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焦山历史遗址自然庵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焦山历史遗址自然庵
蓝纯龙
【提 要】 自然庵创建于北宋,原建于山上,后移山下现址。其中两建筑黄叶楼、观澜阁负盛名,然画禅山房知者甚少,殊不知郑板桥在画禅山房留下诗篇。笔者索史寻志,将自然庵的历史及其所有建筑作一梳理,让读者对自然庵历史景观、人文景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焦山 自然庵 画禅山房 黄叶楼 观澜阁
昔日自然庵紧靠松寥阁,这是焦山历史上重要的建筑,它的建筑特色是不对称,在不对称中求得建筑的平衡,使得建筑充满了人情味,装饰充满了人文气息,庭院小品充满了自然情趣,因而来焦山的文人骚客都要在此驻足。
1. 移址重建自然庵。据《焦山志》记载:“自然庵始创建于北宋。旧在后山观音岩右,垒石而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建于山下文殊阁西(现址)。真武殿之右,高鉴书额。又‘天然图画’书额,沦江赵祥书。郑板桥书联:“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乾隆壬午(1762)重建。”
北宋时自然庵呈什么样景,史料没有记载,更没有图可查,只有从诗人咏自然庵的诗句中找。宋代佛印至焦山任住持期间评定《焦山十六景·自然庵》诗云:“叠石为庵本自然,此庵成就在先天。”乾隆年间地方文士李御在《宿自然庵》诗中云:“到门尘迹少,小圃乐清真。”时自然庵前涛涛江水,奔腾而过,清代武康(浙江)举人徐熊飞从险壮的角度,描写其景观,在《同人集焦山自然庵分韵》诗中云:“江流忽西转,烟翠莽重迭。洪波蹴天起,截险心魂慑。”其诗句不胜枚举。
“自然庵”移至山下,致使有了新气象。据《继焦山志》记载:“……门内为竹径,今改蓬径,北为北极阁,下为画禅山房,又为黄叶楼,佛楼,梅花楼,此为后进。前进左为观澜阁,中为停雪幽居,右为湖香精舍,庵曾中落。咸丰年间,有主僧定峰崛起,鹤山六净溯源继之。六净溯源又以画名,彭(玉麟)刚直公莅山必临馆于此。连甍对溜,为各庵之首。”庵主由定慧寺方丈兼任。
2. 别具一格筑船厅。“自然庵”院外门为卷棚顶,里外二柱,圆门,步进圆门,正面回廊,此筑为歇山式,问之今人曰:“蝴蝶厅”。笔者查《京口漫笔》记载:“……(北极)阁前为‘船厅’,此厅建于阁前院中,四面皆玻璃窗,通明透亮。船厅四面,皆有走廊通其它各屋……”今天我们看玻璃不是稀奇之物,然在清末玻璃却是稀奇之物,可见当“蝴蝶厅”四面皆玻璃窗多么的奢侈。
庵主为何筑成船状?古时门外是急湍的江水飞泻而过,夏日坐船厅里,听着惊涛扑岸,看着奔腾的江水,似有在江中飘荡之感。这种不俗于建一亭、竖一阁,而是巧思妙构将可观水的地方建成船状,颇有新意,因而成为当时文人常光顾之地,乐意坐在船厅里,享受一下坐旱船的滋味。
3. 黄叶楼上观秋景。据《焦山志》记载:“黄叶楼在自然庵北极阁后,道光二年(1822)建。江苏巡抚陶澍题额并书。”焦山地理位置特殊,使得植物四季变化:春,野花盛开,彩蝶飞舞;夏,山间苍翠,百鸟争鸣;秋,黄叶飞舞,苍枝伸臂;冬,山石裸露,银装素裹。“春看山翠,冬看山骨”。焦山四季有变,最美为秋季。时由夏日多雨,山林青翠,秋风徐来,青翠泛红,霜降山林,由红变黄,致使“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时泰州贡生陆篯龄秋日来焦山看到山林叶华,感慨而赋《焦山看红叶同耕隐上分韵》诗云:“流青叠翠遍山洼,秋老江南叶叶华。”时人郭汝砺登“黄叶楼”看秋景,留《焦山看黄叶》赞景诗云:“万顷沧波阔,琉璃一片黄。”其诗句不胜枚举。
4. 北极阁上眺山景。“船厅”后有一座旧为三层(三层为暗层)面南楼,称“北极楼”,其址原为“真武殿”,始建于明宏治丁巳(1497),由明代焦山寺方丈、三山都纲妙福建。清顺治辛丑(1661),僧德戒重修,后改建为“北极楼”。站在南廊可眺远山近水,此楼又称“北极阁”。
登上二层,金黄芦苇,一望无际,江风习习,芦苇翻浪。晨曦金色阳光斜射,傍晚金色西霞反射,山黄映水波,波光泛金波……真是美不胜收。
登上三层,视野开阔,近景——飞流长江,百舸争流;中景——象山、汝山、小米山、京岘山,层林尽染;远景——蓝天绕白云。这不是一幅立体长轴“秋色山水”长卷画吗?
