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史料研究新发现新进展

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史料研究新发现新进展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史料研究新发现新进展

 

祝瑞洪

 

【内容提要】 新发现《京江蒋氏宗谱》和《镇江丹徒县蒋氏族谱》记载了红船蒋氏是名门望族之后,其七代人血脉传承的世系年表和传记,对于研究红船蒋氏七代人的生平和救生业绩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两谱所载《蒋理传》《蒋磏传》填补了红船蒋氏救生业绩研究的重大空白地带,红船救生七世传承的两个重要节点就是这两位家族经商奇才逆转颓势,才能重光祖业。新发现《蒋春农文集》《遗研斋集》及家谱所载《蒋春农传》对于研究蒋宗海(字春农)生平事迹和救生业绩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史料的发现和研究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红船史料库,并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更加完善的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历史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京口、救生会、蒋氏家谱、研究。

 

京口蒋氏救生红船研究,在2007年范然先生《西津渡》出版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由于资料的缺乏,除了一些零碎的研究成果以外,几无进展。一些研究中的疑点一直困扰着我们:蒋氏家族从何而来,往何而去?救生会馆的蒋元鼐等蒋姓创始人和第二代复兴代表人蒋豫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第一代第二代传承中的关键节点是如何转接的?各代传承人在主持救生会期间的主要救生事迹是什么?这些疑点使我们不能释怀,犹感对救生会古人善举之不敬和无奈。有鉴于此,十年前我就发愿,一定要找到更多的历史资料来丰富蒋氏救生会研究的成果库,更好地利用蒋氏救生会研究的成果来启迪后人、激励后人为人类的普世价值作出贡献。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以来,我们接二连三发现一批红船蒋氏资料,包括两部蒋氏家谱、蒋春农两本著作和蒋元鼐敬识款观音像碑。这些新发现的史料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红船史料库,弥补了红船历史的研究空白,不仅可以进一步补证红船蒋氏的血脉传承历史线索,还为重新评估红船蒋氏各代传人特别是蒋理、蒋宗海、蒋磏等人在救生会馆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贡献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有血有肉、更加丰富完善的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历史线索。

本文着重研究红船蒋氏家谱对京口救生会馆历史人物的记述。

1.京口红船蒋氏出自东汉名门望族,宋末避胡元兵乱迁润落籍

丹徒谱载《蒋氏九侯考》称:“江南无二蒋,九子十封侯”。蒋家最早的祖先在周朝分封于鲁,本姓姬。其第三子(一说二子)伯龄公封今河南期思,国号为蒋,故而后代以蒋为姓。至汉光武帝中兴时已历四十七世。江南蒋氏起源于东汉大将军四十七世祖蒋横。 

东汉初年,蒋横以军功起家,后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立下大功,被封“逡遒侯”,任大将军。后被奸佞诬陷谋反,遭光武帝诛杀。他的九个儿子恐被灭族,逃亡江南,流落在江南九江、会稽、宜兴、丹徒一带。后皇帝为其平反,为安抚九子均被封为侯爵,是谓“九子十封侯”。

蒋横第九子蒋澄(公元5—75年)被封为亭侯,居宜兴亭乡。据蒋氏家谱载,亭侯澄公字少卿,婺州刺史,食邑二千石。生孟(昭)、休、通、政、元五子。居阳湖之西,为蒋姓湖西支,其子孙三百余人,有江南始祖之称。

京江谱和丹徒谱均明确记载本姓传说出自宜兴亭侯。丹徒谱明确指出:“吾族本系 亭侯后裔,(但)年湮代远,无从接续,固录封地以备考”。明崇祯十年,丹徒谱重建者蒋暹(蒋宗海高祖)在《京口蒋氏重建族谱序》中说:“宋恭帝时蒋玄祖苦胡元兵乱,籍族有通判润州者,遂尽族南渡再传……因占籍于润。”《蒋春农文集》载李保泰撰《蒋春农传》也肯定了这一说法,并列举了高祖曾祖至其父蒋豫的传承。道光十六年,重修京江谱的二十二世孙蒋棻、蒋爱堂兄弟在《京口蒋氏宗谱前序》中写道,“南渡之后,族徙江南,近代相传,望归阳羡。我十世祖自阳羡而迁建邺,十五世祖由建邺始迁润州,籍占四百年,系传十余世子孙”。宋恭帝赵显1274年8月登基,1276年2月宋亡被掳。因此,蒋氏迁润的时间当在1274年—1276年之间,或在1270年代。

