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山水生态 >> 试论隋代大运河开凿对镇江城市发展的贡献

试论隋代大运河开凿对镇江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06-05      阅读数:
试论隋代大运河开凿对镇江城市发展的贡献
吴晓峰
      摘 要:隋代开通京杭大运河给镇江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就是隋唐以后,镇江由六朝时期的军事重镇发展成为江南主要的大都市之一,是贯通南北运河、连接长江东西的十字黄金水道交汇点,是沟通南北漕运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最主要的南北货物集散地。在隋、唐、北宋时期,南方富庶的粮食以及其他物产资源经过镇江转运到北方各地,而北方发达的中原文化与文人墨客也经过镇江来到了江南,促进了镇江乃至整个江南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隋代大运河 镇江 城市发展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了江河自西向东流的基本态势。只有大江大河的某些支流和一些较小的内陆河流有南北流向的,其他主要河流基本都是西水东流。古代人们依靠水路运送货物,往来东西的船舶通行就十分便利,而南北的运输就缺少这样便利的水运条件。于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勤劳智慧,就创造了运河这样的水运工程。“所谓运河,必须具备人工开挖和可以航运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人工挖成的灌溉渠道不属于运河。用于航运的自然河道也不能称为运河。”1 具体做法就是在两条平行流向的自然河流之间人工开凿出一条新的运输水道,将原有的两条自然河道连接贯通,使运送货物的船只可以在南北东西各个方向运行。人工开凿的运输水道就称为运河。
      我国开挖运河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隋朝以前,以长江为分界带,在长江南北广袤的区域内,分散着许多历代开凿的大小运河。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至六年(公元605-610 年),杨广才主持开凿了贯通长江南北的大运河。根据相关运河史专家的考证,这条大运河是在统一规划部署的基础上,既有利用原有分散的运河进行系统疏浚、扩展的旧河道,也有重新开挖的新河道,最终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的水上运输系统。后经历代的维护、疏通与经营,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作为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伟大工程,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并于2014 年6 月22 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 个世界遗产项目。尽管被列入遗产名录的河段与遗产点将镇江段遗漏是一大缺憾,但是镇江作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支撑点、运河镇江段作为大运河的最主要河段的地位却是无法抹杀的。
      一、隋代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镇江交通枢纽的地位
      根据史料记载,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父子两代对开凿运河发展水运都非常重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运河”这样的称呼,只称为渠、沟、渎或河。开皇元年(公元581 年),杨坚取代北周静帝建立隋朝,开皇二年(公元582 年)下令兴建大兴城(唐朝建立后更名为长安城,今陕西西安),为方便大兴城与外界的水运交通,先后下令开凿了广通渠、山阳渎、薛公丰兖渠等运河,将长江以北的几条自然河流连接起来,从而沟通了大兴城与徐州、扬州等许多重要城市的水上运输。而在杨广主持下开凿的大运河,则北通涿郡(今北京附近),向南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南直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后世称为京杭大运河。
      1. 镇江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主要交汇点
      连接长江南北运河的交汇点在长江南岸的京口,即现在的镇江,不是长江北岸的江都扬州。
      “大业初,恒山有牛四脚,膝上各生一蹄,其后建东都、筑长城、开沟洫”(《隋书·志第十八·五行下》),“大业”是隋炀帝杨广即皇帝位后的第一个年号, 即公元605 年,出现了牛膝盖生蹄子的奇异现象,预示着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其后开动了一系列的大兴土木工程: 建东都洛阳、筑长城、开凿运河。
      《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明确记述杨广两次下诏开凿运河:(1)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洛阳西郊的皇家御花园)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今河南荥阳东北)引河通于淮。”(2)大业四年(公元608 年),“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附近)。”这两次开凿的运河将北京到淮河的漕运连通起来。
      另据《资治通鉴》记载卷一百八十《隋纪四·炀皇帝上之上》,与开凿通济渠同时“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长江北岸的一个渡口名,一名扬子津)入江”。胡三省注:
      “邗沟贯今扬州城中,山阳今淮安州。”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隋纪五·炀皇帝上之下》又载,大业六年(公元610 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八百余里……”胡三省注:“今浙西运河,自杭州达镇江府,入大江也。镇江,古京口也。帝改杭州为余杭郡。”
      上述几条记载,描绘出了杨广所开大运河的整体轮廓:以洛阳为中心,呈扇面形状展开。扇页最北端直达涿郡,最南端通到余杭。即如宋代程大昌《禹贡后论》所言:“然则炀帝之兴大役,自长城五关之外,由幽燕以至浙江。自有天地以来,四渎(《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之水不能南北相灌者,炀皆创意成之……”京杭大运河将中国的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连通,实际上是将中国的水上运输完整贯通,确实是开天辟地的一大创举。
      镇江在这伟大工程中地位举足轻重,既是江北运河的终点,又是江南运河的起点。江南河起自镇江,终于杭州,全长四百多公里。其流经区域贯通了由长江至钱塘江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有长江自西向东经过镇江转运,直达东部大海。如果说江南运河是汇集江南经济运输到中原的最关键环节,那么,作为江南运河始发站的京口,也就成了江南运河与长江、淮河以北运河接轨的关键,因而也就成为沟通这个交通干线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枢纽。
      清人顾祖禹描述古代镇江的地势:“京口西接石头(今南京),东至大海,北距广陵,而金、焦障其中流,实天设之险。繇京口抵石头凡二百里,高冈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繇京口而东至孟渎七十余里,或高峰横亘,或江泥沙淖,或洲渚错列,所谓二十八港者皆浅涩短狭,难以通行。故江岸之防惟在京口。”2 可见,正是由于长江横绝与京口天然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古代镇江是北方中原与江南通航的唯一出口。所以,在六朝,京口是京城建康的门户,是沟通京城与外界的咽喉要道,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如今随着江南运河的开凿,镇江就成为连接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2. 镇江运河是江南运河的最关键河段
      许辉先生考证,江南运河可以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三个部分:北段从镇江出发至望亭(今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中段从望亭至平望(今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间,地势比较平缓;南段由杭州至嘉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从这个分布来看,北段即镇江段,地势较高,所以保证镇江段的水源,应该是保证江南运河畅通的关键。特别是由镇江至丹阳一段,地势最高亢、又多冈陇,每到汛期,有长江水内灌,水量充足,通航就很便利,但遇长江水位低落时节,水量不足,就会影响航运。为了节制水流,维持河道水深,历代官府都在镇江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管辖运河南北两端堰、埭闸和疏浚河道,以控制水量,维持航运畅通。在唐代开元年间,润州(今镇江)刺史齐澣主持开通伊娄河,即从镇江段长江入水口的京口埭向北延伸疏通河道,穿过位于江心的瓜洲直达北岸扬子津,因而缩短了镇江与长江北岸的航运距离,使南北运河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进一步确立了镇江江河要津的地位。“到宋淳化( 公元990 年) 以前,这一河段运河上已设有京口、吕城、奔牛、望亭等4 堰,分级蓄水,维持通航…… 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对练湖(今属镇江丹阳)的疏浚更为频繁”3。
      从这些论证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杨广将镇江作为江南运河的起点,还是后世历代都将治理长江两岸运河的管辖权交给镇江而不是扬州,绝对是出于必然性的选择,因为镇江运河段的畅通决定着京杭大运河的正常运行。
      因而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隋代大运河的开通,镇江沟通南北、贯穿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得到确立。也可以说,没有镇江就没有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从这一点而言,2014 年6 月22 日卡塔尔世界遗产名录中漏掉镇江段就显得非常的匪夷所思。
      二、江河要津的地位带动了镇江城市的发展
      “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其人本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4 这段记载描述的是隋代以前镇江的自然状况,也反映出作为六朝以来军事重镇特有的民风。然而,随着镇江作为江河要津的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其城市地位由六朝军事重镇为主转变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通枢纽和南北货物的集散地,这种城市地位的转变与提升,直接带动了镇江城市的繁荣。
      1. 镇江城市地位提升与镇江名称的确立
