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文化旅游 >> 丹心为国,施政为民 ——读王仁堪的五篇公牍文书

丹心为国,施政为民 ——读王仁堪的五篇公牍文书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丹心为国,施政为民 ——读王仁堪的五篇公牍文书
吴晓峰

  清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十八日,晚清循吏王仁堪在苏州病逝。噩耗传来,镇江当地的“士民皆欷歔流涕,乃列仁堪政绩,呈督抚……总督刘坤一、巡抚奎俊据以上闻。谓仁堪以恺悌之心行仁义之政,其治狱平法似于定国,发奸摘伏似赵广汉,讲求水利似召信臣,恤灾黎,则富弼之于青州也。兴文教,则文翁之于巴蜀也。以实心行实政,视民事如家事,卓然有古循吏风焉”①。从民众的口碑当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勤政爱民的循吏形象。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因此,研究和发掘像王仁堪这样深受百姓爱戴和传颂的勤政廉政典型,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仁堪自清光绪三年(1877)中状元,至光绪十九年(1893)病逝任上,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中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都是当今中国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的优秀遗产,尤其值得珍视和借鉴。现仅点校、整理并介绍王仁堪生前所发布的几篇上奏或下达的公牍文书,即可作为王仁堪丹心为国、实政为民的公仆典型的实证,充分说明人民的称赞绝非虚言溢美。
  一、《翰林院联衔公疏折》②
  这是清光绪五年(1879)十二月初五日,王仁堪偕同翰林院修撰曹鸿勋、编修黄国瑾等二十四人疏劾出使大臣崇厚擅自与俄罗斯签订卖国条约的奏折。点校后原文如下:
  奏:为请速正使臣之罪,申国法以折敌谋,仰祈圣鉴事。
  窃臣等伏读十一月二十一日上谕:都察院左都御史崇厚奉命出使,不候谕旨,擅自起程回京,着先行交部,严加议处,开缺,听候部议。其所议条约、章程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历次所奏各折,着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妥议,具奏。钦此。
  仰见皇太后筹边谋国,博采群言之至意,臣等伏念崇厚所定条约,堕俄人之狡谋,背朝廷之明训,万难议允,薄海同声。预议诸臣,定能见及。顾今日之事,不难于内持正论,而难于外折敌谋。
  臣等以为,欲折敌谋,自正使臣之罪始。咸丰间,耆英擅由天津折回,我文宗显皇帝震怒,将耆英锁解来京,立赐自尽。今崇厚冒昧定盟,仓猝归国,贻忧君父,卸责同僚,核其罪状,浮于耆英百倍。若绳以大清律例,实非议处所能蔽辜。而谈洋务者,动曰《万国公法》,臣等即请以《万国公法》言之。查“公约准废”一条,谓:“臣执全权,君必准议而行。”若不明指其臣违训、越权,无端废约,耻孰甚焉?又云“若有违训事件,君不必准”等语。崇厚举屡次廷寄置若罔闻,倾心附敌,擅增多款,是为违训;论伊犁而阑及松花江,是为越权。诚数其违训越权之罪,明正典刑,内足以申国法,外足以折敌谋,在此举也。