠道的重建和教职工及家属的人事调动等等均没有明确的指示。正因如此搬迁初期即遇到巨大困难,“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矛盾非常突出”。3月9日,学校即向六机部军管会呈递《关于学校搬迁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请示报告》,对今后学校的发展方向、搬迁镇江后的工资待遇、解决职工家属实际困难等问题提了出来,请示解决办法。6同日学校致电六机部,请求允许派遣三人赴部,就解决船校搬迁中很多重要政策性问题“急需去部请示”。7接电后六机部指示:“请派二人带市革委会介绍信于4月15日来部研究你校搬迁问题。”84月4日,学校革委会给六机部电报说:“部与市革委会领导商定工、军之队问题仍未解决。市工交组不管,领导我校的市革委会一办不知道。过去部派的柴局长根本未与上海联系。现学校搬迁遇很大困难,许多重大问题急待解决。望部首长速来沪亲临解决。如不能来,学校即派代表来京请示。”9

2.组织讨论缓和矛盾

面对困难,发动群众组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6月3日,上海船校组织了“江南上去了,船校怎么办”大型座谈会。钱森荣认为船校“搬迁从大城市到了小城市,是符合备战要求,大方向是对的”。祝山说:“我们迅速的搬,这是执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命令。”10大部分同志的发言肯定搬迁决策的正确性及执行搬迁决议的必要性。

也有不少与会者对搬迁中组织混乱、管理不善造成设备物资损失的问题、对不关心群众生活、不全面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官僚主义与主观主义作风等提出批评;对学校的办学方向问题、领导关系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表示深深的担忧。还有与会者对学校搬迁镇江宣传中违背实事求是态度、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的行为提出批评。通过召开座谈会,摆困难,找方法,出怨气,聚共识,为学校的顺利搬迁、解决搬迁后遗症,实现学校在新校址顺利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3.协调各方完成搬迁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奉国务院业务组、中央军委办事组和六机部的指示,自三月起从上海搬迁至江苏省镇江市。为节约运费,搬迁中大部分设备均由水上运输,不予包装,或利用废旧木材、回收旧木箱进行包装,对大型、精密设备必须装箱的已委请新成板箱厂加工完成,以保持精度防止损坏,共耗木料约60m3。4月6日,学校向主管门部提出搬迁使用木料80m3的申请,因审批需要时间,学校向上海市木材公司革委会请求:“拟请同意将新成板箱厂已经耗用60m3木材作为我校暂时向你公司借拨,待我校主管部门批拨之后再向你公司核算,务请协助。”11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到9月9日,“经过全校广大革命教职工的努力,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大部分教职工和学校设备、物资已经迁到镇江新校址。”但是,学校仓促搬迁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六机部至今对我校搬迁镇江后的领导关系、今后方向、生产供应渠道和教职工及其家属的人事调动等重大问题还均未得到落实。”这些问题有些正在得到解决,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进一步予以逐步解决。因学校搬迁正在进行,需要集中物资;搬迁镇江后,生产协作、物资供应渠道等都在上海,需要与上海各方协商、安排;搬迁后部分教职员工家属需要照顾留在上海,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我们要求在移交我校原校址时,继续保留使用原校址教工单身宿舍一幢(位学校东北角,离学校原教学、生产、生活区域均较远),以供我们作为继续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和困难使用”。12

4.上海校址进行交割

1970年12月19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革委会向第六机械工业部呈递“关于上报原上海船校校址房屋、建筑物移交清册的报告”,阐明遵照上级指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整体从上海搬迁到江苏镇江,根据部(70)六机军字115号通知:“原有校址和房屋、建筑物全部交给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使用”。又接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革命委员会一机革(70)生字第425号通知:“根据市革委会工交组的通知,为了发展造船工业所需大马力柴油机的生产,在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往镇江后,将该校原来校址房屋建筑物均移交给上海柴油机厂使用,”“原船校西南首与航海仪器厂毗邻的铸工间和锻工间划给上海航海仪器厂使用。”根据以上文件精神,除原上海船校家属宿舍,“经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机电一局等有关领导同志主持下,由交接双方达成协议暂不移交外,校内所有房屋、建筑物已移交完毕。现将移交清册两份报部,请审核。如无问题,我校即按部通知精神核销有关帐目。附移交上海柴油机厂、航海仪器厂的房屋、建筑物清单各一份”。13至此,船校结束了在上海办学的历史。1971年2月,迁到镇江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改名镇江船舶工业学校,船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搬迁的历史影响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往镇江,在船校发展史上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对国家、对镇江、对船校、对教职工均产生一定影响。

