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成也地理 败也地理 ——地理与镇江文化

成也地理 败也地理 ——地理与镇江文化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0-08-13      阅读数:

成也地理 败也地理

——地理与镇江文化

 

王 川

 

我在央视的几档节目中,开头就说道:“镇江三千年的历史文化,都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可以说是‘成也地理,败也地理’。”地理,对于镇江这座城市来说,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的历史和人文都得归结于地理。

 

千古江山

 

一座城市应该具有历史、地理、人文三大要素,如果这三大要素能够全部齐备,那应该是非常幸运的。如果或缺,只有其一或其二,城市也能成立,但未免遗憾。设立一座城市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因险而设,可能是屯戍需要;可能是交通要冲,可能是聚敛财富;可能是政治原因,可能是封邑食爵;也可能因商贸设市,甚至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特定的原因而设,当然更多的是因地理优势而设。

对于镇江这座城市来说,地理因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元代的《至顺镇江志》中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盖取诸坎,重门击柝,以等暴客,盖取诸豫。镇江以长江为天堑,诸山环列,险其三方,自古形胜之地,虽不设备,险过金汤矣。”就说明了自古在镇江因险而设城的缘故。历史上,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舟行绿水前”,李白的“丹阳北固是吴关”,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张祜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苏东坡的“古郡山为城”,“山是眉峰簇,水是眼波横”,戴叙伦的“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辛弃疾的“千古江山”,“满眼风光北固楼”,陈亮的“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陆游的“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元代杨维桢的“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说的都是镇江的地理因素。

镇江虽然地处江南,然而它的地理状况既不同于苏北平原,也不同于苏南平原:境内有宁镇山脉贯穿,海拨并不高的浅山丘陵散布其间,对于少山的江南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了。长江西来,从芜湖以下转折往北,过了镇江的圌山之后又转而向南,在镇江境内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的湾,从西、北、东三个方位包围着镇江,如同天堑。境内又有数条小山脉从南到北凸出于江滨,形成半岛,这样一种形势,既具有军事价值,又具有交通优势,控南拒北,襟吴带楚,所以在这里建城当是一种必然。历史上开凿的破冈渎、漕渠和江南运河,把长江水系和太湖水系相连,东通淞吴,南及江湖,北向淮徐,甚至可经汴、泗水通达河南的汴梁、洛阳。

 

生于洛阳 死葬朱方

 

历史上,镇江因地理位置而招至了大量的移民,三千年来,不绝如缕。

江南史前是荆蛮人的地盘,这里地处卑湿,天气炎热,生产力低下,并不利人类的生存。原居于陕西的泰伯、仲雍南迁奔吴,给落后的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先进文明。他们的后世裔孙周章和余昧的墓就在镇江的北山出土,在附近出土了宜侯夨簋,铭文注明周天子曾在三千年前封其后人夨于此地为侯,这一地名就叫宜,这是中国目前最早的一件有关分封诸侯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出土地点都位于镇江境内沿江的高地上,可以俯瞰长江,遥望北方,正位于长江“几”字形转弯的最北点,镇江因地理优势而招至来了第一批移民。他们之所以选择了这里,是因为在整个江南地区镇江的位置最靠北,纬度要比江南任何城市都高,一过江就能够登陆,有山可作屏障,有水可利舟楫。

春秋之时,齐国战乱,权臣庆封南逃,吴王以朱方之地供他栖身,妻之以女。朱方即镇江,因其位于吴头楚尾,背山控江,位置重要。以后吴国西伐、开凿邗沟,北上争霸,越王伐齐,都是以此为根据地。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是从镇江西面的江乘县渡江,凿京岘,开驰道,破直道,达会稽。项羽过江击秦,笮融刘繇盘踞。富春人孙坚父子三人,在镇江、曲阿一带长期经营,最后以此为治所,创建了江南最早的城池铁瓮城,无一不是因为镇江特定的地理位置。但汉代时镇江只是荆国吴国的封邑,因为那时的强敌在西北,镇江的地理优势未能凸显。

镇江接受的最大一次移民是永嘉之难。晋室东渡时,面对着多如过江之鲫的大批北方移民,朝廷在江南设侨郡安置。因为镇江地近建康,可以拱卫京都,从北方来的移民一过江就能到达,而且有吴越等腹地可作仓廪。东晋在此设晋陵郡,辖有丹徒、曲阿、武进、延陵、无锡、毗陵、暨阳、南沙等八县,还设有十八座侨郡,几乎包括了半个江南。六朝三百多年,继吴越统治时的首度开发之后,江南有了二度开发。