因“景中有诗,诗中流情”,有很多咏“焦山秋景”诗词、文赋记录在古籍里。在此不一一枚举。
5. 画禅山房已成史。“黄叶楼”旁楼称“梅花楼”;“梅花楼”旁一平房称“画禅山房”。古时“画禅山房”院中种植修竹,在江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与假山形成了动静互映,因而不失一处好景观。郑板桥在焦山期间非常喜欢这里,时常来此会文友,谈诗论画,留有诗篇:
题自然庵墨竹
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
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
诗中“竹木参差”多为古人赞之。据法式善《梧门诗话》记载:“京口焦山,竹木蓊郁……”《广陵集》记载:“……其(指焦山)树薄木而竹厚。”东坡《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中道:“焦山何有有修竹?”宋·高翥《焦山》诗中道:“四周竹树郁崔巍。”
诗中“竹木参差”又是指什么竹?此竹多种。《至顺镇江志》记载:“慈竹、紫竹、斑竹、圭竹、水竹、侯竹、筋竹、苦竹、淡竹、燕竹、筿竹、金碧竹、象牙竹。”并有详细注释。
焦山竹多,使得爱画竹的郑板桥在此写生。有人说:“郑板桥早年画墨竹,有形态,无神态;有静态,无动态;为上品,不为精品。正因为焦山常有江风吹拂,使得画禅山房庭院里墨竹摇晃。郑板桥抓住了竹的动态之美,使得静动交织,从而体会到:“目中有竹,心中有竹”,这是浅层次的认识。要做到“笔下画竹,心中无竹”,这是高层次的感悟。那么,“笔下画竹,心中无竹”又怎么画竹呢?此笔下的竹,有诗、有书、有画、有情、有意。真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似在书,似在画;笔下生情,妙笔生画。因有此境界,使得郑板桥成为“清代画墨竹第一人”。
今天的“画禅山房”三间二厢,二厢南墙“观音斗墙”,此为民国时期建筑。可见早年郑板桥画竹的“画禅山房”早已不存。这就是“史料定格了历史,建筑延伸了历史”。
6. 伟建高筑观澜阁。与昔日松寥阁齐名。松寥阁随历史而去,“观澜阁”仍在。观澜阁本为自然庵里一建筑,因此它与自然庵紧紧联系在一起。据《京口山水志》记载:“自然庵……内有观澜阁,道光二十七年(1848),邑人赵衷建。”今观澜阁檐下悬一巨匾,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丹徒大港人赵楫书。据新编《焦山志》引《画禅随笔》记载:“观澜阁额曰‘云水依然’,跋云:‘余既重葺印心石屋,山僧以此阁当日先公登临最多,请并新之。因从其请,以识先德,并题额用留鸿爪云。”
历史上的观澜阁并不是今天这般模样,从“清道光六年(1826),高廉绘制《焦山胜境全图》”看,时观澜阁不过小些而已。可见,历史上的“观澜阁”建过多次。