若畏首畏尾,因俄使虚词恫喝,辄思委婉攀留,是已成不得不从之势。虽发言盈廷,仍与不会议等,甚可耻也。昔法国与日耳曼约在西班牙京都分让国土,绅士概不允准,其约遂废。臣等忝尘朝籍,众论佥同,即与外国绅士不允之例相合,应请将臣等公疏,饬下大学士等一并会议,将崇厚立肆市朝,以示宸断,而更前约。并饬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即据《万国公法》所载各条,与俄人反复辨难,无畏事、无失词,必能收转圜之效而无开衅之虞矣。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施行。谨奏。
  经过本人认真点校以后,此篇文字意义甚明。
  此篇弹劾文,义正词严且有理有据。在痛批崇厚误国,理应按律惩处的同时,王仁堪实际上是在劝诫光绪和慈禧,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就应该维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不仅要做到“内足以申国法,外足以折敌谋”,还要“据《万国公法》所载各条,与俄人反复辨难,无畏事、无失词,必能收转圜之效而无开衅之虞矣”。否则的话,“若畏首畏尾,因俄使虚词恫喝,辄思委婉攀留,是已成不得不从之势。虽发言盈廷,仍与不会议等,甚可耻也。”这些刚直不阿的进言,充分反映了王仁堪在晚清内忧外患不断,列强瓜分国土猖獗的情况下,对于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分析与判断,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二、《太和门灾吁请勤修实政折》①
  清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太和门失火,朝廷要求官员要敬畏天威,省查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失。王仁堪借此机会写了此篇奏折,劝谏慈禧与光绪皇帝要勤修实政,认为只有这样才是“上答天戒,下固民心”的最好方式。现点校抄录部分原文于下,云:
  ……
  一请罢土木。恭读本年二月初一日谕旨,拟修颐和园,以备慈舆临幸大庆祝嘏之所。此诚我皇上不匮之孝思也。
  臣等谓孝以养志为大,皇太后爱民之心,率土普天同深钦仰,故庀材鸠工之费,指明不动正款。夫出之筦库,则有正款、杂款之分,至朝廷责之外省督抚,督抚取之各项厘征,竭蹶以应,虽非动用地丁之正供,终是侵削小民之膏血。计臣可执未动正款之说以告朝廷,在朝廷,何能执不动正款之说以谢天下?
  曩在咸丰,发乱之始,各省开捐,动盈数百万。近者,海军报效,班次视昔日为倍,优捐费视昔日为倍减……乃两载以来,凑集捐数,不过数十万金。则生计之穷,物力之艰,已可概见。若不及时停止,竭泽而渔,岂堪设想?
  臣等以为,颐和园虽极壮丽,在皇太后所处不过一室之间,所览不过一山一水之胜。若因此而民生愈蹙,皇太后虽日居胜地,未必不戚然不欢也。若罢此而民力稍纾,皇太后虽高拱法宫,未必不欣然色喜也。况值非常之灾,罢不急之务,非惟圣慈所必许,抑亦臣民所同谅。伏愿圣明,将此项工程停止。并请自今以往,垂念政治,力节游观。庶恭俭为心,而孝思亦大矣。
