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南山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4-06 阅读数:
南山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段志旺 朱晓芳 陈亚伟
一、现状基本情况
镇江市南山风景名胜区地处镇江主城南部,距离镇江市中心2 公里,总面积13.14 平方公里,是镇江市重要的城市生态绿核。南山风景名胜区是以城市山林、古寺名泉为资源特色,以名人文化、宗教文化、地质文化为内涵,包括竹林招隐、黄鹤、八公、莲花、回龙等五大景区,具有风景游赏、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验等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素有“烟雨南山”“城市山林”之美誉。1984 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内重峦叠翠、茂林修竹、山灵水秀、泉涌溪流,兼具幽深、古朴、素雅、明朗与秀丽。历代文士名流来此或居住或游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宋武帝刘裕曾潜卧于此农耕、采药、伐薪、凿泉、射莽 ;南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雕塑家、绘画家和文学家戴颙婉拒皇帝诏书,隐居此山中,著有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古琴谱集《戴氏琴谱》4 卷,谱就了多首名曲 ; 南朝梁代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此编撰了《文心雕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学论著,在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并广邀天下贤才,在增华阁编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北宋周敦 颐在此修学并凿茂叔莲池,写下《爱莲说》;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画风 ;清周镐所绘之《京江廿四景》图,南山独居其八。此外还有骆宾王、曾巩、王安石、苏东坡等众多名家都曾在此留下了珍贵的千古佳唱和名篇。
山与水有机的结合是南山的另一特色。风景名胜区内水体众多,有天然洼地、溪流,也有开山取石留下的宕口汇聚山泉雨水而成,如一颗颗翡翠散落其间。南山自然生态,动植物资源丰富,据《招隐山志》记载原有鸟类近200 种,有哺乳动物10 余种及数种两栖动物。现有植物160 余种,其中古树名木63 株。有万亩森林、千亩果园、百亩茶园,树木、花卉有360 余种。
丰富的人文历史与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南山丰富风景资源,现存风景资源共170 个, 其中自然景源69 个,人文景源101 个,南山古迹密布,有增华阁、读书台、济祖殿、听鹂山房、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挹江亭、玉蕊亭、如斯亭、万古常清亭、鸟外亭、文心阁、学林轩、狮窟探幽等景点。游人到此有茶可饮、有泉可品、有花可赏、有果可摘、有洞可探、有鸟可听,是修学、旅游、休闲、度假、健身的绝佳去处。
二、《南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实施情况
《南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9-2035 年)》(以下简称19 版《南山总规》)于2020年5 月由江苏省政府批准通过。该规划深入分析风景名胜区现实问题和宏观发展背景,强调了风景资源保护与景区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城市型风景名胜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对风景资源挖掘与空间格局重构、景区边界与核心景区调整、设施分级配套与交通组织优化、分级保护与建设管控、居民社会调控、近期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科学的规划成果,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近年来南山风景区的保护与建设发展一直以该规划为指导进行。
保护规划实施方面,风景区近年来严格落实了分级保护和分类保护要求,核心景区得到较好的保护。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顺利推进采石宕口复绿、荒山造林绿化、林相改造等生态修复工程,改造林相、梳理水系,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保护。
游赏规划实施方面,以19 版《南山总规》为依据,风景区完成了若干景群、景点、地块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景区内原有的景源、景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新增了一批景点,整体景观品质有一定提升。但各景区发展不平衡,差异化的资源特质和文化内涵体现不足。游线组织不充分,目前成熟的游线仍集中于竹林招隐景区,与其他景区联动不足,相对孤立。游赏方式以半日游、一日游为主,游赏活动类型比较单一。近年来建设、提升了多条绿道和登山步道,主要承担市民日常休闲健身功能,尚未融入特色游线。
