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焦山行宫觅无踪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8 阅读数:
焦山行宫觅无踪
蓝纯龙
【摘 要】康熙三十八年(1699),始建焦山行宫,乾隆年间又增修,使其占地约4000平方米。始建由扬州盐商出资。焦山行宫二处——行宫(山下)、上行宫(山上)。乾隆甚为喜欢焦山竹楼,乾隆第三、四、五、六次南巡时,在“竹楼”里分别写了四首七言绝句,因此,后人将此处也称为“行宫”。今(山下、山上)两处行宫不存,竹楼觅无踪。
【关键词】康熙 乾隆 行宫 上行宫 竹楼
引言
焦山虽为一山,行宫确分三处,一处在山下,昔日大雄宝殿东,建筑鳞次栉比,称焦山行宫;一处在山上,规模甚小,仅为一四合院,称(山)上行宫。此两处行宫《焦山志》有记载:“行宫,山上山下二处。”再有一处,昔日在江边的芦苇丛中,乾隆甚为喜欢,在里作诗若干首,此处《焦山志》引《两淮盐法志》记载:“行宫……镜江楼、竹楼。”因此,也称“行宫”。此“行宫”在山下焦山东,建筑结构竹,为“竹楼”。
焦山行宫(图附文后)、上行宫《焦山志》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直观插图,然“竹楼”《焦山志》仅有咏“竹楼”诗记载,不见建筑式样、具体位置、源于何时、插图记载、甚为遗憾。
笔者根据《焦山志》《续焦山志》《金山志》《丹徒县志》《镇江游览指南》(民国)、《清史稿》《两淮盐法志》《扬州画舫录》记载,对焦山三处行宫,从史记切入,作一阐述。
行宫
焦山行宫始建何时?清•周氏《金山志》记载:“康熙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建金山行宫、焦山行宫。”
焦山行宫何人建?据《丹徒县志》记载:“行宫江宁织造曹寅建。”时曹寅兼任两淮盐政,出钱的是扬州盐商。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道:“行宫在扬州有四:一在金山,一在焦山,一在天宁寺,一在高旻寺。”这可证明镇江金山行宫、焦山行宫都为扬州人所建。无论是金山行宫、焦山行宫,《金山志》有金山行宫的插图,《焦山志》有焦山行宫的插图,此绝非康熙年间建的规模,而是乾隆年间建得最为鼎盛时期的规模,这一点切不可混淆。
据清•吴氏《焦山志》记载:“高宗纯皇帝叠经临幸,至壬午(乾隆27年,1762年,第三次南巡来焦山),南巡大吏先一年请建行宫。”为何《金山志》与《焦山志》记载相差63年?笔者认为:“规模!”当年康熙年间建的焦山行宫,一不见文字记载,二不见志书插图,仅见乾隆年间的焦山行宫文字记载与志书插图。
现在我们看到的清吴氏《焦山志》插图焦山行宫,主轴,进进相连;支轴,院院相套,规模甚大。这种好大讲排场且符合乾隆的味口,这就是乾隆年间焦山行宫最为鼎盛时期的模样。
焦山行宫何样?据清吴氏《焦山志》记载:“行宫恭建焦山南面,倚参天之峭壁,俯万里之长江,后靠狮子岩、海云岩,外罗京口诸峰,则象山当其前,左圌山,右北固,兼雄秀雅丽之观。考其基地,似即宋海云堂之旧址,天秘名区,待时而兴,理固然哉。”
如此典雅的建筑群,其细部又怎样?据《焦山志》引《两淮盐法志》记载:“行宫有禅堂,旧址名‘天开胜境(行宫门匾,宋人书)’即其处恭建焉,有鼍画窗、镜江楼、竹楼,诸胜虽屡蒙。”吴氏《焦山志》有行宫插图一幅,其建筑规模不亚于金山行宫。
焦山行宫为康熙、乾隆驻跸而建,康熙在焦山行宫驻跸几次?笔者孤陋寡闻,不得而知。乾隆在焦山行宫驻跸几次?近有研究者根据《焦山志》记载撰文认为:“乾隆甲辰(乾隆49年,1784年,第六次南巡来焦山,此时乾隆73岁)回銮时,始一驻跸。”可见乾隆六下江南,八上焦山,仅一次驻跸焦山行宫。
康熙六下江南,每次都来焦山,留诗四首,现有题匾手迹一块,悬大雄宝殿里正上。
