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登上圌山看宝塔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登上圌山看宝塔
曹 树 高
我对圌山塔的了解,是从1989年底开始,我转业的前一年,第一次去扬中途经大港,在汽车上看到圌山上有座高高的宝塔。我不知这山叫什么山,更不知那塔叫什么塔了。不过我清楚,凡有宝塔的地方,一定有着历史故事。当时我远远地望着宝塔,心想等有机会一定爬上去看看。
后来,我的战友王玉国先生送我一本由他编撰的《镇江文物古迹》,书中有篇专门介绍“报恩塔”一节,我才对圌山塔及圌山有所了解。我转业在交通部门后,多次去扬中途经圌山,每每看到那高高的圌山塔,总想找个机会爬上去看看。然而,一直未能如愿,去爬圌山看宝塔的念头始终萦绕心头。
时间的指针转到了2008年6月,镇江市公路管理站组织员工开展“登圌山,迎奥运”活动,站领导邀我和几位老同志一块去爬山。 车到山脚下,我们徒步上山。那时,镇江新区已对圌山开始建设,上山的石级已建成一半。这圌山看似不高,但真正要攀爬还真要费点力气。我和韩老先生一道,他已80多岁,我们边走边聊。他告诉我,圌山原不叫圌山,原名瑞山,由于秦始皇巡游到这地方,发现这儿有“王者之气”,他为了秦王朝能长治久安,将“瑞”字去掉王旁,再加个框,就变作“圌”字了。
韩老先生还告诉我,圌山上那座古塔,叫“报恩塔”,又称“圌山塔”、“万人塔”。据说,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由丹徒人陈观阳所建。陈观阳,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曾多次得到乡亲们的资助。他立志要金榜提名,然而几次都未能考中,后在圌山老僧人的指点下,终于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在他还乡后,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在建造塔时,因山高路远,壑深道路不平,建筑材料运输困难,众人上山时都自觉背块砖带片瓦,所以塔名又叫“万人塔”。圌山上的这座古塔从建成到现在已有380多年,几经战火,几次毁损。
当我攀上山顶看到那巍峨的宝塔,尽管塔门紧闭,不能登上远眺,但我还是十分高兴,真想大喊一声:“圌山塔,我上来了!”在塔的下方,雕刻着“报恩塔”三个大字。我转过身再看四周,真是一览众山小,西面是工厂和矗立的烟囱;东面是长江滚滚东流……
后来,我查阅有关资料,圌山塔,历史上曾为抗击外侮立下不朽功绩。早在明代,中国军民就在圌山狠狠打击倭寇,使倭寇不能再向长江上游前进一步。鸦片战争时,古塔成为监视英军动向的瞭望所。1842年7月13日,英军舰船乘夜来袭,圌山上的守军看到英舰进犯,当即开炮射击。英军连连还击,守军一炮击中英舰后梢,英兵纷纷落水,英军见势不秒只得掉头逃跑。当时,有人曾写《竹枝词》一首,称赞圌山炮战:“要隘疏防门大开,分明揖盗不难来。伤心直入圌山口,才见夷帆抱首回。”在抗日战争时期,圌山又成为新四军江南游击队监视日军和伪军动向的据点。江南的日伪军一有动静,新四军的侦察员立即通过山上宝塔发出信号,通报敌情。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对圌山进行重点管理,对圌山塔进行修葺。2008年后,新区政府加快了圌山风景区的建设。近年,又投资10多亿,已初步建成休闲度假和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区了。
我每年都来圌山,特别是春秋两季,都会抽出时间去攀爬圌山,放松一下心情。不过,来这儿爬山的人真是很多很多。只要是晴天,山道上总会有接连不断的登山人往上攀爬。我相信,古老的圌山将给现代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