今观澜阁东围墙足下,长着一棵如龙行蛇,盘根错节古枫杨树(不落叶乔木),树冠如盖,已将阁半掩在翠绿之中(树龄300年)。此古枫杨树主干三分之二已腐烂,主干仅高8米,直径1.35米,仅三分之一树干在吸收着养分。阁前一条小河(内江河),水平如镜。此阁与古枫树相互借姿,配合得恰到好处,又与河岸柳相互借姿。有动、有静;有人工、有自然;有远山、有近水;有声、有色,组成一个小景区,颇似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因而博得游人称道。
为什么一座普通临水建筑建得如此大呢?古人认为“仙人好楼居”,这也许早年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古人对楼、阁有一种特殊情感。因此,我国历代帝王将相、达显贵人、望族名士,都很重视楼、阁这种高大的建筑形式。“高大”最能体现尊严、高贵,权势、财富。因此,纷纷大修楼、阁,以显其身份。可见中国园林受种种文化的影响,为此,将这种建筑形式引进园林。在今天的园中看到高大的楼、阁,一般建在显赫位置上。高大,显其重要性;显赫,显其不可缺少性。
今观澜阁又是怎样的景观?当你坐在阁中,山野轻风拂拂地吹着树叶沙沙,细听虫鸣蝉声、百鸟争鸣、山鹰猎声、古刹钟声;山下江水叩拍(内江堤),外江澎湃的潮声,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此时的各声就像汇合着以江水潮声为主旋律的“交响曲”,和谐悦耳,这就是观澜阁的景胜处。
这种格调非常的高雅,并不是一般人都能够欣赏理解得了的雅趣。从美学角度看,这是一种“移情”,就是通过你的美感和理解能力,展开你的想象力、运用你的审美观,将自己的思想、情趣投射到外在的景观中去,使景化为情,情化为景,达到“情景交融”。用这样的一种“心境”来欣赏园林中的景观,正是中国的园林精髓所在。
7. 典雅灵巧梅花楼。在北极阁旁有一座楼,旧称“梅花楼”。何称“梅花楼”?古时楼前有二株梅,此梅原为焦山自然生长,山上的梅大多数生长在石缝里,少部分生长在山足。焦山梅色为红色,道光年间,邑人布衣诗人张崇兰诗曰:“红梅俗名朱砂梅。”娇而不艳,颇得文士赏识,因而山僧迎合文士的胃口,在梅前筑楼,坐在楼下可赏梅姿,站在楼上可闻梅香。此梅的来历,清代方丈借庵诗注:“自然庵老梅二株,皆数百年物,已枯朽矣,今梅花楼下,更植新枝也。”可见早年二株因树龄长,盘根交错,姿态苍古,老态龙钟,为此,乾隆南巡来焦山,画梅一幅。此嘉庆《两淮盐法志》有记载:“高宗纯皇帝(乾隆)御赐:御笔《梅画》一幅并诗及跋。跋中有:……焦山别室,庭梅正放。对之有会,辄为写生”之句。
因自然庵有这两株数百年姿态苍古梅,故建一楼赏之称“梅花楼”。在这里楼与梅构成对景,一自然,一人工;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历史没有对这两株梅作详细记载,只有从古人咏梅诗中,看其兴衰。探花王文治诗云:“老梅才两树,屈干欲千寻。”因它太苍古,一度枯萎,为此,时与张崟并称“张松顾柳”的顾鹤庆诗云:“婆娑两龙影,犹在一樽前。”不久,盘龙行老梅又魂返。为此,关心者欣喜咏魂返老梅诗,被汪由敦赞叹为“皖省论才,当让此生独步”的齐彦槐有诗云:“老梅前卅载,江上见横斜。”