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镇江现存最古老的石桥 :孩儿桥名称溯源与宋代习俗浅论

镇江现存最古老的石桥 :孩儿桥名称溯源与宋代习俗浅论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8-22      阅读数:
镇江现存最古老的石桥:
孩儿桥名称溯源与宋代习俗浅论
黄胜国
      镇江南门外大街南面、岗子下东南有一座南宋时期建造的古桥,叫“红鹤桥”,俗名孩儿桥, 是目前镇江市地域内保存最古老的宋代单孔石拱桥。这座桥体量不大,但含金量不菲,反映了唐宋时期镇江古城“罗城”地域范围。
      本文以红鹤桥的俗名孩儿桥,浅析初论孩儿桥名称来历渊源与宋代民俗文史及孩儿桥文物的价值意义。
      一、史料记载中的孩儿桥文史及重新出土现状
      孩儿桥名称,始见于元《至顺镇江志》卷二记载 “:东鸿鹤桥,在仁和门外,俗呼孩儿桥,桥上石栏作孩儿状,故名。”清《嘉庆丹徒县志》、清《光绪丹徒县志》记载:“东鸿鹤桥,在仁和门外, 俗呼孩儿桥,西鸿鹤桥,在放鹤门外。”清《江南通志》卷二十六记载 “:大鹤鸣桥,城东南,一名孩儿桥,上有石栏。”清《乾隆江南通志·镇江府统四县图》,及《光绪丹徒县志》内有清代镇江城区古地图,其中标注有孩儿桥。民间传说和志书记载中该桥有多种桥名 :红鹤桥、鸿鹤桥、东鸿鹤桥、孩儿桥、大鹤鸣桥、鹤儿桥、蟹儿桥、喊儿桥等等。

清《光绪丹徒县志》地图标注的孩儿桥位置图
      1998 年,镇江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位于岗子下的这座宋代古桥,这是镇江地表迄今为止保存完整、年代最早的石桥,被誉为镇江历史文化遗存中的奇迹,立刻引起轰动,认为是该年度镇江城市考古重大发现之一。1999 年12 月出版的《镇江古今建筑》、2006 年8 月出版的《名城下的名城》书里都有孩儿桥图文简述。2000 年左右,红鹤河整治,河道改造成涵洞暗渠,桥身被保护性填埋,有居民在孩儿桥旁建造了房屋居住。2007 年8 月该桥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 年8 月镇江市文保部门在该桥南侧设立“孩儿桥”市级文物保护碑。
      2016 年11 月岗子下附近片区改造,市文广新局和市国控集团派人员对孩儿桥周边进行施工挖掘,把深埋在地下的红鹤桥重新挖掘清理出来。不久后有关部门划定孩儿桥南北各10 米、东西各5 米作为文物保护的控制范围,在古桥四周外侧围砌了一圈长方形围墙,就地保护。

