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周康王封宜侯的年份 有据可考的是公元前1005年

周康王封宜侯的年份 有据可考的是公元前1005年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9-03-08      阅读数:
周康王封宜侯的年份
有据可考的是公元前1005年

镇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课题组

  镇江最早的建置,现在确认的是周康王封宜侯的宜国,春秋时期吴国强盛后属于吴国的郡邑。根据就是1954年6月镇江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内底的铭文和郭沫若、唐兰、陈梦家和李学勤等大家的考释。李学勤1985年在《宜侯夨簋与吴国》一文中写道:“这件簋有铭十二行,存一百十八字,是建国初最早出现的长篇金文”;“宜侯夨所受不如晋文公,但比晋文侯还隆重,足见他的身份很高,决非无名小国之君”;铭文开头一段是“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王卜于宜□土南□(乡)。王令虞侯夨曰:□(迁)侯于宜。”这位察看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的是周康王。这件文物出土已经50多年,经过学术界反复考证、研究,如今已被载入史册。杨宽著《西周史》在西周分封制中写道:“周康王还曾把虞侯夨一支分封到了宜(今江苏丹徒一带),说明当时姬姓贵族势力确实已经到达长江下游和江南地区。”“旁系姬姓大国则分封到较远的四方去,如召公之子封于燕,……太伯仲雍之后封于吴。宜侯夨所封的宜……可能就是吴的始封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次印刷)
  周康王在位25年,从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但是,周康王封宜侯究竟是哪一年?一直没有论及。2017年10月26日至27日,镇江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在镇江召开“历史典籍与京口文化”学术研讨会。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孙顺霖先生在论文中,引用许倬云著《西周史》中的话说,周康王封宜侯,发生在康王十六年南巡江上时。按照这篇论文提供的线索,我们查阅了许倬云著《西周史》增补二版(三联书店出版发行,2012年1月第1版,2016年4月第2次印刷)。书中有四个章节写到相关内容,并在版图中列有宜侯夨簋的图片。该书第六章第一节《康王之世的经营》有这样一段话:“西周对于东南的经营,典籍记载不多。成康南征的事,只有《竹书纪年》康王十六年,‘锡齐侯伋命,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这一段记事,恰和丹徒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的记载相符。……宜侯由虎(虞)侯徙封南方丹徒附近,发生在康王南巡江上时,自然也颇说得过去。”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研究周康王封宜侯的具体年份的论述。(注:引文中所说的“虎侯”,是该书引用的日本历史学家白川静考释的古文字上的差别,郭沫若、唐兰等均考释为“虞侯”,我们从后说。)
  许倬云先生将宜侯夨簋铭文与周康王南巡联系起来,使得周康王封宜侯有了具体年份,这是关于周康王封宜侯研究的深入和突破。我们赞同许对封宜侯“发生在康王南巡江上时”的论断。尽管今本《竹书纪年》是后人编辑伪托之作,不可尽信,但是,许先生这一论断是有可信的历史依据的。宜侯夨簋铭文开头就是周王封宜侯之事。这里引用郭沫若、唐兰两位大家对前段铭文的考辨(均引自《长江学人作品集:镇江吴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发行):
  郭沫若的考辨:“佳四月辰在丁未,□□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王立(位)于宜宗土(社)南鄉(向)。王令虞侯夨曰:“繇,侯于宜。”郭指出:宜的“地望或即在今丹徒附近”。(原发表于《考古学报》1956年第一期)
  唐兰的考辨:“佳四月辰才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国图。南□(乡)。王令虞侯夨曰:□侯于宜。”唐阐释说,王卜于宜人土,因之在行及南方时,令夨侯于宜;“这个簋出土在丹徒,它在春秋时是‘朱方’,正是吴国的地域”;“簋铭所说的‘宜’,可能就在丹徒或其附近地区”。(原发表于《考古学报》1956年第二期)
  这段文字,郭考为“王立(位)于宜宗土(社)”,唐考为“王卜于宜人土”,这说明周王封宜侯是在宜地。但是,由于对铭文考释的差別,也有考释为可以是宜地,也不一定是宜地的。而历史事实与铭文所言是一致的:西周初期,确有两次东征,一次是武王东征灭商,一次是成王东征平叛(当时成王年少,由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康王也确实到过南方,将铭文叙述和文献记载结合起来看,我们认为周康王为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管辖,在南巡时迁封宜侯,完全合乎历史逻辑。《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其中就记有庐山西南有康王谷、山顶有钊城(康王名钊)以及康王狩猎等故事(见《太平御览》卷85皇王部10康王)。著名先秦史专家沈长云也认为“周初康王曾亲自巡至江南宜地的事实难于否认”(《人文杂志》1993年4期)。至于康王南巡的年份,学术界原来就说公元前1000年以上,这同许倬云先生的判断也是吻合的。
   康王南巡封宜侯之事,不仅有宜侯夨簋铭文这一直接的“铁证”,而且还有后来一系列涵盖西周到春秋的考古成果的佐证。例如,镇江新区大港母子墩西周墓出土的青铜器有23件,其中伯簋内底部铭文为 “白(伯)乍宝尊彝”;丹阳葛城发现的西周中期到春秋末年的吴国古城遣址,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江新区丁岗镇孙家村发现的吴国铸造青铜器的冶炼遗址,获2016年十大考古发现提名;大港北山顶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吴王余昧矛;还有谏壁青龙山磨子顶发现的春秋大墓及其附近的陪葬墓,等等。据统计,大港及其周边地区已考古挖掘的西周墓有4座,出土青铜器41件(套);春秋墓也有4座,出土青铜器54件(套),这表明从西周到春秋早中期,这一地区是吴国政治军事中心。在镇江地区,吴国居民聚落台型遗址多达185处,其中新区丁岗断山墩台型遗址是宁镇地区已发现的吴文化台型遗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许倬云先生将《竹书纪年》与《宜侯夨簋》铭文联系起来研究,作出周康王在位十六年南巡时封宜侯,是有历史依据的。康王十六年是公元前1005年,以2017年计,已有3022年。从此,镇江最早的建置宜建于何年,甚至何月,就有了具体的年月,而不是只能笼统讲3000年以上了。
  本文由钱永波撰稿,市文广新局、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主持论证。

(课题组成员:钱永波、王玉国、张志耕、笪远毅、肖梦龙、吴晓峰、时强、严其林、徐苏、何汉生、蓝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