  一请求直言。夫今日言官,非尽无封事也。或一官之守,或一事之微,未尝不间蒙嘉纳。至用人行政之大,朝廷得失之原,能深求其故者,在言事中,本不数觏。乃偶有指陈,辄蒙谕旨切责。或斥其干进退之大权,或罪其蹈攻讦之恶习。公义未伸,先坐循私之咎。千古箝制言路,莫此为甚。夫上以实求,未必下不以名应。未有上以名求,而下能以实应者。盖言者一人,观望朝廷听言之风旨者不一。其人于数疏之中,择其一疏;于数条之中,择其一条。大抵只取易从,聊塞众望。则虽尧旌在前,舜铎在后,决不能破忌讳之私,伸敢言之气。夫从古有闭塞言路之朝,断无禁止建言之诏。而言路通塞,较然异辙,纳言之诚伪,不可歁也。昔宋臣司马光谓梁高祖拒贺琛之谏,诘主名问条目,困以难对之状,责以必穷之词。切直之言,谁敢复进?卒至大谋颠错而不知。其言可为深痛。窃维:求言之道,与其过严不若过宽。伏望特下明诏,开诚布公,求直言敢谏之士,勤攻政阙,博陈民瘼。苟可采择,立见施行。如此数年,然后士气振,下情通,内治可成,而外患可攘也。
  一请停铁路。天津到通铁路,传闻即日兴办,近畿一带民情汹惧。夫外国设铁路,利外货之运赀,中国铁路恃南漕之贴脚。其名则同,其实迥异。曩日,偶有夷患,主和议者辄谓距海太近,战无把握。今乃引近于数十里之内,臣等百思不得其说。若谓有警之日,去一铁辙,火轮便不能行,万一近津一段,彼夺隘而去其辙,将奈之何?至为运货起见,津门至京两日程耳。铁路则两时至通,由通运京,仍须半日。南来货物争先一日,将何为耶?夫舟车失业之民,或可别谋生理。沿途坟墓,无故荡迁。有主者,子孙衔没齿之悲;无主者,魂魄抱暴骸之痛。畿疆咫尺,聚数百万呼吁之灵。天心仁爱,漠不一闻,臣等知其必不然也。若谓铁路已铸,难于中止。必不得已,拟请改设德州、济宁以通南北河运。盖运河南北,不连洋人马头,我可独专其利。海上有事,我可借之以通南漕。且即由河身垫路,无扬掘坟墓之惨。此容或可以试办者。夫治痿痹之疾,必求通其壅滞。今乃自扼咽喉以为得计,其利害之机,不辨而可决矣。
  ……
  王仁堪此篇劝谏文可谓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针对时政弊端的三个突出问题直言上谏,言辞恳切,理据周详。
  “一请罢土木”,直接批评为慈禧修筑颐和园是“侵削小民之膏血”,“若不及时停止,竭泽而渔,岂堪设想?”况且“颐和园虽极壮丽,在皇太后所处不过一室之间,所览不过一山一水之胜。若因此而民生愈蹙,皇太后虽日居胜地,未必不戚然不欢也。若罢此而民力稍纾,皇太后虽高拱法宫,未必不欣然色喜也。况值非常之灾,罢不急之务,非惟圣慈所必许,抑亦臣民所同谅。伏愿圣明,将此项工程停止。并请自今以往,垂念政治,力节游观。庶恭俭为心,而孝思亦大矣。”此项可视为王仁堪在晚清朝廷腐败不堪的政治形势下,所提出的廉政反腐宣言。事实上,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都应该引以为戒。因为,腐败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历来都是最为严重的。
  三、《勘验丹阳烧毁教堂通禀稿》①
  本篇为王仁堪在“丹阳教案”发生后,结合自己勘察到的情况对上所提交的报告材料。不仅充分反映出王仁堪的办案能力,更见出王仁堪在特殊时局下,努力维护国体、保全民众、平息骚乱所做的努力。点校后原文如下:
  窃卑府本月二十八日恭读会禀后,即刻驰赴丹阳。酉正到城,随往东门,亲自勘验。天主教堂烧毁遗址,约二十余间。讯之土人,皆系中国房屋,并非洋式。地邻教民程维仁供:系兵燹以后置买,后有桑园,周围篱笆,并无墙壁。园内纵横孩尸七十余具。有用小棺者,有用洋油木箱者,有蒲包者,有裸埋者。断烂骷髅,十居八九。间有新埋数具,血肉模糊,面目身躯无从辨识。就中最可疑者,有一匣中,头骨三具。匣宽九寸,高仅六寸,全尸虽小,势亦难容。一切惨恶情形,目不忍睹。卑府当思饬传仵作检验,以释众疑而执彼口。因恐浅葬抛弃,万一犬噬鸟啄,形骸不全,众口讹传,则沿江一带教堂不免别生枝节。遂饬照旧看守。
