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从苏轼挽词探究王介的卒年与安葬地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10-09 阅读数:
从苏轼挽词探究王介的卒年与安葬地
喻世华
摘要:王介是与润州有关的北宋历史人物,但其卒年与安葬地却有不同的说法,从苏轼 挽词、哀词可以还原历史真相。苏轼文献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文献价值。
关键词:王介;卒年;安葬地;苏轼挽词、哀词;文学价值;文献价值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示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王介是与润州有关的北宋历史人物,宋代《嘉定镇江志》载:“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赠少师王介墓在蒜山东。”[1] 卷十一《镇江人物辞典》载:“王介,北宋官吏。字中甫。衢州常山( 浙江常山县) 人,家居京口( 镇江)。嘉祐六年(1061 年) 中直言极谏科进士,任秘书丞,后知静海县, 又任秘阁校理。与王安石交游颇恳挚。熙宁初,安石被召,他寄诗谕。”[2]
循此线索,查百度“王介”词条,其介绍更为详细一些:
王介(1015-1087 年),字中甫、中父,北宋衢州常山(今浙江省常山县东案乡金源)人。
祖父王伟,太宗咸平二年(999 年)进士,官大理评事。父亲王言,真宗天禧二年(1018 年) 进士,官少卿,赠金紫光禄大夫。
学识渊博,善文辞,性负气,喜直言,专交贤豪名士。
初以太学生任福昌主簿。仁宗庆历六年(1046 年)登进士第。仁宗嘉祐六年(1061 年)应试直言极谏科,名列贤良第一。历任秘书丞、静海知县、秘阁校理,迁开封试官主判(与刘攽同为开封试官主判),知湖州。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时期著名诗人。学识渊博,善于文辞,生性负气,喜直言、善讥谑,专交贤豪名士。
初与王安石为挚友,交往密切。神宗熙宁二年(1069 年)王安石被召授参知政事,因前王安石数召不起,遂作“草庐三顾动幽蛰,蕙帐一空生晓寒”之诗讽刺王安石。成语“草庐三顾”典故即来自此。
熙宁三年(1070 年)王安石拜相,实行新法,深受神宗称赞。因不满新法,上疏谏神宗“愿陛下师心勿师人”。王安石获悉后对其更加戒备。因此一度被罢官,闲居判鼓院,后出知湖州。上任时王安石特地为其送行,并吟诗道:“东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未足多。遥想郡人迎下马,白苹洲渚正沧波。”当即和诗10 首,盛气朗诵,其中一首是:“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祝鮀。生若不为上柱国,死时犹合作阎罗。”王安石听后笑道:“阎罗见缺,请速赴任。”
晚年无心仕途,嗜书成癖,不问政事。生有四子:王沇之、王沔之、王汉之、王涣之;其弟王悆及侄子王沩之,皆登进士第。时有“一门九进士,历朝笏满床”之誉。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年)病故,终年72 岁,墓葬于常山县芙蓉乡下庵。后人将其早年结庐读书之绣溪山,改名贤良峰。著有《王中甫诗集》传世。[3]
“常山县宋代人物专题”关于“王介”的介绍则为:
王介(1015-1087 年),字中甫,常山人。善文辞,性刚直,喜交贤豪名士。初以太学生任河南福昌主簿。北宋庆历六年(1046 年)举进士。嘉祐六年(1061 年)仁宗开直言极谏科,登第者有王介、苏轼、苏辙等15 人,介为贤良第一。历任秘书丞、静海知县、秘阁校理等职。与王安石初为挚友,交往密切,后因不满新法,上疏谏神宗“师心勿师人”。帝以示安石,安石深忌之,罢其官,闲居判鼓楼,后出知湖州。晚年无心仕途,所嗜唯书,不治他事。著有《王中甫诗集》。后人为怀念乡贤,将其早年结庐读书的绣溪山,改名贤良峰。[4]
“王介”的卒年与安葬地出现了不同的说法。究竟是在熙宁九年去世(1076 年)还是在元祐二年(1087 年)去世?究竟是安葬在润州蒜山东还是安葬在衢州常山县芙蓉乡下庵?对此, 在《苏轼诗集》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二、苏轼挽词、哀词的答案
在《苏轼诗集》中保留了两首与同年王中甫的诗歌,一为《同年王中甫挽词》,一为《王中甫哀词》。
写于熙宁九年(1076 年)的《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四方争看击鹏鹍。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5]689-690
从苏轼挽词可以明确澄清三点:
