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近代镇江民办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初探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近代镇江民办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初探
张峥嵘 李厚豪
近代时期镇江的经济一度繁荣,为了济危扶贫,镇江官、民、绅、商、僧等阶层都加入了兴办慈善事业的行列,从而使慈善事业越出了家族界限,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发挥作用,促进了近代镇江民办慈善公益事业的大发展。
1.救生义渡的深入开展
镇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与扬州隔江而对,南来北往的船只过江安全是关系到百姓性命的大事,在清朝以前是靠官府投入由地方官吏督办而成的。但清朝以后,特别是清中期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激化,清政府的这种职能随着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松弛日益削弱,而这些救生慈善事业却不能因此而废止。于是从康熙年间开始,地方绅士百姓就不断地兴办救生义渡事业,这些承办者为了能够长期地坚持这些慈善事业,用社会各界捐助的银两购买了义田,置办了房产,所得租金用于这些慈善事业的日常开支。西津渡北对瓜洲,是长江下游著名的古渡口,这里“江阔而险,每遇疾风卷水,黑浪如山,樯倾楫摧,呼号之声惊天动地”。〔1〕从宋朝开始,这里就设立了官渡与救生的水上机构,“始宋乾道中郡守蔡洸曾置五船”。〔2〕到了清康熙年间“救生会在京口昭关奉水府晏公……其首善十五人……自雍正以迄乾隆初年,系蒋豫与同志数人经理……始于本邑人士募捐执月捞救”。〔3〕当时的社会各界人士有感救生的义举,纷纷解囊相助, “乾隆五十三年(1788),本邑李英捐送登云寺田六十亩,五十八年(1793),镇江府知府王秉韬捐银三百两,存典生息。五十九年(1794)常镇道查 将育婴堂田地二百三十八亩拨送本会”。〔3〕在它的影响下,相继出现了江宁府齐济寺,设救生红船一艘,观音门设救生红船一艘;扬州与丹徒丰乐桥间也设有救生红船。一时大江南北呈现一派大家争做救生善事的景象。
江上虽有救生义举,但平安渡江仍是百姓日常所盼的大事。因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清廷大批裁减湘、淮军,镇江码头上一时出现了不少无家可归的解甲士兵,他们“……自兵燹(指太平天国起义)以来,多系外省小划装载,良莠不齐,每见过客带有货财,玩生异念,商民受害,惨不忍言”〔4〕。对此,地方官厅也束手无策。同治年间,“在镇江经商的余姚县人魏昌寿主动邀请同乡魏铭、严宗延等五人集议研究,决定成立义渡局,共同集资建造大型渡江帆船,帆船漆成红色,免费渡客,取名义渡红船,专门载渡瓜洲与镇江的旅客。使南来北往的人平安渡江,以免惨剧继续发生。”〔5〕
除了在长江上进行救生义渡外,镇江的义士在市内大运河上也设立义渡。“西门外通阜桥至京口闸外,系袁文独办,此外又有浮桥渡船一只,系民人私设。又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常镇道袁鉴从绅士议,在上河边缸厂对岸添设义渡船一只,人尤便之”。〔3〕
2.桥渡路圩的大量修造
镇江的义士们进行大量修造桥渡、路圩取得较大发展是在清乾隆以后,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的支持鼓励以及尚义观念的普及相适应。邑人朱中孚“捐建三茅宫河边木桥”及“荷花塘西坞木桥距平政桥约一里临江”;〔6〕“金山新河桥光绪戊申(1908年)建先以小船为行人渡船之便,江宁曹万兴倡募改修木桥”〔6〕;“善庆桥俗名蒋桥在崇德乡横山南四里许,岁甲寅(1914年)里人王思灿等募修”〔6〕;“东方桥在高资镇光绪壬寅(1902年)常镇道蔡钧捐廉重建省记”〔6〕。为了树立更广泛的社会威望,这些兴办者往往多捐资于家族之外,除了造桥,他们也修路补圩,积善兴德。邑人仇宏梿“修筑南门外延生庵上下石路”〔2〕。邑人柳恂“……规划善举,凡修道路、设义学、敬老、保婴、救生、恤火诸务力所能为,无不举举……”〔2〕。宜兴人陈任旸在同治年间“筹款札办……协修筑沿江各州县塘闸、圩岸长江百五十三洲聚增腴田数十万倾,被惠者多为建生祠堂”〔2〕19页。以上各位邑人不少人是经商致富的大户,商业利润被转向包括修筑渡桥路圩在内的各项公益慈善事业,成为当时捐修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3.水利河道的广泛兴修