但是,两谱修谱确定的始祖应该不是宋末恭帝时的迁润始祖。京江谱始祖蒋潣大约出生在1550—1570年代,丹徒谱始祖蒋亨出生于1404年,均为生于明代的始祖。两谱祖先约有130—280年不可考。

2.京江谱: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四位创始人及继承人明载家谱

《京江蒋氏宗谱》,道光十六年由京江蒋氏二十二世孙蒋爱棠、蒋棻兄弟倡修,从蒋氏迁润之后的时点重建谱系,共分四卷:第一卷包括受姓原始、族训、族规、命名定派、祭仪、祖垅记事等;第二卷艺文,记载了祖先优秀的诗歌文章;第三卷世系;第四卷年表上、下。世系年表均从第十五世开始编修。

2.1京江谱第十五世至十八世明确记载了京口蒋氏救生会馆第一代三位蒋姓创始人及继承人。查谱知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创始人世系如下:

迁润第十五世始祖为蒋潣,生二子,其长子蒋承文,孙蒋祯春(字靖宇)。蒋祯春生五子,其长子蒋尚仁、五子蒋尚忠。

长子蒋尚仁生九子,其第七子蒋元鼐。

第五子蒋尚忠生六子,其第六子蒋元进。其第五子蒋元遴生两子,其次子蒋理。

蒋元鼐、蒋尚忠、蒋元进三人名讳出现在同一家谱中,可以初步确定他们就是冯詠《京口救生会叙》里记载的京口蒋氏救生会馆第一代创始人。然而,蒋姓族谱中同名重名者较为常见。《京江蒋氏宗谱》第二卷艺文卷载《蒋理传》记载了蒋理在救生会的活动及经他之手转交到蒋春农手上。这是关键证据,结合世系证明了救生会第一代蒋氏创始人是蒋氏第十八世孙蒋尚忠、第十九世孙蒋元鼐、蒋元进,其中蒋尚忠与蒋元进是父子关系,蒋尚忠与蒋元鼐是叔侄关系,蒋尚忠与蒋理是爷孙关系。蒋氏一家两门三代四人在创始初期延绵坚持红船救生活动。

京江谱年表载,深分第十八世蒋尚忠,字公赤,国学生,生卒失考。源分第十九世蒋元鼐,字君调号素菴,生卒失考。深分第十九世蒋元进,字又循,恩荣粟帛。例授登仕佐郎(注:九品,有官名无职事)。生于康熙辛亥年七月十五日,卒于乾隆癸酉年六月十六日(1671—1753年),享年83岁。1702年救生会创立时,蒋元进仅30岁。

深分第二十世蒋理,字鸣谦,号自牧。生于康熙丁亥年十月二十日,卒于乾隆癸未年十月初七日(1707—1763年)。太学生例授修职郎候选县丞(贡生,八品,散官官阶)。葬于丹徒谏壁石墙头三雩山。

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创始人(京江蒋氏)宗谱世系图(简表)

2.2京江谱艺文卷载有《蒋理传》,揭秘第一代创始人后裔蒋理对救生会事业的重大贡献及其与第三代蒋宗海之间存在传承关系。

《蒋理传》是由其从子蒋英撰写的。蒋英,字朴存(1736—1810年),生于乾隆元年,太学生。蒋尚忠的曾孙,蒋理的堂侄。古时称兄弟的儿子为从子。在此之前,从嘉庆丹徒志到光绪丹徒志都没有写到蒋理对救生会馆事业的贡献和与后来救生会传承的关系。京江谱《蒋理传》弥补了这一历史盲区,对于研究蒋氏救生会的历史非常重要。

