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吴国如何在镇江崛起的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08-07 阅读数:
吴国如何在镇江崛起的
徐徐
镇江是吴国早期都邑,政治、经济中心,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一观念已被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接受,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镇江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但在这方面我们还研究得不够,要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本文就吴国如何在镇江崛起的这一议题,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对镇江吴文化研究的重视。
一、句吴的立国与都邑
《史记》等史籍都记载了“太伯仲雍奔荆蛮”的史实。至于太伯、仲雍奔荆蛮的具体地点,史籍均语焉不详。只是《史记·吴太伯世家》引唐张守节《正义》曰:“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去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但就是这一注释却影响了后世对吴国发源地的正确理解。
现在经过不少专家学者的考证,所谓“太伯居梅里”,不是指无锡梅里,而是指今江苏南京市与安徽马鞍山市交界处的小丹阳横山一带。而无锡梅里当时还在越人的地域范围之内。所以,后世史学家对张守节误注《史记》地理名词,给后人解读古代地理带来了很大麻烦,实在是《史记》的千古罪人。
至于太伯、仲雍奔荆蛮的原因,《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得很清楚:“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可见,让国是其最主要原因。太伯虽为长子,但无后,若太伯继位,周将无嗣君。所以太王立季历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的。《吴越春秋》载:“知古公欲以国及昌。古公病,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可见,太伯仲雍是以“托名采药于衡山”而奔荆蛮的。
太伯、仲雍奔荆蛮,先达小丹阳横山(衡山)一带,即所谓“梅里”。继而向东拓展,到达句曲山地区。据《句容县志》载:“周亶公之子太伯、仲雍采药句曲山中,民感恩泽,从之日众”,句曲山即今之茅山,那里药材丰富,利于采药,以便向古公复命。之后他们到达了镇江丹徒一带,这里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都很好,很适合人类居住,于是他们便定居于此。据《镇江市志》载:“公元前11 世纪以前,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南奔至长江中下游,首先到达今丹徒县境内。”全草、仲明在《“吴”之源流浅探》中说:太伯、仲雍“在今安徽当涂附近过江,直达宁镇地区。活动中心在镇江、丹徒附近。”在这里,他们顺应荆蛮人断发纹身的习俗,“荆蛮人义之,归之者千余家”。他们从西北带来了周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文化,他们开疆拓土、发展农业, 与荆蛮族人一起开发富庶的江南。同时,也具备了立国的条件。后来“太伯自号为句吴”,建立了句吴国。
太伯为什么要自号“句吴”?《史记》“集解”引宋忠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有人考证句吴的“吴”是由陕西太伯始封地吴山移植而来。太伯为古公亶父长子,在未避让前就被封于陕西的吴山,次子仲雍受封于山西的虞山(见全草、仲明《“吴”之源流浅探》)。而“句”则引颜师古注《汉书》:句吴之“句为夷(越语)之发声”语,一般学者均认可此说。而笔者则认为:“句吴”之“句”,非“为夷(越语)之发声”语。“句”乃实指荆蛮之地的句曲山之“句”,他们把太伯始封地陕西吴山的“吴”字移植而来,与句曲山之“句”字组成国名“句吴”,以示不忘始封之地与荆蛮人“义之”的所居之地。而“句”与“吴”都是“太伯始所居地名”,这是两个实实在在的“始所居地名”,太伯立国为什么要用邻邦“夷(越语)之发声”语呢?显而易见这是说不通的。“句”《说文解字》曰:“句曲也,……凡句之属,皆从句。古侯切又九遇切。”“句”的读音,古音应读“勾”又可读“句”,有的史书曰:句吴,有的史书曰:勾吴。可见句吴、勾吴是相通的。所以“句吴” 之“句”,非“为夷(越语)之发声”语,而是指句曲山之“句”。