在另一首诗序言中道:“自然庵古梅二株,夭矫如龙。嘉庆年间为雷雨拔去,其一株枯桩尚存,旁茁孙枝,今栽拱把,而屈曲槎牙,殊有龙意。”张舸斋司马作《梅龙抱孙歌》,诗曰:“江山灵气无不钟,两株夭矫梅中龙。故老相传六朝物,虬枝压倒黄山松……”时定慧寺方丈诗僧清恒,对此梅情有独钟诗云:“森森万竹伴幽姿,彻骨冰霜总自持。”清代后期,这株老梅不幸被淫雨侵根,使得根土松动,又不幸给肆虐狂风拔掉。至此,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梅毁于天灾。曾为两淮盐运使的曾燠故地重游自然庵,看不到老梅,感叹赋诗云:“仙姿已化华阳鹤,高格空思汉代人。”因此梅有姿态,时人绘《探梅图》,诗人看图留诗。时人徐玮文留诗云:“清心诗迹卷,喷鼻画藏梅。”
自然庵内建筑甚多,因不规则,入其而迷,因此,民国时,时任方丈雪烦评定《焦山十六景》,其中一景写自然庵,(江亢虎执笔,时任《北洋官报》总纂),诗曰:
自然庵问道
自然北阁快登临,黄叶楼高禾径深。
更喜蓬莱仙境近,一舟不系入江心。
茗山在《焦山诗选》中为“自然问道”加注:“自然庵内北极阁、蓬莱境,均道家遗风。又有黄叶楼、竹径及船厅。”为此古人题“似蓬莱境”(此碑现张冠李戴镶嵌焦山碑林张即之书《金刚经》入口圆门楣上)。今“自然庵”仅有北极阁、黄叶楼、梅花楼、画禅山房,观澜阁、佛楼等建筑,还有池、榭、亭、桥、假山、竹径,伴一古树,游人至此,留连忘返。昔小池、小桥、竹径仍在,不失一处好景观,可谓“园中园”。有书称:此处为焦山“蓬莱仙境”,实不为过饰之词。
参考文献
《焦山志》清·同治 吴云辑(刻本)
《焦山续志》清·光绪 陈任旸辑(刻本)
《焦山志》释茗山 杨积庆 李之 杨瑞彬 释觉空 释曙光 方志出版社
《焦山诗汇》茗山 主编 杨积庆 总纂 茗山法师 印赠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办公室原副调研员)
蓝纯龙
【提 要】 自然庵创建于北宋,原建于山上,后移山下现址。其中两建筑黄叶楼、观澜阁负盛名,然画禅山房知者甚少,殊不知郑板桥在画禅山房留下诗篇。笔者索史寻志,将自然庵的历史及其所有建筑作一梳理,让读者对自然庵历史景观、人文景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焦山 自然庵 画禅山房 黄叶楼 观澜阁
昔日自然庵紧靠松寥阁,这是焦山历史上重要的建筑,它的建筑特色是不对称,在不对称中求得建筑的平衡,使得建筑充满了人情味,装饰充满了人文气息,庭院小品充满了自然情趣,因而来焦山的文人骚客都要在此驻足。
1. 移址重建自然庵。据《焦山志》记载:“自然庵始创建于北宋。旧在后山观音岩右,垒石而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建于山下文殊阁西(现址)。真武殿之右,高鉴书额。又‘天然图画’书额,沦江赵祥书。郑板桥书联:“山光扑面因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乾隆壬午(1762)重建。”
