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宋元粮仓和元代海运

宋元粮仓和元代海运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4-06      阅读数:
宋元粮仓和元代海运
王川
      摘要 :镇江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也是古代的入海口,作为一处重要且多元的水陆码头,它具有物资转驳的功能,建有许多粮仓,以供漕粮运输之用。2009 年出土的宋元粮仓遗址证明了这一点。从元代开始从海上运输漕粮,作为海口的城市,镇江地理位置更显重要。
      关键词 :转运使、漕运、宋元粮仓、元代海运。
      一
      自秦汉殆魏晋,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位于北方,二元而统一,朝廷的供给大多从中原地区就近取付。永嘉之乱,中原糜烂,晋室东渡,江南得到开发,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遂并而为一。隋定都长安,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元分离。虽然北方也承担着部分的漕赋功能,但仍是倚重江南的财赋,隋开凿运河,主要功能还是向中央朝廷输送财赋,从而把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元分离的格局联系了起来。
      这种格局,初唐继之。但经过“ 安史之乱” 后,经济凋蔽,加之中晚唐的藩镇割据,江南却基本稳定,没有叛乱,因此中央朝廷对于江南经济的倚重日益加深,漕运和赋税已占了全国的大多数。唐时在扬州设有盐铁兼转运使衙门,派出元载、杜佑、韓滉、王播和令狐楚这样宰相级的重臣来驻节,就是为了保障能够源源不断地向中央输送钱粮。
      宋太宗分天下为十五路,扬州隶淮南东路,设路级的转运使,掌管水陆转运和财政税收, 官衙称转运司,俗称漕司。淮南东路的转运使和发运使衙门置真州(今仪征)。真州为“ 外江纳运会集要口”。北宋时的经济富甲全球,也需要江南的财赋。在扬州设立的江淮荆浙转运使衙门负责把大半个江南的物资通过运河运送到河南。而位于北运河入长江口的扬州就非常重要。
      宋代,真州作为政府漕、盐运的重要枢纽,置发运使、设转般仓,荆湖、淮南、江浙等地漕粮由此转运京师,淮盐运到真州入仓,江南各地漕船在此卸下粮食后载盐返回,船只来回不空。节省大量运输费用。真、仁两朝,每年漕运多达800 万石,占全国漕运的四分之三。盐运达7800 多万斤,真州因而被誉为是“ 东南水会”“ 寰宇达道”。
      “ 宋都大梁,有四河以通漕运:曰汴河、曰黄河、曰惠民河、曰通济河,而汴河所漕为多。”[1]
      “ 太平兴国六年,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2]
      “ 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路租糴,于真、扬、楚、泗州置仓受纳,分调舟船泝流入汴,以达京师,置发运使领之,诸州钱帛、杂物、军器上供亦如之。”[3]
      [1]《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年11 月第一版 4250 页
      [2]《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年11 月第一版 4252 页
      [3]《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年11 月第一版 4252 页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口”,汴河上的粮、盐,都是从扬、真州运来的。扬、真二州如此重要,位于它们南岸的镇江的位置也同样重要。
      二
      镇江地处长江入海口,唐时江面宽达40 里,海潮可以一直拍击到城墙根,形成“ 京江潮”, 所以镇江有“ 海门” 之誉,历代诗人有“ 海日生残夜”“ 海上明月伴潮生”“ 丹阳城南秋海阴” 之类的诗句,晚唐曾在此设镇海军以卫国门,提到的都是海。隋代开凿了江南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的水系,镇江也成了同时具有陆上运输、长江运输、运河运输以及稍后海上运输的重要埠渡和转运站。
      古时的运输,多要籍助镇江这个水陆码头,传统的运输方式有几种 :
      一是通过运河到镇江再行转驳。运河狭窄,只能航行小船,很多大宗物资要在镇江口岸入仓,再转驳上大船。或是向西运往上游的荆、湖、襄,再北转到关、洛等地,向南转到湘、广,或者向西入川。
      二是从上游运来的大宗物资木材、桐油、生漆、药材等,也要到镇江转驳,装到小船上,通过运河运住苏南、苏北。特别是木材,是捆扎成巨大簰筏顺江而下的,难以进入狭窄的运河。而苏北、苏南都是缺少木材资源却又非常需要木材的地区。这些巨大的簰筏停泊在镇江的江边, 被分解成小型的簰筏,再用小船拖拽着进入运河。港深水阔,可供停泊解筏、大宗货物的装卸。而从苏北出产的海货、盐、粮,苏南的物资,也需要通过运河小船运到镇江来转驳,装上大船, 便于江上航行。