设施规划实施方面,“三环”道路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南北道路建设仍不平衡 ;规划的4 处风景名胜区主入口中,北入口、西入口建设较为成熟,但是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并未全面植入,南入口、东入口尚未建设 ;旅游服务点数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功能不全面,现已建成的5 处服务点集中在风景区的北部和西部,19 版《南山总规》规划的23 处旅游服务点大部分还未实施,落地方案还有待细化。
居民社会协调实施方面,19 版《南山总规》将风景区内居民点、驻区单位分为疏解型改造利用、疏解型景观恢复和控制性三类。目前部分居民点和驻区单位已按规划整改到位,但是仍有部分滞留用地。疏解型改造利用的居民点和驻区单位的具体改造方向仍需细化。
三、现状SWOT 分析小结
1.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
镇江市位于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交汇地,高速高铁通达,交通便利。南山风景名胜区地处镇江主城南部距离镇江市中心2 公里,距离镇江站10 分钟车程,距离镇江南站15 分钟车程,是城市中心生态绿核,区位优势明显。
(2)资源优势突出
真山真水真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近年来风景区建设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优先, 发挥着城市绿肺、都市氧吧的职能,是镇江“南山北水”的重要一极。风景区山水格局保护完整,生物资源多样,植被造景丰富,地质资源独特,此外还有珍贵的城市茶园资源。
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资源源远流长。南山风景名胜区从晋朝开始,已有1700 余年历史,是难能可贵的人文与自然兼顾的风景名胜区类型,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挖掘与利用潜力大。
2.发展机遇
(1)城市空间新格局带来新机遇
《镇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提出镇江未来构建“一主一辅、一核多区” 的城区功能板块格局。其中“一核多区”指中心城区内部以南山绿核为核心,由生态廊道、交通廊道和行政区划分隔而形成的功能板块格局,为南山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此外,区域绿廊控制、城市绿道建设、官塘创新社区建设、城市更新等城市规划建设,也为南山风景区功能升级提供新机遇。
(2)“全域、全时、多元”旅游发展新时代带来新思路
“全域旅游”时代,即为“旅游+”时代,不局限于单个景区景点的开发,而是划定某个地域范围作为完整的旅游区域,以旅游业为引领和契机,带动整个区域多方位、多产业、多层面的开发和优化。同时,镇江市也在积极争创2023 年“东亚文化之都”,这都为南山风景区与其他旅游产品和城市功能联动提供了新机遇、新思路。
3.发展劣势
(1)南北发展不均衡
南北片区发展差异较大,景区间发展缺乏协调统筹,尤其是旅游服务、道路建设、环卫设施等方面。
(2)文化延展不丰富
自然、人文资源挖掘与利用不够,各类景源有待整合,游赏产品有待丰富,主题游线有待梳理,旅游IP 有待打造。
4.发展挑战
区域内同等规模景区同质化竞争激烈,需要进一步识别独特的南山故事,提升区域竞争力。
四、发展策略
1.整合风景资源,加强资源保护
进一步整合景区风景资源,加强景区生态保育和风景保护,保护景区景观环境和生态资源,细化资源保护类别和方法,加强对风景资源保护。
建议将风景资源的保护分为两大类 :典型景观类和重要景源类。
典型景观类包括林木景观、地质景观、水体景观。林木景观有分为山林、竹林、茶园,该类景源保护要注重其抚育,严禁擅自毁林行为 ;地质景观的保护则要维护原有地貌特征与地景环境,保护岩石与基岩、土层与地被,严禁炸山采石取土,防止水土流失。对环山易滑坡处实施加固工程并进行生态修复,保证安全性 ;水体景观则要禁止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破坏的活动和行为,对溪流、湖泊、碧潭、坑塘各类水域即时进行清理和疏浚,不得擅自、随意围、堵、塞或作其它改变。
重要景源类包含遗址遗迹、宗教建筑、摩崖题刻、陵园墓园、古树名木。其中遗址遗迹类应划定保护范围,并建立标志,有条件修整的要根据历史风貌、考古情况对其进行保护性规划和整治 ;宗教建筑类要加强对于寺庙类建筑的管理,根据国家、省宗教事务管理规定,明确宗教活动场所复建或新建审批程序,不得以宗教活动名义破坏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摩崖题刻类的保护应主要防范自然风化侵蚀和人为刻意破坏 ;陵园墓园类应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标志。对其任何改动都要报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批准,属于文物古迹的还需按法定程序报请相关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古树名木类应建立详细的古树名木档案,标明位置,测量树形与体量,拍照留存,并进行长期监测。
