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山水生态 >> 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蕴含

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蕴含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08-07      阅读数:
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蕴含
王玉国
      大运河镇江段主要有两处,一是江南大运河镇江段,二是镇江城内古运河段。
      一、江南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变迁
      江南大运河镇江段,其前身叫徒阳运河或丹徒(曲阿)水道,全长约42.55 千米(公里),北起谏壁镇,经辛丰、至丹阳市区、陵口镇及吕城镇,在与常州新北区(原武进)交界处出境。
      秦以前,丹徒水道就已存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南巡,对镇江地区的水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他开凿了镇江至丹阳的丹徒水道,引长江水入曲阿(今丹阳),使得丹徒水道的徒儿浦入江口西迁至丹徒口(今丹徒镇东),并形成江南运河的雏形,由此镇江地区与太湖流域建立起便利的水上交通运输方式。
      三国时期吴后主孙皓还曾命岑昏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线疏凿徒阳运河改造工程。这一时期,治水有长足进步,突出反映在立埭蓄水、开湖济运两方面。从三国吴末年,直到东晋初年,为了保证徒阳运河畅通,对各段进行治理,成效显著,以至在此后170 多年中,无需再作大规模整治。齐建武间(494—497),齐明帝“凿丹徒、云阳运渎”,又对徒阳运河作了一次全面浚治。
      隋代整修江南运河后,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的起点,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漕运之咽喉,区际性乃至全国性的交通运输地位已经十分突出。
      唐代对江南运河镇江段的整治,核心是引水、蓄水以提升运河水位。公元734 年,唐转运使刘晏在京口设埭以保水。同时,对大运河镇江段进行了一次重要的疏治。
      宋代从国策的高度上,全力以赴对江南运河镇江段的治理维护,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镇江港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合理、功能最齐备、地位最重要的江河海综合港口。为适应南北漕运的需要,宋代对江口和沿线堰闸进行了修建和完善。先后建成了吕城堰、丹徒闸、越河口闸,开凿了小京口入江口门,使江南运河在镇江形成了多口入江的格局。
      元明清三代,各朝政府几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清淤修浚。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运河与城市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 年),丹阳建造内外城垣,将漕河的一段包在城内。但是运河繁忙的交通量极大地影响了城内居民的生活。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知县李学道凿通演武场,使运河与西门城濠沟通,经南门,合香草河、简渎河水,出东门桥复入运河。当时濠沟较浅,不通舟楫。万历十六年(1588 年),知县周应鳌拓浚西南城濠, 深一丈五尺,宽十丈余,自西向东长八里。自此,“漕运来往,一切舟楫俱从城外绕行,城内无驿骚之扰”。
      元明清(道光前),运河历经多次疏浚,但航道没有发生变化。镇江段主动脉之江河交汇处仍在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及丹徒口,谏壁越河口仅起辅助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被迫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加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干扰、漕运渐废的影响,大运河镇江段已不复往昔模样,水道渐淤、航运渐废。而镇江地区的长江航运迅速发展,镇江港成为长江航道上的重要港口。
      从隋代至民国末年的1300 多年间,历代对大运河镇江段(包括分段)曾先后进行过228 次的整治和疏浚,约平均6 年1 次。
      进入民国,大运河运输渐渐失去重要地位,甘露港也于1930 年代淤废。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虽曾四度全线疏浚大运河镇江段,却终究无法挽回运河衰落的趋势。1929 年,江苏省政府迁到镇江,为搞市政建设,将淤废的甘露港周边建北固公园,关河填筑成中正路(今解放路)。大京口一直是唐以后的主要入江口门。1933 年,由于口门外江滩不断淤涨,已将口门淤平,口门内城区河段最终被废弃填筑成中华路。民国时,主城区江河交汇处仅有小京口一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老的徒阳运河也获得了新生。
