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打造“非遗进校园”的镇江实践

打造“非遗进校园”的镇江实践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11-29      阅读数:
打造“非遗进校园”的镇江实践
李英姿
      2021 年8 月,镇江入选2023 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将是镇江提升城市实力和成为国际化城市的一次重要契机。成功入选“东亚文化之都”,要求竞选城市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作为一座有着3000 多年文字记载历史、2500 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烙印,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也愈发受到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1] 截止目前,镇江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 项,省级非遗项目37 项,市级非遗项目136 项。作为非遗保护的核心,传承人的创新性传承,是非遗保持活力、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动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因时代、社会乃至相关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一些宝贵的非遗项目随着传承人去世而“断档”,还有一些非遗项目则面临传承人高龄,后继乏人的严峻现状。
      2021 年5 月25 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推动非遗普及教育”“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支持传承人参与教学,加强非遗师资培养。鼓励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推动职业院校设立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加强高等院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非遗进校园’,支持学校开展非遗展示、展演、竞赛及互动体验活动。”[2] 已于2013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 :“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将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以开设相关课程等形式开展传播、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培养专门人才。”[3]《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条例》规定 :“市、辖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发展特色教育。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活动,在景区、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展示、展演。”[1] 这些都为镇江“非遗进校园”指明了的方向,为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工作遵循。
      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如何以非遗传承人为核心,鼓励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吸引社会公众群体参与学习、传承和保护, 践行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重要的途径之一是“非遗进校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知非遗文化,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学校作为非遗保护群体参与的重要阵地,在非遗的传播、培训和研究、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批青少年的进入和参与,现代文化理论与观念的介入,网络与新媒体的赋能,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扬非遗,让非遗与年轻人有了“亲密接触”,唤起年轻人对保护非遗、传承非遗重要性的认识,促成非遗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体验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这些都为传统的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它们进一步走近了现代生活。
      2020 年10 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青年网主办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发布,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民俗等多个非遗门类,通过树立案例典型、探寻经验方法,在青少年群体中、在“非遗”推广领域引发了极大关注,进一步促进了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与发展。
      “非遗进校园”实际上就是进校园播撒非遗“火种”,将非遗知识融入到学生课堂,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让其真正“活”在当下,使校园成为“非遗”保护的一方沃土,才能让留存千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非遗以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走进校园以课堂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在校园内展示非遗技艺,让广大青年学子感受非遗魅力,同时自己亲身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学习之中,培养青年学子对非遗的兴趣,以此来扩大非遗传承的主体范围,实现非遗的代代相传。“非遗进校园”相比于传统的非遗师徒传承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非遗进校园”是“一对多”同时教学的形式,打破了传统非遗师徒传承或家庭传承中“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分时教学的形式,使得非遗传承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 ;再者,“非遗进校园”中的主体大多为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在我国属于低龄人口,有利于改善当前阶段非遗传承人年龄层次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非遗传承人高龄化的困境,并且学生群体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等的接受度较高,有利于非遗技艺融入现代元素,与时俱进 ;最后,“非遗进校园”能够使得非遗与社会公众产生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学习中,非遗技艺传承人表演和传授非遗技艺能够真切且实地向公众展现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特别是对于非遗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目前,镇江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群体把“非遗进校园”共同纳入到非遗保护工作的体系当中,对各级非遗传承基地加强指导、加大扶持、盘活利用,为他们进入校园、学术研究、传承教育牵线搭桥,与镇江大中小学校共同推动活动的开展。“非遗进校园”同样已经得到了广大非遗传承人认可,他们利用各种平台,勇于创新,打造艺术品牌。“非遗进校园”成为镇江市民间文化艺术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的品牌活动之一。镇江市民间文化艺术馆自2007 年开始举办“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每年均举办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对镇江市非遗进行了很好的宣传与弘扬,引发广大师生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热爱,取得良好效果。