隋唐时江南开始了三度开发。有唐近三百年,战争大都在北方进行,江南基本安宁无事,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窘迫的中央政权对江南的倚重日益加深。盛唐时,朝廷设立了江南道和江南东道,会府就在镇江,隶属有丹阳、晋陵、吴郡、余杭、会稽、余姚、东阳、新定、新安、长乐、清源、建安、临汀、漳阳、潮阳等十五州。“安史之乱”后又设浙江西道,改浙江东西道和浙江道,皆驻润州,领有润、常、苏、杭、湖、睦等六州三十七县,辖区包括了长三角地区的富裕市县。对岸有“扬一益二”的扬州,江南运河已经在隋代开通,往北可经汴、泗二水往北运送遭粮的伊娄河也已开通。中唐之后,朝廷先后派了三位重量级的大员前来任浙西节度使的要职:一位宗室李錡,两位宰相韩滉和李德裕,就是为了稳定江南,保障对中央的输血不绝,地理优势已转而为经济交通。

宋代经济繁荣,由于江淮荆浙诸路发运司衙门设在长江对岸的扬州,从江南运来的漕粮要从镇江中转,瓜洲一向属镇江管辖,运输任务依然很繁忙。加之军队的转防,官吏的磨勘调任,书生的赶考,商务的运输,都得借重镇江这个水陆码头。北宋时封皇子赵佶为镇江军和平江军节度使,虽无实职,但却是显现了这一地域的重要性,他登基后把镇江升格为府,作为报答。

两宋时镇江的地理位置未改,城市性质却是前后判然大别,北宋时北方狼烟四起,地处江南的镇江却是波澜不惊,成了士人闲情游宦的风景旅游地,宜居城市,老年休养所,很多达官在此买房居住,退休养老。也有很多名人过此旅游,南来北往,江畔送别,吟颂赋诗。等到了靖康之难,金人的胡骑已经追到了金山脚下,黄天荡中,风云突变,镇江立刻从旅游城市陡变为军事要塞。金人有好几次饮马长江,隔着长江就能看到北岸的烽火战舰,战争已经逼到江南。这时的镇江只能凭险自守,成了抗战前线,岳飞、辛弃疾、陈亮、张孝祥、陆游、文天祥已经从登临送别一改为登临叹息,悠闲赋诗变成了慷慨陈词,地点也从风光旖旎的金山改成了可以踞险而守的北固山。镇江迎来了第三次移民。

元代天下混一,城池尽毁,江北运河湮塞,一改江南漕粮由内河运输的做法,要在镇江囤仓后转成大船沿长江出海,运往大都。镇江的政治地位下降,交通航运转口运输成为重要。加之元代后期江南的反抗活动频繁,朝廷驻军多,地理优势也渐而日显。

入明后,朱元璋建都南京,镇江又一次成为京畿拱卫,随着苏杭地区经济的日益富足,也带动了镇江的繁荣,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镇江都因它的地理优势而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商贸城市,无论是城市自身的手工业生产还是转口贸易都非常繁荣。

直到清末,镇江还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太平天国时,镇江是清军和太平军双方争夺的焦点,清军在此建有江南大营,开挖了封锁的长濠,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

两次鸦片战争,英军沿长江入侵,在镇江与清军发生了“扬子江战役”,清廷失败后,与英国签订了伤权辱国的“天津条约”,镇江被划为第二批开放的租界。英军正是看中了镇江的水陆地理优势,才选中这里开埠,以后又在此设立领事馆。从此,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镇江成为长江中下游繁荣的口岸之一,对外贸易、工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甚至有“无(银)行不镇(江)”的说法。

进入民国,镇江仍然以其地理优势而成为江苏省的省会,时间长达二十一年。解放军渡江战役,镇江也是渡江点之一。

在镇江三千年的历史中,六朝无疑是最有光彩的一段,但也是最具有悲怆性的一段。当时曾有“生于洛阳,死葬朱方”的民谚,其实这是一个恶谶而非吉语,它正是东晋时期南迁士人的悲哀写照。生于洛阳的王侯之家,虽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但是当胡骑杂踏、铜驼荆棘、庭院篱黍的时候,只能是抛妻别子,仓惶南逃,到最后回乡无门,不能归葬于邙山,只得瘗骨于一千多里外陌生的朱方城。唐人张籍诗云:“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屡建屡毁 屡毁屡建

 

尽管说“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但自古建城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依险而设,具有地理优势的城在军事上的价值远高于其它的城,镇江也是如此。三千年前,夨之所以迁于宜,就是因为这里的地理因素。

