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遗产 >> 挖掘和提升镇江南朝文化的思考

挖掘和提升镇江南朝文化的思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挖掘和提升镇江南朝文化的思考  
杨中顺 王 荣

     公元420年,刘裕从镇江崛起,代晋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公元589年,隋渡江占取军事重镇京口,再克金陵,灭陈。隋统一,南朝结束。
  镇江的南朝文化,是镇江的一张“文化名片”,应当予以挖掘和提炼。
 
  一、镇江在南朝时期的历史成就
  1.文学
  南朝时期,镇江是中国古文化的研究中心、创作中心,刘勰、萧统、葛洪、徐陵、鲍照、钟荣、祖冲之、陶弘景、王羲之、刘义庆等一批光照千秋的文化巨人都聚集到了镇江。在镇江这块宁静的土地上,他们总结中国文化发展的成果,探索人类发展的奥秘,博览辞林,辛勤耕耘,取得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果。有开创中国文学理论先河的《文心雕龙》,有中国最早的诗文选集《昭明文选》,有中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有中国第一部专门反映妇女生活的诗集《玉台新咏》。
  2.艺术
  有被誉为中国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有被称为世界雕刻史杰作的丹阳齐梁陵墓石刻;雕塑家、音乐家戴颙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华山畿》是南朝时流行在长江下游的民歌。
  3.科学
  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编成了可与当今历法相媲美的《大明历》;在长期的炼丹实践中,葛洪发明了火药,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并编成了世界传染病学的开山之作《肘后备急方》;陶弘景编成了中国药物学的最早著作《神农本草经集注》。
  4.政治
  公元420年刘裕取晋称帝,史称刘宋。在南朝的四个朝代中,实力最强大的是宋朝。刘裕是镇江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刘裕虽是一个半壁江山的皇帝,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砥柱中流的人物。当时,如果不是刘裕在南方建立起强大的汉人政权,秦汉以来的中国文化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就破坏光了。清代大学者王夫之在《读史鉴论》中评介说:“汉之后,唐之前,惟刘氏犹可为中国主也。”在建国以来先后有范文澜、白寿彝两位历史学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都对刘裕建立南朝有中肯的评论:“当时鲜卑拓拔部统一黄河流域,出现了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消灭纲纪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廷,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个大贡献”。由此可见,刘裕建立南朝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
  南朝四个朝代中,有宋、齐、梁三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出自镇江地区,镇江一共出了20位皇帝。京口成为皇亲国戚、朝中大臣聚居的地方。
  5.军事
  镇江是北府兵的大本营,是东晋以来最强大的汉人军队。这里“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镜,似河内郡,内镇优重。宋氏以来,桑梓帝宅,江左流寓,多出膏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此北府兵一直把治所放在镇江,使镇江成为稳定朝政的中流砥柱。
  6.经济
  镇江已成为南朝的港口、商业中心城市。刘裕父子都注重经济发展,刘裕在位时即已出现了“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的局面。到了宋文帝刘义隆时生产更是空前发展,“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这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当时镇江江面虽然宽阔,但长江南岸紧贴宁镇山脉,是一个凹岸深漕,河势稳定,地质地貌条件良好,是“一个具有通航、避风、靠泊多种功能的天然港湾”,在这一时期形成至今风貌犹存的西津古渡,是1600年来镇江港口型经济发展的见证。这里富商巨贾云集,商业手工业发达,大量的流动人口,推动了餐饮娱乐业发展,著名的万岁楼、芙蓉楼等都建于这一时期。镇江出产的北府酒更是闻名天下的好酒,当时流行的一条谚语“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即是对镇江特产的最好概括。
  7.宗教
  梁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萧衍在金山泽心寺设水陆斋会。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他对佛教、道教很有研究,晚年入寺做了和尚。在经学方面,他曾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
  普照寺(557—589年于寿邱山上);天王承庆寺(511年前后建于镇江城西);鹤林寺(311年建寺在南郊磨笄山北);竹林寺(347年建于南郊夹山山麓,初名竹林禅院);招隐寺(432年建于南郊招隐山);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502年,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正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镇江南朝文化的人文内涵
  1.开放
  南朝时期镇江港口型经济基本成形并已经相当发达,隋唐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进一步凸现了镇江作为江、海、河运输枢纽的地位,成为沟通富庶发达的江南地区和北方朝廷的咽喉要地。镇江作为漕运咽喉,一直是东西南北商品物资的集散中心、储运中心。
  焦山的定慧寺创建于东汉兴平年(194年)间,到南朝已有200多年历史。北固山被梁武帝称为“天下第一江山”,金山寺已是全国著名的寺庙,南山成为文坛中心誉满天下,茅山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当时的镇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诞生了一批影响中国甚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著作和辉煌成果。