      从1949 年以后至1976 年,国家对大运河镇江段历史上三个著名的整治难题,即入江口门严重淤堵、徒阳运河和陵口流沙河,曾安排进行了多次初期整治,改善了航道技术状况,使大运河镇江段基本上实现了“先通”的初期整治目标。
      建国以后,国家对镇江的原小京口和丹徒口二个入江口门以及原入江段古运河曾进行了多次初期整治:一是从1954 年以后,对丹徒节制闸及其入江口门河段,曾进行了多次整修与疏浚,使该闸的最大通航船舶吨位达到了100 吨,全年最大通过能力可达80 万吨;二是1957 年兴建了京口闸,改变了该口门自清朝末年以来无闸控制难以通航的状况,兴建京口闸后,可通航60 吨级的船舶,全年最大通过能力可达35 万吨;与此同时,从1955 年起至1973 年,对从京口闸至越河口段古运河曾不断地进行了清障疏浚、修建了部分护岸、改建了位于丹徒镇束水碍航的老石拱桥一座。上述进行的维修和初期整治,为实现镇江段运河原入江口门“先通”的初期整治目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维持和改善了从京口闸(小京口)和丹徒闸(口)出入江南运河的航运功能。
      徒阳运河在“大跃进”年代实施的首次整治工程从1958 年11 月开始至1960 年5 月结束。本次整治共拓浚运河25.25 公里(包括裁弯取直新开运河约10 公里),开挖土方2162 万立方米。为彻底解决“大跃进”期间对该段运河拓浚留下的尾工,镇江专区于1966 年对1958 年初步拓浚成型的运河,按照河底宽16 米的标准,再次组织续建拓浚,从1966 年11 月开工至1967 年3 月竣工,共开挖土方157.2 万立方米。1975 年又组织丹徒县民工对位于新丰铁路桥一段长530 米未达到1966 年拓浚标准的高岗急弯河段,继续进行了裁挖拓浚,并由铁路部门改建了新丰铁路桥,本工程从1975 年12 月开工至1976 年4 月竣工。
      徒阳运河初期整治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一是对秦以来于丘陵夹岗间“截直道使曲”开凿而成的古徒阳运河,第一次进行大规模“裁弯道使直”的改造性开凿,基本上理顺了适应现代船舶航行的运河线型。
      二是徒阳运河沿线是丘陵夹岗地区,对该段运河进行的大规模开凿改造、裁弯、拓宽和浚深,其一次开挖的土方数量之大,是历史上空前的。
      三是对徒阳运河的初期拓浚整治,使从谏壁至丹阳段的运河达到了六级航道标准,大大提高了该段航道的技术状况。
      运河陵口段因地质、水文和土质因素,“随挑随涌”,有“流沙河”之称,自古就是整治难点,历史上共记载了对该河段的200 多次整治。从1965 年起至1971 年,省交通厅和丹阳县对该段运河曾先后组织过三次初期整治,并积极研究探索根治的办法。经过三次整治,对改善该段航道的技术状况,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该段运河地处以粉砂质土为主的湖西高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边挖边坍以及泉涌现象十分严重,加之当时从认识上、技术上、投资上都不具备综合性根治条件,该河段在维持通航的同时,淤塞浅堵仍较为严重。但三次整治使人们积累了经验教训,为90 年代依靠现代科技、材料、工艺根治奠定了基础。
      1987 年国家计委在反复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正式批准了苏南运河全线按照国家四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1988 年省决定将苏南运河丹阳陵口段整治列为国家七五期间交通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从而揭开苏南大运河镇江段全面整治的序幕。这是继隋、元两代全面治理京杭运河之后,又一次历史性的整治,但又是历代大运河整治在规模、标准、水平上都不能比肩的宏伟工程,开创了大运河镇江段全面整治的历史新纪元。
      本次整治工程的标准,苏南大运河全线统一,均按照国家计委颁发的内河四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建设。我市境内设计的航道护岸形式主要有二种:一为斜坡段,其航道底宽为40 米(弯道段河底宽适当加宽10 ~20 米);二为直立式驳岸段。
      苏南大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的主要内容有:整治运河航道42.6 公里,新、改建跨河桥梁8 座,复建100 万吨级丹阳港一座,新建船舶锚地5 个,结合地方积极性复建内河小型装卸泊位20 个。
      2007 年6 月,苏南大运河镇江段的丹阳陵口段又作为“四改三”先导段开工建设,至2014 年12 月,艰苦奋斗8 年,镇江段“四改三”工程全线交工通航。这次整治,运河口宽从70 米拓宽到90 米,底宽则从40 米增加到70 米。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运河的日益重视,2019 年苏南大运河镇江段已达国家内河三级航道标准,可通航1000 吨级的顶推驳船。江河交汇处的“江南第一闸”——谏壁船闸是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惟一的直达通江口门。