镇江是江淮漕运,南北货集散的重要港口,保持京杭大运河水道畅通,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保持镇江贸易繁荣的重要保证。但清代晚期的清政面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对外应付外国列强的侵扰,无力对这些江河要道进行管理、修建。但镇江的士绅官宦却深深地意识到了这点,他们经常捐资出力,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以弥补封建官府管理的不足。如赵国儒与兄赵国鋆召会家乡绅士承办善事“城内河道日就淤塞,复商邑令督工疏浚……”〔2〕。陈任旸在同治年间“筹款札办,究心水利,以工代账,涓滴归公。先后浚九曲河、沙胶河、镇江运河、金山便民河、谏壁河并修筑沿江各州县塘闸……”〔2〕;“金山新河同治八年(1869)当事开新河一道,上老鹳河南岸筑堤以资行舟……光绪三年(1877年)河渐淤,常镇道沈敦蘭倡首捐廉复开……”〔7〕;“荷花塘—名荷花坞,在北固山小闸之间临江。光绪壬辰(1892年)冬,镇道黄祖络、郡守王仁堪、邑宰王芝兰以长江往来无避风浪之所,将已坍新城得胜门内之荷花塘,兼买民地,开为东西二坞,直达江岸。并将向东旧有河形开宽浚深,直达甘露港……由沪绅施善昌捐募,并本地及广帮糖油各业捐助,道府县亦捐廉用。费钱一万三千余串。光绪辛丑(1901年)排浚一次……”〔7〕。可以说,义民兴修河道水利,能克服狭小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疏通河道,发展交通,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
4.书院义学的全面普及
镇江素来重视文化教育,官府设立府州县学,地方设立书院,家族私塾义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校系统。但是,官府学堂有时因财政困难有减裁之政,地方书院也会因灾异而废圮,家族内义学还只局限于富家大户范围内。为了促进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义民们超越家庭范围兴办义学,可弥补三者的不足。
清朝时期,镇江的义学名称多种多样,有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劝学所、惜字社教育会等。兴办性质有公、私立之分。所办的学堂经费一般分创办经费、日常经费和开办场所等。公立学校如“官立高等小学堂,坐落镇江府城内,白马坊绿水桥沿,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开办,创办者知县洪尔振,经者邑人何思浩、赵宗抃、薛传薪”〔8〕。开办费的来源多渠道,“培风书院,积谷项下提一年息款、刑讼罚款、商民捐款。学堂舍药师庵文昌宫,改造计二十八间”。〔8〕2页还有坐落在北门大街的公立求己学堂;坐落在西城外王家巷的商立高等小学堂;坐落在西城外杨家门的穆源两(高和初)等小学堂等等。私立学堂坐落在西城外云台山边的私立玉英贫儿院,“宣统六年(1914年)七月开办,创办者邑人王西星为其女玉英烈妇纪念,于桑梓而建设。开办费由王西星一人担任,学舍就财神庙改造计共十三间”〔8〕;有坐落小码头街的西三区简易识字学塾,“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开办,创办者丹徒劝学所。开办费由劝所担任。堂舍借用元坛宫计三间”〔8〕;还有坐落于城内万寿宫的丹徒劝学所,坐落于城东乡西石村的道立初等小学堂。坐落于城南北外孙家湾的敦本第二初等小学堂等等。另外还有专供女生上学的学堂,例如坐落在西门外杨家门的天足会第一女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开办。创办者邑人李翰翔,开办费由私人筹集”〔8〕;坐落在西门外打索街邹家巷的天足会第二女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开办,创办者邑人邹宜瑾等,开办费由私人筹给,堂舍借用邹宅”〔8〕。还有由回族人士创办的,坐落于城内剪子巷的清真第一女学堂等等。在各类学校经费中,民办捐助义助成分较大,可以视作民办地方势力对官府权力的侵蚀。
