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史研究 >> 南宋镇江府城常住人口分析

南宋镇江府城常住人口分析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10-09      阅读数:
南宋镇江府城常住人口分析
董晨鹏
      两浙路是宋代人口最多的地区,两浙西路则是两浙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亦是南宋时全国的中心地区。镇江虽为两浙地区唯一总领所——淮东总领所所在地,但因其所辖区域偏小,交通枢纽、军事地位又尤其突出,对其经济历史地位的研究,成果反而较少。对镇江府城常住人口进行一个准确的分析,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南宋镇江城市的规模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南宋时,就单纯的城郭周长而言,镇江府城在全国排名第四,位列临安、平江、常州之后, 建康之前。《九域志》:“唐昭宗景福二年(893 年),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罗城,周七十里。”南宋临安城,规模当在此左右。《太平寰宇记》:平江府城,“今按阖庐城,周迴三十里。”若干苏州志载宋代平江府城曾周迴四十五里,均属讹记。《崇祯吴县志》卷一《城池》:“全城周围三十四里五十三步九分。府县册并作四十五里,误。”《咸淳毗陵志》卷三:“罗城,周迴二十七里三十七步。”《嘉定镇江志》卷二《城池》:“罗城,周迴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五寸。”史弥坚整治的镇江府城郭规模如何,史无记载,但规制比唐代镇江罗城大则无疑。《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今城郭》:“建康府城,周二十五里四十四步。”但若论城市常住人口,镇江府城在两浙地区位列第二,仅次于临安城。
      一、民户
      宋理宗时,约有63700 人。《至顺镇江志》卷三《户口》:“理宗时,户一十万八千四百,口六十四万四千一百。《嘉定志》:府城厢,户一万四千三百,口五万六千八百;江口镇,户一千六百,口六千九百;丹徒县,户二万七千,口一十六万九千六百;丹阳县,户三万五千二百, 口二十一万八千五百;金坛县,户三万三百,口一十九万二千三百。”城市人口只能算府城厢和江口镇两处,故为63700 人。
      在研究宋代城市规模时,为许多研究者所忽略的一个细节是,宋代的城市人口,除了民户,还有军户。南宋时,镇江府城市人口的主体部分并不在民户,而在军户。这也是南宋镇江城市规模及其地位不能得到正确评估的主要原因。
      二、军户
      镇江府军户分两大类:一类是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一类是镇江府管辖禁、厢、防江、军和闸兵。
      南宋时,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一度达到15 万人,但通常情况下,为额定47000 人。乾道年间经过整编,额定驻军当仍然为47000 人。《嘉定镇江志》卷十:镇江军都统制成闵于“五月二十四日奉旨:‘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以前、右、中、左、后、水、游奕七军称呼。水军以三将,余军以五将,共三十三将;统制官以七员,统领以一十三员,水军止差统领一员。正、副、准备将各以三十三员为额,内受朝廷付身,及本军差权,二年以上并特与正差,未及二年人且与权差,候年限及取旨与差。仍令成闵开具合差人数、职位、姓名,申枢密院。’”此前不久,成闵曾向朝廷申奏。《嘉定镇江志》卷十:“乾道六年,镇江都统制成闵奏:‘制军之额,贵得其当。古人自五人为伍,五伍为两,积而至于为师。为军有定数,未尝紊杂。窃见镇江军马,往年系游奕、选锋、前、右、中、左、后、水军八军,后来浸废游奕、选锋,并作六军。本路屯驻,额管四万七千人,除招填外,阙全粮一万五千人。其余五军,或多至九千人,或少止七千人。每将或多至三千人,或少止一千人。非特多寡不同,而亦队伍不齐。臣今欲将水军以五千人为率,分作三将。余每军以七千人为率,分作五将,每将各据所隶,军分均拨队伍。将见隶诸军亲随、使臣、衙兵合并作一处,乞添置游奕一军。’”整编后的镇江军,共计有七军二十九寨,绝大部分位于城郭之内。《嘉定镇江志》卷十:
      前军寨:范公桥一,普照寺下一,石头巷一,天庆观巷北一;
      右军寨:西门里一,湾门桥一,西门外牛家坡一,经家湾一,施水坊铺二; 中军寨:仁和门里一,门外二,鹤林门一,通吴门外东河村一;
      左军寨:鹤林门里塘塠山下一,门外二; 后军寨:长桥门一,东海门一;
      水军寨:洗马桥一,西津西仓门一,金鸡岭一;
