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清代镇江最著名的书香门第

清代镇江最著名的书香门第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清代镇江最著名的书香门第                     

                     徐  苏
 
一、清代镇江的科举之家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结束,总共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
    到清代时,科举考试制度经过多年的补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密的考试体系,其操作手段也更为严格。归纳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分童试、岁试、科试三种。童试成功者就可以称作“秀才”了。秀才每一年需要考一次,叫“岁试”,目的是从秀才里面选优。每三年秀才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目的是为了取得举人考试的资格。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了就是举人,举人就有资格做官了,一般多作为候补的官员人选。接下来是科举的重头戏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举行,考中了可称贡士,每次考中的贡士大约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要进行殿试,由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如此看来,一个读书人要通过科举,考中举人具备做官的资格也是很不容易的,更不要说考中进士,直接进入仕途的行列了。清代一共举行过科考112次,录取文科进士26800余人,镇江历年考中的进士有284人,不含京口旗营考中的19人。从总人数上看,镇江的位置在江南处于中流的状况,但像张氏家族有“一门进士”世家盛景的还确实少见。清初张九徵的六个儿子中,次子张玉书是顺治朝进士,长子张玉裁、四子张仕可、五子张恕可都考中康熙朝进士。张玉书的长子张逸少也是康熙朝进士。说明康熙朝时,张氏一家已成为镇江名副其实的地方科第世家。
    张九徵,字公选,明清望族京口张氏的后代,世居镇江城南。顺治二年(1645年)张九徵参加清江南开科乡试,夺得举人第一名,是为解元。两年后的顺治四年(1647年),他赴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吏部文选司郎中、验封司郎中。顺治十二年(1655年)担任会试同考官。顺治十六年(1659年)回镇服丧的张九徵突遇己亥事变,他登城协助清军防御郑成功军队对镇江的进攻,事后深受朝廷的赏识,在康熙初年即被召还吏部任职,后官至河南提学佥事,视察河南学政,考绩显著,有“天下第一抚臣”之称。贯通经史,尤精于《春秋》。著有《艾衲亭稿》《闽游草》《文陆堂文稿》。
    张玉裁,字礼存,号退密。9岁通《五经》。康熙五年(1666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康熙六年(1667年)参加会试考试,因试卷内容直刺礼部督抚的弊端,被阅卷考官叹曰:“此长沙(贾谊)痛哭书也。”后以进士一甲第二人(榜眼)的身份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九年(1670年)又担任会试同考官。为人谦和,文采出众,诗也写得好。后因身体有病归隐丹徒。著有《礼存文集》。
    张玉书,字素存,号润浦。由于家庭的熏陶,张玉书自幼就刻苦读书,长大后,精春秋,通史学,能诗文,善书法,成为一个通才。他的科举道路也一帆风顺,顺治十四年考中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考中进士。担任过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职,成为社会公认的“太平宰相”。著有《三征纪略》《张文贞公集》《外集》。
    张玉书常常能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满朝文武中“清”“能”吏誉,又以渊博的学识洞悉今古、开拓言路,其奏文中提出的诸多改革之道先后被康熙皇帝重视和采纳。他是治水的能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他奉命勘察高邮、海口等地的河道,提出了增减各处水坝的建议,对于河道的水位调节和防洪排涝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康熙三十年(1691年),他又奉命视察河工,回京城后把考察的情况绘图进献,提出了与河道总督靳辅不同的主张和自己的治河方案,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重视。四十三年(1704年),他又随康熙皇帝到清河口视察水利,上呈了“淮水敌黄,黄水入海”的建议,主张引汶水入运河,这一建议被康熙皇帝采纳后,在治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玉书又是平叛的高参。他多次随康熙皇帝征讨,参与帷幄之议,康熙皇帝三次出塞亲征噶尔丹,均指派张玉书随驾,成为随征的唯一汉臣。在三次征讨中,张玉书充当了高参的角色,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协助康熙皇帝用以逸待劳、诱敌深入的战术,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平息叛乱的重大胜利,为国家的统一和兴盛作出了贡献。