由于书院义学的全面普及,加上源源不断的义田设置、捐助,这就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经费。一些有钱的乡绅超出族外兴办义学,不单是为了本家子弟荣登科第而光宗耀祖,它的目标还在于把本地的优秀聪慧分子送入官僚机构中,从而为地方谋利益。这是根深蒂固的家乡观念在起作用。同时,学校的普及又为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5.救火消防设施和机构的陆续筹办
清朝康、乾时期,镇江商业繁盛,人口增加,商铺云集。由于店面集中,房屋大部分是易燃建筑构成,加之消防力量薄弱,消防设施奇缺,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危及数家,有时甚至燃烧数日,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自保,镇江的士绅义民非常乐于义办水龙(消防设施)、创建消防组织水龙会、义扛会。例如乾隆二十六年(1900),邑人袁文等人捐办乐济堂水龙五架。“……分设大云坊、小云坊、大围坊,主簿衙署张德元号等处,而以主簿总理,其一切雇夫救火事宜俱系张德元承管……”〔3〕;“上河边各米行捐办水龙一架,按年轮执,系唐瑞年经营。西门桥吴景先等捐办铜水龙一架,系胜茂号经营……按以上水龙计十四架俱乾隆间捐设。嘉庆以后愈设愈多,城内外各街巷均各添造,至道光中有三十架之多。咸丰间尽毁于寇(文中指太平军)。同治初以次重设,至十三年计水龙十四架”〔3〕。同治年间,常镇道沈秉成,以冬天水涸取水艰难为由,要求“民间积水,防不虞,城内外捐设太平水缸,水桶百数十,具分置各坊街巷宽衍之处”〔3〕。参加消防灭火的人员除各水龙会成员外,有一个叫义扛会的组织也参加了灭火工作。义扛会当时的主要职能有二个,一是救生,二是抢柩(即恤贫代葬)。“水龙传水接济给身价(每名一干二百文)外每次酌予奖赏……所有经费俱系同邑捐助……义扛二处——在城内实济堂——在城外安仁堂”。〔3〕当时的水龙会设备比较陈旧,但到了道光宣统年间装备了洋龙(又名腕力龙,装有轮盘可以推动,仍用腕力出水):“义福堂在宝塔巷,同济堂在万家巷,众善堂在柴炭巷,永靖堂在银山门,金山新河亦置一架,未立堂名,均是洋龙”。〔2〕到了民国初年,消防组织也有了变化,当时地址在薛家巷内设了消防队,有了专职的消防组织,消防的功能也大大地增加。社会普遍义办消防,对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赶到了很大的作用。
6.公益事业的全面展开
清朝时期,镇江商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当地的社会秩序并不安宁,时有盗匪,天灾人祸又有侵袭,官府的赈济却杯水车薪,不能解决问题。民办的各种公益事业便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应运而生。如用于保婴救婴的组织:育婴堂“在顺江洲四方桥镇,光绪三年(1904年),洲人王晋侯等创建”〔2〕;接婴堂“在顺江洲四方桥镇西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陶贡九、王建侯创建”〔2〕;保婴局“在辛丰镇,前志已载,罗慵、袁光壁、殷燮堂、魏秉诚、朱炳炎创建”〔2〕;保婴自乳局“在宝堰镇,光绪十九年(1893年)鲍上传、李慎儒、柳昕创办”〔2〕。收留寡女孤儿的组织:儒嫠会“光绪初张锡林、杨鸣相创立”〔2〕;完节堂“在城内七星街口,同治十二年(1873年)柳旭创”〔2〕。收留妓女的组织:济良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吴兆思、夏涌平……创立……兼收被虐妓婢……”〔2〕。收留乞丐的组织:栖丐所“在城外京几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李树荣等创办,内设二舍,男女分别居住,冬则施粥,殁则殓埋,规条美备”〔2〕;留容所:“原附普仁堂已载有,光绪 二十年(1894年)……内详育婴堂条”〔2〕;留客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李树荣等奉常镇道郭道直谕创办,并拨小闸口雁翅市房一所,以为经费,专为轮船客栈无所投止诸病客养病之所。