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京口柳氏宗族家训简述

京口柳氏宗族家训简述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9-03-08      阅读数:
京口柳氏宗族家训简述

徐 苏

  镇江柳氏家族源远流长,他们世代或以儒为业,或以商兴家,成为镇江名门望族。清代著名学者周伯义说:“柳氏以名儒显,邑志儒林列名最多。”多年来柳氏族人发奋读书,强求学问,崇尚道德,多行善事,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柳可法、柳可荫、柳加长、柳兴恩、柳荣宗在经史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柳昕、柳恂、柳暹在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方面善行突出,数十年如一日,对镇江的学术研究和慈善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尤其是在近现代,学者柳诒徵、柳谷书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更是柳氏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不仅为镇江人争光添彩,在全国的史学界、知识产权界和商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而这一切,都和柳氏家族有着严格的家训有着密切关系。

唐宋时期的柳氏家训

  在《同善堂纪略》一书中,我们发现有柳善人之称的柳昕、柳恂两兄弟落款前,都喜欢冠上“河东”的字样,表明自己属于柳氏的河东支派。这一支派在京口落户,繁衍生息。柳氏的源流同其他的名门望族相同,都有很长的一段历史脉络。据《京江柳氏宗谱》考述:“追本溯源,我柳氏自和圣以食邑受姓,至秦并六国后由鲁迁居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由汉历唐,英贤辈出,名标史籍,指不胜屈。北宋仲塗柳开,指斥晚唐五代以降文风卑靡,力主文章当有助于教化,一时文体始振。继而耆卿柳永饶有文誉,尤精于音律,苏轼每见其词,自谓不及。宋室南渡后,涚公、仲永公相继成进士,历仕俱有惠政。耆卿公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自河东徒居京口,猝葬于丹徒土山,为柳氏迁润始祖。”       
  《京江柳氏宗谱》中谈及的家训资料丰富,他们不仅是柳氏宗族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柳氏族人对中华文明传承的发扬和光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柳氏家训有着历史的传承性,并在各代、各支的沿革中得到了不断的总结和升华。“唐河东节度使子宽公,讳公绰,最名有家法。中门东有小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斋,诸子仲郢,皆束带晨省于中门之北。公绰决私事,接宾客,与弟公权及群从弟,再会食,自旦至暮,不离小斋。烛至则命子弟一人,执经史,躬读一过,讫乃讲议。居官治家之法,或论文,或听琴,至人定钟,然后归寝。诸子复昏定于中门之北,凡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变易……”
  河东柳氏自公绰、公权开家,其后若仲郢、若璞、若珪、若璧、若玭,皆有家法。牛僧儒为相,偿叹云:“非积习名教,不易有其人也。玭公,字直清,以明经补秘书正字,有文风,昭宗欲用为相,中官谮之,乃止。尝述宗训,以戒子孙焉。” 
  柳玭宗训:“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它人,虽生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学不得不坚!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它人用,己无善而望它人爱,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天泽不润,虽欲弗馁,可乎?
  余幼闻先公仆射言:‘立己以孝悌为基,恭默为本,畏怯为务,勤俭为法。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恭,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莅官则絜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家法;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忧与祸不偕,絜与富不并。’ ”
  京江柳氏家训,则以柳永所撰写的《劝学文》最有特色,是一篇出彩的柳氏“家训”,堪称是教子的经典。《劝学文》全文如下: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据史料记载,柳永兄弟三人,深受柳氏家训影响,不坠家风,皆是中进士,成名宦,文播四方,名传千古。柳永子柳涚与侄子柳淇,皆高中进士!《劝学文》,寥寥数百字,足见柳氏家训的不凡。  