      二、镇江城内古运河段的历史变迁
      镇江城内古运河段,是京杭大运河镇江段(徒阳运河)进入镇江城区又分出的一条支河, 沿途经谏壁三叉口、丹徒镇、丁卯桥、宝塔湾,再经老城区南门、西门经京口闸在平政桥下与长江交汇,全长16.69 千米。
      明代初年,大运河镇江府城段的水道还沿袭着宋元漕渠的旧道,亦即大运河开凿以来的固有水道,从府城内穿城而过,经甘露港、转般仓、拖板桥后由京口港入江。后镇江府城此段漕河逐渐淤塞,至明天顺年间始由知府林鸮(xiao) 等重新主持开浚,此次工程还在西门北社稷坛西开凿新水道沟通了府城西、南城壕与重开的漕河。此后至明末,西、南城壕水道开始逐渐成为镇江府城段大运河的一条新水道,而穿城的宋元漕渠旧道也仍然被视为是大运河水道的一部分,新、旧水道并用是明代镇江府城段大运河水道系统的特点。
      清代初年,穿城漕渠旧道的城内段受南、北水关关闭的影响,淤塞消失长达十一年,此后虽经疏浚重开,却也逐渐转变为了主要服务城内百姓日常生活物资转运的“关河”。穿城旧道断流期间,明代凿通的城壕新道独立承担起了府城段大运河水道通漕的任务,于此奠定了其作为府城段大运河唯一水道的地位,而主体部分变身“关河”的穿城旧道只有在这条“正道”过于拥挤时,才会偶尔发挥分流漕船的作用。
      明清时期镇江府城段大运河水道的变迁,就是从隋代开凿以来的穿城旧道,逐渐转移到明代出现的城壕新道的过程,这一过程发端于明,完成于清,而今日镇江城区古运河的走向,体现的正是这一最终定型于清代的水道格局。
      1991 年12 月13 日,镇江市整治古运河工程指挥部成立,会议决定,古运河整治工程分三期施工。第一期为中山桥至解放桥;第二期为京口闸至中山桥;第三期解放桥至鼎石山。古运河建设者历时十年(1992-2001),完成了城区段5.6 公里的河道整治。整齐划一的石驳挡墙取代了残垣断壁,新拓宽疏浚的通江河道取代了狭窄闭塞的臭水沟,河道直线顺直,曲线优美, 过水面积扩大了50%。
      三、大运河镇江段的文化蕴含
      《中国水利史》认为:“江南运河,起镇江之京口,至于杭州。镇、丹之间,吐纳江潮,并仰练湖以为源,在历史地理上均有重要价值。”笔者认为大运河镇江段的文化底蕴和重要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大运河镇江段是长江与大运河在江南主要的或唯一的交汇运口。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镇江运口由于具有独天得厚的优越性,一直牢牢占据江南大运河长江主运口地位。镇江现存的小京口、丹徒口、谏壁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谏壁口是目前唯一的一处长江与江南大运河交汇处的通航口。2022 年谏壁船闸船舶通过量达到了1.94 亿吨,超过三峡(1.5 亿吨)。
      第二:大运河镇江段是江南大运河之屋脊和分水岭。镇江辛丰镇以南泰山湾是大运河镇江段地势最高点,标高(吴淞)达33.6 m,而一般河岸仅12 至20 米,因此素有江南运河屋脊和分水岭之称。清早期画圣王石谷所绘,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舟次丹徒道》中,生动直观地展示了镇江丹徒大运河穿梭于山林峡谷之间的壮美景色。
      第三:大运河镇江段是我国水运科技先进发展史的见证。如闻名于世的镇江京口澳闸体系,作为当时长江运口漕运通航的解决方案,综合了各地复闸和澳闸的实践经验,结合镇江江口实际情况,通过京口闸、腰闸、下中上五闸和水澳配合形成一套通航济运系统,是当时运河上最先进的系统解决创新案例。
      第四:大运河镇江段是中华民族抗击外寇的见证。1842 年,英军决定发动“扬子江战役”。恩格斯曾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深刻揭露了英国侵略军的罪恶阴谋:“长江把中国分为截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在南京下游约40 英里的地方,有一条大运河流入并穿过长江,它是南北各省之间的通商要道,采取这种进攻步骤的用意,是夺取这条重要水道就会置北京于死地,并逼迫清帝立即讲和。”
      1842 年7 月6 日清晨,英军拼凑了一支有76 艘船舰组成的庞大舰队,船舰装有大炮计724 门,载有海军官兵12000 人左右,从吴淞口向镇江方向开进。镇江抗英保卫战,从7 月13 日到7 月21 日,共激战九天九夜。西门的战斗打得最为激烈。英军分水陆两路沿运河向西门进攻。在大炮的掩护下,仗着人多势众架云梯爬上城楼。英勇的清军为捍卫城头的每一寸地方,都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恶战,英军才攻破西门。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赞扬了镇江守军抵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第五:大运河镇江段衍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些重要的文化现象有诗词、著作、文物、故事等。