北宋时自然庵呈什么样景,史料没有记载,更没有图可查,只有从诗人咏自然庵的诗句中找。宋代佛印至焦山任住持期间评定《焦山十六景·自然庵》诗云:“叠石为庵本自然,此庵成就在先天。”乾隆年间地方文士李御在《宿自然庵》诗中云:“到门尘迹少,小圃乐清真。”时自然庵前涛涛江水,奔腾而过,清代武康(浙江)举人徐熊飞从险壮的角度,描写其景观,在《同人集焦山自然庵分韵》诗中云:“江流忽西转,烟翠莽重迭。洪波蹴天起,截险心魂慑。”其诗句不胜枚举。
“自然庵”移至山下,致使有了新气象。据《继焦山志》记载:“……门内为竹径,今改蓬径,北为北极阁,下为画禅山房,又为黄叶楼,佛楼,梅花楼,此为后进。前进左为观澜阁,中为停雪幽居,右为湖香精舍,庵曾中落。咸丰年间,有主僧定峰崛起,鹤山六净溯源继之。六净溯源又以画名,彭(玉麟)刚直公莅山必临馆于此。连甍对溜,为各庵之首。”庵主由定慧寺方丈兼任。
2. 别具一格筑船厅。“自然庵”院外门为卷棚顶,里外二柱,圆门,步进圆门,正面回廊,此筑为歇山式,问之今人曰:“蝴蝶厅”。笔者查《京口漫笔》记载:“……(北极)阁前为‘船厅’,此厅建于阁前院中,四面皆玻璃窗,通明透亮。船厅四面,皆有走廊通其它各屋……”今天我们看玻璃不是稀奇之物,然在清末玻璃却是稀奇之物,可见当“蝴蝶厅”四面皆玻璃窗多么的奢侈。
庵主为何筑成船状?古时门外是急湍的江水飞泻而过,夏日坐船厅里,听着惊涛扑岸,看着奔腾的江水,似有在江中飘荡之感。这种不俗于建一亭、竖一阁,而是巧思妙构将可观水的地方建成船状,颇有新意,因而成为当时文人常光顾之地,乐意坐在船厅里,享受一下坐旱船的滋味。
3. 黄叶楼上观秋景。据《焦山志》记载:“黄叶楼在自然庵北极阁后,道光二年(1822)建。江苏巡抚陶澍题额并书。”焦山地理位置特殊,使得植物四季变化:春,野花盛开,彩蝶飞舞;夏,山间苍翠,百鸟争鸣;秋,黄叶飞舞,苍枝伸臂;冬,山石裸露,银装素裹。“春看山翠,冬看山骨”。焦山四季有变,最美为秋季。时由夏日多雨,山林青翠,秋风徐来,青翠泛红,霜降山林,由红变黄,致使“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时泰州贡生陆篯龄秋日来焦山看到山林叶华,感慨而赋《焦山看红叶同耕隐上分韵》诗云:“流青叠翠遍山洼,秋老江南叶叶华。”时人郭汝砺登“黄叶楼”看秋景,留《焦山看黄叶》赞景诗云:“万顷沧波阔,琉璃一片黄。”其诗句不胜枚举。
4. 北极阁上眺山景。“船厅”后有一座旧为三层(三层为暗层)面南楼,称“北极楼”,其址原为“真武殿”,始建于明宏治丁巳(1497),由明代焦山寺方丈、三山都纲妙福建。清顺治辛丑(1661),僧德戒重修,后改建为“北极楼”。站在南廊可眺远山近水,此楼又称“北极阁”。
登上二层,金黄芦苇,一望无际,江风习习,芦苇翻浪。晨曦金色阳光斜射,傍晚金色西霞反射,山黄映水波,波光泛金波……真是美不胜收。
登上三层,视野开阔,近景——飞流长江,百舸争流;中景——象山、汝山、小米山、京岘山,层林尽染;远景——蓝天绕白云。这不是一幅立体长轴“秋色山水”长卷画吗?