明清民国以来柳氏家训的传承细化 

  京江柳氏在家训传承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细化内容和规范,使其条目化,具有可操作性。其中家训内容中,以《来止公宗训十条》与《楷人公宗诫十六条》最有代表性,是清末非常有名的家训。
  《来止公宗训十条》中,首先强调了柳氏先祖对家训的重视,强调了占籍京口后的柳氏要继承祖上的道德规范,继续做好忠孝节义之事。为达到目的,六世来止公柳可荫曾专门制定了十条规则来让族人共同遵守。其规则如下:
  “吾族自分派河东,占籍京口,由守迄今,盖五百年于兹矣,高曾以来,积德累行,昌我后人,而宗支遂以蕃衍,余愧不德,恒惴惴焉。弗克承前人之业是惧,因念往代如颜氏杨氏有家训,吕氏有童蒙训,文公有家礼等书,每于忠孝节义之事,三致意焉。即吾河东之祖公绰公权愚溪仲郢诸君子,竭盅尽孝,敦节尚义,以树范人伦,煜煜懿训,载在史书,岂非修身齐家之极则欤。今不揣荒谬,师其遗意,敬作宗训十则,于春冬祭祀时特为讲诵,以与我宗族共相劝勉,我子若孙,诚能率而行之,以光祖烈,以贻孙谋,庶不负余惴惴之意也夫。
  一忠于君
  古之为臣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盖士既委贽为臣,则此身非亲之身,而为君之身矣。虽职有大小,事有难易,皆当随分自尽,若稍留一未尽之隐,君即不我责,我将何以对君。昔人有言曰:“居官之法,唯有清慎勤,所以教忠也”。凡我族人有事君之责者,尚其勖诸。
  一孝于亲
  孝为百行之原,人一有此身,匪父何怙,匪母何恃。自少至壮,皆亲之所遗也。顾亲遗我以身,我弗克承颜顺志,尊养其亲,则不孝之罪,虽百身其能赎乎。故孝子,富贵则志在显扬,贫贱则承欢菽水,要使堂上双亲无内顾之忧,有忘年之乐,至问视定省及丧祭诸仪节,载在礼经,宜尊而行也。
  一和于兄弟
  人之至亲,莫如兄弟者,一父母所生,同胞共乳,匪若他人隔膜不相关也。今人或独行己志,或偏听谗言,每于兄弟间因财利以起间端,缘田产而成私仇,甚至一言不合即为争斗之阶,抑或一事不谐遂启乖离之象,天性伤,人伦坏矣。昔人有言曰:“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此语最堪深省。
  一睦于夫妇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大夫妇也。夫主倡,妇主随,夫妇——小天地也。盖夫妇之间,不亢不卑,斯称敌体。乃今之人,或夫凌其妇,或妇讪其夫,其故始由于狎昵过甚,久之,爱薄情驰,渐至宠妾辱妻,因妒成悍,夫妇之间大生嫌隙矣。后世能体其意,则淑人君子之风不难睹矣。
  一信于朋友
  五伦之中,朋友居其一,朋友者,异姓之兄弟也。夫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安乐与共也,患难与同也。曷恃乎,恃有信耳。如相尚文貌相结以势利,则比匪贻伤其为损也,大矣。唯一期之以信,语言不相欺,行事不相负,亲君子远小人,收金兰之益,而不至燕昵之讥。
  一教子孙
  人之始生,皆有良知良能,然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全其天者,鲜矣。邵康节先生曰:“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言教之不可缓也。”范鲁公质有训子诗,载在《小学》《外篇》,宜录一遍以授子弟令其熟读。
  一敦礼仪
  义,路也。礼,门也。士人持躬接物,洵非礼仪蔑由矣。盖礼莫大于人伦之际,与夫日用饮食,斯须不可离义,莫大于进退之交,与夫酬酢往来,斯须不可失。是门苟一经失足,至于无礼无义,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不可惧哉,不可戒哉。
  一务廉耻
  人生天地间,莫不有羞恶之良,谁独寡廉鲜耻者,但此心一汩于物欲,一移于权势,遂有陨其身名而不顾者,岂知士人自命,千古惟“廉耻”二字。此心当时时存省,不可放倒。孟子曰:“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一务勤俭
  尝见纨绔之儿,习成懒惰,殷富之子,每好奢华,不勤不俭,贫困之阶也。况人又未有不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哉。夫士勤于读,农勤于耕,工贾勤于业,自足以裕其身家。士俭于室,农俭于野,工贾俭于市,自足以庇其孙。子若不勤,则必至于贫矣,不俭则必至于困矣。