一是苏轼与王中甫为嘉祐六年(1061 年)仁宗直言极谏科同年,而仁宗朝41 年登直言极谏科贤良者只有十五人;
二是王中甫的卒年为熙宁九年(1076 年),苏轼时知密州;
三是王中甫于京口去世,“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可证。写于元丰七年(1084 年)的《王中甫哀词》透露了更多信息: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子达想无身后念,吾衰不复梦中论。已知毅豹为均死, 未识荆凡定孰存。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5]1280-1282
诗序中的时间线索尤其需要注意: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从嘉祐六年(1061 年)到熙宁九年(1076 年)正好15 年;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从熙宁九年(1076 年)到元丰七年(1084 年)正好8 年。
因此,从苏轼挽词完全可以确定王介的卒年为神宗熙宁九年(1076 年)而非哲宗元祐二年(1087 年),安葬地为润州京口而非衢州常山县芙蓉乡下庵。百度“王介”词条以及“常山县宋代人物专题”关于“王介”的介绍是错误的。
三、苏轼挽词、哀词的文学价值与文献价值
苏轼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有关王介的两首诗歌可以彰显这方面的特点。
(一)文学价值
学界对苏轼诗歌的文学价值多有研究,《同年王中甫挽词》与《王中甫哀词》呈现明显不同的风格。《同年王中甫挽词》明白如话,其“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的沧桑感、悲痛感出自肺腑,感人至深。而《王中甫哀词》的大量用典,显示了苏轼渊博的学识,是宋人“以才学为诗”的典范,当代学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挖掘:
“生刍”,源自《后汉书·徐穉传》:“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以“置蒭”指致送吊丧礼物[6]2682。
“束藁端能废谢鲲”源自《晋书·谢鲲传》:“太傅东海王越闻其名,辟为掾,任达不拘。寻坐家僮取官藁除名。于时名士王玄、阮修之徒,并以鲲初登宰府便至黜辱,为之叹恨。鲲闻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此句用谢鲲事感叹王沇之坐太学之狱贬官[6]2682-2683。
“毅豹为均死”源自《庄子·达生》:“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毅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荆凡定孰存”源自《庄子·田之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意思是人均有一死,而所谓存亡,亦难肯定;亡者未必亡,存者未必存[6]2683。
“区区犹记刻舟痕”,“区区”源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刻舟痕”源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意思是时移世易,人世沧桑,亡者已多且久,生者已老且寡;而犹念一去不返之往事, 追思同朝登科之人,真可笑也。自嘲中隐含时乖运蹇之叹。[6]2683
《王中甫哀词》繁复的用典,没有这种梳理就很难真正读懂。
(二)文献价值
相较于对苏轼诗歌文学价值的亚研究,对苏轼诗歌文献价值的重视是不够的。笔者在苏轼研究中发现,苏轼诗歌的文献价值尤应重视,这与苏轼文献保存完整及后来补注等研究资料丰富有很大关系,由此可以解决不少争议问题。比如,刁约的生平,佛印的卒年,都可以借助苏轼诗文解决[7]。《同年王中甫挽词》《王中甫哀词》同样如此,比如对宋仁宗朝中制科者就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宋仁宗(1010-1063 年),自乾兴元年(1022 年)即位,到嘉祐八年(1063 年)去世,在位长达41 年,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了仁宗盛治——文治之盛居宋代之首。比如苏学大家曾枣庄先生就曾写过《文星璀璨的嘉祐二年贡举》,“仁宗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各科共录取899 人,特别是进士科的388 人多为北宋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为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曾牟兄弟及从弟曾阜一门四人,张载、吕大钧、程颢及洛党干将朱光庭,后来的新党人物吕惠卿、章惇、王韶、邓绾、林希等等。