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试述镇江三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典型个性、内在特质及在省内外的影响和贡献

试述镇江三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典型个性、内在特质及在省内外的影响和贡献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试述镇江三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典型个性、内在特质及在省内外的影响和贡献

王礼刚

  【提 要】  镇江雄峙江南,群山拱卫,一水横陈,襟吴带楚,控南拒北,自古形胜之地,险过金汤,向称军事重镇。东汉末年,孙吴重大谋略皆在此谋,铁定天下三分。
  【关键词】 三国文化 典型个性 内在特质

镇江在三国历史中内在特质

   “三国”的形成与鼎立,与镇江发挥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是说,如果没有镇江发挥的作用,也许就不可能形成“三国”。看东汉末年,魏蜀吴争霸天下,东吴军队在曲阿创建;在北固山前峰建造铁瓮城,东吴政治中心西移镇江;鲁肃的孙刘联盟军事战略谋划等等历史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镇江,铁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之结果。反之,曹操有可能统一了中国。在“三国”争霸的历史上,镇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镇江独特的地域个性

  镇江个性表现在地域上,主要有二,一是独特的地理形势,一是独特的水运形势。镇江个性,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取代。
  独特的地理形势,《光绪丹徒县志》形势叙云:“建邦设都首重形势,气运由地脉而兴,疆宇恃岩险为固。徒邑襟带江山控制南北,昔人以为用武之所。”陈亮《龙川集》:“京口连岗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约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昔人以为京口酒可饮,兵可用。而北府之兵为天下雄,盖其地势然耳。”《齐书·州郡志》:“京城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为境。”《方舆纪要》:“京口南控江湖,北拒淮泗,山川形胜,自昔用武处也。建业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业之危。”京口连岗三面,跨据大江,历代战守之策,无不恃为天险。魏文帝临江叹曰:“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镇江地域形势之个性,在三国初,为吴的生存与发展,与刘(备)之联盟,与曹魏之抗拒,有了充分的地域形势等条件。
  镇江独特的水运形势,不仅为东吴与魏蜀争霸,还是东吴立国后的治理和发展,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取代镇江水运之形势。
  东吴开凿的徒阳运河最北段的京口(河),由北固山下向东南在丁卯桥处接徒阳运河。是“丹徒水道入通吴会,孙权初镇之。”“前引荆、楚之固,东引吴、会之粟”的战略措施。京口(河)亦是镇江市区最早的入江运河,又是丹徒水道第二次西迁。京口(河),现在遗迹可寻。徒阳运河,岑昏奉孙皓之命进行了一次,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疏凿改造。特别是高岗峡河的小辛、杜野段的治理。赤乌八年,陈勋开凿破岗渎,沟通建业、吴会、京口之联系。1700年前,破岗渎上船只翻山越岭,显示了令世界震撼、中国水运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其遗址,现在已勒石碑刻。《隋书·地理志》:“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亦一都会也。”京口(河)、徒阳运河、破岗渎为东吴及后世作出了巨大贡献。