乾隆六下江南,八上焦山,一驻跸焦山行宫。为焦山题匾额十二幅;为焦山题诗三十五首;为焦山撰书楹联十三对。现存乾隆帝撰书刻石的御碑八方十一面,分布在碑林博物馆、定慧寺与焦山公园景点内。
乾隆于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第六次来焦山,至后再也没有皇帝来过。既然是行宫,除皇帝外,他人不得入驻,因此,山僧只是打扫、修缮,修缮、打扫……至后的国力衰减,使得行宫失修,至道光、咸丰年间,已是残墙断壁,至同治年间全废,至光绪年间其址难寻,具体位置清•吴氏《焦山志》记载:“今石壁香林庵后,即为行宫故址也。”今人考证:“其遗在大雄宝殿西侧,局部在今遗迹上,占地约4000平方米。”
镜江楼
据《焦山志》记载:乾隆第一次南巡前夕,派南巡大吏打前战。眼看皇帝就要亲临,如遇突来江风,当天皇帝离不开焦山怎么办?应急处理,先修整山下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焦山行宫,再改建西峰顶上的“镜江楼”,俗称“上行宫”。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春正月十三日,第一次南巡,随行王公大臣,侍卫兵丁近千人,御舟队船只一千多艘,驮马上万匹,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至江苏,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至浙江再经嘉兴,石门达杭州……”这次南巡,乾隆首次登上“镜江楼”。
历史上的“镜江楼”何样?笔者查阅《焦山志》插图,图中标有“镜江楼”。从“南面图”看:“镜江楼”在山顶西,南、东两门,数级台阶可上下,步进一卷棚小门楼,庭院一方,西东各有一屋;从“南西图”看:“镜江楼”为两层建筑。
“镜江楼”是观日出好地方,东可呈“一轮红日滚金球”;南“连绵群山披翠绿”;西“北固山、金山尽收”;北“江水开阔百舸争流”。当年乾隆登上镜江楼远眺,烟波浩渺,百舸争流,如此之美,为此陶醉。他第一次来此就题匾“镜江楼”。自后每次来焦山都要登镜江楼,在此留数首咏景诗(录其一),从中观其当年风貌。
镜江楼
焦山登极顶,俯畅镜江楼。
是日微风静,当春霁景浮。
遥源溯西自,万古镇东流。
底论难北界,清时此豫游。
为何焦山顶“行宫”至今不见一建筑?这里曾是皇帝的行宫址,后人不得在上竖建筑。如竖建筑,这是与皇帝平吃平坐,大逆不道,遭杀身之祸。因此,“镜江楼”坍塌了,谁也不敢在上竖建筑,至使其址,一直搁之。
笔者阅《焦山志》,其里记载一事,读来颇的感慨:咸丰十一年(1861),英人大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在不平等条约下,中国开放口岸。自天津和议后,英人便来镇江开埠。当时镇江周边的战事未停,英毛贼(《焦山志》谓称英国人)无法在市区设关建署,想暂时设在隔江的焦山办公。英毛贼选择焦山最好的一处“自然庵”。这是焦山历史上重要的建筑,它的建筑特色不对称,使得建筑充满了人情味,装饰充满了人文气息,庭院小品充满了自然情趣,因而来焦山文人骚客都要在此驻足,因而英毛贼选择这里办公……当领事官一行登上山顶看到风景甚美,便吩咐手下人在镜江楼遗址盖房造屋,于是和自然庵主定峰进行所谓的商量。定峰说:“此地是先皇帝行宫,旧址由我们来负责看管,此地重于庵!”领事官一听勃然大怒,便以朝廷为借口施加压力。定峰怒不可遏地说:“头可断,此地不可失!”英毛贼无可奈何……
历史上的“镜江楼”早已不存,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难令人难忘。
后因年代久远国力的衰退,山僧无钱修茸豪华、奢侈的“镜江楼”,至使坍塌。据《续焦山志》记载:“上行宫故址于光绪庚子(1900)挡道(焦山建炮台,军方),奏请朝廷削平填,卑在上设快炮台一座,仿地营式,做营房驻兵守之。”今“快炮台”也早已不存,90年代,建成南来北去的索道址。经二十多年索道的运营,早已废弃。