因“景中有诗,诗中流情”,有很多咏“焦山秋景”诗词、文赋记录在古籍里。在此不一一枚举。
5. 画禅山房已成史。“黄叶楼”旁楼称“梅花楼”;“梅花楼”旁一平房称“画禅山房”。古时“画禅山房”院中种植修竹,在江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与假山形成了动静互映,因而不失一处好景观。郑板桥在焦山期间非常喜欢这里,时常来此会文友,谈诗论画,留有诗篇:
题自然庵墨竹
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
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
诗中“竹木参差”多为古人赞之。据法式善《梧门诗话》记载:“京口焦山,竹木蓊郁……”《广陵集》记载:“……其(指焦山)树薄木而竹厚。”东坡《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中道:“焦山何有有修竹?”宋·高翥《焦山》诗中道:“四周竹树郁崔巍。”
诗中“竹木参差”又是指什么竹?此竹多种。《至顺镇江志》记载:“慈竹、紫竹、斑竹、圭竹、水竹、侯竹、筋竹、苦竹、淡竹、燕竹、筿竹、金碧竹、象牙竹。”并有详细注释。
焦山竹多,使得爱画竹的郑板桥在此写生。有人说:“郑板桥早年画墨竹,有形态,无神态;有静态,无动态;为上品,不为精品。正因为焦山常有江风吹拂,使得画禅山房庭院里墨竹摇晃。郑板桥抓住了竹的动态之美,使得静动交织,从而体会到:“目中有竹,心中有竹”,这是浅层次的认识。要做到“笔下画竹,心中无竹”,这是高层次的感悟。那么,“笔下画竹,心中无竹”又怎么画竹呢?此笔下的竹,有诗、有书、有画、有情、有意。真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似在书,似在画;笔下生情,妙笔生画。因有此境界,使得郑板桥成为“清代画墨竹第一人”。
今天的“画禅山房”三间二厢,二厢南墙“观音斗墙”,此为民国时期建筑。可见早年郑板桥画竹的“画禅山房”早已不存。这就是“史料定格了历史,建筑延伸了历史”。
6. 伟建高筑观澜阁。与昔日松寥阁齐名。松寥阁随历史而去,“观澜阁”仍在。观澜阁本为自然庵里一建筑,因此它与自然庵紧紧联系在一起。据《京口山水志》记载:“自然庵……内有观澜阁,道光二十七年(1848),邑人赵衷建。”今观澜阁檐下悬一巨匾,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丹徒大港人赵楫书。据新编《焦山志》引《画禅随笔》记载:“观澜阁额曰‘云水依然’,跋云:‘余既重葺印心石屋,山僧以此阁当日先公登临最多,请并新之。因从其请,以识先德,并题额用留鸿爪云。”
历史上的观澜阁并不是今天这般模样,从“清道光六年(1826),高廉绘制《焦山胜境全图》”看,时观澜阁不过小些而已。可见,历史上的“观澜阁”建过多次。
今观澜阁东围墙足下,长着一棵如龙行蛇,盘根错节古枫杨树(不落叶乔木),树冠如盖,已将阁半掩在翠绿之中(树龄300年)。此古枫杨树主干三分之二已腐烂,主干仅高8米,直径1.35米,仅三分之一树干在吸收着养分。阁前一条小河(内江河),水平如镜。此阁与古枫树相互借姿,配合得恰到好处,又与河岸柳相互借姿。有动、有静;有人工、有自然;有远山、有近水;有声、有色,组成一个小景区,颇似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因而博得游人称道。
为什么一座普通临水建筑建得如此大呢?古人认为“仙人好楼居”,这也许早年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古人对楼、阁有一种特殊情感。因此,我国历代帝王将相、达显贵人、望族名士,都很重视楼、阁这种高大的建筑形式。“高大”最能体现尊严、高贵,权势、财富。因此,纷纷大修楼、阁,以显其身份。可见中国园林受种种文化的影响,为此,将这种建筑形式引进园林。在今天的园中看到高大的楼、阁,一般建在显赫位置上。高大,显其重要性;显赫,显其不可缺少性。