生则药饵调养,殁则棺殓埋葬,并函招家属具领……”〔2〕。济贫的组织:启善堂粥厂“在城内千秋桥东,先是每届隆冬,于学源、柳昕等募资,散放米票,光绪十九年(1893年)冬奇寒,冻殍日众,即于冬至日起,在新城邹家门,赁屋煮粥,每晚携送。继又令人肩荷至城内外散放……”〔2〕;冬赈局:“在城外万家巷底火星庙,原为课桑局 ……每年冬至放粥,迄明年二月止……由五业中人认捐,举于学源为经理 ……”〔9〕。义诊施药的组织:思城堂施材局“赵长庚倜傥尚义……实心任事,精医孤寡贫民,送诊施药,活人无算……”〔2〕;卫生医院:在城外小街都天行宫西首,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仰蟾、杨汉文创办,常年施诊施医……”〔2〕。义务植树的组织:树艺垦荒局“在城内府署土地祠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鲍心增、柳昕创立……尽力振复,种树几二百万株……”〔2〕。为贫民小额无息贷款的组织:因利局“在城外打索街,严寿彭、严作霖等创办 ……凡作小负贩而无资者,均可往贷……借出之资少则一千文,多不逾五千文,佰日偿,毋不权其息……”〔2〕。公益事业的全面展开有利于拯救生命,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从而保证基层社会的基本稳定。
7.几点结论
首先,社会慈善事业的兴办,由官办转为依靠义捐作主要渠道,这表明封建官府对社会基层的管理更加间接化和无为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基层的自治化趋向,由地方绅士或其他有声望者出面集义资,创捐助,发展城市乡村的各种公益事业,从而形成地方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状况的错落参差,亦使地方利益和地方意识由此强化,地方意识的强化往往为械斗与局部利益的争夺争取创造了现实条件,也为地方民众更认同于某一地区的老大创造了现实土壤。
其次,从兴办社会慈善事业的捐助者来看,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有的是巨额家产的富户,也有的是资产有限的贫民甚至义节之妇,这反映了我们民族所固有的互助精神、协作精神,反映了人们对安定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即使在官僚机构腐败官府统治瘫痪的时候,当时地方秩序仍然维持相对稳定,并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虽然晚清时期阶级斗争是激烈的,但慈善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这些缓和阶级矛盾机制的作用。
此外,在清朝镇江民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商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商人没有把商业利润更多地转向产业却大量用于兴办社会慈善事业,这是政法体制文化与当时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显示了中国封建后期商人阶层利义兼顾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范然《镇江救生会始末》,《镇江高专学报》,2002年第一期 。
〔2〕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人物志 附义举》卷14,民国19年(1930)刻本。
〔3〕吕耀斗纂《光绪丹徒县志•人物志 义举附》卷36,光绪五年(1879)刻本。
〔4〕李恩绶纂《丹徒县志摭馀•(九)尚义》 民国7年 (1918)刻本。
〔5〕祝瑞洪、庞迅、张峥嵘《京口救生会和镇江义渡局》,《东南文化》,2005年第6期。
〔6〕李恩绶纂《丹徒县志摭余•河渠志》卷3 民国7年 (1918)刻本。
〔7〕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河渠志 运河》卷4 ,民国19年(1930)刻本。
〔8〕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学校志 学堂》,卷6,民国19年(1930)刻本。
