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文献记述的刘裕神话故事

文献记述的刘裕神话故事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文献记述的刘裕神话故事
钱     永    波
    刘裕(363—422),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二卷)》中,对刘裕京口举义,为消灭割据势力而进行的统一战争,继而率军北伐,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取代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对汉族历史是一大贡献”。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今徐州),晋氏东迁时,从其曾祖刘混起,就移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今镇江)。刘裕出生时,他家在京口已有半个世纪左右。刘裕从小在京口长大,直到在京口举义(404),他在这里40多年(包括在北府军的岁月)。
    刘裕的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南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等史志中的记述。
    一、《南史•宋本纪(上)》:
    [译文]刘裕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即癸亥年三月壬寅日(363年4月16日)之夜,当时神异的光照得满屋通明,当夜甘露降于墓树。长大后,姿容雄伟,才能出众,很有肚量。身高七尺六寸,风骨奇伟。做事不拘小节,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
    刘裕曾游览京口竹林寺(后更名鹤林寺),独自睡在讲堂前,身上有五色龙纹,众位僧人看见这种景象,都很吃惊并把这事告诉他,他暗自高兴说:“上人不要胡说。”父亲的墓在丹徒的候山(即雩山),那块地方正是秦史中所说的在曲阿、丹徒之间有天子气的地方。当时有个叫孔恭的人,很善于占墓,刘裕曾经和他一起经过父亲墓地,故意装成不知墓主,问道:“这座墓怎么样?”孔恭回答说:“这是一块不同寻常的地方。”刘裕因此更加自负。他行止时能见到两条小龙附着在他的两侧,在山间沼泽砍柴捕鱼时,同伴有时也能看见。等到刘裕地位显赫后,龙的形状就更大。
    刘裕一向贫穷,当时的人没有谁能和他交好,只有琅邪王谧深深地敬仰他。刘裕曾经欠刁逵社钱三万,很长时间没有还,结果被刁逵抓住,王谧偷偷地用自己的钱代为偿还,因此刘裕才得以释放。后来刘裕在新洲砍荻,看见大蛇长达数丈,就射击他,蛇受了伤。第二天,他又到新洲,听到有杆臼撞击的声音,就去观察,看见数位童子都穿着青色衣服,在丛生的荆棘中捣药。刘裕问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回答说:“我们的王被刘寄奴射伤,我们配制药散来给他敷涂。”刘裕问道:“你们的王神为什么不杀掉刘寄奴呢?”他们回答说:“刘寄奴是王不会死,不能杀他。”刘裕大声呵斥他们,他们都散去,他就收起药物返回。刘裕曾经过并客居下邳的旅社,碰见一个沙门对他说:“江南将要大乱,使他安定的人,大概就在您了吧?”刘裕早先手臂受创伤,过了好几年也不痊愈,沙门有一种黄药,就留给了他,不一会沙门忽然消失。刘裕用黄药敷涂创口,经过一次敷涂就痊愈了。他把其余的黄药和以前得到的药散当作宝贝,每当遇到刀枪之伤,就用这些药教一涂,都能见效。
    二、北宋《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润州》(北宋地理总志):
    黄鹤山在县西南三里。(南朝)宋高祖丹徒人,潜龙时常游竹林寺,每息于此山,常有黄鹤(神鸟)飞舞,因名黄鹤山,后改竹林寺为鹤林寺。
    三、南宋《舆地纪胜••两浙西路•镇江府•景物》:
    在“黄鹤山”条目下,有与《太平寰宇记》相同的记述。
    查阅《宋嘉定镇江志》、《清乾隆镇江府志》、《清光绪丹徒县志》的“黄鹤山”条目,也都有《太平寰宇记》记述的内容或对山名何时更名提出质疑。
                                                                                                                                            (2014年5月22日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