      三是南北的运河上运来的客人和物资,有的也需要在镇江转成陆运,客人骑马坐轿,物资上车,行人过渡。或者反向由陆到水,与“ 南船北马” 功能相同,形成水陆码头。这种情况,通了火车之后更加加强。
      四是镇江具有优越的地质条件,沿岸多山,是石岸,形成深水港,可泊大船,不同于江北是泥滩浅岸,不便泊大船。很多运往江北的物资都是先囤在镇江后再运往苏北的。几十年前镇江还有“ 苏北物资转运总站”。
      唐代时,扬州有“ 扬一益二” 的盛名,是举国第一的通都大邑,著名的消费城市,所需的大量物资大都要通过对岸的镇江来转运。唐时分天下为十道,镇江隶江南道,后来又分为浙江道、浙江东、西道。浙西道的治所原在吴(今苏州),后被韩滉迁至润州,说明地位的重要。
      北宋时的江、淮、荆、浙转运使就设在扬、真州,江淮各地的漕、盐物资都要通过对岸的镇江来转口运输,发往京师。
      这样,就需要镇江有足够的仓储能力来囤积、转运物资。
      三
      “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 虽是清代诗人写镇江水上运输的诗,但这种景况早在唐宋元明时就已经具有了。
      镇江在唐宋之前的主要运输方式除了陆路,就是通过长江和运河,都是内河运输。
      靖康之变,汴梁沦陷,以后金国又以汴梁为都,往昔通过汴河向东京输送漕粮的渠道就此断绝。南宋定都临安,供给依江南而取之,又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元合一的格局。
      不过,北运河南段的运输功能还在继续,因为宋金对峙了一百多年,时战时和,边界在两淮一带,仍需要输送军饷补给。此外还有每年二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两丝绸的“ 输币” 要通过运河运到泗州交割,这一段运河还是通的。据文献记载,经镇江中转的漕粮每年约为三百一十九万斛,占各路漕米总数的68%。
据《嘉定镇江志》中载,镇江城内多处建有仓储 :
      “ 转般仓 绍兴七年,每上江粮运至镇江,冬则候潮闸,占舟而防摺,运纲兵亦复侵耗。 运使向子諲乞置仓以转爻为名,诸路纲至,即令卸纳。从之。在大围桥西北,前临潮河,后枕大江。淳熙戊戌,守臣待制司马伋、总领叶翥、运副陈岘三司同创。开禧初,守臣待制李大异增为五十四敖,逮今约储米六十余万石,外续纳米。军敖少,不足以容,司庚者拟于总所大军仓借敖交受。然以朝家椿积寄之他司,出纳混淆,两皆不便。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弥坚念滨江积贮最为利济,要须储蓄百万,以便转输,仓后隙尚可展拓。新开归水澳,去仓密迩,就运澳土积成敖基,力省工倍。乃以借敖增敖利害谂于朝。奉旨起盖敖宇二十座,以乙亥五月庚申鸠工。八月甲午竣事。”[4]
      “ 都仓在府治之东南,即学宫故址也。旧敖八岁,久倾摧,所贮无几。守臣待制史弥坚增创仓宇,并葺其旧而新之,越数月始毕。…… 泉凡千二十万,米一百五十五石。”[5]
      “ 户部大军三仓。南仓在范公桥,东北仓在子城西,西仓在江津。岁久弗葺,嘉定壬申总领钱仲彪次第修盖,阅再期,而三仓一新,积贮充牣。”[6]
但是,当蒙元骑兵南下灭宋,夺取了临安后,运输的形式又发生了变化。
      四
      “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7]于是又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元分离的格局。
      按理说漕粮通过北运河可输送到大都,但经过金国一百多年的统治,北运河大部已经淤塞,水浅沙涩,舟楫难通,有的地方只容小船,难以运送漕粮。江淮要岁贡漕米百万石,虽然在山东开凿了胶莱运河,但因水量不足而难以实现,于是,蒙元便开了海上运输之举。
      伯颜灭南宋之后,曾把所获的典籍图册通过崇明州自海上运到大都,至元十九年(1282 年),伯颜想起此举,命上海总管罗璧和朱清、张瑄造平底海船六十艘,载粮四万六千石,经海道发运,历经风浪,沿山求屿,风信失时,终于在次年到达直沽,算是海运成功。
      受此行之鼓舞,元廷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始设立了泉府司,专掌海运。
      罗璧,字仲玉,镇江人,弱冠从军,在南宋做过官,后来归顺蒙元,授宣武将军,千户。以明威将军身份镇守金山。被命开创海上粮道,升为怀远大将军,管军万户,因有功,最后官至都元帅、都水监。死后追封为豫章郡公。[8]
      另两位一起操办海运的朱清和张瑄却是海盗。[4]石印版《嘉定镇江志》卷十二“丹徒县”[5]石印版《嘉定镇江志》卷十二“丹徒县”[6]石印版《嘉定镇江志》卷十二“丹徒县”[7](明)宋濂等撰《元史》志第四十二  食货一  海运 第2364 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年11 月第一版[8](元)俞希鲁撰 《至顺镇江志》卷十九 人材 764 页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年6 月第一版