历史上的“镜江楼”已不存,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难令人难忘。
吊竹楼
今“焦山盆景园”址西,原为历史上著名建筑“竹楼”址,乾隆至此作《竹楼》诗曰:“架竹为楼竹径通”。时“竹楼”并不是孤筑一座,周围有很多建筑,民国二十六年(1937)再版《镇江游览指南》有详细介绍:“海若庵在文昌阁外上码头处,庵外有三圆门题曰:觉路洞天,进内由左首入,得假山别径有洞中天,中有睡佛、一笑崖,金鱼池北转进小洞,中有狮子蟠球,再进即竹楼,幽雅异常。”
在竹楼里听着轻轻的江风吹着芦苇沙沙作响,听着怒风吹着芦苇如哨所阵阵,别有情趣;看着被阵风吹着成片的芦苇滚来翻去,煞是好看;听着芦苇丛中的鸟声,鸣翠动听;因而“风声芦苇”成为焦山一景。此景不是天天可得,要在深秋之时。如冬季寒风刺骨,虽有“风声芦苇”,立在寒风中,感受不到景之美。这就是“景要有良好的环境,赏者才有良好心境,景才能生情。”
据《焦山志》记载:“竹楼乾隆壬午(1762)建。”这可从道光六年(1826),高廉绘制《焦山胜境全图》查得;也可从《焦山志》插图(南面图)看到。“竹楼”无院,仅二层。时“竹楼”周围长着茂盛的凤尾竹,竹径通幽,拾级登楼,景色怡人。时焦山文僧悟霈诗中云:“搀云万竹锁山楼,浓绿阴阴夏更幽。”可见竹多引鸟显其幽,因幽成景引游人,游人因景而舒畅,因舒畅而吟诗。所以,乾隆每次来焦山都要“拾级登楼聊骋望”在里小憩,乾隆分别于:乾隆壬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时乾隆帝52岁);乾隆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时乾隆帝55岁);乾隆庚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第五次南巡(时乾隆帝70岁);乾隆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时乾隆帝74岁)。在“竹楼”里分别写了四首七言绝句。择其二首,可观当年景象:
竹楼
竹里书楼架竹为,拂筵还入戛风枝。
恐人强与分宾主,告籍冷然一扫之。
乾隆四十五年(1780)
迤东步步入琳琅,拾级登楼聊骋望。
我有忧民心不了,岂能高致学黄冈。
乾隆四十九年(1784)
据《焦山志》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南巡,二月临焦山,题“竹楼”诗,山僧将乾隆手迹上石立于海门庵左碑阴。今海门庵不存,碑刻也不知下落。
一处不大建筑,乾隆竟然四次光临,并题诗四首,可见乾隆多么喜欢这里的景观,因此,后人视竹楼为“行宫”。
乾隆走后,他人怎能来“竹楼”,你来看看景、他来赏赏景?因他人不可登、不可住,以至荒芜……后人也多次建竹楼,那只是玩玩而已,其式样、规模、陈式,绝不能说:“这是当年的‘竹楼行宫’的再现。”
“竹楼行宫”的具体位置,不见方志记载,甚为遗憾,笔者无奈,也就此搁笔。
后记
近人在自然庵东外围墙上镶嵌着一块高1.8米,宽0.92米,基高0.4米,宽1.02米醒目碑,碑文“焦山行宫”。此碑无碣(冠),碑四周无龙云纹装饰,碑基也无任何装饰,这是后人托伪之作。
参考文献:
〔1〕〔清〕吴云:《焦山志》(清刻本)。
〔2〕〔清〕陈任旸:《焦山续志》(清刻本)。
〔3〕〔清〕卢见曾:《金山志》(清刻本)。
〔4〕〔清〕沈敦兰:《丹徒县志》(清刻本)。
〔5〕〔民国〕朱瑾如:《镇江游览指南》(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再版)。
〔6〕〔民国〕赵尔巽、缪荃孙、柯劭忞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