[8] 而宋代制策登科人数更少,考试更为严格,终仁宗朝只有15 人,这可以从苏轼《同年王中甫挽词》《王中甫哀词》得以了解大概。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鲲。”王十朋《东坡诗集注》:“仁宗天圣七年,诏复制科。八年得何咏、富弼,景祐元年得吴育、苏绅、张方平,其后得余靖、林亿、鲁宗道、尹洙、田况、王中甫、钱易、纯老二父子、公与子由,共十五人。”[9] 施注对于苏轼、苏辙兄弟与王中甫的同年关系有更为详细的介绍:“王中甫,名介……以著作佐郎中嘉祐六年直言极谏科。东坡入三等,中甫四等。”[6]689 苏辙亦入四等。王中甫与苏轼、苏辙兄弟为嘉祐六年直言极谏科同年(嘉祐六年中直言极谏科者只有苏轼、苏辙、王介三人,而整个北宋入三等的只有吴育、苏轼二人,一二等为空缺),这是苏轼一生的高光时刻,应该是苏轼特别珍惜的重要原因, 因此熙宁九年远在密州的苏轼获悉王中甫在京口去世即写《同年王中甫挽词》,“元丰七年,坡在京口,又作《中甫哀词》”。[6]689
《王中甫哀词》序表述更为清楚,更值得重视:“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苏诗补注》有注:“九人:富弼字彦国,张方平字安道,钱明逸字子飞,夏噩字公酉,陈舜俞字令举,钱藻字醇老,吴奎字长文,王介字中父,合先生兄弟共十人,序中‘九’字讹当作‘十’。”[10] 卷二四
南宋王应麟《玉海》记载:“天圣则何咏、富弼,景祐则苏绅、吴育、张方平,方平再中茂材异等贤良方正,田况中其选。庆历则钱明逸、彦远,皇祐则吴奎中其目,嘉祐则夏噩、陈舜、俞钱藻、苏轼、辙、王介。父子则钱易、明逸、彦远,兄弟则二苏二钱,再举制科则张方平,仁皇亲擢十五人。”[11] 科举三苏辙对与王介嘉祐六年直言极谏科的同年关系同样重视,路过润州时亦祭拜王介。《过王介同年墓》:“平生使气坐生风,徐扣方知学有功。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莫攻。坟木未须惊已拱,少年我亦作衰翁。”末有苏辙自注:“昔与中甫同登制科,仆年最少,今已老矣。”[12] 卷14 虞翻字仲翔,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余姚( 今浙江余姚) 人,富有才学,因性直率而得罪孙权。苏辙以虞翻作比,意在表明王介因性格耿直而不为世所容。
综上所述,王介卒年和安葬地的争议完全可以从苏轼诗得到解决,由此还可以了解宋代制科的情况,了解苏轼苏辙兄弟何以对其悼念的原因——王介郁郁不得志其实也与苏轼苏辙当时的处境相似(“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这正是所谓同病相怜。当时中制科皆非等闲之辈,基本都是当时的名臣、大家,王介能够名列其中,应该是当时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可以为发掘镇江历史文化名人增砖添瓦,也可以为苏轼研究提供一些补充。
参考文献
21.卢宪纂编. 嘉定镇江志[M]. 丹徒包氏刊本.
22.马德泾等主编. 镇江人物辞典[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3] 百 度. 王 介 [DB/OL].(2006-06-27)[2023-01-23]https://baike.baidu.com/item/ 王介/80172?fr=aladdin
1.常山县宋代人物专题. 王介 [DB/OL]. [2023-01-23]http://famous.usatour. com.cn/history/7/wangjie128652695.html
2.王文诰. 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 苏轼全集校注[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4.喻世华. 论苏轼诗文的史料价值——另一个角度看“苏海”[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15.
5.曾枣庄. 文星璀璨的嘉祐二年贡举[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6.王十朋. 东坡诗集注[M].《四部丛刊》本.
7.査慎行. 苏诗补注[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
8.王应麟. 玉海[M]. 扬州:广陵书社, 2003.
9.苏辙. 栾城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