然而,地理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为军事所用,也能为军事所毁。历史上,因为地理优势而建城,又因为地理优势而被攻陷,“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的事不绝于书。镇江也不能免,尽管未必是每次都会毁城,但围城、攻城、焚城、破城、摧城、残城、徙城、弃城、废城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春秋时的“朱方之战”,楚国借口庆封叛齐,组织诸侯联军来攻吴,结果城破庆封执,这是镇江毁城的最早记录。秦始皇东巡到朱方,听术士言镇江有“王气”,发三千赭衣囚徒凿京岘山,湮龙目,改瑞山名为圌山,改地名为丹徒。又把通华阳的直道变曲,改称曲阿,镇江因地理而又受始皇之毁。

史载目前江南最早的城郭是铁瓮城,这是孙权于建安十三年自吴迁京城后建的治所,这也是现存最早的六朝古城,遗址尚在。但以后孙权嫌此地港池偏仄,四年后移治所于建业,筑石头城,铁瓮城的级别降低。直到东晋郗鉴和王恭时再大加改创,又沿江设垒,置烽火台,加强防守。晋室东渡后,既为了在都城建康左近寻找一个拱卫基地,也为了安置从北方的流民,看中镇江的地理优势,在此成立北府兵,由重将率领,坚可守,北可攻,镇江成了放在君王枕畔的一把宝剑,随时可以抽出来御敌。

东晋末,庾希叛乱,从扬州杀入,焚城。孙恩叛乱,从浙江沿长江口驶入,刘裕千里追击,在蒜山下与孙恩大战,显示了镇江利于水陆两战。曹丕率十万大军南征临江,孙权仓促筑城以御,甚至以草木筑城为诈。隋文帝派五十万大军两路灭陈,贺若弼从广陵取京口,韩擒虎从采石攻建康,金陵王气黯然收,在镇江有“京口之战”,城池受到破坏。隋炀帝以扬州为行都,对江的镇江城也修复壮丽。

唐时江南的赋税已经占到天下之九成,相对于战乱动荡的北方来说,漕粮就是朝廷的生命线,必须确保。两位宰相韩滉和李德裕先后坐镇于此,重要任务就是保障东南的安全,漕运线的顺利通畅。有次北方藩镇豪强近逼京畿,韩滉于长江中检阅水师,秀肌肉,显力量,意欲迎驾于镇江,又亲自背粮上船,保证漕粮能源源不断运到京师。李德裕三度驻润,在西津渡加关卡,严盘查,以防不测。周宝任浙西节度使之后,曾筑罗城二十里以自固,以后又筑东西夹城。唐代镇江先后有徐敬业、永王李璘、刘展、李锜、王国清、周宝和曹师雄等人的战乱,城池受到损毁,屡毁屡建的事不断发生。

残唐五代,天下纷乱,中原糜烂,已无遐顾及东南。但镇海军的建制还在,还在凭险固守江南。有三任节度使都成了后来割据一方的诸侯:一是钱鏐,在任镇海军节度使后不久迁治于杭州,拥有十三州土地,为日后立吴越国奠定了基础。钱鏐曾与杨吴国和后起的南唐国在润州附近打过两次仗,吴越败绩,润州归南唐,城又残破。

另外还有两任镇海军节度使:一位是杨吴国实际执掌政权的徐温,另一个是他的养子徐知诰,都先后任过镇海军节度使或团练使,后来都做过杨吴国的宰相。徐知诰后来废吴自立,改名为李昪,是南唐的开国皇帝。钱鏐的吴越国和李昪的南唐国虽然都是偏居于一隅的朝廷,但毕竟是小国之君。

宋太祖派兵三路取南唐,东路由吴越军充当,东西夹击,三国混战,在镇江地面和江面舟师大战,结果是南唐守将投降,宋军获胜,镇江城又一次遭到破坏。

整个北宋167年,镇江基本风平浪静,如同“春风又绿江南岸”,地理优势成就了一座旅游城市,迎送了无数的宦游官员和才子诗人。只是到了靖康年间,从北方突进的金人胡骑,才使镇江作为一座军事城市的功能即刻凸显出来。随着汴京的失陷,政治形势突变,徽宗借口去毫州烧香,南逃到镇江,企图在镇江复辟,另立朝廷,凭借长江天险与金人抗衡。结果重回汴京,和钦宗一起当了金人的俘虏。