〔7〕〔清〕铁保:《两淮盐法志》(清刻本)。
〔8〕〔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办公室原副调研员)
蓝纯龙
【摘 要】康熙三十八年(1699),始建焦山行宫,乾隆年间又增修,使其占地约4000平方米。始建由扬州盐商出资。焦山行宫二处——行宫(山下)、上行宫(山上)。乾隆甚为喜欢焦山竹楼,乾隆第三、四、五、六次南巡时,在“竹楼”里分别写了四首七言绝句,因此,后人将此处也称为“行宫”。今(山下、山上)两处行宫不存,竹楼觅无踪。
【关键词】康熙 乾隆 行宫 上行宫 竹楼
引言
焦山虽为一山,行宫确分三处,一处在山下,昔日大雄宝殿东,建筑鳞次栉比,称焦山行宫;一处在山上,规模甚小,仅为一四合院,称(山)上行宫。此两处行宫《焦山志》有记载:“行宫,山上山下二处。”再有一处,昔日在江边的芦苇丛中,乾隆甚为喜欢,在里作诗若干首,此处《焦山志》引《两淮盐法志》记载:“行宫……镜江楼、竹楼。”因此,也称“行宫”。此“行宫”在山下焦山东,建筑结构竹,为“竹楼”。
焦山行宫(图附文后)、上行宫《焦山志》不仅有文字记载,还有直观插图,然“竹楼”《焦山志》仅有咏“竹楼”诗记载,不见建筑式样、具体位置、源于何时、插图记载、甚为遗憾。
笔者根据《焦山志》《续焦山志》《金山志》《丹徒县志》《镇江游览指南》(民国)、《清史稿》《两淮盐法志》《扬州画舫录》记载,对焦山三处行宫,从史记切入,作一阐述。
行宫
焦山行宫始建何时?清•周氏《金山志》记载:“康熙己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建金山行宫、焦山行宫。”
焦山行宫何人建?据《丹徒县志》记载:“行宫江宁织造曹寅建。”时曹寅兼任两淮盐政,出钱的是扬州盐商。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道:“行宫在扬州有四:一在金山,一在焦山,一在天宁寺,一在高旻寺。”这可证明镇江金山行宫、焦山行宫都为扬州人所建。无论是金山行宫、焦山行宫,《金山志》有金山行宫的插图,《焦山志》有焦山行宫的插图,此绝非康熙年间建的规模,而是乾隆年间建得最为鼎盛时期的规模,这一点切不可混淆。
据清•吴氏《焦山志》记载:“高宗纯皇帝叠经临幸,至壬午(乾隆27年,1762年,第三次南巡来焦山),南巡大吏先一年请建行宫。”为何《金山志》与《焦山志》记载相差63年?笔者认为:“规模!”当年康熙年间建的焦山行宫,一不见文字记载,二不见志书插图,仅见乾隆年间的焦山行宫文字记载与志书插图。
现在我们看到的清吴氏《焦山志》插图焦山行宫,主轴,进进相连;支轴,院院相套,规模甚大。这种好大讲排场且符合乾隆的味口,这就是乾隆年间焦山行宫最为鼎盛时期的模样。
焦山行宫何样?据清吴氏《焦山志》记载:“行宫恭建焦山南面,倚参天之峭壁,俯万里之长江,后靠狮子岩、海云岩,外罗京口诸峰,则象山当其前,左圌山,右北固,兼雄秀雅丽之观。考其基地,似即宋海云堂之旧址,天秘名区,待时而兴,理固然哉。”
如此典雅的建筑群,其细部又怎样?据《焦山志》引《两淮盐法志》记载:“行宫有禅堂,旧址名‘天开胜境(行宫门匾,宋人书)’即其处恭建焉,有鼍画窗、镜江楼、竹楼,诸胜虽屡蒙。”吴氏《焦山志》有行宫插图一幅,其建筑规模不亚于金山行宫。
焦山行宫为康熙、乾隆驻跸而建,康熙在焦山行宫驻跸几次?笔者孤陋寡闻,不得而知。乾隆在焦山行宫驻跸几次?近有研究者根据《焦山志》记载撰文认为:“乾隆甲辰(乾隆49年,1784年,第六次南巡来焦山,此时乾隆73岁)回銮时,始一驻跸。”可见乾隆六下江南,八上焦山,仅一次驻跸焦山行宫。
康熙六下江南,每次都来焦山,留诗四首,现有题匾手迹一块,悬大雄宝殿里正上。
乾隆六下江南,八上焦山,一驻跸焦山行宫。为焦山题匾额十二幅;为焦山题诗三十五首;为焦山撰书楹联十三对。现存乾隆帝撰书刻石的御碑八方十一面,分布在碑林博物馆、定慧寺与焦山公园景点内。