《蒋理传》载,蒋理“简重寡言”“乐善好施”。早年“读书无估,毕生过目即能默诵,日诵千言,师深契重之。”因为哥哥教书坐馆而又两亲垂暮,蒋理为了家计弃读经商,否则凭借过目不忘之才,定可以求功名而“飞黄腾达可跂足待也”。他家的祖业“裕和堂”创立于顺治四年(1647年),但因“食指殷繁”,家中人口众多,开销太大,“日久凋敝”。蒋理一人独力挑起经商治家的重担。他应该是一个经商奇才,不久“将倾之业复蒸蔚以兴”。从《蒋理传》看,蒋理在当时的丹徒是一位大慈善家,慈善事业涉及到几乎所有类别:

一是赈灾。每逢旱涝年景,“桑梓每遭旱潦,哀鸿遍野,饿殍载道,公首倡捐,同志景从,经营董督,赖全活者不胜计。”

二是从事救生事业。主要有两件事:设峨艑救生、建会所指挥。“公与西津渡口设峨艑,十数名救生船卒遇风涛扬帆鼓棹,援手中流。复于蒜山高麓建立救生会所,俾司事者瞭望指挥,为计至周也。”“厥后族叔春农内翰踵而行之,一皆禀公之成法,故能垂永久而利无穷也”。

三是牵头参与其他慈善事业。“凡邑中诸善举,公必倡捐集事”,如育婴留养、恤婺药局等等。

四是“创药王庙与城西以祀先医”,并“置丰乐田三百亩以奉祭祀”。蒋氏先辈中有当时著名的医生,开有医馆,估计创药王庙祭祀先医于此有关。此处不再赘述。

2.3《蒋理传》称蒋理从事救生会工作并传继于蒋宗海,其人其事未曾见于以前的史料及其研究,这是红船研究的新发现。蒋理生于1707年,因此他肯定不是救生会创始人。只是在事业有成之后,继承祖业,因此应属于第二代。他对救生会事业贡献巨大:置办救生船只、建造救生会所。而且救生会是由他之手传给蒋宗海,蒋宗海继承了他的事业并且一直遵循他制定的管理办法。《蒋理传》作者蒋英认为这些办法是完善有效的,也是蒋宗海能持久顺利管理好救生会的重要前提。

在此之前,我们曾经认为红船蒋氏七世传承已经是一个定论,因为《嘉庆丹徒县志》(以下简称嘉庆志)《光绪丹徒县志》《续丹徒县志》等史志资料特别清晰地记载了蒋豫振兴并传承给子孙的历史线索。《蒋理传》的发现,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志书所载蒋豫复兴救生会与蒋理重建之间有什么关系,蒋理的救生业绩在救生会馆事业的历史中如何定位?为什么嘉庆志没有记载蒋理从事慈善事业包括救生会的业绩?蒋理将救生会传给蒋宗海的原因是什么?

蒋英写道,“尝闻公曰:古人种德如耳鸣,可自知而不知于人也。”蒋理是一个生意人,崇尚实务不尚虚名;又是一个有文化的儒商,认为种德行善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行为,犹如耳鸣,自知而人不知为上善。大概这是他的救生活动包括其他善举鲜见于史志记载的主要原因之一。“公积厚累深竟以处士终,声名不出里闬”,如蒋理此等做善事不留名的高风亮节,实属罕见。《蒋理传》写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蒋宗海从蒋理手中接手救生会应该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前后,蒋英应该是这个交接过程和蒋宗海管理救生会的知情人。因此,如果不是蒋英为蒋理撰传并在家谱中刊载,这位当时的慈善家、救生会的重要人物,一定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永久被人遗忘。而且红船救生的历史也会因此有重大不为人知的残缺。