      游奕军寨:光孝观一,八角楼前一,鹤林门里西花园前一,鹤林门外一,丹徒县前一,仁和门里双望子后一。
      不计游奕军,成闵整编后的的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共计四万人。如计上游奕军,当不低于47000 人。理宗时,镇江府民户户均5.94 人。按每名军人四名家属、户均五人计,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及其家属即有235000 人。
      南宋时镇江城内的御前诸军寨,不少是在北宋名人故宅基础上扩建而成。镇江军后军寨有一处营寨为北宋宰相陈升之(1011-1079 年)的故居。《嘉定镇江志》卷十一:“宋故相秀国陈升之宅,在朱方门外范公桥之南。《苏氏谭训》载之甚详。今为后军寨并酒海酒库。《京口集》有升之《营所居》诗及沈括《陈丞相宅避暑》诗。括《笔谈》云:秀公治第于润,极为闳壮;宅成,已疾甚,惟肩舆一登西楼。旧总所中酒库相对。运河东岸侧有秀公亭,后废。”陈升之曾为镇江军节度使,册封秀国公。镇江军前军寨有一处营寨为沈括(1031-1095 年)的梦溪园。《嘉定镇江志》卷十一:“翰林学士、三司使沈括宅,在朱方门外之东……今半为前军寨。”镇江军右军寨有一处营寨则为蔡卞(1048-1117 年)宅。蔡卞为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嘉定镇江志》卷十一:“知院蔡卞宅,在登云门里,与庄定公王存宅相近。旧有阁曰:元儒亨会之阁。徽宗御书额。其地今为右军寨。”
      除了御前诸军,镇江府还有地方禁军、厢军1500 余人。《嘉定镇江志》卷十:禁军“至乙亥春,拣中八百十五人,队外剩员不与”;厢军牢城“至乙亥春,简核升黜之外,禁军改刺、丁壮新招,共得七百三十人,分隶杂役。”具体清单如下。《嘉定镇江志》卷十:
      禁军
      禁营在府治之西威捷第四指挥:额管全粮五百一十人,见管大小五百人,全粮三百二十六人(拣中二百九十六人,队外三十人),剩员小分一百七十四人,阙全粮一百八十四人;全捷十八指挥:额管全粮四百人,见管大小分二十九人,全粮二十四人(拣中一十五人,队外九人),剩员五人,阙全粮三百七十六人;威果三十六指挥:额管全粮五百一十人,见管大小分一百三十人,全粮一百二十二人(拣中一百九人,队外一十三人),剩员八人,阙全粮三百八十八人;威果六十二指挥:额管全粮四百人,见管大小分一百六十四人,全粮一百四十四人(拣中一百四十人,队外四人),剩员二人,阙全粮二百五十六人;雄节第十指挥:额管全粮三百一十人,见管大小分三百二人,全粮二百八十九人(拣中二百五十五人,队外三十四人),剩员一十三人,阙全粮二十一人。
      厢军
      崇节十三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七十人(全粮一百六十五人,半粮五人),阙全粮三百七十六人;崇节十四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四十五人(全粮一百四十四人, 半粮一人)阙全粮三百九十七人;崇节十五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七十四人(全粮一百六十八人, 半粮六人)阙全粮三百七十三人;崇节十六指挥:额管全粮五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一百八人(全粮一百六人,半粮六人),阙全粮四百三十五人;牢城第四指挥:额管全粮四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七十五人(全粮七十人,半粮五人),阙全粮三百七十一人;牢城第五指挥:额管全粮四百四十一人,见管大小分八十一人(全粮八十人,半粮一人),阙全粮三百六十一人。
      隶属镇江府直接指挥的禁军和厢军牢城,经过镇江知府史弥坚的整编,共计1545 人。仍按每名军人四名家属、户均五人计,镇江府禁、厢军连同其家属,当有7725 人。
      防江军曾一度为御前诸军。《嘉定镇江志》卷十:“至开禧三年五月,奉旨以二千人为额,以镇江府驻扎御前防江军为名。溢额人数,仍旧遇阙销豁。其统领将佐官兵,并泊焦山。”防江军以平均1500 名计算,仍按每名军人四名家属、户均五人计,防江军连同其家属,当有7500 人。
      此外,镇江府还募有闸兵,即堰军。《嘉定镇江志》卷十:“闸兵:元额一百三十人……守臣、待制史弥坚奉旨浚渠……及于上闸东侧,创寨屋四十楹,充闸兵居止。”闸兵平均以50 名计,仍按每名军人四名家属、户均五人计,闸兵连同其家属,当有250 人。
      另外,当计入镇江府城市人口的还有丹徒县的部分土军弓手。《嘉定镇江志》卷十《土军弓手·丹徒县》:“西津巡检司,土军额管一百八十人,见管九十五人,阙八十五人。尉司弓手,额管七十五人,无阙。”土军弓手连同家属,至少当有800 人。
      综上,镇江府城军户总人口,当不少于251275 人。
      三、僧道和官吏