1.对国家的影响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到镇江是在国际形势异常严峻、中苏中美关系极度紧张、中国处在十年内乱的大背景下,在毛泽东作出“要准备打仗”的指示、林彪发布“一号命令”全面进行自卫战争准备的特定环境中,主管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层在未经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匆忙作出的草率决策,“事实上,离开造船基地办造船学校,这是个失误的决策。”[5]40但是,从战略指导思想上来看,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正确的,“从工业布局、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考虑,建设三线也是有理由的、必要的。至于在部署上有些错误造成一些浪费,当然是缺点,是值得总结经验教训的”。[6]236船校迁镇是船校成立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2.对镇江的影响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镇并改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作为涉船涉军的部属中等专业学校,无形中抬高了镇江的地位,提高了镇江的知名度。船校迁镇,镇江市多了一所部属中专学校,其后升格为专科、本科院校,在与兄弟城市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学校众多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拉动了镇江的消费,促进了镇江商业的发展;学校毕业生为镇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正因如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镇江都是赢家。

3、对学校的影响

船校搬迁镇江是奉六机部的命令,搬迁后原校址转让给了为六机部配套的上海市柴油机厂,“这实际上是一种交换”。[5]40当时六机部主持工作的是副部长边疆,“他没有私心,但是是决策错误,使好端端地一所为造船服务的学校离开上海造船基地,光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考虑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5]40使学校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船校、五七干校、油库三个单位处在一起,拥挤之极。在镇江,与船校配套的单位不完善,领导关系不明确,加上文革中派系斗争,这些都严重影响船校的发展。这还是短期的影响,从长远的影响看,离开了上海造船基地,缺少了成龙配套的基本条件,大大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如果当初船校留在上海,作为中国第一所造船工业学校,其发展的前景当是不可限量的。

4.对教职工的影响

较之上海,镇江是小城市,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的差距是明显的。正因如此,即使在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震天响的文革时代,教职工对船校迁镇也是有情绪的,1970年3月中旬到镇的只有二三十人,后来陆陆续续地搬迁过来。“上面催得紧,让赶快搬到镇江。大家都是极度的不情愿。”[5]41从工资待遇来说,“上海是八类工资地区,在22级以下上海市还另有增发工资,而镇江是四类工资地区,低工资的要相差2级,较高工资的也要相差1级以上”。14学校低工资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如果套用镇江地区的工资标准,则收入更低。为了稳定人心学校领导提议按现有工资套四类工资地区的级别,套级后高的不降低的不补,仍按现有工资数发放,待今后工资制度改革时一并予以解决。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工资下降是大势所趋,因此有些同志在醒目位置张贴大字报:“强烈要求校党委带领我们东进!东进!!东进!!!(意思是回上海)。教职工里绝大部分人要回上海。”[5]41

结 语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到江苏镇江,是船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学校离开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大城市上海来到镇江,对于学校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冲击。但是,船校并未消沉,面对学校内部的复杂矛盾、外部的种种压力,船校始终坚持服务国防、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使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因为“我们有好的教师队伍,有好的干部队伍,有好的党员队伍”。[5]40因为我们的“群众是有觉悟的,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船校迁镇给我们的启示是:船校人是顾大局识大体的,无论船校还是船校人的命运都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都要服从时代的召唤、服从国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江苏科技大学发展记事》编写组.航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3:5。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  徐金洲,“一号命令”辨析[J].当代中国研究,2011(6):2013:71-82。

[4]  李根清.林彪“紧急指示”前后[J].炎黄春秋,2015(11):44-48。

[5]  《江苏科技大学口述史料》编写组,记忆[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3。

[6]  曲青山,高永中.新中国口述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36。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