3.丹徒谱:京口蒋氏救生会馆祖孙六代传承世界奇迹

《丹徒蒋氏族谱》重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春。其迁润原因与京江谱叙述基本一致。主修族谱的蒋暹在《丹徒蒋氏重建族谱序》中写道,丹徒蒋氏一族分支最长远,本来遗有“金章玉册,诰轴玺书”,但后来毁于火灾。因此,汉以后至宋之前宗谱皆佚失不可考。蒋暹,为迁润之后六世孙,字孺英、一字茹炅。少时读书致仕不成,即转向古代星数诗画,闲来喝茶下棋,参与里中事务,自得其乐一辈子。晚年发起修谱,溯源循流。130年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十世孙蒋宗鲁发起重修家谱,民国七年(1917年)第三次续修。这就是我们现在发现的《丹徒蒋氏族谱》。民国谱秉承原谱格局,共分四卷:第一卷序,记载前谱序言若干、凡例、蒋氏九侯考、家训和世系图;第二卷为年表;第三卷传记,记载族人中历史名人的20篇传记和列祖赞;第四卷为墓图、跋言、领谱录。该谱民国七年(1917年)夏印制。

3.1丹徒谱世系解读:红船自蒋豫起六代血亲传承绵延不绝

丹徒蒋氏世系自迁润始祖蒋亨起,传二世蒋仁蒋信;蒋信生一子蒋铭;四世共六支,蒋铭之子蒋洁生有两子,次子蒋鳌为六世子蒋暹之父亲。至蒋暹第六世,丹徒蒋氏已经传有十九分支。蒋暹生一子蒋之琬,蒋之琬生三子;其二子蒋应凤生三子,蒋谦、蒋豫和蒋升为第九世。这位次子蒋豫,正是救生会馆的第二代传人。由蒋豫而下,经蒋宗海、蒋秷、蒋延菖、蒋磏到蒋宝第十四世,六代人血亲传承、绵延不绝,从而红船救生的义举在大江上下产生深远影响。兹分别摘录自丹徒蒋氏第九世蒋豫起六代传人年表如下:

第九世蒋豫,蒋应凤次子。字介和,号松埜,邑庠生。以子宗海秩。覃恩敕赠文林郎内阁中书加一级。清康熙八年己酉十月初一寅时生,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四月二十日寅时卒(1669—1756年)。享年88岁。生一子宗海;生四女,长适笪邵期、次适谢帝文、三适丁仪著、四适程颦?叔。

第十世蒋宗海,字星岩,号春农,又号冬民,晚号归求老人,郡廪生。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第三十六名举人,是年春乡秋会联捷第八十三名二甲进士,考补内阁中书内廷行走加一级奉敕汇校通鉴纪事本末。御赠沙葛香扇等件。敕赠文林郎。清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九月二十一日巳时生,嘉庆元年丙辰九月初十日戌时卒,(1720—1796年)。享年七十有七。著有易义、易旁训并遗研斋诗文集待梓,县志儒林有传。生一子秷;生四女,长适法莘侣、次适郭继林、三适卞云叔、四适何朴存。

第十一世蒋秷,字穫之、号稼云,太学生。以子延菖秩。敕赠修职郎赣榆县学教谕。清乾隆五年(1740年)庚申九月二十八日生。卒葬无考。生有四子六女,四子为延菖、延药、延苞、延萍,女略。

第十二世蒋延菖。字寿伯、号峒原,郡廪生。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选拔贡生。诠授赣榆县学教谕敕受修职郎。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十一月二十一日辰时生(1764—?),卒无考。生两子一女,长子磏、次子磐,女适郭。

第十三世蒋磏,字近仁。光禄寺署正街即补刑部司狱。以子宝秩。诰封奉直大夫河南禹州知州。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十一月二十三日寅时生,同治五年丙寅九月二十一日卒(1791—1866年),享年七十有六岁。

第十四世蒋宝,字研斋。由监生报捐知县,指省分发河南候补知县,补用开封府禹州知州,调署福建龙岩州知州,加五品衔,诰奉直大夫。清道光四年甲申七月十三日巳时生,同治三年甲子十月二十六日卒(1824—1864年),享年四十一岁。生一子士铨。蒋士铨,字善铭号少斋,由穆将军保举五品蓝翎补用知县,例授奉直大夫。清同治三年甲子正月十四日卯时生,卒未记。 

从领谱录看,蒋宝之子蒋士铨居住在大西路玉带巷(今四牌楼道署街一带),其他领谱后裔散居在镇江、扬州各地,应有迹可循。

京口蒋氏救生会馆传承人(丹徒蒋氏)族谱世系图(简表)