〔9〕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食货志 附义举》卷5,民国19年(1930)刻本。
(张峥嵘为市西津渡文史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李厚豪为镇江技师学院建筑系高级工程师)
张峥嵘 李厚豪
近代时期镇江的经济一度繁荣,为了济危扶贫,镇江官、民、绅、商、僧等阶层都加入了兴办慈善事业的行列,从而使慈善事业越出了家族界限,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发挥作用,促进了近代镇江民办慈善公益事业的大发展。
1.救生义渡的深入开展
镇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与扬州隔江而对,南来北往的船只过江安全是关系到百姓性命的大事,在清朝以前是靠官府投入由地方官吏督办而成的。但清朝以后,特别是清中期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激化,清政府的这种职能随着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松弛日益削弱,而这些救生慈善事业却不能因此而废止。于是从康熙年间开始,地方绅士百姓就不断地兴办救生义渡事业,这些承办者为了能够长期地坚持这些慈善事业,用社会各界捐助的银两购买了义田,置办了房产,所得租金用于这些慈善事业的日常开支。西津渡北对瓜洲,是长江下游著名的古渡口,这里“江阔而险,每遇疾风卷水,黑浪如山,樯倾楫摧,呼号之声惊天动地”。〔1〕从宋朝开始,这里就设立了官渡与救生的水上机构,“始宋乾道中郡守蔡洸曾置五船”。〔2〕到了清康熙年间“救生会在京口昭关奉水府晏公……其首善十五人……自雍正以迄乾隆初年,系蒋豫与同志数人经理……始于本邑人士募捐执月捞救”。〔3〕当时的社会各界人士有感救生的义举,纷纷解囊相助, “乾隆五十三年(1788),本邑李英捐送登云寺田六十亩,五十八年(1793),镇江府知府王秉韬捐银三百两,存典生息。五十九年(1794)常镇道查 将育婴堂田地二百三十八亩拨送本会”。〔3〕在它的影响下,相继出现了江宁府齐济寺,设救生红船一艘,观音门设救生红船一艘;扬州与丹徒丰乐桥间也设有救生红船。一时大江南北呈现一派大家争做救生善事的景象。
江上虽有救生义举,但平安渡江仍是百姓日常所盼的大事。因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清廷大批裁减湘、淮军,镇江码头上一时出现了不少无家可归的解甲士兵,他们“……自兵燹(指太平天国起义)以来,多系外省小划装载,良莠不齐,每见过客带有货财,玩生异念,商民受害,惨不忍言”〔4〕。对此,地方官厅也束手无策。同治年间,“在镇江经商的余姚县人魏昌寿主动邀请同乡魏铭、严宗延等五人集议研究,决定成立义渡局,共同集资建造大型渡江帆船,帆船漆成红色,免费渡客,取名义渡红船,专门载渡瓜洲与镇江的旅客。使南来北往的人平安渡江,以免惨剧继续发生。”〔5〕
除了在长江上进行救生义渡外,镇江的义士在市内大运河上也设立义渡。“西门外通阜桥至京口闸外,系袁文独办,此外又有浮桥渡船一只,系民人私设。又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常镇道袁鉴从绅士议,在上河边缸厂对岸添设义渡船一只,人尤便之”。〔3〕
2.桥渡路圩的大量修造
镇江的义士们进行大量修造桥渡、路圩取得较大发展是在清乾隆以后,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的支持鼓励以及尚义观念的普及相适应。邑人朱中孚“捐建三茅宫河边木桥”及“荷花塘西坞木桥距平政桥约一里临江”;〔6〕“金山新河桥光绪戊申(1908年)建先以小船为行人渡船之便,江宁曹万兴倡募改修木桥”〔6〕;“善庆桥俗名蒋桥在崇德乡横山南四里许,岁甲寅(1914年)里人王思灿等募修”〔6〕;“东方桥在高资镇光绪壬寅(1902年)常镇道蔡钧捐廉重建省记”〔6〕。为了树立更广泛的社会威望,这些兴办者往往多捐资于家族之外,除了造桥,他们也修路补圩,积善兴德。邑人仇宏梿“修筑南门外延生庵上下石路”〔2〕。邑人柳恂“……规划善举,凡修道路、设义学、敬老、保婴、救生、恤火诸务力所能为,无不举举……”〔2〕。宜兴人陈任旸在同治年间“筹款札办……协修筑沿江各州县塘闸、圩岸长江百五十三洲聚增腴田数十万倾,被惠者多为建生祠堂”〔2〕19页。以上各位邑人不少人是经商致富的大户,商业利润被转向包括修筑渡桥路圩在内的各项公益慈善事业,成为当时捐修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3.水利河道的广泛兴修
