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海上丝绸之路与镇江

海上丝绸之路与镇江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海上丝绸之路与镇江
                   徐苏
江苏省文物局在江苏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情况汇报中说:“江苏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心位置,依托长江和大运河的两条贯通中国东西和南北航道的优势,是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核心地区第一。以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为代表,江苏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那么,镇江在江苏丝绸之路中的位置如何,她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什么样的角色,是否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代表角色,发挥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就值得研究,这既是江苏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认真加强海丝遗产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需要,也是镇江证明自己在中国海上贸易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需要。
 
 1、独特的地理位置。
 
    镇江历史上所处的江海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注定了这座城市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镇江的焦山在历史上曾经是入海口,具有江海交汇的优势。因焦山的松寥山和夷山对峙,故曰海门。(京口山水志 卷三)后来,海门也曾经作为镇江这个城市的代称之一。在《嘉定镇江志》 卷三 攻守形势一节中记载: “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在《嘉定镇江志》 卷六 地理山川一节中记载:  “焦山,在江中,去城九里。旁有海门二山。”在《嘉定镇江志》 卷六 地理水一节中记载:“京江水,在城北六里。东注大海。” 在《至顺镇江志》 卷七中专门列出了“海潮”细目, 引用了“云断海门阔,潮分京口斜”的诗句来说明了镇江与海的关系。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夷山近海滨。”也说明了焦山是入海口。
    其他历代诗人诗句证明焦山是入海口的也很多,如高丽人李齐贤有《焦山》诗,诗中有“海吞吴地近,山控楚天遥”之句。明代诗人王鏊有《焦山》诗,诗中有“江海交流处,乾坤著此身”之句。明代诗人有高攀龙《焦山》诗,诗中有“海波晴起千山动,日对扶桑万树红”之句。清代诗人李葂有《焦山》诗,诗中有“海底勒铭犹有石,山中却聘更无人”之句。清代诗人汪士慎有《焦山》诗,诗中有“海气连云树,山容豁性灵”之句。海潮到来时,甚至可以到达北固山和金山一带。唐代诗人吴筠写过《登北固山望海》诗。诗中有“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之句。清代诗人潘德舆有《金山寺》诗,诗中有 “海潮欲卷去,夜半起鱼龙”的诗句。
   历代诗人在焦山、北固山、金山诗中提及海门的诗句就更多: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残月生海门”。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洗冰临海门。”唐代诗人徐铉的“数帆晴日海门船。”唐代诗人李涉的“海门斜去两三行。”唐代诗人杜牧的“天接海门秋水色”。宋代诗人陈孚的“潮送钟声过海门”,明代诗人魏际瑞的“大江东下海门宽”,明代诗人屈大均的“双峰作海门”,明代诗人高适的“钟送海门潮”。清代诗人江开写过《题董孝廉焦山望海图》,诗中有“海门开阔处”的句子等等,不胜枚举。
   早在东吴时期,镇江作为孙权的都城,就已经重视建立海上联系。据《嘉定镇江志》引《献帝春秋》云:“刘备至京,谓孙权曰,此去数百里,即有警急赴救为难,将军无意屯京乎?权曰: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居。”说明东吴先在京建立都城,后来移到秣陵,即建业去。东吴在江南立国,领域包括东南滨海地带,和海外的关系极为密切,造船事业与海上交通的发达都超过了前代。据《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黄龙二年(230年)春正月,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去求夷洲及亶洲。由于亶洲绝远,没法到达,只到了夷洲,并俘数千人而还。后来,孙权又与高丽建立了联系。到凤皇三年,临海太守奚熙在三郡督何植来抓捕时,曾“发兵自卫,断绝海道。”《三国志 卷48)说明当时已有专门的海上通道。
 