      镇江在汉代为丹徒县,属会稽郡管辖。三国吴时建京口城,到东晋以后设置南徐州。隋代先是废州为延陵县,后改为润州。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改为丹阳郡后复为润州,并为浙西道观察使理所。宋代设镇江军节度使,领四县:丹徒、延陵、丹阳、金壇5。从上述镇江城市区划的变迁中,不难看出,其城市地位明显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事实上,正是自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大运河作用的不断凸显,带动了处于江河要津的镇江城市地位也越来越巩固提高,不仅由汉代的丹徒县上升为州、府所在地,而且在唐及两宋时期,始终处于控制浙西漕运咽喉的地位。“唐之中叶,以镇海为重镇,浙西安危,系于润州。宋南渡以后,常驻重军于此,以控江口。”6“唐润州,又改丹阳郡,又为镇海军。宋为镇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 年),升为镇江路。戸一十万三千三百一十五,口六十二万三千六百四十四。领司一、县三。录事司,县三:丹徒、丹阳、金坛。”7 自宋开宝八年(公元975 年)起,改唐时所置镇海军节度使为镇江军节度使,政和三年(公元1113 年),改润州为镇江府,自此以后镇江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2. 镇江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镇江城市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全面繁荣。如上所述, 尽管在隋以前,镇江作为军事重镇,城市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而言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但是随着运河通航,镇江作为沟通江南与中原的起讫点与江河航运的主要管辖区,使城市得以迅速的发展与繁荣起来。
      (1)镇江是唐代以后漕运最重的城市
      宋代乐史评价镇江:“西距汉沔,东连海峤,为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8 从整体上概括镇江的城市地位。而吕祖谦则专门肯定镇江的漕运功能:“唐时漕运大率三节:江淮是一节,河南是一节,陕西到长安是一节。所以当时漕运之臣所谓无如此三节,最重者京口。初京口,济江淮之粟并会于京口,京口是诸侯咽喉处。初时润州,江淮之粟至于京口,到得中间,河南、陕西互相转输。然而三处惟是江淮最切,何故?皆自江淮发足……以此三节惟是京口最重。”9 即镇江是漕运最重要的城市。
      江南物产经镇江中转北运至京城和中原各地,这种南粮北运的格局自唐代即成定制。
      1971 年1 月发掘出土的洛阳含嘉仓160 号窖遗址中出土的铭砖除记载了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仓窖位置及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以外,还记载了所储粮食的来源,主要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滁州等10。现存传世文献南宋《嘉定镇江志》和元代《至顺镇江志》都记载了镇江的粮仓情况。如南宋在镇江府建大军仓作为粮食存储转运之所,绍兴七年(公元1137 年)建成, 当时储米六十余万石,到嘉定甲戌(公元1214 年)年间,因郡守史弥远认为“滨江积贮,最为利济,要须储蓄百万,以便转输”11,大军仓分南、西、北三所,元代改北仓为香糯仓,专门用以储存镇江路和常州路用于上供的香糯;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 年)淮浙发运司在镇江府吕城镇设有年仓,“凡四十廒(粮仓),受纳苏、常公租,转输镇江转般仓,折运过淮。后隶浙西提刑司,谓之都仓”。12 除有储存转输粮食的各类粮仓以外,还有储存其他各类货物的库,如军资库、公使钱库、督醋库等等,各类名目不计其数,可证镇江在漕粮等物资转运方面的重要作用。
      (2)镇江是唐至元代江南最主要的都市
      镇江独特的漕运功能决定了城市地位的重要性,“然扼江淮南北之衢,势便地顺,他州终不及”13,成为宋、元时期江南最大的都市。“承太伯之高踪,由季子之遗烈,盖英贤之旧壤,杂吴夏之语音。人性质直,黎庶淳让。言地则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举江左之郡者,常、润其首焉。”14 大运河的助力推动,在宋代,常州和润州是江南首屈一指的最大都市。在南宋,由于朝廷偏安东南,不仅江南财赋的周转与朝廷的供应等都要从镇江转输,而且更是金兵南下的关口,所以,镇江就具有了军事与交通的双重功能,既是繁忙的漕运货物集散地,又是重要的战略关隘,因此,南宋时期镇江又成了南宋与金兵对峙的前沿阵地,致使多次重大的抗金战役在此发生,也使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抗金英雄以及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故事被镇江人世代相传。所以说“润州与扬州隔江对峙,是江浙地区粮食和各类物资北运的重要集散地。它处于运河的入口,既是军事重镇,又是漕运的关键部位。”15
      (3)文人墨客诗画镇江
      作为交通枢纽的镇江,使得众多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游览,因而诗画镇江佳作流传。这种情况在隋代以前是不曾有过的。检索保存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期优秀文学作品的著作《昭明文选》,在其中没有找到一篇以镇江为主题的作品,但是,在唐宋元明清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表现镇江的优秀篇章。