  一积德行
  德行者,力行于身,而有德于心之谓也。夫人果能积德累行,冥冥中自有宰之者,或于自身,或于其子孙,断断不爽,然吾人修德,要当天所为而为之。明道先生曰:“一介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故积德行,不论富贵贫贱,力能到处,即做好事,力不能到处,即存好心,凡以求吾之心安而已。
  综合《来止公宗训十条》的内容,可归纳为六个方面,即强调族人要严格遵守国法家法;要注重族人和闾里和睦;要敬贤尊长,抚孤助困;要举止合乎礼教,安抚守己;要尊祖敬宗,规范祭祀;要修身齐家,约束言行。我们从《来止公宗训十条》中,可以看到柳氏家训对族人的道德规范是相当严格的。
  接着六世柳可法起草的《楷人公宗诫十六条》,又进一步细化了柳氏家训。如果说前十条指出了该做什么,那么后十六条就是指出了不该做什么。文中说:“忠孝节义,先王之所以立教于天下,昔贤之所以垂训于后世者,甚悉。吾兄来止既已师其意著为训词,与我宗族共勉之矣。余又何容赘。第恐习俗移人,贤者不免种种败行相习,而不知其非原其初,未必尽干名犯义之为,极其弊不至丧身殒命破室之家不止,故复举其急宜深戒者十六则,不惮反复而申儆之。”
  一戒宿娼
  今人恣意青楼,狎游妓馆,每谓野草闲花,不在奸淫之列。不知若辈倚门献笑,送旧迎新,无非利人财耳。奚为贪顷刻之欢,速败亡之祸乎。至于钻穴踰墙,偷香窃玉,其损德受祸较之宿娼,又不啻倍,蓰凡我族人,首宜痛戒,一涉于此,合族共押入祠,严加惩责,以儆滔淫。
  一戒赌博
  从来赌博,近乎盗贼,三五为群,呼朋引类,不顾廉耻,不择上下,竟日继夜,废寝忘餐,身败名丧而不悔者,其故何欤。今与合族共为砥砺,不独赌博在所必禁,即技艺类于赌博者,亦并宜屏绝。盖以渐不可长也。如有蹈其辙者,皆入祠惩治,切勿姑贷。
  一戒同族争财构怨
  一族之人,非吾兄弟即吾叔侄,推其谊如手足也,原其情皆一本也。然人往往利心一动则争夺起,而兄弟叔侄皆为仇雠矣。夫天下易致者,财物难得者,兄弟叔侄,岂可顾利而忘手足之谊一本之情乎。人能于宗族中,凡事以忍自处,则相好无尤,必无构怨之事。若稍不能忍,而见利忘义,以致谤议腾沸,讼狱繁兴,迨其后两败俱伤,虽悔已晚,其不为祖宗之所隐恫,乡党之所耻笑者,几何。
  一戒任子弟在外游荡
  闻之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此逸居无教,所以近于禽兽也。尤可患者,为子弟之日,父兄不能督率,听其流荡忘返,则放僻邪侈靡所不为。夫士农工商各职其业,而后有成,今父兄之教不先,而欲子弟之无败类,必不可得矣。
  一戒有子多置妾婢
  古人四十无子,则买妾重宗嗣也。未闻有子而多置婢妾者。文中子云:“早婚少聘,教人以偷,妾媵无数,教人以乱,一夫一妇,贵贱有等,士庶之常也。易曰:“履霜坚冰至”,君子所以必谨之于早也。
  一戒什物衣食务求精美
  人之一身,百物备具,要惟以适用而止,奚必雕文刻镂哉。昔王凝以勤俭治家,垣室什物,必求坚朴,曰无苟费也。今世浮嚣成俗,其于什物,务以镌刻为精工,文彩为华丽,黜俭就奢,流极不可底止,悲夫。易曰:“满招损”。孝经曰:“满而不溢,所以常守富也”。
  一戒纵妇女寺院烧香入尼庵嬉游
  今之愚人,惟妇言是听,任其入寺院烧香,在妇女不过久羁闺阁,以为偶尔出游,固无伤耳。不思佛寺道院,无非缁衣羽客,一见可欲,顿起邪心,捧茗献斋,曲为恭敬,他日假化缘之名,为入室之计,其流弊有不可言者。凡我同族有纵妇女入寺院尼庵者,即治以教家不正之罪,慎毋玩忽滋咎。
  一戒攀显宦结亲并借债嫁娶
  昔郑公子忽辞婚于齐曰:“齐大非吾偶也。”君子嘉之。齐景公畏吴之强,而以女远牛山陨涕,千古伤之。然则士虽贫贱,安往不得其为我者。顾乃攀援显宦,结纳姻亲耶。夫我以韦布之素,而仰托于名公巨卿,人不谓其邀荣,即指为附势,可耻就甚。至于婚嫁之礼,应称家之有无不容不及,亦不容或过,倘百计转贷,以求目下美观,而后之受害无穷矣。可不戒哉!
  一戒蓄养歌童俊仆
  僮仆原以供使令,何必有歌童俊仆,故张志和日游山水间,止一童一仆以自随也。每见近世豪华之子,衣轻策肥,洋洋自得,歌童绕其前,俊仆环其后,恒舞酣歌,自鸣快意,不知淫声易以乱性,冶容适以诲淫,防闲不谨将贻中媾之羞,督责过严,更有逃之之患,而不慎欲。
  一戒购置古董玩物
  尝闻古来圣帝明王,贵五谷而贱珠玉,盖谓珠玉虽美,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也。近见豪华之辈,不惜重赀好买古董玩物,无论以假作真,用耳代目,徒听旁人蛊惑,即使果获真品,而摩娑眷恋,卒蹈玩物丧志之讥。合族其共凛之。
