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传承中医文化 增强镇江记忆

传承中医文化 增强镇江记忆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传承中医文化 增强镇江记忆

 

徐伟珍

 

镇江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中医文化源脉,杏林门派众多,名家宗师辈出,葛洪、陶弘景等历史地位显赫,蒋宝素、沙书玉、朱良春等家喻户晓,“江南何氏”、“大港沙氏”名扬大江南北。自唐代润州医学博士杨损之及其编著的《删繁本草》见载于史籍,至现代著名医史学家陈邦贤及其所著的我国第一部《中国医学史》,历代不乏名医、名著。1985年出版的《江苏历代医人志》,记述的镇江名医有116人,医药论著110余部。历代名医以其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人们口口相传、代代称颂。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把中医药比喻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镇江中医药文化也是镇江名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普济苍生、呵护生命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品行,彰显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进一步强化镇江城市记忆。

学习传承中医名家弘扬传统、悬壶济世的文化自信。中医药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是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中医符合自然之道、养生之道,《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文言精辟,哲理深奥,处处闪烁着医学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智慧之光。中医药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和预防保健“治未病”等,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己将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向全球推广。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我们应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好中医药文化。我市中医药历史悠远,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感言中感谢众多前辈,其中的葛洪,就是镇江句容人。

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三国方士葛玄重孙,世称小仙翁。葛洪在茅山修道期间,发现了茅山的青蒿有治疟的作用,在《肘后备急方》里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当时他用青蒿为当地百姓治病,民间广为流传。青蒿种类繁多,有些可入药,有些可以食用,直到现在,山乡人家还有将可食用的青蒿叶子做团子的习俗,而他面对大茅峰,背倚二茅峰的炼丹处也被后人称作“抱朴峰”。正是葛洪记载的几句青蒿治疟的方法,给予屠呦呦很大的启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成功地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在获奖后坦言,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葛洪给了她灵感。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葛洪应该是中国获此殊荣的医者之一。

除了《肘后备急方》外,葛洪还著有许多有影响的著作,《抱朴子》最具代表性,这部综合性的著作分内篇20卷,外篇50篇,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炼丹术,《钧世》《尚博》《辞义》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情。《肘后备急方》三卷中,不仅记载的症状、病理分析翔实,其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尤其对结核病的观察和研究,比国外研究还早了1000多年。在世界医学史上,葛洪还首次记载了对天花和沙虱热(即恙虫病)的确诊和防治,其记载天花的时间比阿拉伯医生雷彻斯还早500多年,比美国的帕姆早1000多年。葛洪还首创了“以毒攻毒”治疗狂犬病,比法国的巴斯德试验成功的方法,早了1500多年。

葛洪不仅医学造诣深厚,文学底蕴也非常深厚,写下多篇经典的传世之作。习近平在2015年金砖五国领导人会议上发表演讲时就引用了葛洪所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认为正是“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望,让来自四大洲的金砖国家走到了一起。我们要学习名中医们继承我国传统的文化自觉,弘扬我市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亮点,使之成为彰显我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道靓丽风景、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学习传承中医名家大医精诚、一心为民的工匠精神。中医看病,“望、闻、问、切”,拉近了医患双方的距离,并且“简、便、廉、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欢迎。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中医所提倡的这种以人为本、仁心仁术的医学精神,大医精诚、德技双馨的医学理念,对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

如国医大师朱良春,字默安,号伦。1917年8月出生于镇江丹徒县,系朱熹第二十九代孙,18岁师从清代御医马培之后马惠卿习医,后随沪上名医章次公先生临诊。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朱良春也。“朱良春现象”是中医界称道的话题。他的老师章次公送他一方印章“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朱良春一生的追求和写照。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树德。而朱良春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90多岁时的朱良春仍有着骄人的精力和体力,气度儒雅,虽然一脸平和与安然,但其纵贯古今之学识、浩荡之胸怀、仁善之心肠,总让人生出无限敬意。朱良春虽久居南通,却成为一代国医大师,不以位高职显,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术服人。

