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非遗保护最好的表现形态是完美展现

非遗保护最好的表现形态是完美展现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非遗保护最好的表现形态是完美展现

    ——以国家级群星大奖作品镇江丹徒《南乡田歌》为例
 
         吴林森 方 范
 
  【摘 要】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应是强化其科学性进行,这是前提。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强调在原住民群体中进行,这是保证科学性进行的根本。任何文化现象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任何类型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类型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离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的文化土壤去进行保护工作,那只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次破坏。非遗最好的表现形态是完美展现,否则所谓科学性也成了一句空话。以群星大奖作品镇江丹徒《南乡田歌》为例。
  【关键词】 非遗科学性保护 原住民群体中保护 南乡田歌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思想资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基因。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当代文化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是国家文化部早先对文化馆、站负责本地区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搜集、整理、保护工作任务的延续和提升;更是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然而,当我们在具体进行这项伟大的保护工程时,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摆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究竟应该保护什么样的民族民间文化?
  就概念而言,民族民间文化也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正如国家文化部孙家正部长所指出的:“20世纪是中国取得惊人进步的世纪,但也不可否认,也是中国文化遗产遭受最大破坏、失落的世纪。当务之急,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开掘。”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非遗保护工程,必须强调科学性。因为此项保护工程实践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提倡科学保护,就是说,我们要保护的是“李逵”,而不是“李鬼”。如果一个区域,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时,捧住了李鬼作一番祷告,做起保护文章,而放掉了李逵,岂不贻笑大方?
  简而言之,我们保护的是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问题是科学鉴定。
我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共同创造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面对这项浩瀚的保护工程,提倡科学保护是必须的,也是前提。
  否则,抱了“狸猫”,放了“太子”,保护就成了“搞笑”,我们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本文在强调非遗保护科学性的同时,提出一种观点:非遗最好的表现形式是完美展现。让我们以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大奖的镇江丹徒《南乡田歌》为例。
 
(二)
  2007年11月19日,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受人瞩目的群星大奖在晚会上揭晓:镇江市选送的无伴奏女声民歌组合镇江丹徒《南乡田歌》荣获大奖,并同时获创作奖。
  喜讯传来,镇江文艺界一片沸腾。有识之士纷纷表示,既展现了镇江地域非遗保护成果又反映了镇江地域文化的艺术精品《南乡田歌》,获此殊荣属于名实相副。
  群星奖是国家文化部为发展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而设立、与专业“文华奖”并列的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创办于1991年,已举办了十五届,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权威性、艺术性和广泛性得到各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专家评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还有,要获得群星奖的参赛资格,必须是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艺术赛事的金奖作品。而获得群星奖的参赛资格,仅仅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还要进行初赛、复赛,通过重重搏击,才能杀入决赛。进入决赛再获得大奖,当然是难上加难了。
  无伴奏女声民歌组合《南乡田歌》就是这样一路过来的。
  其实说到南乡田歌,镇江人都不陌生。南乡田歌中的南乡,就是镇江市丹徒区的南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丹徒有着独特的地貌、丰富的资源。《齐书•周郡志》称其地域“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而境,似河内为重”,有山有谷、有丘有圩、有湖有洲的地貌,使丹徒以兼有北方雄奇与江南秀美显示出独特的神韵。丹徒还是江南闻名的古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着十分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南乡田歌就是其中最出彩的部分。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属于全人类,但它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确定我们的保护工作在原住民群体中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就保证了其科学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人群在生产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的,积淀下来的,我们的保护工作一定不可以脱离滋生它成长的土壤。这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强化其科学性的决定性因素。
  南乡田歌主要分布在江苏镇江丹徒南乡的上党、宝堰、荣炳、三山、上会、黄墟一带。
  田歌又称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薅秧歌、薅草锣鼓等,是长江、珠江流域广大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一种民歌。在这些地区,农民一般要种两季或三季,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此,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以唱歌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自发要求。丹徒南乡地处“吴头楚尾”,当地农民劳动伴歌,已为习俗,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音乐的活化石。
  山歌、田歌均与当地农民劳作有关。主要有耕田的“耕田嘞嘞”,插秧时的“插秧田歌”,打麦收获时的“打麦号子”,耥草劳作时的“耥草田歌”,车水时的“车水号子”等等。
  丹徒南乡田歌最大的特点是,以歌手在劳动场合即兴创作,口耳相传为主。
  南乡田歌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内容分传统歌谣、即兴创作和新民歌三种。
  在长期劳动中产生,流传于一定区域范围中,大多数作品由民歌手自行创作编排,用口传心记方式进行传唱流播,是未经文人雕琢修饰的民间音乐。
  比如,“耕田嘞嘞”是农民驾牛耕田唱的歌。说是唱,其实是喊,是农民与耕牛的对话和交流,这种耕田唱的田歌,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但音调高亢、有力,既是命令和鼓励耕牛,又是农民自身的一种陶醉和享受,在“耕田嘞嘞”中完成劳作。
  又比如,打麦号子则充满了喜悦:
大麦上场小麦黄,
男娃少下田忙,
小麦上场插黄秧,
今年丰收有指望,
麦子收得堆满仓,
一季收了一年粮。
  而耥草田歌则充满了农民的辛酸:
田歌好唱口难开
樱桃好吃树难栽
清水池里栽红菱
莲蓬结子藕成根
……
  就历史而言,丹徒田歌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稻耕文化时期,特别是丹徒田歌是农民在劳作时的劳动歌,含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民间音乐的源头,是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化石。
 