2.塑造文脉特色,讲好南山故事
依托南山风景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梳理现有的文脉资源,强化南山主体文脉特色,通过情景再生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展示南山文化,讲好南山故事。
整合现有风景旅游资源特色,建议形成以“隐、逸”文化为主题的南山游赏特色定位。“隐”文化源自于千百年来文人雅士与南山的现实联系,是一种历史定位。强调的是静谧、安闲的氛围营造,其载体主要依托核心保护区的山林为载体,营造一种远离都市生活,可以休闲放松的场所。相较于古人“隐”的需求,“逸”的主题体现的是更多现代人的现实需求。营造的是一种自由、活泼的,与“隐”文化截然相反的乐活状态,其载体主要是核心景区周边地带。以“隐、逸” 为主题的旅游产业需要进一步对接现代休闲度假市场,发挥南山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强化南山风景区旅游度假功能,拓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
该主题定位要结合各景区现状建设情况细化落实,黄鹤景区未来以名人文化为载体,落实“逸闲”主题,以“鹤林烟雨”为景观风貌特色,以“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导向,打造一个又能服务周边市民,又能兼顾少量旅游服务的北部门户节点 ;竹林招隐景区可以文苑、招隐寺、竹林寺三大景群为主要载体,落实核心景区“隐”的主题,以“幽隐秘境”为景观风貌特色, 以“探幽访古”为主要功能导向,营造南山内部清新雅致、远离尘世的幽静之地,强化“乍离闹市,竟入山林”的游赏体验 ;莲花景区可以古寺、古道、古人类遗址、古地质景观等资源为载体, 落实“逸学”的主题,以“古貌奇峰”为景观风貌特色,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导向,融入市 民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景区 ;八公景区可以大片的耕地、茶园等农耕资源为载体, 落实“逸寿”的主题,以“山林茗香”为景观风貌特色,以“康体养生”为主要功能导向,打造一 个融入野外游憩、文化体验、农家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东部特色门户 ;回龙景区可以回龙水库及周边自然资源为载体,落实“逸享”的主题,以“碧水长天”为景观风貌特色,以“度假休闲” 为主要功能导向,融入滨水娱乐、高端民宿、市民休闲、品茶问道等功能为一体的南部旅游度假区 ;而综合服务区未来要增加其综合服务功能,包括旅游服务、文化弘扬、产品宣传研发、配套办公等功能为主。
3.完善综合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完善南山风景区综合服务设施配套,解决风景区内设施缺乏的现实问题。根据旅游服务设施规模和功能的不同,建议设置三级旅游服务体系 :
(1)旅游服务中心
旅游服务中心承担较全面的接待服务功能,负责景区与城市的衔接以及景区间游览组织、中转、集散,功能配置齐全,主要包括交通换乘、游览、餐饮、购物、娱乐、文化等功能。根据接待能力的不同,将旅游服务中心分为一级旅游服务中心和二级旅游服务中心。
根据游赏组织需要和设施服务半径,建议布局4 处旅游服务中心,其中北入口旅游服务中心和南入口旅游服务中心为一级旅游服务中心,东入口旅游服务中心和西入口旅游服务中心为二级旅游服务中心。
(2)旅游服务点
旅游服务点分为综合旅游服务点和专类旅游服务点。综合旅游服务点承担较小程度的综合服务功能,主要配置游览、简易餐饮、购物等设施。专类旅游服务点承担专业化的接待服务功能,如住宿、购物、文化、休养等。
建议选址在各游览区景点比较集中、交通较为便利的位置,负责主要景群的游览组织与旅游服务。
(3)南山小驿
南山小驿承担较少服务功能,结合南山慢行系统灵活布置,主要分布于黄鹤景区、莲花景区、八公景区和回龙景区。南山小驿以特色构筑物的形式建设,在配置自助购物、遮蔽休憩、环境卫生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所在景区的不同,植入文创体验、图书借阅等特色功能。
4.细化管控方式,加强建设管理
加强建设控制,合理管控景区内的建设总量,细化景区管控方式,建议在借鉴城市控规中对各类建设活动的控制引导内容外,还需要针对风景区自身的特点,强化保护要求,实施风景资源旅游开发。建议要包含以下几大管控内容 :风景资源保护与游赏建设控制、土地使用控制、配套设施控制、景观风貌控制。
同时,控制的要求分为强制性和引导性两类。强制性指标是必须要严格遵照的指标,包括地块使用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控制高度等 ;指导性指标主要包括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配套设施建设、景观风貌控制等。
(作者 :段志旺为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朱晓芳为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公司,主任规划师 ;陈亚伟为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公司,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