北宋亡。但政权还在继续,骄横的金兵追击复辟的赵构,一路从商丘到扬州到镇江,一直到温州、泉州。就在追之不及撤兵北回的时候,宋将韩世忠已率水师八千在镇江埋伏,设计把十万金兵困于长江湿地黄天荡内,相持四十八天后,金兵才得计挖新河而北逃。此战是借了镇江的濒水优势,水陆夹击,才得成功。从此,整个南宋,镇江都成了抗金前线,沿江布防,风樯战舰,慨然在望,既是首都临安的北大门,也是淮河防线的南方后勤供应地。镇江城的地理优势早已从北宋的旅游胜地转变成了军事要地。镇江城也是屡次被破,屡次被毁,又屡加修缮,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末,元兵大至,一直没有消解。

元兵继金兵之后南下,镇江又一次成为鏖战之地。建康、镇江城守不战而降,元兵以此为根据地,西援建康,北围扬州,南威临安。这时宋将张世杰率万艘战舰,十船连锁,聚焦焦山江面,与元军决一死战。一向贯于陆战的元军这次水陆共进,战术成功,将张世杰的水军击溃,从此奠定了元胜宋败的格局。忽必烈起兵灭宋,南下临安,镇江城才失去了坚守的意义。

清初,清军渡江偷袭镇江成功,城陷,然而南明政权还在,弘光小朝廷还存复辟之心,收复江南。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基地,以水军为优势,多次派出舰船从海上入长江口,袭击镇江,威胁南京。张名振在两年里三进长江,三战镇江。金山孤悬江中,清军在此泊舰船、立栏栅、拉铁索,予以封锁。张名振以少击众,沉船斩锁,占领金山,威胁镇江城,后因援军不及而退兵。四年后,郑成功亲率大军,舰船三千,从海上入长江,与张煌言分头击进,两路会合,意欲收复南京。当时清军防守严密,在金山和焦山之间横有一条巨大的铁锁链,又在江面扎木浮营,复以泥土,旁泊舰船,设置大炮,作为堡垒,沿岸也层层设防,重兵把守。郑张二将派兵砍断铁链,水陆两路从南北两岸出击,经过两天的水陆鏖战,已经失陷十五年的镇江城终于光复。虽然郑成功以后攻击南京的行动不利,只据守镇江36天,但这短暂的时间却是抗清史上最辉煌的一战,充分体现了镇江城水陆皆利的地理优势。

清末,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出动军舰,沿长江进侵镇江,发动“扬子江战役”,这支舰队非常庞大,有76艘船舰,载有724门大炮和12000多名英军,企图切断江南向北京输送漕运的通道,扼住清政府的咽喉。在当时清廷一片妥协主和的气氛下,副都统海龄率1500名装备落后的士兵,依托江防优势,先后在滨江的圌山、象山、北固山和孤悬江中的焦山、金山等处,与英军进入了殊死的战斗,甚至在城破之后,还与英军在街巷里进行了肉搏战,最终因寡不敌众,悲壮失败,海龄也殉身报国。

此战最后的结果是,英军顺长江进入南京,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开放了五座城市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一切,如果英军没有在镇江遭到失败,就不可能实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天津条约》中,镇江也被纳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被划为外国人的租界。

太平天国时,太平军与清军在镇江先后发生了多次战斗,镇江城也先后被太平军攻占或被清军攻占。在这长时间的拉锯战中,镇江的城池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改建,太平军为加固城防,在原有的城墙上进行了多处加固,增筑木城,筑炮垒,筑新城,修工事,连金山和北固山下都修筑了炮垒,使它成为江防要塞,利用镇江的滨江倚山优势来决一死战。清军也在镇江设立了江南大营,围困太平军,以后攻占了镇江城。太平军又击破江南大营,进行反攻。经过无数次战斗,镇江城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了,经济实力已经元气大伤。

帝国主义进入中国之后,看中了镇江的地理优势,通过《天津条约》把镇江纳入通商口岸,设立了租界,以后又设立了领事馆,各国的大公司都在此设立分公司,开通了长江航线,轮船可以上达武汉,下通上海,对外贸易非常发达。1908年,京沪铁路开通,镇江具有了长江航运和铁路运输这两大功能,进一步凸显出地理优势。西方经济的进入,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工商和贸易都很发达,当时苏北没有铁路,也没有轮船运输,大量的民工和货物都要到镇江来转运,镇江的金融业也很发达。1928年,国民政府把江苏省政府迁到镇江,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总量,而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优势,靠近当时的首都南京。十多年间,使得镇江城有了一些规模性的建设,成为长江下游一个有一定地位的交通商贸城市。旅游业也相应得到发展。