  查取地保、邻右、教民口供,据地保供:本月二十五日,小的在天主教堂前看守,不知何人从后门放火,并没看见堂内有甚男女幼孩。听说天主堂内,于二十三四日,已将物件搬去。至堂内小孩从何而来,实不晓得。但知他是天主堂,不知又抚养小孩。民间小孩无人抚养,多送至本国育婴堂。在教之人,有无将小孩送到天主堂,小的不知。等语。卑府覆查该堂,向无兼办育婴堂字样。匾额、门首,亦无收养婴孩条示。是日,堂内并无生存之婴孩,附近居民亦无现充之乳媪。此虽据该洋人有兼办育婴堂之说,民间不尽知有育婴之实在情形也。
  据邻右供:本月二十三四日,闻有谣传,当经汛捕巡防,均属安靖。二十五日下午,汛官到堂察看,时有民人十余人意欲随入,经洋人拦阻,民人自退出,绕由堂后篱笆进园。觉沙土甚松塌下,时见有木匣,扒获孩尸。喧传人多,遍堂搜索,并不见活小孩。一人激成众怒,纵火焚烧,旋即四散。等语。与两次委员所查,以及洋人卫教士面禀黄道之语,情形大略相同。卑府覆查该民人等,一经洋人拦阻,即复退出,绕至后园。其非有意寻衅可知;火起之后,只顾烧屋泄愤,并未抢掠洋人一物。其非匪类煽乱,亦可知。此事由激愤,并无为首纠众及临场主使之实在情形也。
  据教民供:那日火烧以后,听见街上人说,众人把天主堂内衣服等件俱抛火内,一概烧毁。又闻火烧时,堂内烧饭工伙,抱出布被一条,被众看见,夺弃火中。等语。卑府覆查该教民全供,闪灼回护,原难凭信。惟就所供两层,亦可为是日实无抢物之一证。
  卑府勘录各供后,当即严饬该县营汛等,凛遵宪电,赶紧严拏滋事匪党,俾远近游民,无藉端煽惑。抑卑府密有请者,拆毁教堂之说。本月二十三四日,该处虽有谣传,然此种讹言,沿江上下,近日无地无之,不止丹阳一处。因谣传而窥探,因窥探而越篱,因越篱而见尸,因见尸而激愤。事前既无纠人寻衅之形,事后复无乘势抢掠之事。会逢其适,变起有因。是仓卒激愤之人,决非谣言惑众之人,供证显然,殆无疑义。伏求俯念,愚蒙,将激愤情形,专疏入告,为民请命,据理与争:既名为天主堂,即不应有死孩骨。既曰兼育婴局,更不应无活婴儿。且教堂兼办育婴,虽各省间有此案。而遍查历年所换条约,“传教”条下,并无准外国人在中国育婴之约。该教士等,既于约外兼办育婴,复不遵光绪十五年两广总督宪奏行章程,使地方官得司稽察。祸由自召,我岂无辞?尸迹具存,民岩可畏。卑府再四思维,惟有吁请结案之时,曲贷愚民之罪,以安众心;别给抚恤之资,以谢彼族。庶不致积愤日甚,为祸愈深。实于民、教,两有裨益。所有,卑府勘察情形,除面禀黄道外,合行密禀。伏乞钧鉴。
  通过王仁堪此篇上报文书,我们不仅充分了解了“丹阳教案”的始末,而且更见出王仁堪善于妥善处理中外纠纷的外交能力。此篇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证据确凿,论证层次清楚,既能保全国体,又能安抚民众,也不给洋人提供可以挑衅滋事的可乘之机。特别是文章最后一段的“为民请命,据理与争”,更加凸显了王仁堪丹心为国、施政为民的本色。他说:“既名为天主堂,即不应有死孩骨。既曰兼育婴局,更不应无活婴儿。且教堂兼办育婴,虽各省间有此案。而遍查历年所换条约,‘传教’条下,并无准外国人在中国育婴之约。该教士等,既于约外兼办育婴,复不遵光绪十五年两广总督宪奏行章程,使地方官得司稽察。祸由自召,我岂无辞?尸迹具存,民岩可畏。卑府再四思维,惟有吁请结案之时,曲贷愚民之罪,以安众心;别给抚恤之资,以谢彼族。庶不致积愤日甚,为祸愈深。实于民、教,两有裨益。”像这样的仗义执言,在晚清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并不多见。