      镇江特有的山林奇观最受文人青睐,唐宋以来诗画名篇佳作尤多。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歌咏北固山的险要地势;王湾则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北固山下江面的壮阔图景;北宋诗人晁君成的《登多景楼》被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视为“无一字一句不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有“吴国太甘露寺相亲”的情节;李白登焦山如临仙境,想象“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的意境;也有历代文人在焦山摩崖石刻留下印记。镇江金山寺有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也有唐代诗人张祜的《金山寺》被誉为绝唱;而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的“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则最为形象地诠释出金山“寺裹山”的特色。有王昌龄蕴含“冰心”的“芙蓉楼”,也有吟唱《金缕衣》的杜秋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有词人苏轼《水调歌头》的豪放,更有辛弃疾北固亭有怀的“满眼风光”。
      图画镇江的名作有明代文徵明所绘的《金山图》藏于金山的观音阁;书法大家米芾(公元1051-1107 年)自幼就随家迁居镇江并在镇江定居,其子米友仁《潇湘奇观卷》自题跋云:“先公居镇江四十年……作庵于城之东高岗上,以海岳命名。此卷乃庵上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风间,世人鲜复知此。余生平熟悉潇湘奇观,每于登临佳处,辄复写其真趣。”16 米芾去世时仅57 岁,却有40 年是在镇江度过的,死后亦归葬于镇江。镇江的山水奇观,造就了米芾与米友仁父子两代艺术家。而许浑、苏颂、沈括、萨都剌等文化大师更是广为人知, 不能一一枚举。
      上文所举内容虽然简略,但是,却足以说明京杭大运河在镇江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从另个侧面证明镇江与京杭大运河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可以说,没有镇江,非遗的京杭大运河并不完整。
      参考文献
      ⒈嵇果煌撰,《中国三千年运河史·前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年版,第1
页。
      2.【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 版,第
1250 页。
      3. 许辉撰,《江苏境内唐宋运河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范金民,胡阿祥编《江南社会经济研究 · 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年版,第264 页。
      4.【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 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版,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地理下》,第603 页。
      5.【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及全文检索版,1999 年版,卷八十九《江南东道》一《润州》。
      6.【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版,第
1249 页。
      7.【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版,卷六十二《志》第十四《地理五》,第999 页。
      8.【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 年版,第1249
页。
      9.【宋】吕祖撰,《历代制度详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及全 文检索版,1999 年版,卷四《漕运制度·详说》。
      10. 石蕴璞撰,《含嘉仓:储藏九州租粟,谷粒千年分明》,《洛阳日报》2011 年11 月22 日第011 版《人文河洛》。
      11.【元】俞希鲁编纂,杨积庆、贾秀英等校点,《至顺镇江志》,薛正兴主编,《江苏地方文史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卷十三《仓·大军仓》,第538 页。
      12.【元】俞希鲁编纂,杨积庆、贾秀英等校点,《至顺镇江志》,薛正兴主编,《江苏地方文史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卷十三《公廨·仓》,第538 页。
      13.【元】俞希鲁编纂,杨积庆、贾秀英等校点,《至顺镇江志》,薛正兴主编,《江苏地方文史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卷一《地理·叙郡》,第1 页。
      14.【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及全文检索版,1999 年版,卷九十二《江南东道》四《常州·风俗》。
      6. 贾鸿雁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通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99 页。
      7. 阎少显、冉祥正撰,《中国历代画家传略》,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年版,第102页。
(作者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