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浅谈镇江扬剧的发展概况及保护

浅谈镇江扬剧的发展概况及保护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5      阅读数:
浅谈镇江扬剧的发展概况及保护
 
 
冷静
 
    镇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这里地处“吴头楚尾”,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文荟萃,呈现出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地狱特色;这里自古是水陆要津,被称为“银码头”的镇江,吸引着南北艺人,频繁的艺术活动有力地影响和推动着镇江本地戏曲艺术的发展,因此,扬剧的滋生与发展在这里找到了它适宜的土壤。
    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作为镇江的地方戏曲,原名“维扬文戏”, 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它是由扬州、镇江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祖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2008年6月7日由镇江市艺术剧院申报,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扬剧在镇江地区的发展概况
    据《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等资料记载:明正德嘉靖以后,安徽凤阳花鼓便流入江苏,花鼓在镇江流行,最早见于镇江人柳诒征《里剩》所记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玉书之孙张适在京口(即镇江)府第青山庄蓄养两副家班事,所谓“新腔摧打花奴鼓,反腰贴地骨玲珑”,此后花鼓在镇江绵延不绝,镇江所辖丹徒县宝埝乡邬村的姚氏花鼓世家,收藏有清光绪时写镇江人民抗英的《火烧洋楼十杯酒》以及《十二月古人名》、《大看相》、《小看相》花鼓唱本,为这个时期的花鼓活动留下了踪迹。
    同时,镇江的句容一带诸多的香火戏在民间也很兴旺。清中叶,扬州、镇江等地还盛行维扬清曲(又称“扬州清曲”、“广陵清曲”),约在民国八年(1919),镇江艺人臧雪梅,方少卿、孔少兰等首先把花鼓和清曲相结合,使之使之面目新。因其唱腔婉转细腻,以丝竹伴奏,故俗称“小开口。不久,他们组成班社于镇江售票公演,后曾数次应邀去杭州公演,其时,又增编许多“路头戏”(即幕表戏,)如《孟丽君》、《珍珠塔》、《二度梅》、《十美图》等,乐师李柏樵等人在音乐伴奏上也有所改进,使舞台演出初具规模,自此上海一些演出场所竞相邀请镇江和扬州的花鼓戏艺人到沪演出。为适应大城市的营业性演出,遂向京剧借鉴和仿效化妆、行头剧目及表演等,舞台艺术各方面均得以迅速提高。
    镇江艺人胡大海提议将花鼓戏易名,遂有"洪扬戏"(“洪",艺人误以为镇江之古称)称呼之争,后定为“维扬文戏",民国十四年后,升始培养女艺徒。一时间人才辈出,金运贵等女小生的出现及许多女演员反出男丑,维扬文戏大有“皆女子为之”的趋势。此时维扬文戏的活动领域也由扬州、镇江、杭州扩大到南京、上海和安徽省的芜湖、安庆、蚌埠等地。
     与“小开口”进入杭沪兴旺发达的同时,另有一股从扬州一带而来的“大开口”艺人活跃在上海“大开口”即香火戏,属古傩腔在江淮间之亚流。香火戏以文武坐唱相结合,因为演出时只用锣鼓伴奏,唱腔高亢粗犷,故俗称“大开口”。
    民国十六年后“大开口”与“小开口”艺人同台演出日益增多。民国二十年又在上海聚宝楼共演《十美图》。自此“大、小开囗”便逐渐合流,称“维扬戏”(或“扬州戏”)。
    维扬戏是以由镇江发轫的“小开口”为基础,因“小开囗”较“大开囗”更受普遍欢迎,更适合营业性演出。合流后,“大开囗”艺人一般都改唱“小开口”,“大开口”戏仅偶而为之。但“大开囗”的一些曲调却被吸收融合而成为维扬戏音乐的组成部分。民国二十五年,维扬戏班社已发展至三十四家,且行头考究,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四行皆备, 但以生、旦、丑为主),拥有大小剧目近五百个。
    解放后镇江的扬剧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镇江金星扬剧团(后改名为镇江市扬剧团),演出阵容较强,在球乐、南京、镇江、苏北!等地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该团女小生金运贵所创造的“金派”唱腔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戏剧界的赞赏。据《中国戏曲志·江苏卷》(第953页)介绍,金运贵的演出曾先后得到梅兰芳、田汉等大师的称赞。“金派”唱腔(又称“金调”或“自由调”)独树一帜,影响广泛,遂成为扬剧一个主要艺术流派,为丰富和发展扬剧艺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世纪的年代和60年代前期,镇江与南京、扬州三足鼎立,共同造就了扬剧史上的繁盛局面,解放后镇江市先后四次举办扬剧学馆和扬剧训练班,1992年,还招收了―批学生送江苏省戏剧学校扬剧科学习,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批扬剧青年演员和艺术骨干,金运贵嫡传弟子姚恭林在继承中又根据自身条件有所创新,被誉为“金派姚腔”在扬剧界很有影响力。
二、扬剧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
        扬剧之所以流传至今,作为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仍被一部分戏迷所推崇和乐此不疲,它较之其他的中国传统戏剧有着鲜明的特征,笔者概括为以下四点:
1、扬剧分类形式较广。在唱腔曲调方面有“花鼓戏”、“香火戏”、“扬州清曲”三组唱腔,符合不同人群的不同喜好;在演唱方面,男女均用“本嗓”(即真声),演唱风格也分大开口和小开口之分,大开口演唱高亢、粗犷,小开口行腔委婉、细腻,能够演绎不同的曲风;在剧目上更是不胜枚举,如《种大麦》、《三国》、《二郎探母》、《上金山》等;在流派方面,有金(运贵)派、高(秀兰)派和华(素琴)派,而金派艺术是扬剧的主要流派,金运贵老师本人一直工作、生活在镇江扬剧团,其金派艺术在镇江得到很好的发展、完善与传承。
2、扬剧产生于民间。具有质朴、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因而特别擅长表现中、下层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3、扬剧注重喜剧创造。以活泼、诙谐、夸张的手法取胜,且能俗中有雅,雅俗共赏。
        4、表现现代生活,得心应手。扬剧演现代戏由来已久,传统戏《种大麦》,其实就是现代戏。在创作现代戏方面成绩显著,《夺印》、《红色家谱》、《三把刀》等具有很大影响。
4.曲调丰富多彩,表现力强。不但曲目夺,而且同一曲调,可表达多种情绪。
    扬剧是江苏省重要的地方剧种,有着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定区域审美观念,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笔者认为其重要价值为两点:
1、历史、文化认识研究价值
    扬剧承载着镇江、扬州地区从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演绎者流传民间的历史文化故事,展现了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流行地区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审美情味,均可在其艺术创作中寻找踪迹,并赖以传承。
2.艺术价值颇高
    扬剧是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独特财富。如前面已经提及的若干剧目,特别是小开口的传统对子戏,大开口的传统神话戏,都为扬剧所独。在音乐方面,其资源的丰富,令一些专业音乐工作者为之惊叹。扬剧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建树有影响的演员和各具魅力的流派。其中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扬剧金派艺术以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三、扬剧在镇江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解放初期,扬剧曾经在南京、镇江、扬州三足鼎力的繁荣景象已经伴随着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冲击和戏曲市场不景气而一去不复返了,以镇江地区为例,镇江艺术队伍的萎缩,团体合并,促使扬剧后继乏人;中老年骨干演员相继退休或内退,部分青年演员进入艺术剧院后,不得不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喜好而放弃扬剧,大多改行。镇江扬剧泰斗金运贵去世,姚恭林也已退休,使得镇江目前的扬剧整体发展,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永远是镇江值得骄傲的资本,也是无法丢弃的根。对于扬剧文化事业的发展而言,不仅是一个保留的问题,或者申报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了事,而更多的是融合到时代的发展之中,成为全市人民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深入到社会的每一处,所以作为传统戏剧的范畴,扬剧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变迁、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让扬剧文化经久不衰、良性循环而被保护和发展下去就成为了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一、​ 和镇江有密切关系的传承谱系
    事实证明,即便扬剧在镇江受众群体由最初的大众变成了小众群体,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小众群体对扬剧的酷爱仍热度不减,也正因为文化部门多年的重视与大力支持,镇江地区的扬剧事业的传承一直得以延续。
1、​ 以办科班为主的师徒传承关系
《新新社》
时间:1925年正月十七至1927年底  
地址:上海安纳金路(今东台路)长安里4号至5号孟大妈客堂
名义主持人:陈等元
教师:范春奎、周殿奎  
乐器:江腾蛟、李庆元、黄德之
学生:(第一批)
新善贞:(原名刘秀卿、即金运贵,生。传徒小金运贵、传徒姚恭林)
新素贞:(原名高招娣。旦)
新凤贞:(原名沈大贵子,系沈老三之女旦)
新玉贞:(即陈桂芬、需桂芬,旦,小贵兰)
2、以政府办戏校、剧团招收学员的扬剧金派艺术传承关系
金运贵的徒弟是小金运贵、筱荣贵、姚恭林,而姚恭林的徒弟是刘文、周秋生。
3、​ 改革开放后,一种松散型的授徒传承关系
姚恭林—李政成、尤庆芳、陈俊、吴德才、翟金银、尹树桐、黄飞鹏、侯长荣、缪勇、杨勇
金运贵:原镇江市扬剧团主要演员。扬剧金派艺术创始人。
代表作有:《红楼梦、《西厢记》、《二度梅》、《珍珠塔》、《梁祝》等。
小金运贵:金运贵的女弟子,金派旦角。上海华联扬剧团主要演员。
代表作有:《三义士》.《十把穿金扇》等。
筱荣贵:金派旦角,原镇江市扬剧团主要花旦,国家一级演员。
代表作有:《挑女婿》、《看灯记》、《僧尼下山》等。