2020 年4 月从西朝东拍摄重新出土的孩儿桥全貌,摄影: 黄胜国。
      孩儿桥重新出土后保存基本完整,桥身为单拱石结构,南北走向。原桥高5 米、跨度8 米、宽约3 米,桥身主要是花岗岩条石,也有部分石灰岩石材混合叠合砌造,显示出这座桥自宋元明清数朝以来,曾经数次重新修缮过。桥面铺设有花岗岩条石,桥面上有孩儿雕像的石栏柱已无存。桥身拱圈顶部西面有两块石条上有石刻文字,一块刻有横排阴文“新造红鹤桥”桥额。相邻一块刻有横排两行文字“寶慶叁年叁月吉辰”。桥东侧桥身上镶嵌有花岗岩石兽两只,造型生动传神。宝庆三年(1227 年)为南宋理宗年号,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以“新造红鹤桥“”新”字推测,新桥应该是在老桥原址或者附近建造。
      二、孩儿桥名称来历溯源浅析
      从镇江史料中可知,孩儿桥是因为“桥上石栏作孩儿状,故名。”孩儿二字,属于北方方言对孩子儿化音读法,即卷舌发音,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历史上晋人南渡、宋室南迁等史变,北方民众到长江以南移民生活,北方方言与江南本地方言融合交流。南方孩子常叫匣子、小把戏、小囡子、小孩子等。朗读带有卷舌音的孩儿桥名称,有属于北方语言南迁后, 在镇江地域一带方言口音留痕。
      查阅史料,江南一带在江苏无锡、苏州常熟、上海嘉定、浙江嘉兴等地有数座以孩儿桥为名的桥梁,都是在北宋或南宋时候建造。目前现存的还有3 座,除了镇江的孩儿桥,还有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 建)孩儿桥,原名清河桥,距今有950 多年,桥身和石栏具保存完整,是目前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宋代孩儿桥,属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另有上海嘉定建于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 的孩儿桥,现已经翻建为现代桥梁,更名为小囡桥,原孩儿劳作造型雕像的两块花岗岩石栏板被移放在嘉定孔庙里保存。探讨南宋俗称孩儿桥的名字来历源流,结合参考国内专家学者考证依据,笔者认为与宋代盛行的乞巧节风俗有关,同时也与佛教文化中的摩喝乐有关。
      摩喝乐是宋代“七夕乞巧节”时祭祀供奉的造像,也是节令性玩具,常见为各种造型的泥塑小娃娃,其名称译自梵文Mahoraga。摩喝乐又名摩喉罗、摩侯罗、摩合罗,大多为模印泥塑, 制作时将胶泥压入塑形雕刻好的母模上,压印、修整、涂色、烧制而成,制作材料有瓷质、木质、泥质等,泥塑较为常见。宋人以儿童为造型制作的陶制、泥制塑像,多以男童为主,俗称泥孩子。古代工匠们以杰出的雕塑艺术创造力及想象力,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可爱孩童形象。
      中国七夕乞巧节来源于先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起源于汉代,首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文字。七夕节与中国四大爱情神话传说故事的《牛郎织女》有密切联系。至宋时乞巧节繁华热闹,盛况非凡。
      摩喝乐作为当时民俗节物供奉或民间玩具,风靡流行京城及坊间。摩喝乐散见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乾淳岁时记《》岁时广记》等宋人所撰风俗志和岁时记等史料文献中,有踪影可寻 :
      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记载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描述北宋东京都城 开封售卖泥孩儿景象。
      南宋钱塘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七夕”篇记录 “: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内庭与贵宅皆塾卖磨喝乐,又名摩喉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市井儿童,手持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
      宋末元初周密撰《武林旧事》记载 “: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喝罗十桌,每桌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发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描写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七夕节期间供奉摩喝乐盛况。
      宋人供奉摩喝乐,祈求聪慧灵巧,或盼望多子多福。一说摩喝乐偶像是牛郎织女的化身,把乞巧与求子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摩喝乐身上,反映了北宋时期宋人民俗生活情景。是当时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描述出一幅幅宋人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繁荣风情画。可见“摩喝乐”自从汉魏兴起的七夕节以后,在两宋之时是七夕节供奉必备祭品,也是孩童们玩具之一。摩喝乐塑像之物,为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社会各阶层关注迎奉。摩喝乐在古代有求子神器,可以显验一说,也是人类延续生命的象征。
      此外与孩儿童子有关联的婴戏图、婴嬉图、百子图多见于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书法、绘画、壁画、石刻,及生活用品如瓷罐、壶、盘、银镜、百子衣等,摩喝乐具有形象造型多样化的特征。
      历代文学作品以孩儿为题材的孩儿诗也多有留存,如东晋陶渊明的《职子诗》、唐李商隐的《娇儿诗》、唐路德延的《孩儿诗》,宋许棐的《泥孩儿》诗,都书写记录了古代孩儿童趣怏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古代社会百姓追求多子为祥的民俗写照缩影。
      国人崇拜图腾之一泥娃娃的起源来历,推论与远古神话中女娲泥土造人的传说有关,唐代诗仙李白有《上云乐》诗 “: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摩喝乐原先作为外来文化物品,如何成为中国本土的节庆奉物,有逐步演变融合的过程,现代多位文史专家考证,宋代盛行的乞巧节风俗与佛教文化中的摩喝乐有关联。近代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胡适,学人傅芸子,历史学家邓之诚、杨琳,现代天津民俗学家张仲等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考证。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摩喝乐来自西域,而非佛教传入。如晚唐诗人薛能有《三体诗语》引《唐岁时纪事》云 “: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
      摩喝乐作为佛教崇拜或者西域传入的供奉之物,在与中国本土儒、道教义融合演进过程中,逐步与中国古代民间习俗、节令文化相互融汇演变,在外观上逐渐固化形成了以童子造型为特征的塑形器物。摩喝乐的孩儿形象体现了宗教文化、家族文化、生殖崇拜等当时民间对于人生幸福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宋人特有的朴素审美情致与艺术美学的价值取向。