据医史学家马伯英考证,朱良春是为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学者。朱良春指出,“证”和“病”不可分割,但不能为追求统计学意义,就始终使用一个处方治疗,这样会把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活法”庸俗化、机械化,要防止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引入歧途。而对于一度迷惘、困惑的中医学子,朱良春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在信仰上都让人看到希望。对于中医发展,朱良春一语中的:“一个是保持中医特色,一个是要有信心。”“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很多人曾请教朱良春诊治疑难病的诀窍,朱良春总是倾囊相授:“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必及肾”“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准确辨证之后,采取相应的扶正、培本、涤痰、化瘀、蠲痹、通络、熄风、定痉等法,再配合虫类药,很多时候都可明显提高疗效,这是朱良春70年从医生涯的心得,屡试不爽。

朱良春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事实上大部分病症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找到“证”的本质。如果说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许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但总会找到。这不仅是一个人治病水平的高低反映,也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根本观念。朱良春对中医充满了信心,并敢于去攻克疑难重症,这种信念产生出巨大的力量。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对后学也颇多启迪:20世纪60年代,朱良春首创的“复肝丸”,以扶正化瘀立法,用红参、紫河车配山甲、鸡内金、地鳖虫、三七等,开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先河(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有“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的内容)。1963年朱良春在杂志上连载《虫类药的临床应用》文章,在水蛭条下曾明确提及,治胸痹心痛,配全蝎、蝉衣、地鳖虫等虫类药,收到常规药难以达到的效果。这对后来以虫类药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和方药,深有启迪。

朱良春常说:“中医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仁术。”我们要学习名中医们严谨、耐心、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敬业为民,增进医患互信,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习传承中医名家薪火相传、接力发展的责任担当。“传、帮、带”是中医带徒的传统方式,师傅言传身教,徒弟耳濡目染,其形式和效果一直被人们所认同。“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如获得“江苏省医师终身奖”的名中医沙一鸥,沙一鸥乐于提携后进,对带教实习生总是耐心细致的讲解,倾囊相授。他常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

沙一鸥1916年生于镇江东乡的大港西街。他是镇江鼎鼎大名的“沙氏中医”的传人,到他这儿已有十余代了。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沙书玉,字石安,精内外科,医学甲一郡,声振大江南北,著《医原纪略》《疡科补苴》等书,皆自抒心得,能发前人所未发。”1992年出版的《丹徒县志》在《人物传》中浓墨重彩写道:“沙书玉,原籍武进孟河。祖父晓峰,在常州开诊所;父景韶,行医于大港镇而迁居寓地,入丹徒籍。沙书玉承继世业,在家行医。因其治病疗效好,治愈率高,声誉日起,名闻大江南北。”“沙氏中医”经几代传承,握有独门绝技。《镇江市卫生志》记载:“以大承气汤挽救垂危,为沙门独得之秘。其于外症,外疡初期,以内服药消散;排脓引流,擅用火针;外用药末合成简单,疗效显著。”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后,沙一鸥带领徒弟风雨无阻,走遍全县21个乡镇3000多个生产队。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他不会骑车,到村组都靠两条腿,一天走几十里路是常事。凭着一份执着,他始终奔走在高桥、世业、江心等血防一线,“沙一鸥”的名字在这些地方可谓家喻户晓。经过多年努力,总结出“西药利尿,中药扶正,扶正治本,逐水治标”的一整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十数篇论文,为发掘和弘扬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由此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目前中医药专业人才相对短缺,而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后继乏人是最大的危机。我们要学习名中医们言传身教的责任担当,高度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中医药工作者的从业热情,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杏林一脉传千年,中医中药贯古今。当前,随着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医药法》立法加速推进,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代,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确立,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正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健康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中医药其独特的健康服务价值正在重现,在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学习传承中医药文化,不仅能为传承镇江地域文化助力,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对镇江城市的美好记忆。

 

(作者为镇江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