句吴立国的时间。据《吴越春秋》卷一载:“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勾吴。”由此可见,立国时间应在“古公卒”,“赴丧毕,还荆蛮”之后才立国。古公卒于商王武乙二十一年(《今本竹书记年疏证·武乙二十一年》),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
《夏商周年表》武乙元年应为公元前1147 年,古公卒于商王武乙二十一年,即公元前1127 年, 所以句吴立国当在公元前1130 年前后。
至于句吴的国都何在?《吴越春秋》卷一载:“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此书是东汉人赵晔所著,这一段记载是说:太伯曾在“西北隅”(指在“吴本国”即阖闾城的西北隅)筑过“故吴”城。“故吴”城,即吴国的古都。而镇江、丹徒即在其“西北隅”。无独有偶,在古代的史籍中却有“丹徒故城”之说。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丹徒故城在润州丹徒县东南十八里,汉丹徒县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地理志》曰:‘毗陵县,旧会稽之属县也,丹徒县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毗陵郡治也。旧去江三里,岸稍毁,遂至城下。城北有扬州刺史刘繇墓,沦于江,江即北江也’。”这些典籍都记载了“丹徒故城”,即“丹徒县北二百步有故城”。此处的“故城”是否就是“故吴城”呢? 是否因历史漫衍,或史籍文字的脱落,使“故吴城”演绎成了“故城”?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了。谢忱在《勾吴史新考》中说“朱方城在其‘西北隅’,所以朱方城很可能就是太伯所筑的‘故吴’ 城。……应该是勾吴立国时第一个国都的所在地。”不管怎么说,有专家指出:“大量的考古成果(从周章时期到阖闾之前句吴国君王陵多在今镇江丹徒附近)证明,句吴国国都从城上村遗址处迁出到阖闾迁都淹君地,期间500 多年句吴国国都主要是在朱方城应确凿无疑。”镇江作为句吴国国都的上限应当为太伯立国时,即公元前1130 年左右;下限即“诸樊南徙吴”,即公元前559 年,其时间跨度为570 年左右。可见,镇江作为吴国国都的历史是漫长的。
太伯立国后,因无后,封仲雍为储君。据《吴越春秋》卷一载:“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有封者,吴仲(仲雍)也。”此后各代吴国君王都是仲雍的后代。仲雍传至寿梦,总计十九世的历史,可惜史籍却没有记载,只有在镇江出土的大量地下文物和墓葬弥补了这一历史的空白, 同时也说明镇江曾是吴国早期的活动中心和都邑。
二、晋“扶吴制楚”,促使吴国崛起
吴国地处长江下游,春秋前期吴国和中原各国并没有什么来往,史书上也没有有关吴国事迹的记载。直到公元前584 年,晋国采纳了从楚国逃亡到晋国的巫臣提出的:扶植吴国以制楚的策略,吴国才开始慢慢崛起,并走上大国之路。
巫臣原来是楚国一位公族大夫,他为什么要从楚国逃到晋国,又为什么给晋国提出扶植吴国以制楚的策略呢?
这要从公元前597 年,陈灵公被弑说起。据《左传·宣公九年》记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夏姬是陈国司马夏御叔的夫人,郑穆公之女,“其状美好无匹”。夏御叔死后,夏姬带着儿子夏征舒一起生活,她得到了国君的关心,夏征舒也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做了陈国的司马。有次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家喝酒,君臣三人酒酣耳热,喝着喝着就开起了玩笑,“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夏征舒听了怒火中烧,羞怒难忍,设伏于厩,将陈灵公射杀,而孔、仪二人从狗洞里钻出,逃往楚国。
楚庄王抓住了机会,起兵伐陈,杀掉了夏征舒,并俘虏了夏姬。楚庄王想收夏姬为姬妾。巫臣援引《周书》的训诫,进行劝说,楚庄王听从了劝告。其弟弟大夫子反,也想要娶夏姬,巫臣还是一脸正气劝告他,子反听了,也没办法。楚庄王还有个弟弟,大将子重,他要求楚王将南阳地区的申、吕二县赏给他。楚庄王打仗治国,一直依靠着这两位劳苦功高的弟弟,也就同意了。但巫臣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楚庄王于是撤回了封地,子重很不高兴。
几年后,楚庄王去世,楚共王继位。因晋、鲁、卫结盟伐齐,齐国紧急向楚国求救。楚国准备发兵策应齐国。出兵前,楚共王派巫臣到齐国,协调会战事宜。巫臣出发后,并没有去齐国,直接带着家室财产,逃到郑国,原来夏姬在郑国。后巫臣带着夏姬去齐国,齐国不敢收留,巫臣就投奔晋国。晋景公一直以兵败于楚为耻,听说巫臣来投,即日拜巫臣为大夫,并赐邢地给他做采邑。
巫臣在楚国得罪人太多,而且又带着夏姬跑了,于是子重和子反将巫臣满门抄斩。为了复仇,巫臣利用楚国和晋国的矛盾,为晋国出谋划策,并献了一个“通好于吴”计策,给楚国树立一个劲敌,以缓解晋国的压力,同时也促使吴国慢慢崛起。
三、吴国在政治、军事、文化上的崛起