    张玉书的学术渊博,与人和睦,是汉臣中极少数受到康熙皇帝器重和赏识的高官之一,常被康熙皇帝指派来负责一些重要典籍的编纂。据有关史料记载,他负责编纂的重要典籍有《三朝国史》《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平定三逆方略》《平定朔漠方略》《政治典训》《治河方略》等,《明史》也一度由他担任总裁,是清代推广教化的重臣。在张玉书所编书中对影响最大的要算类书《佩文韵府》和字书《康熙字典》的编辑。
    张仕可,字惕存。太学生。康熙十一年(1672年)考中顺天乡试举人的第二名。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考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礼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河南提学佥事、署理湖南布政使等职。著有《文稿》。
    张恕可,字韦存,号裕斋。附监生。康熙十七年(1678年)考中举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考中进士。历任内功中书、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浙江杭州知府。著有《硁庵诗稿》。
    张逸少,字天门,号青山。张玉书的长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考中举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授山西壶关县知县、甘肃秦州知州。张玉书去世后,康熙感念其泽,提拔张逸少担任侍读学士,提督顺天学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担任《广群芳谱》的编校官,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担任《渊鉴类函》的校录官。又曾奉敕担任过《康熙字典》的修纂工作。著有《学士文稿》《青山诗集》。
二、清代镇江的翰林之家
    翰林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专职。到了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为皇帝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是掌院学士,均有大臣充任,下面的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在科举年代,一个读书人要想成为翰林是很不容易的,那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因为在翰林的位置上,进见皇帝的机会要比其他同级别的官员多得多。在清代镇江,有一个叫丁氏的望族,族中的读书人很多,堪称是世族读书的典范,族中许多人都通过科举而走上了仕途。其中最令人羡慕的,并不是族人中举、中进士的人数量之多多,而是族人中出了一个有名的“翰林之家”,两代人中一连出了四位翰林。分别是丁立钧和他的父亲丁绍周、胞兄丁立瀛、堂兄丁立干,这实在是一件值得称奇的事。
    丁立钧的父亲丁绍周(1821—1873),字濂甫,号亦溪,江苏镇江丹徒人,是京江丁氏的26世,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翰林院编修,历任詹事府中允、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功臣馆纂修、湖广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光禄寺正卿、浙江学政等职。
    丁绍周是一位勤于政务、忠于职守的好官员,他出任浙江学政时已年过半百且体弱多病,却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后因操劳过度,于同治十二年(1873)卒于浙江督学官署任。丁绍周的文才也很出众,是晚清的著名诗人、书画家,他的山水画笔墨淹润,深得好评,故《清画家诗史》中专门收录了他的传记。他的诗文和联语正统而工整,不尚奢华,著有《蜀游草诗集》《浮玉山房试帖》等。
    丁立钧的胞兄丁立瀛(1844-1907),字丽生,号伯山,他是丁绍周的长子,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礼部掌印、顺天府丞等职,光绪二十二年(1896)奉旨赴镇江开设商务局,后因参与“戊戌变法”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开缺回籍,光绪二十八年出任江苏全省高等学堂(原江阴南菁书院)总教习,后病逝于东台。
    丁立钧的堂兄丁立干(1837-1894),字桐生,号质夫,是丁立钧三伯父丁绍德的长子,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八年(1882)担任云南学政,上任后力除考试中的积弊。当地有书商为牟利,刊刻了一批行文通套本,贻害很大,他知道后,毁其版、选出明清大儒的文章,自捐俸钱刊刻作为读本。十一年(1885)担任司业、十八年(1892)担任武会试副总裁、二十年(1894)担任詹事府詹事(正三品)。
三、清代镇江的诗歌之家
    在清代的镇江,有一个出名的诗歌之家,这就是鲍氏家族。鲍氏家族的领头人是鲍皋,号称 “京口三诗人”之一,他写了许多描写镇江自然山水的名篇佳作,堪称描写镇江山水的诗歌“专业户”。
