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谈镇江地域文化研究的自信、自觉和自省

谈镇江地域文化研究的自信、自觉和自省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谈镇江地域文化研究的自信、自觉和自省
裴 伟

  【提 要】 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历史传承与发展的信息,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与人文理念,是一个地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人文生态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加强镇江地域文化的深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就从事镇江地域文化研究而言,我们做到“三不三要”,即,不盲目自满,树立地域自信;不故步自封,增强学术自觉;不聊以自娱,学会躬问自省。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镇江 地域文化研究 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到了文化自信,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被称为“第四种自信”,其他三个自信的结果和目标,文化自信是倾向于内心的,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城市历史传承与发展的信息,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与人文理念,是一个地区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人文生态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加强镇江地域文化的深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一、不盲目自满,树立地域自信
  众所周知,城市的“颜值”取决于内在的精气神,而非简单的涂脂抹粉。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更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不同的城市,由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特色,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命体现,成为城市的灵魂。镇江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培植了许多文明的因素;作为连接文化圈的纽带和边缘地带的东南门户,既把北方文化因素源源不断地向南输送,也承担着地域文化整合的任务。对于镇江地域文化的归属,我们本地一些既有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古文化史的描述层面,并且为了兼顾行政区划和地理单元的完整性,忽视人文事象的空间区域分布与空间差别,将其归入以苏、锡为中心的吴文化区。我们可以通过选取农业耕作、传统民居等物质文化因子和方言、风俗、戏曲三大非物质文化因子指标,建立镇江地域文化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权重和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出镇江文化指数,研究判断其文化归属。也可以约请葛剑雄、邹逸麟、叶兆言等文化学术大家来座谈交流、开论坛,通过对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演进过程的梳理,并此提出镇江地域文化史层的概念,树立镇江地域文化自信,是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和积极传承,悉心爱护城市的记忆线索、文化传统,把周边文化的特征汇拢过来,激发民众自己对这个城市的生活有一种自信感,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化幸福指数。一个有信心、有意识去传承自己历史的城市,也完全应该有自信心去接受创新、接受现代化。要积极担当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着力提振我们加快发展的精气神。把镇江的特色文化、历史蕴涵、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宣传出去,充分展示特色、开放、奋进的镇江新形象,让国内外更多了解镇江,认知镇江,支持镇江的转型跨越发展。
  二、不故步自封,增强学术自觉
  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地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总的来说,点上的多,面上的少;具体的多,系统的少;独立的多,全面的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大局的效果。今后我们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多作一些思考,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工作。
  比如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是镇江社会科学事业的传统学术、基础学术、特色学术,但多年来存在“四多四少”,即照本宣科(把人家已经编了的书,这拿一点,那拿一点,重新编排一下,就算是自己的了)的多,创造性发挥的少;陈陈相因(很多书引用了别人的说法不注出处,引用了文献不认真核对)的多,独抒己见的少;阐释解读的多,深度创新的少;从旧地方志、工具书出发的多,针对现实重大问题作出有分量、有说服力的应答少。说到底,存在着故步自封的旧思维、旧方法。如镇江最早建城年代的问题,如《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的著作地问题。我们认为对学术问题,当然不宜过早给出文件结论、讲话定论。古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解决学术公案,也不是靠惊堂木。笔者最近看到市史志办副主任沈红亮的博士论文《瓦解与重构:镇江近代前期社会转型研究: 1840~1911》(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将镇江定位于一个中国近代化城市的模型,辨析了许多的文献材料,研究出百年前镇江城市转型的逻辑线索常有新意,我们觉得学术自觉,不仅是写几篇文章、出两三本书,而是做地域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对镇江文化特征的专题论述有很强的学术意识,所有的结论都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把握好历史与当代的关系、关怀人类与面向未来的关系,用时代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镇江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江南,我们不仅需要梳理文脉,还要多次不断在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之间往返,通过田野加文献这样一种方法,对镇江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解读。这样一种学术的自觉是与地方社会的文化自觉分不开的,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我们要以研究为背景,围绕镇江未来的文化发展战略展开,目的在于以本土的文化传统为资源,既从总结出地域文明的理论成果,同时为镇江的未来发展提出独特而深厚的文化方案。不仅可以让地方政府对于地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实地走进“他者的世界”,能被各界民众所认知。方志馆中的一些展品可以做成三维的,在网络中直接展示图像。下一步要考虑地方志网络产品、微博产品、微信产品是什么,怎么来传播。各地方的名山名水,包括一些地方文化,有没有可能变成微信、微博产品在网上广泛传播,大家可以考虑。还可以把家训家规家风之类的内容稍微编一下,当然要编得很短,便于传播。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事情。
  三、不聊以自娱,学会躬问自省
  学贯中西的钱锺书先生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必成俗学。”其实,知识分子做学问当然要保持“素心”“初心”,但绝不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学术研究不能躲在象牙塔里,不能有了成果只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属于全市人民,属于所有人民。从学术发展的历史看,真正在学术史上确立地位的学者,都与其尽心致力于学术普及工作密切相关。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要服务于实践,肩负“构建”和“传播”的任务,注重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传播导向。市委主要领导2015年在一次基础教育领域的座谈会上说“城市的定位、功能、布局,一定要跟这座城市的内涵、品位、气质结合起来,一定要跟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历史和文化放在那里不去挖掘,不去用来教育今天的年轻人,不去用来辐射所有的镇江市民,那只能是一种谈资。”就是要求历史文化研究者把更多的优势文化资源从“沉睡”中唤醒,让静态资源变成“活”资本。因为历史文化与我们生活血脉相连,历史文化没有渐行渐远,而要去感悟,去追寻,去领会其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城市版图。
  上世纪末镇江有一位文史学者孙金振,是史学大师柳诒徵的表外甥,生前博览古籍,却不是一个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人,对地方志编修,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常有独到的见解。他曾就论史与论文列举与例举、因事与因人、肯定与存疑、宜粗不宜细等提出颇具哲理的观点,至今读来,仍令人有所启发。他一生不计利名,临终前在一阕词中写道“前人贻我厚,何以待来昆”这句话振聋发聩,是啊,面对先人送给我们的厚重文化财富,我们拿什么自己的东西去给我们的后代?试想这种情怀,何等了得!我们绝不能做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不仅要学会文献梳理,还有会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逻辑思辨,从而对得起先人,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读者和自己。

(作者为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