当时晋为中原盟主,楚国日益扩张,势力达到皖北、豫东一带,欲与晋争雄而称霸中原。所以楚国以重兵防备晋国,东线没有什么重兵布防,因东面是弱小的吴国。如果在东线培养出一个能打、能折腾的国家,楚国就会陷入两线作战,肯定撑不住,这就会减轻西线晋国的军事压力。再说吴国与楚国接壤,楚国一直看不起吴国,两国常有摩擦,吴国军事实力不强,也常吃亏。所以“扶吴制楚”这一举两得的妙策,得到晋国的首肯。
公元前583 年,“申公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左传·成公七年》),寿梦见巫臣来了很高兴。寿梦刚即位不久,想要发展,正需要别人帮助。
寿梦其实是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即位后即“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吴越春秋》卷二)寿梦来自中原,且为姬周宗室,虽受封于吴,因吴处于僻蛮之地,人们仍以夷蛮之君待之, 他心理上很不平衡。如何摆脱贫贱落后的蛮夷地位,是他终身追求的目标。所以,他一即位就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首先他朝拜了宗祖国周,希望得到周的重视和支持。他在钟离会见了鲁成公,详细、深入地了解周公的礼乐。他回国后就大力提倡学习中原文化,一时形成了风气,他知道提高全民政治文化素质是国家进步最基本最迫切的任务。
在政治上,他很重视选择接班人,想选一位有贤德的人,能继承他的事业,改变吴国夷蛮形象。后来他选择了弟弟季札做终身储君。并不惜违反礼制,规定王位兄弟相传,一定要传到季札即位。而季札却三次逃位,始终没有继承王位。公元前547 年季札被封于延陵,人称“延陵季子”。季札仁德谦和,至贤至圣,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他虽不愿即位做君王,但他还是关注、辅佐吴国发展的。他多次出使中原,帮助吴国发展与其他各国的关系,使吴国与中原诸国交好,为吴国的发展、崛起,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季子挂剑”“叹为观止”等脍炙人口的成语都出自他善察人意、极重情义、多才多艺的故事。季札死后葬于丹阳延陵。
寿梦深知“弱国无外交”,没有实力就谈不上改变吴国的政治面貌,要在军事上一显国威, 让别国不敢小觑吴国,就一定要提高军事实力。吴国西北部多为丘陵山地,战车发展极为迟缓,军队中没有多少战车的配置,全靠士兵猛攻猛冲,又因为与中原交流不多,军事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春秋时期的战争形态了。而晋国为实施“扶吴制楚”战略,使吴国强大起来,有力量与楚较量,吴国何苦而不为呢?所以寿梦见巫臣来了很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
这次巫臣来吴国,在军事、外交上给吴国以全力援助,特别是在军事上,“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卒焉”。也就是说巫臣从晋国带来了两个一百人、三十辆战车建制的兵车,并从带来的两卒兵车中留下一卒给吴国。“一卒”即:一百人、三十辆战车,这是春秋时期军阵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建制单位。这样使吴国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组织结构。同时晋国还“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给了他们很多弓箭,教他们射箭驾车技术,教他们使用兵车,教他们怎样排兵布阵。还教他们对付楚国的办法。巫臣还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下来继续培训吴军,并仕吴为行人(外交官),以增强晋国与吴国的互信,使得两国往来不断加深。
从此,吴国的国力也不断地增强,军事实力不断提升,后来“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尽夺原来属于楚国的东方蛮夷小国。吴国的军事胜利使其在诸侯中声威大振,吴国也因此而真正强大起来,寿梦也终于僭爵为王,一个弱小的吴国终于在镇江崛起,嬗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吴国。
公元前560 年寿梦卒,诸樊南徙吴。《史记·吴太伯世家》:“王诸樊元年”《集解》引《世本》曰:“诸樊徙吴也。”这时一个强大的吴国才正式南迁至苏州地区,而在苏州也只生存了五世、总计87 年。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 年)吴国便被越王勾践所灭。
吴自太伯至夫差,总计二十五世,而在镇江计二十世、570 年,并在镇江慢慢崛起、强大起来。而吴国在苏州仅有五世、87 年,可见,镇江才是吴文化真正的发祥地。吴国是在镇江慢慢崛起,并走上了大国之路。
(作者为镇江市农业发展银行客户服务处原处长)
- 上一篇:还吴都朱方的真实历史
- 下一篇:千年舍利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