1976 年在五条街小学骆驼岭一处宋代遗址出土的一组五只泥塑童戏像
      中国各地都有泥娃娃、瓷儿枕等文物考古出土,制作材料为陶土或瓷土或者腊制,存世量相对比较稀有罕见。宋代摩喝乐在镇江也曾有考古发现,1976 年在五条街小学骆驼岭一处宋代遗址出土了一组五只红陶泥塑童戏像,塑像反映摔跤场面,造型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塑像背面或底面有平江作坊产地文字,是国家一级文物。1982 年镇江丁卯桥附近有唐代金银器窖藏出土,其中有婴戏图图案的银鎏金小壶,都为唐宋时期摩喝乐在镇江流行的实证文物。
      综上所述,自宋以来摩喝乐流行,工匠们把桥上石栏雕刻为孩儿形,是摩喝乐另一种乞巧求子造型形象。经此孩儿桥,以完成求子灵验夙愿,方便民间百姓迎亲婚嫁,为宋时江南水乡一带流行的遗风民俗。比之每年七夕乞巧节,有了更加宽泛的求子祈福的时间和空间。
      镇江南宋时期修建的“红鹤桥”,因为孩儿桥在乡民中口传久远,约定俗成,替代了红鹤桥原名,是宋代摩喝乐以桥身为载体的供奉求子祈福方式之一,也是摩喝乐崇拜图腾造型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自明清以后,随着民间求子及生育崇拜转换演进,民间求子有祭拜送子观音及山神、海神娘娘之说,呈现多样化变迁,宋元以来的摩喝乐崇拜逐渐不流行。当今,与摩喝乐关联的民俗文化演变中还有传承,比如山东二月二有惠民县泥娃娃庙会、天津年画中的娃娃戏、无锡惠山的大阿福泥塑福娃等都与摩喝乐有着脉络延续,具有千年演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意义。
      三、孩儿桥文物价值及保护设想
      南宋《嘉定镇江志》卷二记载,镇江罗城的正南门叫仁和门。孩儿桥位于虎头山及鼎石山之间唐宋罗城城南仁和门外,参考比照明清代古地图,明清古城墙南端有虎踞门,门外有虎踞桥为城墙外护城河桥的作用特征,因此“孩儿桥”是唐宋罗城南面仁和门城门的护城河桥,为沟通镇江城南出入交通的要津,是唐宋以来镇江城市交通体系格局的实物见证。
      镇江近数十年来的城市化建设,陆续考古挖掘过多座古桥,例如位于正东路东端的范公桥、中山路与五条街交叉的永泰桥、北水关附近的登仙桥,其中位于如意江南小区的拖板桥和位于官塘桥路南端的官塘桥,都得到了原址修复保护,成为与镇江古运河文化相关联的古桥梁建筑遗址。
      2021 年8 月出版的《镇江大运河遗产调查与研究》第三章,镇江城区内与大运河遗产相关的古建筑桥梁部分,记录有丁卯桥(原址复建)、开泰桥(清代)、虎踞桥(明清)、拖板桥(明清)、登仙桥(清代)共五座古桥,可惜没有把孩儿桥收录进去。
      古代能工巧匠们以聪明和智慧,以木质或石质为材料,营造架构一座座桥梁,沟通了东南西北路途。造桥技术结合了建筑艺术与科技文化,今人观赏古桥之美,除了欣赏桥梁建筑曲线韵味之美,还可以欣赏在桥身上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彩纷呈的一面,于是古桥梁便成为灿烂中华文化延续的展示体。
      现存有着近800 年历史的孩儿桥,是两宋时期民间节俗文化演进变迁的标本载体,它以建筑实体的存在,演绎了中国传统习俗乞巧节在千百年前的时光记忆,也是古代中国在宗教文化、家族文化、生殖崇拜等方面发展繁荣、兴衰留存的历史见证。因此建议作为市级文保单位的孩儿桥,比照湖州市孩儿桥列为国家级文物,镇江孩儿桥具有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文保单位价值意义。

上海嘉定原孩儿桥桥栏,有孩儿劳作石刻群雕像,吴爱红摄影提供。
      对于孩儿桥缺失的桥栏护板及桥面石构件,可参考保存在上海孔庙内嘉定孩儿桥的栏板凸雕孩儿群戏造型进行仿制修复,并建议进行桥下河道堆积淤泥的考古挖掘,寻考宋元明清以来历史遗留文物。期待能够再现古城镇江城南孩儿桥溪流碧水、大觉寺晚钟夕照美景。
      孩儿桥在唐宋时期作为镇江古城罗城的护城河桥,见证了近八百年来镇江古代城市地域交通历史,也是长江与大运河江河交汇处、十字黄金水道镇江段一处交通桥梁的历史文物。因此镇江有关部门再次进行大运河申遗,孩儿桥应属于镇江大运河遗产相关联的古建筑桥梁重要遗存之一。
      参考文献 :
      《至顺镇江志》《光绪丹徒县志》《京江赋》《镇江古今建筑》《名城下的名城》《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醉翁谈录》《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干淳岁时记》《岁时广记》《从孩儿诗到百子图》。
(作者为镇江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