3.2丹徒蒋氏世系年表证明了从蒋豫起各代生卒年月涵盖其承续救生会的年代,与史志记载相吻合。嘉庆志载蒋豫接办救生会是雍正以迄乾隆初年,暂按雍正末年乾隆元年算为1735年,时年66岁,经营21年后,87岁时交由蒋宗海办理。蒋宗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据京江谱推算;丹徒志载乾隆六年,1741年。详见下文5.3)接办时37岁,经办40年,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75岁时才交给蒋秷。蒋秷经营10年于嘉庆十年(1805年)66岁时交给蒋延菖;蒋延菖41岁接办,经营19年于道光四年(1824年)交给蒋磏。时蒋磏34岁,经营28年后于咸丰二年(1852年)62岁时传给蒋宝。蒋宝维持了12年。1864年,蒋宝去世后,京口蒋氏救生会馆交由政府接管办理。

4.两谱合读的推论:京口红船事业是蒋氏一姓两支前后相继七代十人倾力支撑的慈善伟业

4.1 “江南无二蒋,九子十封侯”。两谱证明京江蒋氏和丹徒蒋氏源出一脉,都出自汉九江逡遒侯蒋横第九子蒋澄宜兴亭侯之后。以蒋理传继救生会给蒋宗海的记录看,撰稿人蒋英称蒋宗海为“族叔”,两蒋在丹徒及救生会历史上是互有紧密联系、自认一家的。

4.2 红船蒋氏第一代创始人当属京江蒋氏无疑。在第二代传承人蒋豫于雍正以迄、乾隆初年即1735年前后接办救生会时,第一代创始人除蒋元鼐蒋尚忠生卒无考外,至少蒋元进(1671—1753年)还健在。

4.3 蒋理应该是第二代复兴救生会的最重要成员之一或实际掌控人。按嘉庆志记载,蒋豫复兴救生会有同志“数人”,光绪志记载有同志18人。1735年时蒋豫66岁,蒋理28岁。蒋豫牵头召集,蒋理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同志”之一,共同参与复兴救生会,应该是合情合理的。按《续丹徒县志》,蒋宗海乾隆六年(1741年)接办救生会。但此说嘉庆志并无记载。实际上,是年蒋宗海才21岁,直到1752年他得中举人之前,无有功名,也无经商记录,应该没有能力独力支撑(按嘉庆志说法)救生会运营的,最多是名义上的少东家。而此时蒋理34岁,经商成功,年富力强,应该是救生会事务的实际掌控人。到1756年,蒋豫已经87岁高龄,而蒋理也已经50岁。时年蒋宗海37岁辞官回家服侍母病的同时,业已功成名就,从蒋理手中接办救生会实务,是合乎情理的。  

这样看,京江蒋氏第十八世、第十九世作为红船蒋氏第一代人主持救生会33年,第二十世蒋理参与救生会事业直到1756年。那么,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起算到蒋宗海接办的乾隆十七年(1756年),蒋尚忠、蒋元鼐一家两门三代四人从事救生会事业55年时间。

嘉庆志前后历30年而成。蒋宗海虽然是主要编修人之一,但该书没有完成他就去世了。《蒋理传》写于乾隆二十四年,并已经载入京江谱,以蒋宗海地位声望和公信力,不应该看过京江谱或知道《蒋理传》而不著于史志。此外,蒋宗海接手救生会时也应该清楚地知道蒋理对救生会的主要业绩和贡献,不记载于嘉庆志未极有可能是蒋理自己的真实意愿?!这有待于进一步的史料发现和研究。 

4.4 丹徒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丹徒蒋氏自第九世蒋豫至第十四世蒋宝六代血脉传承的真实可靠性。这也是对光绪志记载蒋豫传承谱系的补证。

 

 

 

蒋氏一族经理救生会年代与生卒年考对照一览表

代数

姓 名

承接年代

经理

时间

生卒年考

一代

(京江蒋氏)

蒋元鼐

蒋尚忠

蒋元进

康熙四十一年起(1702—1735?年)

33年

失考

失考

1671—1753

二代

(丹徒蒋氏,下同)

