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镇江历史上的宗教寺庙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9-02-20 阅读数:
镇江历史上的宗教寺庙
许 林
【提 要】 镇江宗教历史悠久,尤其佛教至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寺庙林立,高僧辈出,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阐述了镇江历史上宗教寺庙的概况及特点。
【关键词】 镇江 寺庙 宗教
一、前言
镇江宗教源远流长,其中佛教的历史至今已有1800余年,如东汉兴平元年(194)焦山建普济寺(今定慧寺),三国东吴时(265——266)建甘露寺,东晋顺帝时期(323——326)建泽心寺(今金山寺)。
历史上,镇江寺庙星罗棋布,高僧辈出,尤其以金山寺首创水陆法会,驰名中外,流传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影响极大,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近两千年的变迁中,镇江历史寺庙大部分已湮没,很难准确统计。据《释道胜境》载:民国时期镇江(丹徒)有寺庙200多处。现在金山寺、定慧寺、隆昌寺是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新区绍隆寺、润州高崇寺、净因寺、丹徒大圣寺已成为省重点对外开放寺庙。这些寺庙在《镇江历史文化大辞典》中已有简介,本文不再重复。笔者最近对镇江历史上的宗教寺庙进一步搜集,并整理列表如下。
二、镇江历史上的寺庙
镇江市区历史上部分寺庙一览表
现对上列表中比较重要的寺庙作些介绍:
1. 寿丘山龙华寺
该寺位于市区梦溪园巷寿丘山南麓,今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内。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创寺,有大雄宝殿、正宗阁、慈云阁、华严阁、居士室等。元代俱毁,明洪武年间,僧人雪堂重建大雄宝殿、诸天阁。明正德五年僧人信悦重建山门。清嘉庆年间寺废改县儒学,寿丘山改名圣象山。
2. 唐颓山罗汉寺
该寺位于唐颓山下,今京口饭店内。唐天复年间(901-904年)建,宋、元、明年间屡建屡毁,山上曾建有五圣庙、风漪轩。南宋词人苏痒登风漪轩赏运河风光,并题诗:“竹阴既疏朗,流泉复清驶。佳响闻山泉,凉风澹然至。幽人此安禅,阅世一游戏。何必周八垠,是中有能事。”明万历年间,僧人如亮重建该寺,并改名为通济昆卢阁,并藏有大藏经,清末罗汉寺被毁。
3. 京口青苔寺
该寺位于今万古路,始建于唐代,明代改为药师庵,后又改为关帝庙。庙后原有“古青苔寺”四字石刻嵌于壁上。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诗:“青苔寺里无鸟迹,绿水桥边多酒楼。”该寺在唐代香火旺盛,为人烟云集繁华之处。
4. 九华山地藏寺
该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寺宇规模宏大,气势峥嵘。曾建有钟楼、灵宫殿、藏经楼、地藏殿、三官殿、观音阁、冬青阁、吉祥阁、水明楼、万竹堂、真武殿等建筑。香客和游人很多,宋大书画家米芾称这里:“娑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由于九华山地势险要,清军曾在这里与太平军展开拉锯战,地藏寺也毁于战火,现还遗存有吉祥阁记事石刻。
5. 圌山古楞俨寺
该寺建于明代,位于圌山顶峰报恩塔旁,四周风景优美。大雄宝殿供奉三尊大佛和五百尊罗汉。有方丈室、佛堂、僧舍、膳厅等殿堂九十九间,僧侣六七十人。1938年被日军烧毁,仅留下断壁残垣。
6. 圌山东霞寺
寺建于唐代宝历年间(825年-826年),位于圌山西南麓,旧名“显孝亲院”。清道光年间重修,并赐匾额“东霞寺”。寺院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纵深。有大雄宝殿、满功殿、观音堂、藏经楼百余间。东霞寺深藏于怡静幽谷之中,环境幽雅,牡丹遍地,桂子飘香,是佛教徒和游人向往的地方。
后殿墙上留有江北口岸诗人张楷的一首七绝:“偕游山径指东霞,宝座森严殿宇华。到此便为仙境界,盘桓何处有桃华。”寺庙毁于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战火。
7. 大港东岳庙
该庙建于唐天祐年间(904年),位于大港镇东街,建有山门、戏台、灵官殿、享殿、正殿等。各殿雄伟壮观,都为四角飞檐式拱斗建筑。正殿供奉东岳大帝神像,灵宫殿前有铸铁大鼎。每年3月28日为庙会时间,连续5天,成为大港镇一年一度的群众盛会。1939年被日军烧毁大部分建筑,1952年改建为大港中学。
8. 高资古香山寺
