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李佩及其父亲李保龄生平资料

李佩及其父亲李保龄生平资料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26      阅读数:

李佩及其父亲李保龄生平资料

 

邵国平

 

李佩(1917年12月20日—2017年1月12日),女,镇江人,出生在北京。她的丈夫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她本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英语教授,外语教研室主任,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有“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之称。他们可谓“一双伉俪,两种传奇”。

                郭永怀夫人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

为纪念郭永怀及其夫人李佩对我国科研和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了小行星命名申请,提议将2007年10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两颗小行星,以郭永怀、李佩伉俪的姓名命名。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委员会研究批准,2018年7月19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了命名公告,将编号为212796和212797的两颗小行星分别定名为郭永怀星和李佩星。从此,太空又增添了一颗璀璨的“镇江星”,这是镇江的荣耀和骄傲。

这件事,在镇江引起强列反响,引起了人们对李佩这位镇江人的重视。我也为此收集了一些资料,特别是李佩的父亲李保龄是我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我是学地质工程的,因此尽我所知,整理了这份资料,供大家参考。

李佩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本名李佩珍,后自行改为李佩;抗战期间,李佩随北京大学南迁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李佩来到重庆,在中国劳动协会工作,从事劳工福利与国际联络,参与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等进步活动,帮助把美国劳动协会的捐款转送到延安解放区,工作出色。1945年,李佩随朱学范(中国工会领导人)、邓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工会联合大会;之后,李佩作为中国妇女代表之一,又出席了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当选为大会执行理事。

1947年2月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次年2月与郭永怀结婚;1951年在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中文。1956年10月与郭永怀携幼女郭芹回到祖国。回国后,李佩长期在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大学外语教研室教授英语,任外语教研室主任。2017年1月12日1时26分因病在北京去世。

李佩人才出众,和蔼可亲,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她创办了“应用语言学”,多渠道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现在许多著名院士和知名学者都曾是她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为此,李佩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2003年,中科大校庆45周年之际,李佩将郭永怀先生荣获的重五百克的“两弹一星”元勋金质奖章捐赠给中科大陈列馆;2008年,李佩将毕生积蓄的60万元,捐献给中科大和中科院力学所设立的郭永怀奖学金。

李佩一生经受多次挫折和痛苦。她早年丧夫,文革中受到冲击,晚年独生女儿又因病去世。但是她极为坚强,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她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人还得走下去,而且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走下去,去克服它,而不是让它来克服自己。”

1987年李佩自中科院大学离休后,近三十年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成了北京中关村最忙的人:她80岁时还给博士生上课;她主持创办了科技翻译协会,翻译出版了多种外文资料;她每周坚持为中关村社区老人们上两个半天英语课;她从81岁到93岁开办了中关村大讲坛,固定每周五下午两点“开坛”,凭借她的威望和人脉,邀请了众多知名学者如厉以宁、杨乐、黄祖洽、何祚庥等前来讲课,先后总共600多场,既丰富了中关村社区人们的业余生活,又为广大听众普及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她的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她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和“年轻的老年人”。

2016年5月23日,李佩因肺部感染住进了中日友好医院治疗,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李佩享受副部级住院医疗待遇。住院期间,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中科院副院长谭铁牛,中科院副秘书长邓勇以及中科院大学领导,曾经多次到医院看望。

2017年1月17日,李佩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公墓礼堂举行。社会各界800余人,自发前去为李佩送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俞正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等送花圈表示哀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组部人才局局长孙学玉等出席送别仪式。

李佩先生已永久载入中国史册,但很少有人知道李佩父亲李保龄的名字。其实李保龄是中国现代地质学一位颇有成就的开拓者,尤其在矿业开采研究方面很有造诣。

李保龄出生在江苏镇江一个小有成功的商人家庭,他于1910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铁路专科,1911年作为满清政府最后一批官派选送留学生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途中传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他在船上剪掉了辫子,意为割除封建、走上民主的道路。李保龄在伯明翰大学的同学包括李四光、唐时清等人。李保龄由于自小受封建家教的影响,他一生的梦想是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无意涉足党派政治。1915年,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矿冶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北京技术学院、北洋大学任教,之后曾在六和沟煤矿和天津开滦煤矿总局工作。

李保龄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从他给孩子的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有五个子女,分别用“珍珠珊环璋”来为五个孩子取名,这五个字都有一个玉字旁,也可以说和矿物质有关。大女儿李佩最初不叫李佩,而叫李佩珍。李佩珍,意为佩珍戴玉,象征着高贵和平安,这是父母的期望,也是一种讲究。李保龄专注于科教和家庭生活,他是一位好父亲,尽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

1915年,李保龄从英国留学回国后一家住在北京无量大人胡同附近,西边是毗邻故宫的北京大学,南边是协和医学院,东南角是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则位于北海东北角、什刹海东侧。这是当时北京的文化中心,有很好的文化氛围和很多有学问的邻居。所以他的五个孩子后来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也都成为中国的知名人士。

1922年,李保龄和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在北京创立“中国地质学会”,是中国现代地质研究事业的先驱者之一。

1927年2月9日,李保龄和胡适、丁文江、李四光、吴蕴齐等地矿学者在北京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成立了“中华矿冶工程学会”,有力推动了民国时期我国矿冶工程的发展。李保龄还于1928年1月在《民国矿冶》上发表了《今后整理中国矿业之商榷》,为民国矿业开发利用和管理奠定基础。李保龄和丁文江都是胡适好友。

1935年6月29日,李保龄与章笃臣、刘鸿生、李组绅、胡适、朱用和、吴蕴齐、李煜瀛、夏良士、王君式、刘铁生、诸季遲等民国矿业专家发起召开“中华民国煤矿联合代表大会”,为民国矿业开发兴国发出呼吁。

1936年8月15日,李保龄和朱家骅、胡适、李四光、邢瑞、张轶欧、吴蕴齐、陈立夫,高振西、李承三、谢家荣、孙云铸等民国矿业核心人物共同创立“中华民国煤矿业联合事务所”。

新中国成立后,李保龄一直在天津开滦煤矿总局总工程师的任上为新中国的煤炭开发事业尽责,贡献力量,直至退休。

 

(作者系原镇江市地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