后来王仁堪还作《请免知县“留缉”字样禀抚宪》、《请免知县“留缉”字样禀臬宪》两篇上报文书,主要是为因“丹阳教案”而被革职的当代著名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祖父,时任丹阳县令的查文清申诉。王仁堪认为查文清既然已经因为教案被撤任,就不该再要求他继续留缉案犯,因为“留缉案犯”就意味着还没有最后结案,因此,指出“‘未获首犯’之语,自我先开其端,则此后彼族之要求,更虑难于结案”。尽早结案,免得落洋人口实,这个理由非常合情合理。实际上更是委婉地为查文清开脱,以从轻处罚。维护国体、体恤下级,不仅反映出王仁堪的公正无私,更使羸弱的晚清朝廷为之一振。
  四、《乡约保甲简明章程》①
  这篇《章程》是王仁堪在镇江任职期间制定的县、乡行政管理办法。从中可见王仁堪作为一方父母官,实政为民的具体举措。点校整理后原文如下:
  (一)举董。每县约分四乡,于镇集所在,举一公正、干练绅士为镇董。每县至多不过五六人,禀府存案给札,所有本方各村乡团归其经理。其团董、村董,由该董商同本团、本村之人公举。所有团、村各董,均不准敛钱支费,庶可持久无弊。
  (二)联团。附近五六里内乡村,照向来联宗之法,约明若干村,联为一团,公举团董一人。各举老年诚实人为村董,大村可举二三人或三四人,以便轮司稽查。凡一团之内,共若干村,载明簿籍(簿籍由县发给)。由团董按照同团各村,每村分给灯笼二个,小布旗一面(均写明某村)。此项所费有限,且只出一次。应由本团有余之家,或乡典铺户捐置。各村村董即将此件轮流交给本夜支更之人。一村有警,同团之村闻警齐集。路有远近,到有先后,必须将所分灯旗交给有事村中村董查验。如有约明同团而闻警不到者,准大众公同议罚。
  (三)支更。夜间支更,除穷困之鳏寡孤独照例邀免,此外,向派十家轮当。惟村中各户贫富不齐,丁之多寡亦异,或更有出外谋生,家无男丁者,应由村董就本地情形,公平酌办。支更之人,亦不必拘定十家,大村有十数人,小村有二三人,但夜间有人常川支更,而壮丁有不脱衣服而寝者,便足集事。盖协力驱贼,宜用壮丁;而夜间易醒,则以老年人为宜。现定每村轮更人数,半用壮丁,半用老年人。老年人专司支更,不定在街外,即屋内亦可一闻。附近梆锣急,便赶将支更壮丁唤起。大凡壮丁,日间作苦,入夜自易沉睡。每日某某壮丁应行支更者,切嘱睡下无脱衣服。一闻近乡有警,便可立时起来,持械举火,一面约同本村之人,呐喊兜围;一面仍令各家传击梆锣,以期稍远之村闻警协拿。
  (四)备火。每村外两头空旷之处,大家凑积稻草各一堆,高约一丈。本村闻警,由住近村头之家,将稻草点起为号,俾远近一闻梆声,出见火光,其有盗在村头者,南头有盗则北头点草,北头有盗则南头点草,出其不意,自无恃众威劫之虑。万一盗伙稍众,俟盗去点草,亦不为迟。至每村之中,尤宜存储火把三四十束在空间公所或庙宇中。火把之制,宜用旧竹缆斩断最好。其次或苇或柴或草,预捆成把,有警则点起即行。每岁每村之中,用着火把时无多,所费甚属有限,而光能及远。傥得协力同心,附近俱免盗患,其利甚大矣。
  (五)缀盗。近来劫盗皆有火器,各处盗案,往往近邻闻盗,闭门不敢出救。各顾性命,无怪其然。现定章程,每家各置竹梆一个(铜锣更好),一家遇盗,连敲急喊。左右近邻,只须将梆锣在屋内急敲,不须出门。其本村稍远之家,闻近邻梆锣,不必趋救被盗之家,只须一面传击梆锣,一面出村,将稻草举火。至隔村闻警,必须持举火把,呐喊兜围,以乱盗心。望见劫盗,远远跟随,不必与之格斗,盗行亦行,盗止亦止,跟至天明,该盗无处销赃,必就获矣。