镇江是江淮漕运,南北货集散的重要港口,保持京杭大运河水道畅通,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是保持镇江贸易繁荣的重要保证。但清代晚期的清政面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对外应付外国列强的侵扰,无力对这些江河要道进行管理、修建。但镇江的士绅官宦却深深地意识到了这点,他们经常捐资出力,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以弥补封建官府管理的不足。如赵国儒与兄赵国鋆召会家乡绅士承办善事“城内河道日就淤塞,复商邑令督工疏浚……”〔2〕。陈任旸在同治年间“筹款札办,究心水利,以工代账,涓滴归公。先后浚九曲河、沙胶河、镇江运河、金山便民河、谏壁河并修筑沿江各州县塘闸……”〔2〕;“金山新河同治八年(1869)当事开新河一道,上老鹳河南岸筑堤以资行舟……光绪三年(1877年)河渐淤,常镇道沈敦蘭倡首捐廉复开……”〔7〕;“荷花塘—名荷花坞,在北固山小闸之间临江。光绪壬辰(1892年)冬,镇道黄祖络、郡守王仁堪、邑宰王芝兰以长江往来无避风浪之所,将已坍新城得胜门内之荷花塘,兼买民地,开为东西二坞,直达江岸。并将向东旧有河形开宽浚深,直达甘露港……由沪绅施善昌捐募,并本地及广帮糖油各业捐助,道府县亦捐廉用。费钱一万三千余串。光绪辛丑(1901年)排浚一次……”〔7〕。可以说,义民兴修河道水利,能克服狭小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疏通河道,发展交通,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
4.书院义学的全面普及
镇江素来重视文化教育,官府设立府州县学,地方设立书院,家族私塾义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校系统。但是,官府学堂有时因财政困难有减裁之政,地方书院也会因灾异而废圮,家族内义学还只局限于富家大户范围内。为了促进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义民们超越家庭范围兴办义学,可弥补三者的不足。
清朝时期,镇江的义学名称多种多样,有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劝学所、惜字社教育会等。兴办性质有公、私立之分。所办的学堂经费一般分创办经费、日常经费和开办场所等。公立学校如“官立高等小学堂,坐落镇江府城内,白马坊绿水桥沿,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开办,创办者知县洪尔振,经者邑人何思浩、赵宗抃、薛传薪”〔8〕。开办费的来源多渠道,“培风书院,积谷项下提一年息款、刑讼罚款、商民捐款。学堂舍药师庵文昌宫,改造计二十八间”。〔8〕2页还有坐落在北门大街的公立求己学堂;坐落在西城外王家巷的商立高等小学堂;坐落在西城外杨家门的穆源两(高和初)等小学堂等等。私立学堂坐落在西城外云台山边的私立玉英贫儿院,“宣统六年(1914年)七月开办,创办者邑人王西星为其女玉英烈妇纪念,于桑梓而建设。开办费由王西星一人担任,学舍就财神庙改造计共十三间”〔8〕;有坐落小码头街的西三区简易识字学塾,“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开办,创办者丹徒劝学所。开办费由劝所担任。堂舍借用元坛宫计三间”〔8〕;还有坐落于城内万寿宫的丹徒劝学所,坐落于城东乡西石村的道立初等小学堂。坐落于城南北外孙家湾的敦本第二初等小学堂等等。另外还有专供女生上学的学堂,例如坐落在西门外杨家门的天足会第一女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开办。创办者邑人李翰翔,开办费由私人筹集”〔8〕;坐落在西门外打索街邹家巷的天足会第二女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开办,创办者邑人邹宜瑾等,开办费由私人筹给,堂舍借用邹宅”〔8〕。还有由回族人士创办的,坐落于城内剪子巷的清真第一女学堂等等。在各类学校经费中,民办捐助义助成分较大,可以视作民办地方势力对官府权力的侵蚀。