乾隆于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第六次来焦山,至后再也没有皇帝来过。既然是行宫,除皇帝外,他人不得入驻,因此,山僧只是打扫、修缮,修缮、打扫……至后的国力衰减,使得行宫失修,至道光、咸丰年间,已是残墙断壁,至同治年间全废,至光绪年间其址难寻,具体位置清•吴氏《焦山志》记载:“今石壁香林庵后,即为行宫故址也。”今人考证:“其遗在大雄宝殿西侧,局部在今遗迹上,占地约4000平方米。”
镜江楼
据《焦山志》记载:乾隆第一次南巡前夕,派南巡大吏打前战。眼看皇帝就要亲临,如遇突来江风,当天皇帝离不开焦山怎么办?应急处理,先修整山下始建于康熙年间的焦山行宫,再改建西峰顶上的“镜江楼”,俗称“上行宫”。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春正月十三日,第一次南巡,随行王公大臣,侍卫兵丁近千人,御舟队船只一千多艘,驮马上万匹,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至江苏,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至浙江再经嘉兴,石门达杭州……”这次南巡,乾隆首次登上“镜江楼”。
历史上的“镜江楼”何样?笔者查阅《焦山志》插图,图中标有“镜江楼”。从“南面图”看:“镜江楼”在山顶西,南、东两门,数级台阶可上下,步进一卷棚小门楼,庭院一方,西东各有一屋;从“南西图”看:“镜江楼”为两层建筑。
“镜江楼”是观日出好地方,东可呈“一轮红日滚金球”;南“连绵群山披翠绿”;西“北固山、金山尽收”;北“江水开阔百舸争流”。当年乾隆登上镜江楼远眺,烟波浩渺,百舸争流,如此之美,为此陶醉。他第一次来此就题匾“镜江楼”。自后每次来焦山都要登镜江楼,在此留数首咏景诗(录其一),从中观其当年风貌。
镜江楼
焦山登极顶,俯畅镜江楼。
是日微风静,当春霁景浮。
遥源溯西自,万古镇东流。
底论难北界,清时此豫游。
为何焦山顶“行宫”至今不见一建筑?这里曾是皇帝的行宫址,后人不得在上竖建筑。如竖建筑,这是与皇帝平吃平坐,大逆不道,遭杀身之祸。因此,“镜江楼”坍塌了,谁也不敢在上竖建筑,至使其址,一直搁之。
笔者阅《焦山志》,其里记载一事,读来颇的感慨:咸丰十一年(1861),英人大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在不平等条约下,中国开放口岸。自天津和议后,英人便来镇江开埠。当时镇江周边的战事未停,英毛贼(《焦山志》谓称英国人)无法在市区设关建署,想暂时设在隔江的焦山办公。英毛贼选择焦山最好的一处“自然庵”。这是焦山历史上重要的建筑,它的建筑特色不对称,使得建筑充满了人情味,装饰充满了人文气息,庭院小品充满了自然情趣,因而来焦山文人骚客都要在此驻足,因而英毛贼选择这里办公……当领事官一行登上山顶看到风景甚美,便吩咐手下人在镜江楼遗址盖房造屋,于是和自然庵主定峰进行所谓的商量。定峰说:“此地是先皇帝行宫,旧址由我们来负责看管,此地重于庵!”领事官一听勃然大怒,便以朝廷为借口施加压力。定峰怒不可遏地说:“头可断,此地不可失!”英毛贼无可奈何……
历史上的“镜江楼”早已不存,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难令人难忘。
后因年代久远国力的衰退,山僧无钱修茸豪华、奢侈的“镜江楼”,至使坍塌。据《续焦山志》记载:“上行宫故址于光绪庚子(1900)挡道(焦山建炮台,军方),奏请朝廷削平填,卑在上设快炮台一座,仿地营式,做营房驻兵守之。”今“快炮台”也早已不存,90年代,建成南来北去的索道址。经二十多年索道的运营,早已废弃。
历史上的“镜江楼”已不存,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难令人难忘。
吊竹楼