  (六)清源。清源之法,除奉宪互保外,所有村外破废庙宇,一概拆尽,以绝藏匿之所。镇市烟馆赌局,由司汛绅董认真访查,以绝窝留之家。所有本村客民,如往逾十年,已有家眷田产者,应与本地人一体编查;若并无家眷田产,孤身佣工,或揽承车挑、或开烟馆客栈,及一切小本生理之人,由本团绅董责令其取具本村土著居民切结。结中写明“本人如有为非作歹,情甘同坐”字样,方准本村佣揽生意。如无切结,立予驱逐。此项客民,或恐绅董难以约束,拟俟绅董按村查清户口,将孤身客民若干人,另编一册,或由近处司汛查办,或札派委员亲历四乡协同绅董专司清理客民之事,能办得切实,断无盗风不息之理。该绅董等各卫身家,当不至具文视之也。
  从此篇《乡约保甲章程》所规定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为了保护地方平安而制定。当时镇江一带盗匪猖獗,人民的日常生活无法保证。王仁堪所定的六条,都是加强地方治安、预防盗匪的具体措施。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廉政爱民之心随处可见。如“所有团、村各董,均不准敛钱支费,“火把之制,宜用旧竹缆斩断最好。其次或苇或柴或草,预捆成把,有警则点起即行。每岁每村之中,用着火把时无多,所费甚属有限,而光能及远”,考虑的是物尽其用,不浪费,不扰民。至于“盖协力驱贼,宜用壮丁;而夜间易醒,则以老年人为宜。现定每村轮更人数,半用壮丁,半用老年人。老年人专司支更,不定在街外,即屋内亦可一闻。附近梆锣急,便赶将支更壮丁唤起。大凡壮丁,日间作苦,入夜自易沉睡。每日某某壮丁应行支更者,切嘱睡下无脱衣服。一闻近乡有警,便可立时起来”,“近来劫盗皆有火器,各处盗案,往往近邻闻盗,闭门不敢出救。各顾性命,无怪其然。现定章程,每家各置竹梆一个(铜锣更好),一家遇盗,连敲急喊。左右近邻,只须将梆锣在屋内急敲,不须出门”等语,无疑是体恤民情至微至细的表现。考虑到老年人与青壮年人体质不同,支更的时候,就要各取所长,老年人专司支更,且不需要到屋外,遇到有匪徒负责唤醒青壮年支更者;还考虑到人身安全,不要和有火器的匪徒硬拼。试想,如果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为民细致筹划的官员,那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
  五、《借廉修署禀藩宪》①
  这是王仁堪向上级申请修缮镇江知府衙署的报告。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仁堪的居住条件,更看到了当时作为镇江知府这一级(相当于当今的镇江市长)官员的生活条件,使王仁堪的清廉为官本色更加鲜明。他说:“卑府衙署屋宇,年久失修,墙垣剥落,间有鼓裂,砖瓦残缺,门窗朽败,风雨渗漏,每多不堪居处。”因“恐风吹雪压,日就倾圮”,所以不得不做一些简单的修理,但是又因为“急于兴修,均系挪借应用”,现在必须还钱,可是自己“囊橐空虚,一时无从措偿”,故不得已才想到了按照清代管官例,申请预支自己的“养廉银”来偿还事先支付的借款,剩余部分申请按照“州县修理衙署工用分年摊补办法”,分摊到每年的办公费中去,而且是从王仁堪“上年四月二十到任之日起,分作十年摊捐归补,如遇交替,摊剩银两,准其留交后任,一律接摊,以昭公允”。王仁堪的节俭、清廉可见一斑。
  上述五篇文章,最真实地再现了王仁堪的为官生活,我们读过以后有感慨、感动,但更多的还是思考。当我们清算封建制度的腐朽的时候,是否也要多学习一些那个时代的闪光的东西呢?

(作者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