三千年来,镇江以其地理优势而屡受重视,但也屡受侵犯,城失城得,城建城毁,屡改其主,已成为寻常事。如果是一处地理上并不占优势的地方,或许就能免掉许多灾难,但也可能失却了许多发展的机会。

 

城因港兴 港因城废

 

江南濒江傍河的城市多有,但像镇江这样山水交错,江河交汇,城市濒江的地理位置却是不多。从地理地质的角度来看,凡是石质山体濒水的,下面多是深水港,适宜泊船。水文地质上有一个“凸岸涨,凹岸塌”的规律,城市往往都建在凸岸的部分,反之则容易坍塌。镇江之所以能成为港口城市,这和它处于在凸岸有石山的地理位置有关,这样城市才能稳固,才有利于舟辑,并有较大的腹地。

唐以前,镇江是长江的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宽达四十里,海水的潮汐可以直达这里,形成“京口潮”,在北岸就是“广陵潮”。王湾的“海日生残夜”就是指的这里,焦山被称为“海口”。镇江以东的一些县市有的还在潮水线下,有的时隐时现,由于有山体凸出于江中,岸线稳固,吃水深,形成港口和码头。著名的西津渡由于位于云台山下,山体牢固,又正对着北岸瓜洲的运河入口,在此渡江的距离要短得多,因此历史上舟樯云集,多取此处。

水流的冲击是镇江港形成的一大关键,江流主泓道的变化对镇江产生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多次出现江流改道的现象,镇江的岸线几度沧桑,几番变换:凸岸涨时,泥沙沉积,可以成码头,泊船只,也可以建房屋,形成城市。如果是凹岸塌了,田地淹没,房屋下沉,城市也变成江底。镇江的江岸线在历史的年代里或凸或凹,江岸也或涨或塌。泥沙淤积,在河床中会形成很多沙洲,有很多古代的著名沙洲,如刘裕伐荻的新洲,侯景被擒的胡豆洲等早已湮没,新的沙洲也涨出,地形随之变化,最大的一个太平洲成了现在的扬中市,这是长江中唯一的县级市,一座明星似的全国百强县。原先孤悬于江心的金山在清末就已经上陆,成为半岛。原是中流砥柱的焦山现在也已与沙洲连接,可以开车上岛了。沧桑变化,对镇江城市的交通和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两千年来,沙进沙退,港兴港废,城盛城衰的事轮替发生。基本规律是,水涨则港存,经济涨;水退则港废,经济衰。

鸦片战争之后,镇江开埠,西方文明进入,长江航运开通,铁路也开通,镇江的水陆地理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以前镇江对外的交通还是在南北的内河贸易和向上游通航这两个方位上,通商以后,打通了向东和上海的联系,进而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接上了联系,镇江成为对外贸易的“银码头”,一切近代社会外贸所需要的条件都已具备:领事馆、海关、洋行、码头、税务司、邮局、电厂、银行都在镇江建立,传统的修船造船、木材、医药、纺织和相应而生的商业休闲服务等行业也随之繁荣。

随着地理变化的还有另外一些变化:清末时筹建的原是从天津到镇江的“津镇铁路”,后因种种原因,加之镇江当地航运业反对,认为铁路建成后会抢去他们的业务,坚决反对,甚至开除主办此事的刘鹗的镇江籍,后来改为津浦铁路,镇江实则失去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铁路开通后,虽则水上运输有所减弱,但陆上的运输大大地弥补了不足,并辐射到苏北。民国初年,孙中山到镇江视察,提出了要在此建设“东方大港”的设想,也是基于这里的水陆优势的条件。

然而,几十年来,地理情况却在发生变化,镇江的江岸线愈加向北凸出,江南涨江北塌,泥沙沉积,新涨出的沙洲封住了镇江港,主泓道已远离南岸,大轮船已经无法靠近镇江码头了。加之其它交通工具的兴起和竞争,长江的客运已经告别了下游港口,镇江港已经下移到东部的大港去。就地理的优势来说,镇江已经失去了一张牌,但是却用镇扬汽渡、润扬大桥等三座长江大桥作了弥补。

 

史因地积 文因地存

 

因为地理关系,在镇江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多种文化:

早吴文化和东吴文化

六朝文化

江河交通津渡文化

客籍文化

风景旅游文化

宗教文化

中西方文化

商贸文化

民俗文化

镇江交融南北,融汇东西,形成了自己既不同于南也异于北的地方特色,这一点还是由它是一座交通城市,移民多而形成的。

一座城市不可能永远繁荣,但却可能被废,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是寻常事,抛却其它城市的原因,对于镇江来说,地理是这座城市兴废毁建的最重要因素。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镇江市作协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