      根据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的记载,朱清和张瑄本是南宋末年的海盗,纠结了一帮无赖之徒在江浙沿海劫掠为生。朱清曾是杨姓富户家的帮佣,他竟夜杀主人,把他的妻子和财物一并掳去。他们因为常年横行海上,所以对海道非常熟悉,曾航行到山东、渤海一带,甚至到了高句丽海界。朝廷对他们禁捕不到,无可奈何。朝代更迭之后,朱清、张瑄接受了蒙元的招安, 被授予吏部侍郎,专事海运。[9]
      元廷为了保障海运的顺利,置“ 海道运粮万户府”,掌每岁海道运粮供给大都。万户位置很高,上万户府正三品,管军七千之上。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即使下万户府也管军三千之上。其官皆世袭,有功则升之。朱清被封为中万户府,张瑄为千户府。以后,又专设都漕运万户府二,止让朱、张二人掌管。二人熟悉水道,每年可从江南输粮三百三十万石至京师,因而官升至宰相,家至巨富。
      元代海运的路线是通过长江东出而入海,沿海岸线北上,过山东入渤海,驶入大沽口,运大都。虽然路途遥远,风浪险恶,但相比起陆路和河漕来,费用要节省很多。明代人估计 :“ 河漕视陆运之费省什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什七八。”[10]
      官费虽省,然而负责海运的多为海盗私盐贩,往往在公粮之外多夹带私货,中饱私囊,渐而有弊。官吏贪污,克扣脚力钱,还有海盗劫掠、风涛浪急,损耗甚多。后期又委私盐贩张士诚和方国珍办理,此两人用心不专,互相猜忌,后来都起事造反,自立为王。于是元朝的海运也随着国运的日衰而中止了。
      海运是以江淮、江浙的财赋为主,兼有闽、皖、赣、湖、湘、广等地的漕粮,在苏、松、扬、真等地集中,从刘家港入海。位于扬、真对岸的镇江是刘家港的纵深腹地,是江海锁钥和重要的囤储集散地,也是转驳运输的港口,因此建有庞大的仓储建筑。为了加强防备,元廷认为 “ 江阴、通、泰,江海之门户,而镇江、真州次之,国初设万户府以镇其地”。[11]镇江不仅设有万户府,而且还设有水军万户府,因为地处江海,位置重要,水上运输的任务繁重。
      五
      2009 年,在镇江的古运河入江口发掘出了十三座宋元时期的粮仓遗址,分为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时期,其中北宋两座、南宋十座,元代一座。根据同地出土的元代石拱桥遗址确认, 这里是拖板桥附近的转般仓和大军仓。
      转般仓为宋代设置,元代改名大军仓,《至顺镇江志》载 :“ 大军仓,在程公下壩北,前临潮河,后枕大江,即旧转般仓也。拖板桥,在今大军仓前。”[12]转般仓前临漕河,后枕大江,规模最大时,有南仓、西仓、北仓,此外还有香糯仓,专储镇江路和常州路运来的香糯米。仓内盖有仓敖七十四座,可储粮百万石。明代又改称镇西仓,“ 以受本府官民租粮”。清代以后,虽然粮仓废置,但此处仍保留了粮米仓的地名。
      宋元粮仓遗址的发现,足证了宋元时期镇江是作为漕粮储备之地,以供漕运之用,它们与江北的扬、真二州,以及江阴和刘家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转般” 即“ 转搬”、“ 转爻”,也即“ 转[9](元)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卷之二 朱张 第64 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年2 月第一版。[10]周良霄 顾菊英《元代史》第九章 商业交通 第515 页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年10 月第一版[11](明)宋濂等撰《元史》本纪第四十一 顺帝四  第879 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年11 月第一版[12](元)俞希鲁撰 《至顺镇江志》第542 页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年6 月第一版驳”,它的功能就是为了转运而设的。不管是通过陆运、河漕还是海运,镇江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水陆码头,它是一个可以沟通内陆、长江、运河和海洋的重要的转驳港口。它不仅可以在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元统一时起作用,而且在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元分离时作用更大。因为这种二元分离对于运输管道的需求更加迫切。
(作者为镇江市文联原副主席、镇江市作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