由于书院义学的全面普及,加上源源不断的义田设置、捐助,这就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经费。一些有钱的乡绅超出族外兴办义学,不单是为了本家子弟荣登科第而光宗耀祖,它的目标还在于把本地的优秀聪慧分子送入官僚机构中,从而为地方谋利益。这是根深蒂固的家乡观念在起作用。同时,学校的普及又为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5.救火消防设施和机构的陆续筹办
清朝康、乾时期,镇江商业繁盛,人口增加,商铺云集。由于店面集中,房屋大部分是易燃建筑构成,加之消防力量薄弱,消防设施奇缺,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危及数家,有时甚至燃烧数日,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自保,镇江的士绅义民非常乐于义办水龙(消防设施)、创建消防组织水龙会、义扛会。例如乾隆二十六年(1900),邑人袁文等人捐办乐济堂水龙五架。“……分设大云坊、小云坊、大围坊,主簿衙署张德元号等处,而以主簿总理,其一切雇夫救火事宜俱系张德元承管……”〔3〕;“上河边各米行捐办水龙一架,按年轮执,系唐瑞年经营。西门桥吴景先等捐办铜水龙一架,系胜茂号经营……按以上水龙计十四架俱乾隆间捐设。嘉庆以后愈设愈多,城内外各街巷均各添造,至道光中有三十架之多。咸丰间尽毁于寇(文中指太平军)。同治初以次重设,至十三年计水龙十四架”〔3〕。同治年间,常镇道沈秉成,以冬天水涸取水艰难为由,要求“民间积水,防不虞,城内外捐设太平水缸,水桶百数十,具分置各坊街巷宽衍之处”〔3〕。参加消防灭火的人员除各水龙会成员外,有一个叫义扛会的组织也参加了灭火工作。义扛会当时的主要职能有二个,一是救生,二是抢柩(即恤贫代葬)。“水龙传水接济给身价(每名一干二百文)外每次酌予奖赏……所有经费俱系同邑捐助……义扛二处——在城内实济堂——在城外安仁堂”。〔3〕当时的水龙会设备比较陈旧,但到了道光宣统年间装备了洋龙(又名腕力龙,装有轮盘可以推动,仍用腕力出水):“义福堂在宝塔巷,同济堂在万家巷,众善堂在柴炭巷,永靖堂在银山门,金山新河亦置一架,未立堂名,均是洋龙”。〔2〕到了民国初年,消防组织也有了变化,当时地址在薛家巷内设了消防队,有了专职的消防组织,消防的功能也大大地增加。社会普遍义办消防,对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赶到了很大的作用。
6.公益事业的全面展开
清朝时期,镇江商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当地的社会秩序并不安宁,时有盗匪,天灾人祸又有侵袭,官府的赈济却杯水车薪,不能解决问题。民办的各种公益事业便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应运而生。如用于保婴救婴的组织:育婴堂“在顺江洲四方桥镇,光绪三年(1904年),洲人王晋侯等创建”〔2〕;接婴堂“在顺江洲四方桥镇西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陶贡九、王建侯创建”〔2〕;保婴局“在辛丰镇,前志已载,罗慵、袁光壁、殷燮堂、魏秉诚、朱炳炎创建”〔2〕;保婴自乳局“在宝堰镇,光绪十九年(1893年)鲍上传、李慎儒、柳昕创办”〔2〕。收留寡女孤儿的组织:儒嫠会“光绪初张锡林、杨鸣相创立”〔2〕;完节堂“在城内七星街口,同治十二年(1873年)柳旭创”〔2〕。收留妓女的组织:济良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吴兆思、夏涌平……创立……兼收被虐妓婢……”〔2〕。收留乞丐的组织:栖丐所“在城外京几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李树荣等创办,内设二舍,男女分别居住,冬则施粥,殁则殓埋,规条美备”〔2〕;留容所:“原附普仁堂已载有,光绪 二十年(1894年)……内详育婴堂条”〔2〕;留客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李树荣等奉常镇道郭道直谕创办,并拨小闸口雁翅市房一所,以为经费,专为轮船客栈无所投止诸病客养病之所。生则药饵调养,殁则棺殓埋葬,并函招家属具领……”〔2〕。