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北固”(“北固山”):从“别岭”到三峰 ——兼说有关北固“土山”的三个问题

“北固”(“北固山”):从“别岭”到三峰 ——兼说有关北固“土山”的三个问题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北固”(“北固山”):从“别岭”到三峰
——兼说有关北固“土山”的三个问题

乔长富

  在今天镇江,一说到“北固”,人们大概都知道是指北固山,而且知道北固山有前峰(南峰)、中峰和后峰(北峰),今鼓楼岗至烈士陵园为前峰,北面的临江山岭为后峰,前峰与后峰之间的山头(今气象台所在山头)为中峰。可是,要说到“北固”(“北固山”)自得名以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是指后峰,而今天北固山的前峰,当时是称为“土山”,相当多的人也许就不清楚了。而这种“不清楚”,对于今天探讨北固山的历史以及与北固山有关的某些历史问题,不免会有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弄清相关的情况,以利于北固山历史文化的传承、建设和弘扬。
  一、“土山”与“北固”(“北固山”)
  今天的北固山,历史上曾被分为“土山”和“北固”(“北固山”)两部分。对于它们的关系,明代张莱在《京口三山志》卷一“北固山”中记载说:“郡治之北,特起为此山,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故谓北固。……北固乃京岘之一枝耳。其余又转南为土山,嶪然隆起。晋唐以来,郡治尝踞其上。”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晋唐以来郡治尝踞其上”的“土山”,是指今北固山的前峰,而“郡治之北……三面临水,回岭斗绝”的“北固山”,则是指今北固山的后峰。
  “北固”的得名,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润州”中说:“北固山,在县北一里。下临长江,其势险固,因以为名。”文中所说“县”是指润州的“郭下”县,因而说“北固山在县北一里”,等于说它在建于土山上的润州州治“北一里”(《光绪丹徒县志》就说在“府治后城北里许”),所以称之为“北”;而它又“其势险固”,所以称为“北固”。由此可见,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北固”或“北固山”是指今天北固山的后峰。至于“土山”的得名,不知前人有什么说法,但从南宋黄震《乞浚甘露港状》说“甘露寺下北固山纯土如粉,独其北峭石壁立”(《光绪丹徒县志》卷五十四)可以看出,北固山中峰和前峰当也是“纯土如粉”。所以,顾名思义,“京城”所在的山头所以称为“土山”,当与它多土少石的实际有关。
  二、“北固”(“北固山”)所指从“别岭”到三峰的发展变化
  如上所说,今天的北固山,历史上曾分为“土山”和“北固”两部分。从现知记载看,“土山”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书·蔡谟传》说东晋蔡谟为徐州(当时州治侨置于京口)刺史,“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江乘”治所在今句容北,“土山”就是指今北固山前峰(详后)。由此可见,“土山”的得名时间当不晚于东晋。至于“北固”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言语”篇所载:“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注引南朝宋山谦之撰《南徐州记》说:“城西北有别岭入江,三面环水,高数十丈,号曰‘北固’。”所说“荀中郎”指东晋徐州刺史荀羡,所说“城”指建于“土山”上的“京城”。由此可见,“北固”的得名,也不会晚于东晋。
  “土山”和“北固”本是指同一条山脉的不同部分,它们本是主峰与“别岭”的关系,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地位却发生了显著变化。
  1. “土山”的“隐身”和“埋名”。从面积和地位说,历史上的“土山”曾是主峰。但是,自从东汉末年“土山”之上修建了“京城”,东吴初年修建了“京城”的子城“铁瓮城”以来,历经东晋、南朝、唐宋,直至宋元明清,这一千多年的时间内,它始终隐身于州治、城垣之下。这种情况虽然确定了它的功能和地位,但也限制了它的发展,使得很多人都没有提到它的名字,以致它的名称也逐渐不显于世。例如,《元和郡县图志》就不载它的情况。而南宋卢宪所撰《嘉定镇江志》(下称《嘉定志》)“地理”记载“北固山”时只说“今府治与甘露寺是”,在“攻守”形势中更把蔡谟所戍守的“土山”误认为是与蒜山相连的“土山”(详后)。之所以如此,当与元代俞希鲁《至顺镇江志》(下称《至顺志》)所说有关,即:北宋英宗之前,润州已将与蒜山相连的山峰(今名云台山)称为“竖土山”,后来又径称“土山”。这从侧面显示,与“北固”相连的“土山”,至少到北宋后期,其名称已不显于世,到南宋后期连卢宪等文史专家也不大注意“府治”之下的山峰也叫“土山”了。到了明清时期,有的地方志虽然也有时提到“土山”,但都把它看作北固山的一部分或“别名”。今天,如果提到历史上镇江州郡府治所在,多数人大概也只知它在北固山的前峰,而不会想到它在“土山”之上。最终“土山”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2.“北固”的显扬和发展。“北固”本来是指“土山”北面江边的“别岭”。东晋蔡谟“起楼其上,置军实。是后颓坏,山顶犹有小亭”(《南史·萧正义传》)。梁武帝曾登“北固楼”(据萧正义传所说,梁武帝登北固之前,楼已“颓坏”,“犹有小亭”,则梁武帝所登实是“北固亭”),改名为“北顾”,并作《登北顾楼》诗,他的儿子萧纲也曾作《奉和登北顾楼》诗。而在梁武帝之前,南朝宋谢灵运已有《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从此诗可见,宋文帝也曾登临“北固”,要早于梁武帝(拟另文考述)。尽管如此,“北固”在南朝还不是名山。这一点,从唐初魏徵所撰《隋书》“地理志”润州名山中“有句骊山、黄鹄山、蒜山”,却没有“北固”,可以看出。