鲍皋,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监生。乾隆元年(1736年),他被推荐参加朝廷的应试,举博学鸿词,因病而辞。他一生喜欢浪迹山水,到过不少名寺。中年时游过苏州、杭州等地,来往淮扬之间的时间更多。在经过的名山大川之上,留下过许多诗文。他的绘画也颇有天赋,只不过诗赋的名气太大,画名被淹没了。著有《海门集》《京口文献录》《笔耕录》《十美诗》 等。
鲍皋的诗初期不乏豪迈之音,笔意超逸。在他的《北固秋望》诗中,可以看到他的诗风格调。诗云:“风高海远雁啼声,天末楼台上晚晴。山合金焦三割据,江分吴楚两纵横。孤城立马寒云阔,绝浦收帆落日平。欲作江南秋望赋,少年谁是庾兰成。”既有写景的细致刻画,又有观景的感慨笔触,更有情景的交融。诗中的修辞清美,意境宽广,无愧为他写景诗中的代表作。
他的诗后期比较平淡,以端庄流丽而见长。以《虹桥泛舟》为例,“晴波绕郭引兰舟,一带园林小逗留。 夹岸柳榆藏水榭,谁家莺燕占花楼。 帘前玉镜歌新艳,桥畔琼箫唤旧愁。欲买春风竹西路,钗光鬓影不胜收。”诗人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园林中景物,碧波荡漾中的小舟,两岸摇动着的榆柳,围着花楼旋飞的莺燕,桥畔传来缠绵的箫音,以及来来往往漫步中的佳人,写得清新流畅,随意而发,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多么亲切可爱,又那么令人向往。
    鲍皋还喜欢写纪事长诗。这类诗不仅有文学方面的价值,也有历史方面的意义,因为诗中反映的情况,为后人考证地方上的一些事物变迁提供了参考依据。他曾写了一首长诗纪实,叙述了丹徒圌山箭洞的事情。过去在箭洞的民间传闻中,地方上一直有两种说法比较普遍,一种说法是鬼神所凿;一种说法是山神箭穿。鲍皋认为两种说法是当地人信鬼神的缘故,于是就把箭洞的名字改了,改称“飞云梁”,并写了长诗来说明他改名的理由。他还写过《观碑图为祝荔亭作》的长诗,记载了陈鹏年打捞瘗鹤铭的过程,以及陈鹏年后来请祝荔亭帮助考证瘗鹤铭残石的事情。
两淮都运尹会一评说:“皋诗出入骚选,胎息六朝,而折衷于盛唐诸大家”。诗人王豫和张学仁在《京江耆旧集》中对他的评价是:“诗胎息汉魏,出入六朝,力追初盛(唐)风格,而无明贤摹拟之习,当推一代作手。”
 鲍皋的夫人陈蕊珠也是一个女诗人,她8岁时就能随父亲开始读书,通经史、《文选》,能写一手好的诗文。在王豫等人编的《京江耆旧集》中选录过她的《新秋》等诗。空余时,她曾帮助鲍皋捡校诗稿,后来流传的《海门初传》由她编校居多。
陈蕊珠对北固山很有感情,她很喜欢山上的那种文人留下的豪放气息。有一次,她来石帆楼晚眺后,一种走出庭院,观赏自然的欢快自然而生,在她的诗中也流露出来了那种欢快的心情。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观察地细微入神,由近景,推远景,反复品味,笔下传情,一首美妙的《登木末楼远眺》的诗歌娓娓道来:“柳青桥畔柳烟轻,人士嬉春照水行。几树斜阳摇绝壁,半天归鸟落孤城。南山势接江涛阔,北固雄临海气平。六代销沉俱似梦,白云深锁古今情。”诗中营构了一幅赏心悦目的晚霞景色!柳应时而青,人应时而游,太阳应时而落,倦鸟应时而还,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诗中不乏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态和笔触。
鲍皋的儿子鲍之钟和三个女儿鲍之芬、鲍之蕙、鲍之兰都以写诗出名,“一门风雅,为时所称”。鲍之钟,清代诗人。字论山,一字礼凫,号雅堂,江苏丹徒人。他少负俊才,文采秀逸,以一首《初月赋》而闻名于乡里,被当时的学官刘墉赏识,引起了外界的注意。乾隆皇帝南巡时,他被推荐献上诗赋,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考中进士,以后多次外放考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他到贵州担任了乡试副主考,五十一年(1786年)又担任了广东乡试的副主考,五十二年(1787年)担任了会试的同考官。
   鲍之钟居官以风骨闻。在四库全书馆散官后,他升到了户部郎中。但由于受到了权臣和坤的压制,就一直止步不前,官职再也没有动过。晚年,他喜欢流连诗酒,以结交文友为乐。在京城时,他与洪亮吉、吴锡麒、赵怀玉唱酬最密,法式善称为“诗龛四友。”著有《论山诗钞》等。
    鲍之钟和他的妹妹们关系密切,常喜欢在一起切磋诗文。有一次,鲍之钟与妹妹鲍之兰中秋赏月时,年仅14岁的妹妹竟然能脱口吟出“若非今夜月,虚度一年秋”之佳句,作为长兄的鲍之钟自然是非常欣赏,奖掖有加。以后鲍之钟休假返乡都会和妹妹们一起聚宴,每宴必有酬唱,在他们兄妹的诗集中都可以看到所吟的诗歌。不仅如此,鲍之钟还亲自为其母亲及三个妹妹编定了诗集《课选楼合稿》。
   鲍之兰是鲍皋的长女。她少承家风,诗有宗法。其诗以写景见长,逼真细致,颇多佳作。如《杜鹃楼怀古》和《读书台怀古》等,都受到过王文治等名家的好评。著有《起云阁吟稿》。
   鲍之芬是鲍皋的次女。天资聪慧,精通诗赋,勤于著述。曾赋《帘钩》四律,广为传诵。著有《药缤吟稿》《海天萍寄吟稿》《三秀斋诗抄》。王文治读过她的诗作《三秀斋诗抄》后,称赞她的诗“卓然成家”,“近日士大夫以诗名家者,亦罕能臻此。”
   鲍之蕙是鲍皋的小女。诗有才气,吟诗甚多。《京江耆旧集》中收录了她的12首诗。著有《清娱阁吟稿》。她的诗特别受到名家的器重,才子袁枚都传诵她的诗句。王文治称赞她的诗:“律细于之钟(鲍之钟),骨重神轻,情深意炼。”诗人法式善也夸她的七言古诗写得好,“尤合唐音,当与织云楼比美”。(廖云锦,女,清代华亭人,袁枚的女弟子,善诗。著有《织云楼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