蒋 豫

蒋 理

(京江蒋氏)

雍正末年起(1735?--1756年)

蒋理(应)属于蒋豫十八人复兴救生会团队

21年

1669—1756

1707—1763

三代

蒋宗海

乾隆六年起依《续丹徒县志》(1735--1795)

乾隆二十一年起依京江谱(1756--1795年)

60年

40年

1720—1796

四代

蒋 秷

乾隆六十年起(1795--1805年)

10年

1740—?1805后

五代

蒋延菖

嘉庆十年起(1805--1824年)

19年

1764—?1824后

六代

蒋 磏

道光四年起(1824--1852年)

28年

 1791—1866

七代

蒋 宝

咸丰二年起(1852--1864年)

12年

1824—1864

合计

七 代

同治三年(1864)病故

163年

(含起始年)

 

5.两谱三部个人传记证明蒋氏家族是京口救生会馆的顶梁柱

5.1两部蒋氏家谱载有多种蒋氏家族重要人物传记和礼赞,其中涉及红船蒋氏代表人物的有三种传记,即《蒋理传》《蒋春农传》和《蒋近仁传》。此外,近期我们还在丹徒志和《蒋春农文集》等其他文史资料中发现了另外几种版本的《蒋春农传》。

5.2《蒋理传》证明蒋理是红船第二代传承人团队的中坚力量。(略,见前文)

5.3蒋宗海传。此次发现《蒋春农传》共有六种(以下统称蒋春农传),内容大同小异,详略不一。以丹徒谱载章学诚撰传和《蒋春农文集》李保泰撰传两传最为详实,均为蒋延菖为刊刻《蒋春农文集》请作,也应该是诸种传记的源头,后有其他诸种。各传对其生平事迹、学养德行做了高度评价。“家虽贫,位虽未显,以文章气谊岿然为江淮宗主者,数十年风会淳漓迁变始终未之有易也(李传语)”。但遗憾的是,他的所有六篇传记,均未提及蒋宗海于蒋氏救生会馆的善行慈迹,此亦需要更多证据来解惑。

从嘉庆志看,蒋宗海在服母丁忧后接手救生会的40年间,作出了巨大贡献。前三十年,他“绍承先志、独力维持”,在本邑和扬州两地劝募捐助救生会的运营。乾隆五十年后才开始为救生会置产并以产业生息维持救生会运营,计获得各方捐助有二百九十八亩田地,三百两白银。这后十年,蒋宗海应该是意识到老之将至,开始为救生会在他身后作长久筹谋。他通过劝捐可持续经营的资产,保证救生会有持续经营的财力;通过完善执月制度,以执月人自行捐助来弥补不足。这样,救生会事业在他身后就有能力、有足够的财力维持正常运营。此举此措,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4《蒋近仁传》揭示他是后期力挽救生会于既倾的关键传承人。

蒋磏,字近仁。族侄蒋蔚华为之作传并载于家谱。《蒋近仁传》说他“志行英迈、立言耿直”,“诣力孤行,艰苦卓绝”,以“铁杵磨针之功”,慢慢“积铢累寸、稍获余利”,就开始做生意,“商贾于江淮间”。因而“遍历长江之险,见有遇风覆舟殒命者,时以救生为念”。“积资数年,独出巨款造船数艘,募长江健儿能识水性者董其役,逐年救活生命无算。迄今江边之有救生会皆公为之倡也。”蒋豫一门,自主理救生会以来,一直是依其社会公信力、号召力来募捐支持救生会事业。到蒋磏一代,可以用自己的财力经营救生会事业,这是他与他的先祖最大的不同。依之前笔者对蒋磏嘱张夕庵作《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图》的研究,蒋磏大约是在1824年前后接手救生会馆,并对其进行了大修。此后他嘱作《京口蒋氏救生会馆图》并邀请社会贤达作序题跋,以资纪念自先祖开始的救生会事业的。蒋近仁的乐善义举得到当时政府官员赞赏并委以重任,荫及子孙。其子蒋宝得封奉直大夫。这虽是一个空衔,但也相当于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荣誉称号。

 

(作者为原镇江市建设局副局长、原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