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镇江丁氏家族的特点及家训

镇江丁氏家族的特点及家训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镇江丁氏家族的特点及家训

 

徐 苏

 

一、镇江的名门望族

 

镇江丁氏家族源远流长,其先祖宋代就已经南下到达镇江,并在此落户生根,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有名的一支望族。他们世代以儒为业,以读书为荣,著名学者柳诒徴称其家族不愧为“丁氏世学”。到民国期间,族人中亦有以商兴家者,成为上海滩上知名的巨商。

千百年来,丁氏族人以科举为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通过仕途,实现了族人的心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

族中代表人物有:著名学者丁度,北宋大臣、训诂学家。他长年为仁宗讲解经史,仁宗常称他为“学士”。代表作《集韵》10卷,主要特点是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是全国有名的训诂学巨著。

有显赫的高官丁素,官至南宋参知政事,迁礼部尚书兼观文殿学士;丁煜,权知南宋镇江军府事,总辖苏、湖、常、润四州军民事兼督粮饷。

有明初著名的文学家丁元吉,著有《陆右丞蹈海录》1卷补1卷,《丁易洞先生文集》64卷。明代学者吴宽称之“清修苦节,博雅多闻”。曾应邀承担了成化《镇江府志》的编纂。

有明代的理学名家丁玑。他读过许多经学方面的著作,著有《洪范正误》1卷、《四礼仪注》4卷、《大学疑义》1卷、《初斋集》10卷。明代学者李贽的《续藏书》中记录了明代知名的理学名臣,分别是薛文清、陈文恭、罗文毅、王文成等25人,其中就有丁玑在内。

丁氏家族还是清代镇江有名的翰林之家,这是镇江其他的名门望族无法与之相比的。翰林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专职。到了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为皇帝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是掌院学士,均由大臣充任,下面的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在科举年代,一个读书人要想成为翰林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翰林的位置上,不仅读书深造的机会多,进见皇帝的机会也要比其他同级别的官员多得多。

令人羡慕的是,丁氏家族不仅族人中举、中进士的人数多,而且族人中出了一个有名的“翰林之家”,两代人中一连出了四位翰林。分别是丁立钧和他的父亲丁绍周、胞兄丁立瀛、堂兄丁立干,他们都是晚清政坛上的精英人物。

清末民初时,丁氏家族又出了一个被公认的文坛奇才丁传靖。他学问深厚而广博,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现可考知的约30种。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涉猎戏曲传奇、诗词歌赋、古文骈文、文史考证等方面。

民国期间,丁氏家族出了一个上海滩上的糖业巨商丁传科。他从小学徒,善抓机遇,受南通张謇实业救国的影响,在商业界创出了一番天地,积累了雄厚的资产。他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做过不少善事,尤其是为镇江绍宗藏书楼的建设,捐出了一批巨资。

新中国成立后,丁氏家族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丁石孙。他曾是北京大学的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北大百年校庆时这样说:北大历史上有两位校长值得记住,一位是蔡元培,另一位是丁石孙。同时,他也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一位受人尊敬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二、丁氏家族的特点及家训

 

丁氏家族发迹于北宋,到了明代进入盛期。族人以读书自养,许多人通过科举取得仕途,族内进士、举人的数量在镇江的名门望族中是较多的。

族人中还有一些人以经商积累财富,扶贫济困,为乡里做了许多善事。如族人丁荫淳,天性孝友,雅好诗书,家贫出外经商,吃苦创业,勤俭持家,积累了钱财后,“与兄弟共资产,数十年如一日。乐善好施,邑中善举,无不踊跃输将。戚友有缓急,必极意抚恤之。”

丁氏家族的特点是:族人的读书风气特别浓厚。许多文人著书立说,修身养性,成为知名的学者。更多的人则以教书育人为重,把毕生的精力投到教育兴学中去,形成了桃李满天下的奇观。

在其族人奉行的“阖族要务”中,除了与一般家族所共有的敬老爱幼、修建祠堂、定期祭祖、续编家谱外,又强调了公置祭田、轮值祭祀、积谷备荒等事项。其中“阖族要务”中一个最精华部分是,丁氏家族特别重视读书和人才的教育,这是其宗族门第鼎甲之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族谱中记录的《阖族要务》条文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家族特别强调了读书兴学的重要性。要求族中必须设立义学:“丁繁之族,宗房之贫富不均,子孙之贤愚不一,其间有父贤而子不肖,子肖而孙不贤者,盖由失学之故耳。谚云,族盛必流诚哉,是言也。若有一人不肖,不特有沾乃祖,乃父亦且有关,于阖族之光辉不可不留心于此。法之最善者,无过设立义学,或于公堂、或于祠侧,延请塾师,凡是族中子弟,或有家寒不能读书,间有父死不能从学者,悉令入馆受教,其塾师必择老成勤笃者。修金供膳,取诸祠中公积之余,果能久远不替,则不肖者渐化为纯良,不致流于污下。有能奋志攻苦者,竟至青云得路,腾达飞皇,他日光荣门第,辉耀宗祠,皆义学之功也。阖族敬勉举行幸甚。”

为了加强族人的培养,《阖族要务》中又专门规定了在族中举行文会的条文:“曾子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乡有文会古之制也。欲使阖族子弟进德修业,互相切磋,则莫如举行文会。其会所或就公堂。或于祠内,择族中耆儒硕德品学兼优者主司之。期定每月初三十八日,凡族中能文者,咸令入会领题作文,文成批阅分列等第,优等者公祠赏花红银两,以勉励之。或有家寒夜食不敷者,月给薪水以周济之。庶畿人材以培植而成学业,以观摩而进,异时云路飞腾,光前裕后,必基于此焉。”

应该说丁氏家训中的读书兴学条款很有意义,它对丁氏家族最终成为教育世家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明代著名学者丁元吉,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他未弱冠即教授乡里,并以谆谆善教而受到生徒的敬重,培养了一批知名的学者。明代宰相靳贵从学于他的门下,是他的得意门生。

由于家学的传承,丁石孙的祖父丁传科也非常重视开办义学。1925年到1933年期间,他曾经在上海的家居开办义学,聘请镇江的名师赵蜀琴来执教,让其子孙在义学接受启蒙教育。

赵蜀琴是清代的举人,一生以授徒为业,1915年,他应邀到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执教。1925年,他应同乡吴寄尘和丁传科的邀请,到上海润安里开设义学,义学设在润安里45号。

义学的课程以传统旧文学为主,每天的作业是写毛笔字大楷、读书、背书。读的是四书五经和古文诗词。私塾的学生最初是丁氏、刘氏的子孙,吴寄尘的儿子,和私塾先生的两个儿子也在其中,后来上海纺织界名人李升伯也把二个儿子,南通张謇也把张敬礼、张敬安送了来接受教育。黄光益把女儿黄淇送到私塾读书。润安里的启蒙教育为后来丁石孙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打下了基础。

丁石孙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义学的氛围,受到家训的影响,对读书兴教有了一定的认知,给他后来从事教育有了启蒙作用。他在上海教过小学、做过家教、在中学代课。以后进入北京大学后,更是把办学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作者为镇江市图书馆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