(四)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流传方式是非官方的,它的流传主体是人。人的因素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关键。
  正因为是非官方的,所以笔者在文前已阐述了保护工作在其原住地群体中进行的科学性。由于非物质文化流传的方式是民间的、口传心授的,因此保护“人”尤为重要。
  说到保护“人”,就不得不说一说南乡田歌其代表性的重要传承人孙阿英。
  孙阿英生于1957年7月,从小就喜欢学唱山歌。四五岁时,母亲便把她带到田头,从小听到的就是田歌。十多岁时,大人们所唱的田歌她已大部分会唱。小小年纪,唱起歌来有板有眼,毫不怯懦。她走到哪唱到哪,每天都要唱上几段。车水号子、插秧山歌、打麦号子、数螃蟹等等,每支歌她都唱得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可以说孙阿英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田歌声中度过的。
  1986年,孙阿英参加江苏省“田野之春”农民歌手大赛,摘取了二等奖;1995年,她又参加了强手如云的江浙沪吴歌大赛,捧回了“女歌王”桂冠。在演出现场,孙阿英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心情非常激动。她没有想到这世代传唱的田歌能为自己带来这么大的荣誉,为家乡扬了名,也为乡亲们争了光。1996年镇江市教委将她模范教学、自学成才的先进事迹编进了镇江市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科书里。
  孙阿英将多年辛勤劳动换来的累累硕果,看成是自己又一新的起点,1997年由她主创编导的《田歌联唱》,在江苏省少儿艺术节上荣获创作和演出双二等奖,这项成绩成为丹徒县在省少儿艺术节上零的突破。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均为丹徒三山民间田歌能面向全国、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似乎也为南乡田歌作了一个注脚。《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省市县电视台、美洲东方卫视等都相继报道或拍摄了艺术专题片,台湾大陆寻奇摄制组也闻讯赶来进行了拍摄采访。
  建国时,南乡田歌曾从田间唱到舞台。可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孙阿英们等优秀农民歌手频频在全国相关艺术赛场上获奖的同时,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丹徒南乡田歌赖以生存的载体正在逐渐消失,高强度的农田劳作也已被机械化替代,会唱原汁原味田歌的老人大都80岁上下,加之演唱的即兴性,不便于纸面保存,田歌文化形态正在迅速消亡。
 
(五)
  那么,南乡田歌如何才能科学保护呢?镇江的文化部门在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非遗最好的表现形式是完美展现,应该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本土民族民间文化的展现活动,让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南乡田歌。
  应该说,丹徒区党委、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在10多年前就由丹徒文化馆联系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组成采风队,八次深入到丹徒南乡的上堂、宝堰、荣炳、三山、上会等乡镇,行程400公里,采访了近百名歌手,抢录了数十首珍贵的田歌。近几年来,丹徒区文体局又决定成立南乡田歌保护基地。已申报了南乡田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组织专业班子和专项经费,专门用于田歌的抢救和研究。并决定保护丹徒南乡田歌的生存环境,开展区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的命名活动,举办“南乡田歌节”,恢复和发展区域性田歌传统活动,使之成为丹徒乃至镇江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然而这些,都只能说明南乡植根于丹徒这块沃土,是镇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但,如何让镇江丹徒南乡田歌这项“活态文化”、“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永远地活下去,向世人展现其崭新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不得不说到作品无伴奏女声民歌组合《南乡田歌》的音乐再创作者王弘。
  无伴奏女声民歌组合《南乡田歌》参加的是群星奖大赛,获得的是音乐类大奖,不是民歌类比赛,其难度可想而知。
  王弘毕业于南艺,长期担任市文化局文化艺术处处长,在繁忙的工作中一直坚持音乐创作,写出过许多优秀作品,在全省全国获过许多奖。王弘又是丹徒人,南乡田歌应该耳濡目染。可再创作有时候比新创作更难,既要保持南乡田歌的原汁原味,又要在艺术表现上有所升华,这是一篇大文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如何将南乡田歌这篇民间神韵之作更为绚烂动听,在音乐处理上王弘作了大胆探索,并取得了成功。
  当然,成功的背后,还有镇江市文广新局领导、镇江市文化馆领导,这些艺术生产的决策人,把参加全国大赛的作品与地域文化紧扣、把艺术精品制作和非遗保护相联,这不能不说是棋高一着。
  还有,包括孙阿英女儿在内的全体演员的不懈努力……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文化是最本源的文化,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说到底是活的文化。所以我们的非遗保护核心应该是在“动态”中对人和艺术的保护。保护文化遗产只有发动民间的力量,开发“人”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环境中的完美展现。
  无伴奏女声民歌组合《南乡田歌》荣获大奖,给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只有继续“活”在社会空间展现,这样的保护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作者吴林森为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馆员,江苏省文化厅非遗保护专家组成员;方范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镇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