  大约从盛唐开始,诗人们题咏、登临“北固”的渐渐多了起来。从有关诗作和记载中,可以看到,“别岭”北固已被称为“北固山”(例如,王湾有《次北固山下》诗),“北固山”上建造了临江亭、甘露寺(该寺当建于唐代李德裕为润州刺史时)、北固新楼(据张祜《题润州李尚书北固新楼》,李尚书指李德裕)等。在这种情况下,“北固山”的名气和地位都大为上升。这一点,从《元和郡县图志》“丹徒县”中首先记载“北固山”,然后才记蒜山、氐父山(即金山)、招隐山可以看出。
  到了北宋,“北固山”上又建了多景楼等,多景楼被米芾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因而吸引了更多的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名篇佳作不胫而走。到了南宋,镇江成为抗敌御侮的江防要地,志士仁人到镇江,往往要登临“北固山”,北望中原,言志抒怀,写下了不少爱国名篇。在这种情况下,“北固山”的名气因而更大,而州治府治所在的“土山”,如前所说,到北宋后期,它的名称已逐渐不显于世。在这情况下,“别岭”北固逐渐取代“土山”而成为主峰,“北固”逐渐取代“土山”而成为“府治与甘露寺”所在山峰的名称,即三峰的总名,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综上所说,“北固山”所指,历史上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的“北固山”,东晋和南朝时称“北固”,是指与“土山”相对的“别岭”,即今天北固山的后峰;到了唐代在“北固”后面添了“山”字,也是指与“土山”相对的“别岭”(参前引《元和郡县图志》)。广义的“北固山”,是指“府治”之下的“土山”至“甘露寺”之下的“别岭”(参前引《嘉定志》),也就是今天北固山的前峰、中峰和后峰。从历史的发展说,是先有“北固”,而后有“北固山”;是先有狭义的“北固山”,而后有广义的“北固山”。至于何时开始“北固山”从指称“别岭”而发展成为指称“三峰”,从《元和郡县图志》仍以“北固山”指北固山后峰来看,这一时间不不会早于唐代中期;再从《嘉定志》说“今府治与甘露寺是”看,这一时间当不晚于南宋。要之,此事应当是在唐代后期到北宋中后期这段时间内。
  三、涉及北固“土山”的三个问题
  弄清“北固”所指从“别岭”到三峰的发展变化,不但有助于了解北固山的历史,而且有助于弄清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上所说,镇江历史上曾有两座“土山”,一在郡治之下,与“北固”相连,姑且称之为北固“土山”;一在丹徒“县西江口”(《至顺志》),与蒜山相连,姑且称之为蒜山“土山”。由于它们名称相同,因而影响到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必要加以辨析。这里举三个例子,并辨析如下。
  1. 前文所引《晋书·蔡谟传》载,东晋蔡谟为徐州刺史,“所戍东至土山,西至江乘”。文中所说“土山”,《嘉定志》“攻守形势”以为是指“与蒜山相属”的“土山”,《至顺志》也持此说。但是,从《宋书》《隋书》《艺文类聚》所引《南徐州记》和《京口记》,以及新旧《唐书》等的记载看,东晋至唐代只提到蒜山,并未提到与蒜山相连的有“土山”,可见在蔡谟为徐州刺史时,如果要戍守,也只会是在北固“土山”。再说,蒜山至郡治所在的“土山”,相距有七八里,蔡谟防守既然严密,又怎么会东止于蒜山“土山”,而空下七八里江面不派兵戍守郡治所在地?于情于理,这也说不通。所以,《晋书》所说蔡谟戍守“东至土山”的“土山”,只能是指郡治所在的北固“土山”。嘉定、至顺两志所说不可信。
  2. 唐代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说:“土山京口峻,铁瓮郡城牢。”《至顺志》在“县西江口”“土山”下,引录其中上句,显然是以为刘禹锡诗所咏为此山。其实,联系刘诗下句可以看出,此诗所说是指在“郡城”之下的“土山”,并不是指“县西江口”的与蒜山相连的“土山”,《至顺志》所说并不正确。
  3. 明代《万历镇江府志》卷三十六载,柳永墓“在土山下”。笔者过去以为柳永是北宋人,他的坟墓所在地当按宋朝人的说法,如《至顺志》所说“土山”在“县西江口”(元代改名“银山”),因而推定柳永葬于蒜山“土山”即今云台山下。今天看来,事实上,柳永墓是发现于明代,而记载其事的《万历镇江府志》等,都说北固山郡治之下为“土山”,而且,如上所说,与蒜山相连的“土山”在元代已改名“银山”(今名云台山),因此,只能按照《万历镇江府志》等的记载,推定柳永墓是在北固山的“土山”之下,而不应按照宋元人所说推定柳永墓在改名“银山”的“土山”之下,笔者过去的说法错误,应予纠正。
  至于柳永墓在北固山的具体地点,虽然迄今未能有新的发现,但从与柳永时代相近的北宋后期丹阳人葛胜仲在《丹阳集·陈朝请墓志》中说“朝请市高燥地,亲为处葬具,三变(指柳永)始就窀穸”,并联系《万历镇江府志》说柳永墓“在土山下”,以及北固山中峰两边山下都靠近江边等实际情况看,柳永墓当在“土山”即今北固山前峰山下的“高燥地”中;再考虑到“高燥地”一般是指向阳的高地,则柳永墓当在北固山前峰之下朝南或朝东或朝向东南或西南的“高燥地”之中,不会是在前峰之下朝北(含东北及西北)的高地之中(从明代方志记载看也未见有柳永墓在明代被发现后,迁葬别处的记载)。至于具体地点,则有待于新的发现。不过,有论者将柳永墓与“龙埂”联系起来,隐含柳永墓在“龙埂”下的意思,这一说法不知有什么根据。

(作者为镇江高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