  一戒酗酒争横
  酒以合欢,饮不妨少,酒能乱性,饮不可多。昔范鲁公戒从子杲诗曰:“戒尔勿嗜酒,狂药非佳味。能移谨厚性,化为凶险类。”诚以酒之易为祸也。君子之饮酒也,三爵而油油以退,岂有出于酗者,盖酗酒则性乱,小则争斗,开于樽?,大则戈矛起于几席,皆由一念之纵,不自检束故耳。
  一戒造假山园亭
  风流儒雅之士,胸中别具丘壑,笔底常绕烟云,即身处陋室,亦啸歌自得。奚藉假山园亭,为夫人惟恐俗不可医,不俗即一草一竹一池一石殊多旷致可取。若俗子胸中俗笔底俗,眼界亦俗,即堆砌假山布置亭沼,亦复种种俗态,然则奚取乎尔。
  一戒狃于风水久露亲丧
古礼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土逾月而葬,贵贱虽有殊等,要皆以入土为安也。后世惑于风水之说,以为必得某地,可以致富,某地可以发贵,夫以子孙后来之富贵。预羁今日之亲丧,是欲以父母之残肢朽骨博富贵也。为子者第取不湿之地而葬之,则父母之神灵自安,而子孙自受荫庇矣。又何必营逐于堪舆之说哉。
  一戒烧炼致身家败灭
  神仙不可好也。古来好神仙者,莫如秦皇汉武,究身与草木同澌腐耳。岂有服丹药而能长生者哉。乃今人为烧炼之术者,更不在学神仙,而唯知好财色,呜呼,家资荡费,身命丧亡,是诚可悯也夫。
  一戒坐食不治生业
  华封人曰: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士农工商各事其事,皆可谋生。苟无职事则为流荡之子游惰之民,此饥寒之本也。饥寒,则盗心生,无所不至矣。凡人一生无论道艺,只要各寻一件事做。读书固能上进,一技亦足资生,惟有游手好闲便是人间弃物。谚云:“家资百万,不如日进分文”。又云:“坐吃必致山空”。虽系常言,可当药石。
  一戒刚愎不听善言
  书有从绳则直之箴,易垂以虚受人之象,凡以善言不可不听也。而不听善言之人,惟刚愎自用者实甚。大凡有求于我之人,遇我有过必不能相告,以言如有告我以过者,非我至亲即正直之师友,若不因人以察言,因言以自返,而骄亢自居,闻善弗纳,斯人也吾不知其所终矣。
  分析一下,柳氏的这些家训里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基因,让柳氏族人有了精神,有了魂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激励着柳氏子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成为柳氏传家的法宝。如十二世著名学者柳诒徵严格要求自己,强调修德,他根据家训给自己定了六条规矩,即:“事亲孝,与人忠,立志坚,律己严,执事敬,处境淡。”他办事大公无私,清廉正直,带头执行好的家训风。他还以十二世柳锐的德行,来要求自己的子孙效仿。他称赞柳锐的一生行事:“养亲志,孝也;济人急,仁也;执业持身胥信于人,恒也。仁孝且恒,此号为学士大夫所难,而公兼之,是宜书以示吾族之子弟。”
  再如十六世著名学者柳谷书在“文革”中饱受凌辱和折磨,在那样的困境中,他也能坚持一贯的进取精神和勤勉作风,不怨天尤人。他始终宽以待人,以其高尚的人品境界和个人修养,留下大爱。用其勤奋和才智,创造业绩。用自己的言行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柳传志在2003年9月15日致父亲的悼词《怀念亲爱的父亲》中,提到了他的父亲柳谷书多年来的教诲:“一个人有两样东西谁也拿不走,一个是知识,一个是信誉。我只要求你做一个正直的公民。不论你将来是贫或富,也不论你将来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对照一下,柳谷书对子女的家训与族人的家训是一脉相传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家训中历来常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教育。要求人做到廉洁奉公,淡泊名利。因此,柳氏族人中所集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代表了社会的正能量,是“修身齐家”的典范。

(作者为镇江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