镇江三国文化的重要内涵

  孙策在曲阿创建了东吴军队:《三国志》与《资治通鉴》记载,十七岁的孙策,将父亲孙坚灵柩送回故乡曲阿安葬,随后渡江于江都,结交收纳英雄豪杰,立下为父亲报仇大志。孙策去拜见袁术,袁术没有还给他父亲孙坚原来统率的军队,要求孙策到丹阳郡自己去招募士卒。孙策把母亲接到曲阿,依附舅舅吴景,招募到数百名士卒。孙策再去见袁术,袁术将孙坚剩下的旧部千余人还给了孙策。孙坚旧将丹阳人朱治劝孙策回乡攻取江东地区。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战败刘繇进入曲阿城,次年进据会稽,占据江东,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逐步控制了长江下游广大地区。届时,孙策已经拥有将士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声势威震江东。东吴军队由此诞生,为东吴能够建国江南奠定了基业。
  京口(城)铁定了东吴政权根基:镇江地区丘陵连绵,宁镇山脉横卧其间,是长江下游横渡长江的最佳渡口,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只要牢牢地掌控此地,孙吴政权就能稳稳地控制东南,进而利用东南战略物资争霸中原。
  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大战前,孙权政权中心由吴西移京口(时称“京”“京城”,下同),在这里决策了与刘备联盟抗曹。《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到京口拜见孙权。建安十七年(212年)五月,孙权把政权中心迁到建业,约4年时间,镇江为孙吴政权决策之地,实现了天下三分。
  《三国志·孙韶传》记载,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孙韶“缮治京城、起楼橹”。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自吴移驻京口,在北固山前峰即今鼓楼岗一带筑子城,号铁瓮城,作为治所。其时孙权尚未称王,但铁瓮城实际上已具备了王城的地位和格局。《至顺镇江志》载:“子城吴大帝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内外固以砖壁,号铁瓮城。”清康熙帝作诗云“半面烟岚雄北固,一方形势控东吴。”形容铁瓮城的雄险。
  镇江为三分天下策源地:鲁肃坚持孙刘联盟,因为,东吴只有孙刘联盟,东吴才有三分天下之一席。蜀亦是如此。在北固山,人们就会看到高高矗立在山麓的鲁肃墓。便会由此联想到鲁肃在当时群雄纷争的年代,鲁肃超脱的军事才能、建国谋略是多么的重要!
  鲁肃规划孙吴霸业的政治主张:当时孙吴的政权中心已移京口,鲁肃为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建议:“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为东吴规划的霸业蓝图,是以割据江东为根本,向西用兵夺取荆州,伺机进攻占据中原的曹操。东吴后来的疆土开拓,基本上是按鲁肃的方案进行。
孙刘联盟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发兵征讨荆州刘表,九月曹军进军江陵,试图乘胜统一中国。刘备兵败南撤,曹军饮马长江,江东的孙权也岌岌可危。其时,孙权的实力远远不如曹操,荆州若被曹操夺取,东吴也难以自保。因此,鲁肃向孙权建议改变策略,变夺取荆州为联合荆州,共抗曹操。鲁肃提出的与刘备结盟共同抗击曹操的主张,成为东吴战略转变。
  在鲁肃坚持并与诸葛亮奔走游说,孙刘两家在赤壁联合击败曹操,遏制了曹操的南进与东下,孙刘取得战争胜利。孙权不仅转危为安,刘备也占据了荆州,长江以南郡县,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为其后割据西南奠定了基础。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足而立。
  南宋镇江府学教授熊克这样论述:赤壁之战“虽获捷于赤壁,实决机于丹徒”。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算山》诗云:“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嘉定镇江志》引《润州类集》云:蒜山为筹算之算,周瑜、诸葛亮尝会此山,议拒曹操。赤壁之战谋算于算山,虽说是民间传说,却证明镇江在三国鼎立中的作用。
  孙刘联姻与借荆州巩固联盟成果: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之势形成却未巩固,孙刘能否继续结盟,共拒曹操,没有战略眼光是做不到的。鲁肃认为东吴占据南郡、江陵弊大于利,因而劝导孙权:“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鲁肃从巩固孙刘联盟大局出发,说服孙权将南郡土地割让给刘备。《资治通鉴》记载,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孙权使刘备兼任荆州牧。周瑜把长江以南的地区分给刘备。曹操“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此举数赢,显示出了东吴卓越的政治远见,军事战略。不仅巩固孙刘联盟,也对曹操构成了极大威胁。
  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刘备来到京口求见孙权。一是求亲固好,与孙巩固联盟,二是前来“求荆州”,图日后向益州发展。孙权审时度势,不仅将妹妹孙仁嫁给刘备,又从鲁肃之谏,将荆州借给刘备。因为,孙权看到了刘备抗曹的作用与东吴有利的方面,所以决定和刘备联姻。所谓“进妹”,其实是通过联姻,实现联合抗曹的目的。鲁肃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裴松之云:“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

镇江对“三国”的影响和贡献

  “三国”虽然作为历史载入史册,但是,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李白诗曰:“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宋沈括诗云:“地从日月生时见,天到江山尽处回。三国是非春梦断,六朝城阙野花开。”苏子瞻诗曰:“古郡山为城”。刘禹锡诗云:“铁瓮郡城牢”。胡致隆诗云:“雉堞巍然岁月长,古今知阅几兴亡。”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者要数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清人余京感叹曰:“北固嵯峨枕碧流,登临霸迹忆孙刘。百年戎马三分国,千古江山一倚楼。”
  镇江留下了遍地“三国”遗迹,走到哪里都能咀嚼到三国文化。世人周知北固山山上山下的甘露禅寺、狠石、试剑石、溜马涧、相婿楼、祭江亭遗迹,山半还有太史慈墓、鲁肃墓。若说鲁肃墓,《丹徒县志》记载原在镇江东乡苦竹里。《续搜神记》还记载了鲁肃墓神奇故事。清人王昙即认为孙刘“婚于京也”。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亦认为“备诣京见权,权以妹妻之”。罗贯中《三国演义》亦撰写了脍炙人口的“甘露寺刘备招亲”故事。
  北固山前峰铁瓮城,不仅是镇江可看到的第一城,亦是东吴第一城。“铁瓮城”是三国时期东吴三座古城之一,而且是建造年代最早、遗迹保存最完整,唯一砌筑护城砖墙而独具特色。诸葛亮、周瑜谋划赤壁之战,两掌“火”“火烧赤壁”,三国铁定。蒜山今虽不高,却是历史见证。蒜山栈道亦留下东吴水军足迹。北固山、蒜山、西津渡皆镇江著名旅游之景点孙氏故里,孙钟种瓜白鹤山。白鹤山、三仙庙、灌瓜井东接孙坚高陵,西望姑娘墩。孙策遇害汝山,墓葬郡城南,官塘孙家湾,白兔山横山凹都有他的墓葬传说。“惟策在丹徒”,可以铁定,孙策墓在郡城南。孙策与太史慈酣战地神亭,民间还雕塑着他们的故事。
  吕蒙筑城于丹阳,吕城现在仍作为行政区域在徒阳运河最南段。
  综上所述,魏蜀吴争霸天下前期得看镇江,镇江为其三国鼎立起到了任何地方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国演义》亦依据史实,进一步渲染了“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甘露寺刘备招亲”等等故事,把镇江推向“三国文化”之巅峰。

参考资料

  《三国志》、《资治通鉴》、乔长富《东吴“京城”始建时间及所在地之臆见——关于镇江建城史的两个问题》、《元和郡县志》、习斌《刘备赴京与孙刘联姻——读史谈片话镇江之七十一》、河南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乔凤岐《鲁肃在孙刘联盟建立过程中的地位》、《三国演义》等。

(作者为原镇江港务联运有限责任公司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