今“焦山盆景园”址西,原为历史上著名建筑“竹楼”址,乾隆至此作《竹楼》诗曰:“架竹为楼竹径通”。时“竹楼”并不是孤筑一座,周围有很多建筑,民国二十六年(1937)再版《镇江游览指南》有详细介绍:“海若庵在文昌阁外上码头处,庵外有三圆门题曰:觉路洞天,进内由左首入,得假山别径有洞中天,中有睡佛、一笑崖,金鱼池北转进小洞,中有狮子蟠球,再进即竹楼,幽雅异常。”
在竹楼里听着轻轻的江风吹着芦苇沙沙作响,听着怒风吹着芦苇如哨所阵阵,别有情趣;看着被阵风吹着成片的芦苇滚来翻去,煞是好看;听着芦苇丛中的鸟声,鸣翠动听;因而“风声芦苇”成为焦山一景。此景不是天天可得,要在深秋之时。如冬季寒风刺骨,虽有“风声芦苇”,立在寒风中,感受不到景之美。这就是“景要有良好的环境,赏者才有良好心境,景才能生情。”
据《焦山志》记载:“竹楼乾隆壬午(1762)建。”这可从道光六年(1826),高廉绘制《焦山胜境全图》查得;也可从《焦山志》插图(南面图)看到。“竹楼”无院,仅二层。时“竹楼”周围长着茂盛的凤尾竹,竹径通幽,拾级登楼,景色怡人。时焦山文僧悟霈诗中云:“搀云万竹锁山楼,浓绿阴阴夏更幽。”可见竹多引鸟显其幽,因幽成景引游人,游人因景而舒畅,因舒畅而吟诗。所以,乾隆每次来焦山都要“拾级登楼聊骋望”在里小憩,乾隆分别于:乾隆壬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时乾隆帝52岁);乾隆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时乾隆帝55岁);乾隆庚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第五次南巡(时乾隆帝70岁);乾隆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第六次南巡(时乾隆帝74岁)。在“竹楼”里分别写了四首七言绝句。择其二首,可观当年景象:
竹楼
竹里书楼架竹为,拂筵还入戛风枝。
恐人强与分宾主,告籍冷然一扫之。
乾隆四十五年(1780)
迤东步步入琳琅,拾级登楼聊骋望。
我有忧民心不了,岂能高致学黄冈。
乾隆四十九年(1784)
据《焦山志》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南巡,二月临焦山,题“竹楼”诗,山僧将乾隆手迹上石立于海门庵左碑阴。今海门庵不存,碑刻也不知下落。
一处不大建筑,乾隆竟然四次光临,并题诗四首,可见乾隆多么喜欢这里的景观,因此,后人视竹楼为“行宫”。
乾隆走后,他人怎能来“竹楼”,你来看看景、他来赏赏景?因他人不可登、不可住,以至荒芜……后人也多次建竹楼,那只是玩玩而已,其式样、规模、陈式,绝不能说:“这是当年的‘竹楼行宫’的再现。”
“竹楼行宫”的具体位置,不见方志记载,甚为遗憾,笔者无奈,也就此搁笔。
后记
近人在自然庵东外围墙上镶嵌着一块高1.8米,宽0.92米,基高0.4米,宽1.02米醒目碑,碑文“焦山行宫”。此碑无碣(冠),碑四周无龙云纹装饰,碑基也无任何装饰,这是后人托伪之作。
参考文献:
〔1〕〔清〕吴云:《焦山志》(清刻本)。
〔2〕〔清〕陈任旸:《焦山续志》(清刻本)。
〔3〕〔清〕卢见曾:《金山志》(清刻本)。
〔4〕〔清〕沈敦兰:《丹徒县志》(清刻本)。
〔5〕〔民国〕朱瑾如:《镇江游览指南》(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再版)。
〔6〕〔民国〕赵尔巽、缪荃孙、柯劭忞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
〔7〕〔清〕铁保:《两淮盐法志》(清刻本)。
〔8〕〔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办公室原副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