  开放的镇江,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科学、经济上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发展。
  2.包容(民族融合)
  从东晋、南朝以来,每遇国家动乱、自然灾害都会有大批的北方难民千里迢迢来到镇江,尤其是“永嘉南迁”给镇江带来的不仅是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还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唐朝诗人张籍就曾在诗中写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镇江人传承了北方人刚烈的性格,镇江平添了江南少有的雄浑之气。
  3.和谐
萧统(昭明太子)在南郊招隐寺增华阁编成《文选》30卷,陶弘景在镇江隐居,被誉为“山中宰相”……南朝时期的镇江,与首都建康近在咫尺,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山水秀美,社会安定,成为天下文人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
  是人与人的平和融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的个性释放和思想解放;真山真水的滋润和亲近,让镇江成为宜居(居住)、宜商(经商)、宜学(读书治学)、宜文(撰写文章)之地。
  4.进取
  在南北分裂的南朝时期,镇江人一直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统一而奋斗。祖逖在东晋初率领亲族宗党定居镇江后,闻鸡起舞,击楫中流,表达恢复中原的坚强决心。南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就是土生土长的镇江人。故宅在寿丘山下,史书上说他“奋起寒门”,从小种地、砍柴、捕鱼,还做过小商贩,为了谋生而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凌,后来他加入北府兵,因战功卓著,步步高升,最后成为北府兵的高级统帅,在平息朝廷内乱后,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一批堪称中国和世界顶级的古代科学家、艺术家,在镇江作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有的镇江文化现象,反映出镇江崇文重教、不断进取、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优良文化传统。
  三、挖掘和提升南朝文化的途径
  1.提高认识,增强南朝文化的自觉自信。为什么有的文化能够发展且长久,而有的文化会停滞,甚至随着一个阶段或任务的结束而消亡,原因就是没有选择好文化传播的载体,缺少文化传播的力度。镇江市委、市政府应从政策(含史料研究)层面确立南朝文化的地位。如将南朝文化建设列入镇江市文化建设规划,编制《镇江市2014——2020年南朝文化建设纲要》;成立南朝文化研究会;在传媒上宣传好南朝文化等等。从而增强全市对南朝文化的认识、认知、认同,做到更自信地建设南朝文化,更由衷地欣赏南朝文化,更主动地传播南朝文化。
  2.挖掘资源,彰显南朝文化的历史底蕴。南宋人文历史资源,首先要体现的是农民皇帝刘裕一条主线,要以有特色的大型建筑群丹徒宫、孔门圣殿为主景点,寄奴泉、寄奴草、卧石、射莽、却月阵等辅助景点,再现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壮观景象。恢复檀王庙景点,建纪念馆介绍檀韶、檀抵、檀道济三兄弟故事情节。昭明太子读书台、刘勰及增华阁;戴颙和磨笄以及古招隐寺遗址等。
  3.形式多样,提高南朝文化的感染力度。一种文化的被流传和发生影响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被不断的情感艺术化,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如文学、艺术、演讲等方式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举办南朝文化学术论坛(可由市委宣传部、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等联合举办);举办《文心雕龙》等学术纪念活动;拍摄相关题材的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开展征文、演讲、摄影、歌咏比赛;出版图片、论文、史料文集等。
  4.彰显特色,放大南朝文化的社会效应。大力打造南朝文化之旅,并与镇江的知名旅游景点结合,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纪念品、工艺品)。以南山景区开发建设为契机,“立足现在,着眼长远,标准要高”,积极提升南朝文化的影响力。
  四、南朝文化应成为南山风景名胜区的“灵魂”
  “烟雨南山开画本”,这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对南山风景名胜区的评价。镇江南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是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的著名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2公里,总面积15.58平方公里,包括文苑、竹林、招隐、黄鹤山、磨笄山、莲花洞等景区,兼具幽深、古朴、素雅与明朗秀丽的特色,素有“烟雨南山”、“城市山林”之美誉。
  (一)南山景区的文化底蕴是南朝文化
  金山的世俗文化(白蛇传说),焦山的书法文化(瘗鹤铭),北固山的三国文化(刘备招亲),这是“三山”景点的文化底蕴,也是“三山”的卖点。而南朝文化与南山有着很深的渊源,南朝文化应当成为南山景区的特色和亮点,是南山的“灵魂”。
  (二)南山景区的南朝文化的旅游功能要与镇江市其它文化旅游资源“有机嫁接”
  介于目前我市南朝文化的现状和南山景区发展的目标,与镇江其它文化旅游资源“联合作战”和“搭配推销”也很有必要。如“读书台”(读书)+“文宗阁”(藏书);“农民皇帝”(刘裕)+“青年将军”(赵伯先);米芾书法+焦山瘗鹤铭+(丹徒)中国米芾公园+丹阳南朝石刻主题公园;《文心雕龙》+《梦溪笔谈》;读书台与世界读书日、镇江市职工读书节,与央视的“读书”栏目合作或开展主题活动;增华阁命名的作文大赛与中央级文学期刊合作,等等。
 
  (作者杨中顺为镇江三联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民建丹徒四支部副主委、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王荣为镇江雩山水泥有限公司管理部主任、民建丹徒区委委员、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