      唐代诗人李白曾多次途经江南运河,天宝元年(742),他乘船途经徒阳运河北上至京口,途中目睹了大运河两岸的繁华,也看到了装着巨石(用以进贡的江南云石)的官船,由喊着号子的船工牵拉着,在浅浑的运河中自云阳(今丹阳)向江边(京口)艰难行进的情景。李白写下了《丁都护歌》一诗,以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赞美: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齐澣建伊娄河(当时属于镇江区域内的运河)并设造了二斗门船闸,李白写下了《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加以赞赏: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698—757)的文友辛渐将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送辛到润州,然后分手于此并作诗留念。

题金陵渡唐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此诗是张祜( 约785—852) 通过对夜宿西津渡小山楼所见夜景的描绘。

泊船瓜州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1021—1086),于熙宁八年(1075)奉召从江宁赴汴京,从京口渡过长江至瓜州时写下此诗。

京口和韬荒兄清
查慎行
江树江云睥睨斜,戎楼吹角又吹笳。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
北府山川余霸气,南徐风土杂惊沙。
伤心蔓草斜阳岸,独对遥天数落鸦。
      查慎行(1650—1727),1679 年路过镇江时写下此诗。该诗描写了当年镇江运河的繁荣景象。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毛泽东主席于1957 年10 月13 日发表的《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一文中说“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490 页)。这是毛主席对林则徐的充分肯定。可当时,林则徐被革职,流放新疆伊犁。1841 年8 月,他携眷属北上途经镇江时就住在镇江城内古运河旁京口驿,他特邀寓居扬州的魏源来镇江相会。晚上,林则徐把自己多年积聚起来的有关《四洲志》的全部资料交给魏源,希望魏源撰写一部《海国图志》,以唤醒国民,挽救民族的危亡。魏源欣然接受了林则徐的嘱托。在镇江分手时,魏源有《江口晤林少穆制府》诗二首,记述了这次会面经过。1842 年编成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提倡向西方学习科技、建议改革的专著。此书于道光三十年(1850)流传到日本,人们争相诵读,对日本的维新变革也起到了启蒙作用。编著该书的倡导者是清代林则徐,编著者是魏源,而该书的决策定名则是在镇江的京口驿。
      大运河捐造义渡碑位于丹阳陵口镇上栅口村南,京杭大运河东侧30 米。该碑是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惟一一块现存的记事碑刻,它见证了三百余年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的历史,见证了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发改造运河的事迹,代表了典型的大运河渡口文化。2007 年12 月,该碑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 年6 月—2013 年元月,镇江博物馆对京口闸遗址的东侧半部进行了重点考古发掘, 考古中发现了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物“元代青花海水龙纹三足炉”。香炉上除龙纹外,还绘满了凤穿牡丹、狮子滚绣球、莲瓣八宝等纹饰,炉耳和炉足都可拆卸,形制奇特。2013 年11 月8 日,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国宝档案》节目对“元代青花海水龙纹三足炉”做了重点介绍。
来自异国的足音
——给德国诗人贝尔格
赵康琪
船闸在月光下敞开我
被流水拉长的思念
今夜,你的心之舟
可在大运河中漂流?
不必有桅灯——
即便有风有雨
夜色一片迷蒙
航路依然闪烁
我黑眼睛的真诚
不必有纤绳
当年我们留给岸堤的足迹
已在纷纷的春雨里
长成绵延的风景线
拽动诗情
不必有双桨
深沉的历史和崛起的现实
恰好形成冲浪的落差
让我们一起运载
古老河床上诞生的希望
也不必有泊位——
理解,已变成透明的流速
穿越语言的时空
在你美丽的莱比锡
在离中国很远的地方
大运河正流出银河的灿烂
接受无数心之舟的穿梭
      德国著名诗人弗里德曼·贝尔格,曾于1986 年秋,应江苏省委宣传部邀请,沿京杭大运河江苏段考察,撰写了长篇纪实性的《天上银河,地上运河》(德文版)一书,该书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他在镇江采访时,由诗人赵康琪陪同。临别时,他邀请赵康琪写一首有关大运河的诗给他。以上诗作是赵康琪应他之邀而作,后刊登于《雨花》杂志。
(作者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原副会长,原镇江市文化局副局长、文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