今观澜阁又是怎样的景观?当你坐在阁中,山野轻风拂拂地吹着树叶沙沙,细听虫鸣蝉声、百鸟争鸣、山鹰猎声、古刹钟声;山下江水叩拍(内江堤),外江澎湃的潮声,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此时的各声就像汇合着以江水潮声为主旋律的“交响曲”,和谐悦耳,这就是观澜阁的景胜处。
这种格调非常的高雅,并不是一般人都能够欣赏理解得了的雅趣。从美学角度看,这是一种“移情”,就是通过你的美感和理解能力,展开你的想象力、运用你的审美观,将自己的思想、情趣投射到外在的景观中去,使景化为情,情化为景,达到“情景交融”。用这样的一种“心境”来欣赏园林中的景观,正是中国的园林精髓所在。
7. 典雅灵巧梅花楼。在北极阁旁有一座楼,旧称“梅花楼”。何称“梅花楼”?古时楼前有二株梅,此梅原为焦山自然生长,山上的梅大多数生长在石缝里,少部分生长在山足。焦山梅色为红色,道光年间,邑人布衣诗人张崇兰诗曰:“红梅俗名朱砂梅。”娇而不艳,颇得文士赏识,因而山僧迎合文士的胃口,在梅前筑楼,坐在楼下可赏梅姿,站在楼上可闻梅香。此梅的来历,清代方丈借庵诗注:“自然庵老梅二株,皆数百年物,已枯朽矣,今梅花楼下,更植新枝也。”可见早年二株因树龄长,盘根交错,姿态苍古,老态龙钟,为此,乾隆南巡来焦山,画梅一幅。此嘉庆《两淮盐法志》有记载:“高宗纯皇帝(乾隆)御赐:御笔《梅画》一幅并诗及跋。跋中有:……焦山别室,庭梅正放。对之有会,辄为写生”之句。
因自然庵有这两株数百年姿态苍古梅,故建一楼赏之称“梅花楼”。在这里楼与梅构成对景,一自然,一人工;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历史没有对这两株梅作详细记载,只有从古人咏梅诗中,看其兴衰。探花王文治诗云:“老梅才两树,屈干欲千寻。”因它太苍古,一度枯萎,为此,时与张崟并称“张松顾柳”的顾鹤庆诗云:“婆娑两龙影,犹在一樽前。”不久,盘龙行老梅又魂返。为此,关心者欣喜咏魂返老梅诗,被汪由敦赞叹为“皖省论才,当让此生独步”的齐彦槐有诗云:“老梅前卅载,江上见横斜。”在另一首诗序言中道:“自然庵古梅二株,夭矫如龙。嘉庆年间为雷雨拔去,其一株枯桩尚存,旁茁孙枝,今栽拱把,而屈曲槎牙,殊有龙意。”张舸斋司马作《梅龙抱孙歌》,诗曰:“江山灵气无不钟,两株夭矫梅中龙。故老相传六朝物,虬枝压倒黄山松……”时定慧寺方丈诗僧清恒,对此梅情有独钟诗云:“森森万竹伴幽姿,彻骨冰霜总自持。”清代后期,这株老梅不幸被淫雨侵根,使得根土松动,又不幸给肆虐狂风拔掉。至此,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梅毁于天灾。曾为两淮盐运使的曾燠故地重游自然庵,看不到老梅,感叹赋诗云:“仙姿已化华阳鹤,高格空思汉代人。”因此梅有姿态,时人绘《探梅图》,诗人看图留诗。时人徐玮文留诗云:“清心诗迹卷,喷鼻画藏梅。”
自然庵内建筑甚多,因不规则,入其而迷,因此,民国时,时任方丈雪烦评定《焦山十六景》,其中一景写自然庵,(江亢虎执笔,时任《北洋官报》总纂),诗曰:
自然庵问道
自然北阁快登临,黄叶楼高禾径深。
更喜蓬莱仙境近,一舟不系入江心。
茗山在《焦山诗选》中为“自然问道”加注:“自然庵内北极阁、蓬莱境,均道家遗风。又有黄叶楼、竹径及船厅。”为此古人题“似蓬莱境”(此碑现张冠李戴镶嵌焦山碑林张即之书《金刚经》入口圆门楣上)。今“自然庵”仅有北极阁、黄叶楼、梅花楼、画禅山房,观澜阁、佛楼等建筑,还有池、榭、亭、桥、假山、竹径,伴一古树,游人至此,留连忘返。昔小池、小桥、竹径仍在,不失一处好景观,可谓“园中园”。有书称:此处为焦山“蓬莱仙境”,实不为过饰之词。
参考文献
《焦山志》清·同治 吴云辑(刻本)
《焦山续志》清·光绪 陈任旸辑(刻本)
《焦山志》释茗山 杨积庆 李之 杨瑞彬 释觉空 释曙光 方志出版社
《焦山诗汇》茗山 主编 杨积庆 总纂 茗山法师 印赠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办公室原副调研员)
- 上一篇:挖掘和提升镇江南朝文化的思考
- 下一篇:浅析《瘗鹤铭》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