      近十几年来,随着“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日益深入,非遗的校园传承从注重传播、鉴赏逐渐趋向技艺创新、技能传承,从而迈向“认识”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新阶段,使非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更为广泛,青少年的认同感得到大幅提升。“非遗进校园”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以非遗保护项目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教育实践。根据国内各地“非遗进校园”的开展,结合镇江开展“非遗进校园” 的多样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3 种模式 :
      一是“传承人+ 学校”模式,即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旅游协会等部门牵头,邀请相关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在校园课堂里展示非遗技艺,学生通过与传承人之间的互动亲身体验非遗。其中,模式中的“学校”又可细分为大学、职业院校和一般素质教育学校,与大学、职业院校合作主要是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承人,一般在学校内设置固定专业,并采用定期授课的方式,讲授理论和实践课程,而一般素质学校指的是普通小学或中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遗兴趣,一般不定期授课。镇江市加大职前、职后教育力度,推动职业院校在相关单位设立农业人才教学实践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围绕镇江香醋、丹阳眼镜、扬中河豚等经典非遗产业,开展优秀乡土人才选拔,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苏大学合作,邀请吕存、周宝康、康顺伟、朱文祥等4 位非遗传承人,开设“乱针绣”“太平泥叫叫”“铜版彩画”“扎染画缋”4 个非遗传承研修班,以传承人和教师联手的“双师制”模式,探索在高校培养非遗传承人的新路径,打开与高校联合保护和传承本土濒危非遗项目的新局面。作为江苏省级、镇江市级非遗项目“孙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院长的霍培林,在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孙氏太极拳班,按国家正大力推进的职业教育“1+X 证书制度”改革试点要求,由镇江孙氏武学研究院同时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这种模式可以超越以知识普及为主的常规方法,将非遗技艺列入课程、编为教材,有针对性地培养传承人,真正地进入到技能培训的更深层面。
      二是“工作室(艺术馆)+ 培训班”模式,即由镇江非遗主管部门扶持,引导市场上的非遗工作室(艺术馆)走进校园开设非遗培训班。各非遗工作室(艺术馆)和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镇江民间文艺家协会等牵头主办校园培训班,由非遗传承人担任培训负责人向培训班学员亲自授课。通过采取“展示+培训”形式,打造非遗常态化、动态化、沉浸式展示场景。镇江市梅庵派古琴艺术馆每年邀请杭州、常熟、温州、扬州等全国各地的古琴演奏名家前来镇江参加古琴艺术交流活动,举办名家名曲传承音乐会和梅庵派古琴新人学习评奖活动,有关方面可利用这一契机,走进校园举办培训班,能够吸引和造就一大批非遗年轻爱好者,更加拉近非遗与青年学生的距离,加快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脚步,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2021 年3 月10 日央视十套《探索·发现》之“匠人·匠心”栏目播出了镇江非遗“留青竹刻”艺术传承人王云飞,在注重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同时,虽然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招收学生,但仅有学生20 多人,其中只有近10 人已能熟练掌握全部手工技艺流程[1],充分说明了这个非遗传承保护面临传承危机。镇江非遗主管部门等可以鼓励这些工作室走进校园,走出封闭的空间,举办培训班,使非遗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既能传艺育人,又赋予传统技艺更多的时代内涵,改善和克服非遗技艺后继乏人的局面。
      三是“学校+ 基地+ 公司(研究机构)”模式,即大学或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基地及商业公司三方合作,形成集人才培养、非遗传承、非遗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此模式的代表性地区是湖北省荆州市,当地的荆州创业学校吸纳了12 位非遗传承人、招收了300 多名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学生专攻非遗技艺,开办了非遗职教课堂,并且该校在荆州非遗传承基地和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2014 年,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德盛参观荆州非遗传承基地时评价道 :这种“学校+ 基地+ 公司”的模式,开启了我国非遗保护的“荆州模式”[2]。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非遗教育研究中心、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走在了校企合作的前列,成立合作公司、研究机构或借助第三方商业转化平台,成功将非遗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共同推动非遗的发展与创新,增强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镇江市需要继续探索这种三方合作模式,把非遗技艺的传承传播纳入到良性的保护轨道上,开启有计划、有重点的非遗项目校园行的全新尝试,走出一条考虑自身特色、符合发展需求、多元参与融合的传承新路,实现三方共赢的目标。
      实践证明,“非遗进校园”不仅是让非遗走进校园的必然选择,也是群体智慧下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虽然“非遗进校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适合这种传承形式的非遗项目类型较为单一,更多的以手工艺美术品制作为主,但是“非遗进校园”相比于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不仅增加了非遗传承的范围,而且传播了非遗文化,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渗透、植根和传播。镇江市应结合自己的优势,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 各种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提升镇江市本土非遗品牌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让悠久的非遗文化继续薪火相传。
(作者为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1 梅永生、林兰 :《京口“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登上央视》,《镇江日报》,2021 年3 月15 日,第2 版。
      2 罗序文、叶俊 :《荆州十八匠 :非遗传承新探索》,《湖北日报》,2015 年7 月24 日,第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