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水青与《京口漫笔》琐考

水青与《京口漫笔》琐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8-22      阅读数:
水青与《京口漫笔》琐考
彭义
      摘要 :本文尝试通过检索民国时期报刊中署名“水青”的文章,探索《京口漫笔》作者水青的身份履历,并证明本书结集前,大部分文章曾在《前线日报》登载。
      关键词 :水青,《京口漫笔》,《前线日报》
      《京口漫笔》是1949 年1 月由京江出版社铅印的镇江山水散文集,作者署名“水青”。这部书“或则模山范水,或记奇闻轶事,或评论人物,或考订古迹”,大抵多取材于方志而加以取舍别裁,并记录作者本人的见闻、感想和考证,兼具散文、笔记之妙。向来以资料丰富、文笔优美受人称许,是一部以散文形式专门论述镇江山水人文掌故的民国著作,称得上文史兼备。本文尝试对作者的身份、履历和本书的成书作一些探讨。
      一、无处寻踪的“水青”
      “水青”显然是个笔名,其本名、身份、履历都不为人知。根据《京口漫笔》前的自序,说他自幼学过《京口旅行歌》,之后又常乘江轮、火车往来于镇江,抗战胜利后曾在镇江停留三年多,曾“短时间离开过这里,但我的家始终信在此地屹然未动”。似乎他不是镇江人,但应当离镇江不远,而且抗战胜利后曾经在镇江安家。《京口漫笔》中的《浩然正气文山并》末尾说“笔者过去在盐城也曾瞻仰过陆公祠,那还是二十八年的时候”。如果抗战胜利时作者还很年轻, 盐城就可能是他青少年生活或读书的地方。
      《京口漫笔》自序说,他将镇江的山水人文“一篇一篇地写出来”,“一面写,一面寄到上海一家报纸副刊上发表”,这透露出他可能是一位经常给报纸、杂志投稿的作家。笔者尝试作了一些检索,发现在民国年间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并署名“水青”或类似署名的,还有“水水青”“程水青”“水青如”和“水遇青”。“程水青”最重要的作品是翻译毕格斯的著作《陈查礼探案 :鹦鹉声》,1942 年在《小说月报》连载。而署名“水青”的作者曾翻译过D. 潘森伯《托尔斯泰的早年生活》(《学生杂志》,1946 年第23 卷第2 期),又有一篇《西风东渐集》,“抄译”了一些外国笑话(《时代漫画》1937 年第39 期);“水青如”则翻译了Johnson.H 的《海外风光 :大主教眼中的苏联》(《海沫》,1941 年第2 卷第9 期)。因此我们不排除“程水青”“水青如”和“水青”是同一人的可能。“水水青”自称是朝九晚五,每月二十块大洋却过着“奴隶生活”的银行职员, 可能与水青并非同一人。此外还有“青水”和“萧青水”,《新经济半月刊》说“青水是一位地质学者的笔名”。如果作者不是本名中有“水青”两字,则有可能只是本名中有个“清”字,那么确实既可拆为“水青”,也可以拆为“青水”。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我们姑且只就署名“水青” 的作者作一些了解。
      但署名“水青”的作者可能并不止一个人。最早的一位作者曾在1925 年的《妇女杂志》第2 期写过一篇《女学校日记》,是一位女学生,学养蚕缫丝,并且“因江浙战事,旷课太多”,说明她的学校就在江浙一带。另一位则在1937 年前后在《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小姐》等刊撰文,1944-1948 年前后在《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译文、小说等。大概毕业后曾从事教职,抗战胜利前夕曾在一家师范学院任教,但只持续了一个学期左右(1946 年7 月31 日前,《失业记(上)》),之后走上了仕途,心中比较厌恶官场的各种俗套,但又不得不勉强行事。他提到自己的创作,说抗战胜利前“以小说为最多”,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两三家报纸上写点杂文”(《和平日报》1946.07.27《我底复员》,《前线日报》1948.08.20《卖文琐话》)。这些经历,同《京口漫笔》自序中说的经历比较接近,似乎他在抗战胜利后还比较年轻, 并做了民国江苏省政府的职员,因此在《京口漫笔》成书前的三年期间一直定居在镇江。
      二、报纸连载的“漫笔”
      《京口漫笔》书前有1948 年12 月作者的自序,说这些文章是“一篇一篇地写出来”,“寄到上海一家报纸副刊上发表”,“到现在已发表了近四十篇”。笔者作了一番检索,确有一位署名“水青”的作者曾在1947 年2 月至1948 年12 月间,陆续在《前线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列表如下 :的渊源,这是对镇江《白蛇传》研究较早的一篇文章。《小步江头访蒜山》认为现在的蒜山只是一块石碛,不可能是刘裕大破孙恩时能雄踞大军的“蒜山”,并引苏轼诗证明山上有林、田,由此推论古代的蒜山可能是兼包银山和云台山的,这些论述比《京口山水志》《(光绪)丹徒县志》的记载详细得多。还记录了当时市政工程局考虑到蒜山影响江边交通及市容,尝有意将它炸平,这些历史的细节,更是极为难得的记录。而且本书的文笔舒缓自由,以白话形式将史志间零碎记载贯串一气,于普通读者尤便,直到现在,研究镇江山水掌故的人仍然会从本书中获得养料。
(作者为镇江市图书馆文献开发部主任、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