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大学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互动研究 ——基于事例与数据的比较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互动研究 ——基于事例与数据的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6-15      阅读数:
大学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互动研究
——基于事例与数据的比较研究

时 强

  先说三个例子。
  一是公开发表的《基于文献的我国赛珍珠研究现状分析》一文,该文以主题为赛珍珠研究的期刊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pajek等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得出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即一,“赛珍珠研究作者的合著网络整体联系稀疏,合著现象比较少,引用和被引用的文献数量也比较少。这些现状说明赛珍珠研究人员缺乏相互的关注与合作,这或许也是阻碍赛珍珠研究进一步拓展的原因”。二,该文以发表4篇以上硕博士“赛研”学位论文为标志,筛选出南师大等16所全国高校以表示其“赛研”的实力和水平,被赛珍珠自称“第二故乡”的镇江,包括挂牌“赛珍珠研究中心”的本地某校在内的三座高校,竟然全部无缘上榜,发人深省。(注1)
  二是公开发表的《工科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与融合》一文,以与卡赛尔大学(德)、纽卡斯尔大学(英)、印度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公立大学(美)作对比,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资金投入与制度措施等主要方面明示本地一所知名大学在办学理念、院系发展中“功利化过重,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进一步拓展,造成学生的学术视野受到限制,全面素质培养受到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注2)
  三是今年9月间,作者约请14位师生对本地三座高校的1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样本104份,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中华优秀文化,近30%表示“很感兴趣”,60%表示“比较感兴趣”,另有8%表示“一般般”;对于镇江地域文化近60%表示“比较感兴趣”,18%表示“很感兴趣”,20%表示“一般般”。除了对镇江旅游名胜了解较多外,对问卷中列出的镇江历史文化中的名人与史实,不到30%答对其中的一半,多达62%以上仅答对其中1/3。
  上述三个例子表明,大学校园文化如何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 从实际出发,更加重视对镇江地域文化的学习研究并共建共荣,开创全新局面,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重视的重要工作。
  一、中华优秀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根基和源泉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智慧结晶和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心理、伦理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总体表征。中华优秀文化所创导的整体思维,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精神情怀正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坚强内核和内在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包括其理念、制度、器物、活动等等在内组成了大学文化主体,覆盖了大学构成的各个方面和大学运行的各个环节,并决定了大学各有差异的特色和成败兴衰。大学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飞速上升、对外交流更为广泛频繁外,还因为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加高标准的追求中,还代表着对完善人格和知识、真理的追求,承载着与塑造我国新型大国形象相符的新一代公民的历史使命,因此,不断强化中华优秀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深刻认识中华优秀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才能不断提升大学文化的内涵和品质,才能与时俱进并创出各具特色的鲜活的大学文化新景观。
  二、镇江地域文化更具本源性、亲和性、创新性三大特质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镇江地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和一脉相承的传统风习,有着自己的“精、气、神”,对镇江地域文化的概括,见智见仁,各有论述,笔者曾在多年前著文论述过镇江的“五源文化”说,即“源起古代的吴文化、延绵2000余年的兵火文化(遗存)、粘合朝野的宗教文化,积聚厚重的市井文化及客来文化(尤以19世纪40年代强行开埠后的西洋文化侵润与改革开放后新移民文化为主要标志)”。镇江地域文化浸润于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精髓,犹以历朝历代贤达名士为代表。以其“山水兼具,江河交汇,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文化特征,以其“人文化成”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的辩证精神、究竟天人的会通精神、天下为公的责任精神,不断凝练、整合、更新,具有极强的本源性、亲和性和创新性。简言之,镇江地域文化自是驻地高校校园文化的巨大宝库,亦是积聚育人文脉、丰富大学师生精神食粮,提升广大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感,营造广大师生和本地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途径与措施
  大学因其所处的具体地域,归属于特定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必然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梳理镇江地域文化的优异特质,使之有机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发展之中,不仅提升大学自身的软实力,也可大大增强大学和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等等内在功能已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若说大学特色,其关键正是利用地域文化最具潜力的资源条件,形成“和谐互动”的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构建“校、地”文化共建共荣的运行机制。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和谐互动”是一项复杂重大的系统工程,要使项目有序和高效运转,并让校、地广大师生民众自觉参与,首要的是构建能发挥校、地两个积极性的运行机制。一是落实责任主体,完善组织架构。责任主体是校、地文化和谐互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明确双方党政领导机构及相关负责人,把其纳入党建工作与行政目标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院校必须列入教学、科研等重要考核内容,保证规划实施。二是完善制度保障,确保有序、持续开展。可以学习借鉴“高校人文社科类知识传播效率”即DEA方法——数据包括分析法(注3),学习借鉴西方高校“卓越计划”和“人文科学”开发管理办法,创建并完善制度保障,使之有序、持续展开。(注4)三是营造全民参与、各有侧重,重点突出、确保实效的良好氛围。搭建平台,发挥导向作用。校、地双方的文明创建领导机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都应充分利用各种传媒特别是信息化新型媒体和微博、微信群、互联网等开展生动形象为广大民众和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宣传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本地、本校的特色文化品牌,从理念、认知、行动上激励广大民众和师生积极参与,主动践行中华优秀文化,主动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育人功能,使之成为每个人自觉提升文化品位的个人行为准则。加强科研抓手,不断注入创新活力。如前举例证,与镇江更具(三大)特质的地域文化传统和发展趋势相比,驻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更大空间和发展潜力,在各地都在大力倡导校、地文化和谐互动的大环境中,应该认清此项工作项目同质化竞争的现实,努力加强科研投入,打造凝结文化创新人才集群,形成协同创新体系,并纳入双方文化产业(互联网+)的生态链,不断培育新的创新点,引导广大民众和师生的文化追求,推进双方两个文明建设的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注1:见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1月第19卷第一期57页、56页
  注2:见《青年与社会》2014年10月下第30期第144页-145页。
  注3见《高等理科教育》2016年第1期第61页。
  注4见《高等理科教育》2017年第1期第58页;第60页;及《高等教育》2013年第1期第123页。

(作者为镇江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兼市社科联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