姚恭林,金运贵的男弟子,原镇江市场剧团主要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现由江苏省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剧项目代表型传承人。
代表作有:《方卿羞姑》、《卖油郎》、《包公自责》、《铁面情》、《情网血》等。
侯长荣:江苏省扬剧团
代表作《巡按还乡》、《王昭君》以及多部影视作品。
李政成: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
代表作有:《史可法》等
尤庆芳:扬州市扬剧团主要生角演员
刘文、周秋生:镇江市艺术剧院青年演员。
陈俊、吴德才、翟金银等:高邮等地扬剧团主要演员。
一些民间中青年艺人和扬剧戏迷票友都争相拜姚恭林为师
二、镇江扬剧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在这其中政府无疑应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
对于扬剧的保护和扶持,核心问题仍然是经费的保障问题。一是1994年对在职扬剧团演职员,政府按档案工资的50%下拨人头费,1995年-1996年,政府按档案工资的60%下拨人头费,1996年至今,政府按档案的80%下拨人头费,极大的提高了在职演职员的待遇问题;二是对扬剧老艺术家,政府从财政渠道安排离退金;三是开设扬剧金派传承点---康盛剧社,现在已经成为镇江扬剧迷最主要的聚集地点。
2.注重人才的培养
    在招收人才进行扬剧学习方面,不同以往,剧团有着职能的缺陷。在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上,政府依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一点上,“申遗”成功后镇江市政府积极与地方剧团保持联系,学校定期招收学生,政府对其进行学习补助,避免人才断档的出现。如2008年由市文联、剧协和市艺术剧院及康盛剧社联合举办扬剧训练班(业余)和养鸡户金派艺术研究会,同时学习排演扬剧金派代表剧目折子戏,创作具有金派风格的小戏参加江苏省扬剧节。此外,作为扬剧金派传承点—镇江康盛剧社不定期举办戏迷系列活动,积极支持“康盛”开展一些扬剧金派艺术传承活动,努力改变白头发唱戏看戏的现状,把中青年吸收到戏剧表演和观众队伍中来,近年来,培养了龚丽丽等一批优秀的扬剧青年演员,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无数。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城市发展,为扬剧团建设适合展示艺术特色的小型剧场,并规划建设一批相关设施,如镇江的康盛剧社,以及配套投入的灯光、音响、乐器、服装、道具等。将来,将会建立一个小型的专职扬剧剧场,这样也可以成为镇江旅游的一项拉动产业。
4.加大宣传普及力度
    地方电视台选用固定时间段播放戏曲专题性栏目,普及镇江地方戏曲知识,宣传镇江本地戏曲演员,拉近地方戏曲与市民的距离,定期在镇江影剧院开设扬剧表演;由市文化局、市文联主办编辑了《金运贵唱腔选集》、《纪念金运贵活动汇集》等书籍,由镇江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主办《镇江戏曲志》;镇江市艺术剧院、民间资料库收集、整理了扬剧金派艺术的重要文献、图片和音像资料;镇江扬剧金派传人姚恭林演出的扬剧《珍珠塔》、《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在上海曾轰动一时,并由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外,还成立扬剧金派艺术保护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扬剧金派的保护工作,每年年终对保护成效进行评估;将扬剧(金派)艺术保护工作纳入市文化部门每年的工作计划和考核之中。
    纵观我国民族艺术源远流长,常盛不衰。其中,由香火戏、花鼓戏等发展而来,约具100年历史的扬剧,有过昔日的辉煌。但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扬剧发展受到了严重的之谷,它的生存命运也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当前,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祖国文化的中国传统戏曲扬剧正呼唤着世人去保护好它,扬剧100年的历史轨迹记录着中国百年历史,它是无法复制、无法替代的,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当然,尽管镇江地方戏曲面临着观众锐减、人才流失、生存危机等种种问题,但它仍占有一定观众和需求市场,也绝非“夕阳艺术”,我们仍然期待扬剧的远景是光明和无限美好的,也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扬剧这一地方戏曲更够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南京:古籍出版社,2003:39.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1996:89-90.
[3]王佳.“周周看扬剧”—扬州市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J].剧影月报,2007(1):16—17.
[4]王仲尧.文化市场与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8-39.
(作者为镇江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中级文博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