      僧道人口,以南宋时繁盛规模,当不低于元代至顺年间。现暂按元至顺年间人数为基数计算。《至顺镇江志》卷三《户口·僧》:“口二千四百三。录事司,五百二十一;丹徒县,一千一百七十八。”《至顺镇江志》卷三《户口·道》:“口五百七十。录事司,一百七十五;丹徒县,七十四。”录事司所管人口均为城市人口,丹徒县所管当为农村人口,故估算南宋时常住镇江府城的僧道人口当不少于696 人。
      除了上述常住人口外,镇江还有一部分在本贯注籍,却为官镇江的官吏及其家属。镇江府城内,由中央委派常住官吏,分为两大类:一为地方官吏,一为淮东总领所官吏。
      地方官吏主要有:镇江知府,镇江府南、北、西三厅通判,南、北仓,常平仓,公使钱库,丹徒县令、丞、主簿、尉,镇江府学教授,淮海书院教授,濂溪书院教授。
      淮东总领所所属官吏主要有:总领,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监大军仓,监仓门,斗面官,监大军甲仗库,酒官四名,榷货务监官两名,监务门,围田干官两名。
      综上,至少有31 名官吏常住镇江府城。按每名官吏平均携带家属四名及随从五名计,总人数当至少为310 人。
      此外,镇江还有一部分异地商贩、避难客籍人口、入皇室玉牒的赵氏皇族。这部分暂且忽略不计。
      总上,南宋时,镇江府城常住人口当不少于315981 人。
      四、两浙地区第二
      南宋临安府城的民户、军户人口超过50 万人,是没有疑义的。现在,再看同时期平江府人口。《正德姑苏志》卷十四《户口》:“南渡后,至淳熙十一年(1184 年),户一十七万三千有奇,口二十九万八千有奇。德祐元年(1275 年),主客户三十二万九千六百有奇(僧道不与)。”但人口数不详。不过,我们可以加以推算。由《吴郡图经续记》卷上《户口》与《淳祐玉峰志》卷上《户口》记载的相关数字可以发现,大中祥符(1008 -1016 年) 年间,苏州有户六万六千余,昆山主客户共一万六千余,苏州为昆山的4.125 倍。据此估算,德祐元年,昆山当有户8 万。《淳祐玉峰志》又载:昆山县,“今主客户共四万五千三百六十八户,一十三万四千五百口。”又可估算出德祐元年昆山人口当在23.7 万人,进而估算出同期平江府人口为97.83 万人。此时,平江府下辖吴、长洲、昆山、吴江、常熟、嘉定六县。常熟县,淳熙十年有户2.6 万有奇,口13.25 万。德祐元年,其户口当与平江府户口同步增长,应有4.94 万户。明《弘治吴江志》: 宋代,吴江县有户25552 户,口170839。仅常熟、昆山、吴江三县至少有户15.5 万,口54.04 万。其余三县每县按10 万人计,平江府城民户人口当在13.8 万人左右。如果其余三县每县按12 万人计,平江府城民户人口当在7.8 万人左右,与镇江府民户人口差距并不大。
      平江府城的人口规模,约相当于镇江府城民户人口的一至两倍。这应该是最接近史实的一个数据。从大数据看,大中祥符(1008 -1016 年) 年间,苏州五县有户66000 多;宋真宗(968 -1022 年)时,润州三县户33000。苏州是润州的两倍。德祐元年(1275 年),平江府六县主客户329600,宋理宗(1205 -1264 年)时,镇江府三县户188400,平江为镇江的1.75 倍。就府城人口而言,平江府与镇江府当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按极端情况计算,平江府城民户人口与镇江府相比,最多当为镇江府城民户人口的1.75 倍至两倍之间。我们因此可以判断,南宋时, 平江府城的民户人口,绝对不会超过12.74 万人。
      另,平江府《吴郡志》卷五《营寨》:嘉定十五年驻扎御前许浦水军10000 人,绍定初禁军五指挥2335 人,厢军十指挥约1200 人。由于许浦水军驻地在常熟东北,故该军及其家属与镇江丹徒圌山寨驻军一样,不能算作平江府城常住人口。如此,可算作平江府城市人口的禁、厢军及其家属当在17675 人。平江府僧道及官吏暂按两千人计。总计非民户人口当在两万人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南宋时,平江府城常住人口,不会超过20 万人。
      结论:南宋时,在两浙地区,镇江府城市常住人口仅次于临安。城市人口规模超50 万的城市一座——临安,城市人口规模超30 万的城市一座——镇江,城市人口规模可能达20 万的城市一座——平江。正因为军户人口远超民户人口,如今的镇江方言,当亦为南宋江淮方言的延续。这样的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也是我们更加科学地研究南宋江南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镇江之所以成为南宋文化中心、江南财赋中心、江河海物资集散中心的重要历史背景。
(作者为镇江城建产业集团党委委员,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