该寺始建于唐代,距今1300余年,位于高资镇香山北麓,寺庙坐南朝北,依山而建。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楼、罗汉堂、钟楼等,是一处香烟缭绕、诵经不断的佛教胜地。古香山寺历经沧桑,清代和民国时期曾大修过。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冷遹为寺门题写“古香山寺”匾额,建国后政府拨款修缮恢复。“文革”中被破坏,1992年经各方捐资重建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和三圣殿。1979年又重建大雄宝殿,古刹重现昔日风采。
9. 上党西林寺
该寺建于1167年,位于丹徒上党横山下,故名横山寺。清初著名诗人笪重光多次来此游览,盛赞这里“南山显瑞,横独姚凌”,题字碑石尚存于寺内。清康熙年间,焦山定慧寺两位高僧圆寂后安葬在这里,并建有两座塔陵,又称焦山塔院。清嘉庆年间,住持和尚耕崖大兴土木,建有正殿、观音殿、斋堂、客堂和僧舍,寺庙扩大后,改名西林寺。历史上寺庙数度遭毁,改革开放以来,重建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居士楼等,重新对外开放。
三、镇江寺庙特点
寺庙是信徒供奉神像和修身养性的处所,也是交流、弘扬宗教文化的重要平台。纵观镇江寺庙历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寺庙密度高数量大
佛教在镇江五大宗教中民间最盛行,信徒最多,寺庙最多,几乎村村有寺庙,寺庙的数量远远超过其它宗教。天下名山寺庙多,仅在镇江城区就有“三山五岭八大寺”,虽早已湮没,但至今常为人们道及,一些典故仍在民间流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圌山附近就有40多处寺观庙庵。古城镇江是江南地区佛教最兴盛的地区之一。
2. 寺庙建筑艺术高超、精湛
佛教寺庙的建筑形式,多采用沿中轴线四合院式前后排列,主体建筑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室等。镇江佛教寺庙建筑都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布局,自然环境与建筑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各具地域特色的寺庙园林景观。如金山寺的“寺裹山”,寺庙依山而建直至山顶;焦山定慧寺的“山裹寺”,寺庙隐于绿荫之中;北固山甘露寺的“寺冠山”,寺庙雄踞山巅。已是镇江人民耳熟能详的城市宣传语和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3. 寺庙历史文化深厚
镇江佛教寺庙流传着许多出神入化、感人肺俯、千年不衰的神化故事和民间传说。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战金山”“岳飞金山访道月”“苏东坡金山留玉带”“康熙题字靠提示”“甘露寺刘备招亲”“焦光三诏不起”“郑板桥焦山读书”等等。它们的产生、流传都与佛教寺庙息息相关,是勤劳智慧的镇江人民根据寺庙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创造出来的,成为镇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寺庙高僧众多
名寺出高僧,在镇江佛教史上高僧名师辈出。现略举数例:如隆昌寺开山祖师宝志;金山寺第二代开山祖师法海;积极支持孙中山开展反清革命活动的金山寺方丈宗仰;从佛门高僧到投身抗日并成为共产党员的定慧寺方丈静严;学识渊博,享有诗人和书法家之称的一代高僧定慧寺方丈茗山;佛学高超的金山寺方丈慈舟;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的金山寺、定慧寺方丈心澄等。
四、结语
镇江历史上的宗教寺庙虽然大部分已湮没,但在民间仍有较大影响,宗教文化资源丰厚,对镇江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及文物、建筑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宗教工作方针、政策,进一步挖掘宗教文化积极的一面,有效释放宗教的正能量,引导宗教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弘扬名城历史文化、提升镇江城市品位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镇江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镇江文史资料第28辑 1995年2月
[2] 王玉国 镇江文物古迹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0月
[3] 张国金 古邑春秋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年9月
[4] 何春华 圌山史话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年8月
(作者为镇江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 上一篇:有关刘裕的民间传说
- 下一篇:谈历史遗迹及文保单位的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