济贫的组织:启善堂粥厂“在城内千秋桥东,先是每届隆冬,于学源、柳昕等募资,散放米票,光绪十九年(1893年)冬奇寒,冻殍日众,即于冬至日起,在新城邹家门,赁屋煮粥,每晚携送。继又令人肩荷至城内外散放……”〔2〕;冬赈局:“在城外万家巷底火星庙,原为课桑局 ……每年冬至放粥,迄明年二月止……由五业中人认捐,举于学源为经理 ……”〔9〕。义诊施药的组织:思城堂施材局“赵长庚倜傥尚义……实心任事,精医孤寡贫民,送诊施药,活人无算……”〔2〕;卫生医院:在城外小街都天行宫西首,光绪十九年(1893年)张仰蟾、杨汉文创办,常年施诊施医……”〔2〕。义务植树的组织:树艺垦荒局“在城内府署土地祠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鲍心增、柳昕创立……尽力振复,种树几二百万株……”〔2〕。为贫民小额无息贷款的组织:因利局“在城外打索街,严寿彭、严作霖等创办 ……凡作小负贩而无资者,均可往贷……借出之资少则一千文,多不逾五千文,佰日偿,毋不权其息……”〔2〕。公益事业的全面展开有利于拯救生命,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从而保证基层社会的基本稳定。
7.几点结论
首先,社会慈善事业的兴办,由官办转为依靠义捐作主要渠道,这表明封建官府对社会基层的管理更加间接化和无为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基层的自治化趋向,由地方绅士或其他有声望者出面集义资,创捐助,发展城市乡村的各种公益事业,从而形成地方经济文化社会治安状况的错落参差,亦使地方利益和地方意识由此强化,地方意识的强化往往为械斗与局部利益的争夺争取创造了现实条件,也为地方民众更认同于某一地区的老大创造了现实土壤。
其次,从兴办社会慈善事业的捐助者来看,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有的是巨额家产的富户,也有的是资产有限的贫民甚至义节之妇,这反映了我们民族所固有的互助精神、协作精神,反映了人们对安定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即使在官僚机构腐败官府统治瘫痪的时候,当时地方秩序仍然维持相对稳定,并继续保持经济的发展。虽然晚清时期阶级斗争是激烈的,但慈善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这些缓和阶级矛盾机制的作用。
此外,在清朝镇江民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商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商人没有把商业利润更多地转向产业却大量用于兴办社会慈善事业,这是政法体制文化与当时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显示了中国封建后期商人阶层利义兼顾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范然《镇江救生会始末》,《镇江高专学报》,2002年第一期 。
〔2〕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人物志 附义举》卷14,民国19年(1930)刻本。
〔3〕吕耀斗纂《光绪丹徒县志•人物志 义举附》卷36,光绪五年(1879)刻本。
〔4〕李恩绶纂《丹徒县志摭馀•(九)尚义》 民国7年 (1918)刻本。
〔5〕祝瑞洪、庞迅、张峥嵘《京口救生会和镇江义渡局》,《东南文化》,2005年第6期。
〔6〕李恩绶纂《丹徒县志摭余•河渠志》卷3 民国7年 (1918)刻本。
〔7〕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河渠志 运河》卷4 ,民国19年(1930)刻本。
〔8〕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学校志 学堂》,卷6,民国19年(1930)刻本。
〔9〕高觐昌等纂《续丹徒县志•食货志 附义举》卷5,民国19年(1930)刻本。
(张峥嵘为市西津渡文史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李厚豪为镇江技师学院建筑系高级工程师)
- 上一篇:千 年 佚 碑
- 下一篇:民国时期的镇江籍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