 2、重要的海贸港口
 
   镇江是江海交汇的城市,地处喇叭形长江海口交界的地段,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同时,镇江又处在江河交汇的水道上,自然就形成了贸易的集散地和漕运的主要通道。唐宋时,海船可以直接开到镇江城的北固山脚下。镇江同时具有运河之运、长江之运和海运的优势。据《宋会要辑稿》有关文献记载,宋代镇江已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海港。而北固山前的甘露渡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泊舟之处。宋代名家苏辙写过《次韵子瞻游甘露寺》的诗。诗中有:“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宋代诗人曾巩在登甘露寺多景楼时,也欣赏到“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的景色,说明当时有很多海船渡来镇江。宋代文人秦观在他的《和游金山寺》诗中也谈到:“江流会扬子,汹汹东南骛。海门划前开,金山屹中据。鼓锺食万指,金雘栖千柱。”讲当时的金山寺一带停泊船用来系绳的柱子就有上千根之多。
   在宋代的一些政书中也有镇江海上贸易繁忙,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记载。如针对蕃商来镇江交易日趋频繁的情况,在政和七年(1117)七月十八日,提举两浙路市舶的官员张苑上奏朝廷,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欲乞镇江、平江府,如有蕃商,愿将舶货投入官,即令税务监官,依市舶法博买,内上供之物,依条附纲起发,不堪上供物货,关提刑司选官估卖。从之。”(宋会要辑稿 食货18)。南宋时,镇江的海港地位依旧非常稳固,在这里经商的海外商人不少。据宋建炎三年(1129)三月四日一个商贸官员的陈述:“自来闽广客船并海南蕃船,转海至镇江府买卖至多”。(宋会要辑稿 食货 50)
   考古发现也说明镇江与海外有贸易往来,如在日本岛根县神原神社及郡马县紫崎等古墓中,出土过数面刻有中国纪年的和神兽花纹铜镜,考古学家据其铭文鉴定,为六朝京口铸镜名匠陈是所制造。这也是京口铜镜出口到日本的例证之一。(范然 张立 《江河要津》24页)
3、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所
   在镇江历史文献中也有海上中外文化交流史料的记载,同样可证镇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沿路城市。据周伯义光绪《北固山志》的记载,在多景楼的雅座上,曾来过一个名叫李齐贤的高丽人。此人是一位精通中国文化的使者。李齐贤,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他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被称为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又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这位高丽诗人登甘露寺后,不仅记住了多景楼赏雪的场景,也记住了镇江的美丽和清秀,产生了一种把这里的美景带回家乡欣赏的感觉。他在回国后,“爱江山胜致及远,与从者三老六涉寒暑,择形胜与京口相近者,凡楼阁池台,一仿润州”,成了甘露寺的“铁杆粉丝”。
    镇江的金山也有外国文人来这里进行文化交流的诗文记录。明代的日本使臣中心叟曾来到金山,凭吊郭璞墓,并作诗云:“遗音寂寞锁龙门,此日青囊竟不闻。水底有天行日月,墓前无地拜儿孙”。1647年著名书画家日僧雪舟随遣明船来到中国,曾在金山创作了“扬子江胜境图”,描述了镇江三山的大江风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镇江市志》佛教一节称:宋代“常有日本僧侣到金焦二山寺庙受戒、参禅、念佛。朝拜之盛,诗人徐道晖《题金山寺》中曾云:“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宋代,日本名僧荣西、觉心、成寻等到龙游寺传承。此外,从西方来的伊斯兰教在镇江的传承也很兴盛,留下了许多实物的见证,如镇江建有清真寺多处等。
清代乾隆年间镇江籍全国知名的书法家王文治也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的各种碑榜书迹流于各地,在海外也有他的书法作品。“其书迹碑版最早见于珍存者,乃在海外之琉球,盖其应邀随翰林院侍读、册封使全魁踏足该海邦时,早已书名闻世,故琉球王室臣民往往慕名,无不争相乞书宝其翰墨者”。在琉球停留的八个月中,他为琉球人写了许多书法作品,如琉球的楚山书有“虎岩”两个大字石刻,就是当时琉球国王尚穆的叔父尚廷烈邀请王文治书写的。因为琉球朝野都喜爱王文治的书法,后来贡使把搜求他的书法作品当作给琉球王室的礼品。朝鲜人、日本人来华,也专门购王文治书法作品以归,今天在日本的很多博物馆都珍藏着王文治真迹。
            (作者单位:镇江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