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山水生态 >> 大运河镇江长江运口文化内涵初析

大运河镇江长江运口文化内涵初析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1-04-15      阅读数:

大运河镇江长江运口文化内涵初析

霍义平

 
      【摘 要】 2019 年中央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部分特别强调了十六项保护工程建设,其中包括“长江运口”展示工程。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纲要对长江运口重要节点作用的重视。而要做好“长江运口”的文化展示工作,必须首先梳理清楚长江运口的文化家底。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京杭大运河镇江长江运口文化内涵,相信对今后的保护和展示工作是有裨益的。
      【关键词】 大运河 长江 运口 文化 内涵
 
      众所周知,长江和大运河在镇江、扬州交汇,航船在此出入江河,在江北形成大运河扬州长江运口,在江南形成大运河镇江长江运口。悠悠岁月,千年变迁,镇江长江运口历史上先后历经了五次更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镇江长江运口的五次更替过程就是一部江南运河
航运发展恢宏史诗,记载着过往的繁华和辉煌
      镇江江南运河五个入江口不仅仅是五个孤立的遗址,更是一部完整的大运河运输的发展史。
      秦始皇在公元前210 年第五次东巡,决定把濒江河口“徒儿浦”西移18 里,新开丹徒口,
使它更加靠近江北邗沟,缩短船舶在长江航道的航程,以避风浪,从而更加安全。这是江河交汇口的第一次迁移,可见,丹徒入江口已经具有2200 多年的悠久历史。
      三国时期,孙权看中镇江“京”,公元200 年前后,在北固山下开凿了京口(河)河道,在北固山上兴建了“铁瓮城”,并将政治中心迁至京口。京口(河)是今镇江市区的最早入江运河, 也是江河交汇口第二次迁移。  
镇江铁瓮城和甘露口
      第三个交汇口是南朝齐代开凿的,叫大京口。北宋年间在大京口建造了一组澳闸,据《续纂江苏水利全案正编》记载,北宋时期还在大京口东增开新河——小京口,在大京口之西新开了蒜山漕河,形成了主次相配、功能较全的河口体系。明代经过浚治,小京口成为江南运河主要入江口,这是第四次迁移。
      第五次迁移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国家选定谏壁口为主入江口。经过多年的整治和建设,现在已经成为沟通南北运河与长江水运的“江南第一闸”,航道宽90 米,可供两艘千吨级的船舶交会航行。2018 年,长江三峡船闸的船舶通过量为1.44 亿吨,而通过谏壁船闸的船舶通过量已达1.51 亿吨。
      由此可见,这五个入江口的更替过程就是一个从木船到漕运官船,再到千吨级的船队通过的航运发展过程,是一部恢宏的江南运河航运发展史篇。

二、镇江长江运口是古今水利航运科技的集中展示, 
凝聚着大运河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镇江位于宁镇丘陵的东部,地面高程起伏较大,对于河道航行和整治都是难题。可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一系列科技发明,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1. 建埭蓄水助航
      古代,在运河发展进程中能真正起到利航运、兴水利作用的是在镇江首创并延用至今的
“埭”。所谓“埭”,即是今日船闸的雏形,是最原始的助航设施,河道水丰时船可自主航行,浅时岸边须纤夫牲畜或绞关相助。
      唐《建康实录》记载 :公元245 年,东吴赤乌八年,孙权凿句容中道,号破岗渎。破冈渎翻山越岭,沿途筑埭,“建上、下埭,上七埭入延陵(今句容春城),下七埭入江宁县(今南京)。”破岗渎上的“埭”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埭,它比东晋时期谢安所建的邵伯埭早了近一百年,充分展示了当时镇江河工技术的巨大成就。
      东晋建武元年(317 年),这一技术运用到早期江南运河上,镇江江南运河上设立丁卯埭, 不但解决了丹徒水道淤浅干涸,难以航运的矛盾,而且保证了徒阳运河正常的水位标准,以利农田灌溉。
      由此可见,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埭”始建于镇江,江南运河最早建造的“埭”同样出于镇江。
      2. 由埭到闸,建造复式澳闸
      宋时,镇江修建京口闸,闸室南端为埭埔,北端为闸,可以引潮和通船。它包括京口闸、腰闸、上闸、中闸及下闸等5 座水闸,组成一组四级船闸。同时,还在近旁开挖积水澳和归水澳,用以调节船闸水位,是当时最先进的水利设施。
      南宋重修京口澳闸,将归水澳与东北方向的甘露港相连,在甘露港修上下闸,形成了两个通江口、两组船闸的更为完善的澳闸系统,兼具通航、蓄水、引潮、码头、仓储等多项功能,是中国船闸史上的一大杰作。
      3. 建设绿色智慧大型船闸和水利节制闸等水运工程设施
      谏壁船闸先后开展了船闸升级改造和智能化建设、航道拓宽、谏壁节制闸和谏壁抽水站能力提升等系列工程。现在的谏壁船闸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4433 万吨,满足了苏南运河通航需求。镇江谏壁灯塔号称“苏南运河第一标”,是苏南运河最大、功能最强的示位标。现在的谏壁船闸已经成为全省船舶待闸时间最短、运转效率最高、安全系数最大的船闸之一,为繁荣苏南经济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镇江长江运口历经千年沧桑和数次朝代更迭,
 是鸦片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重大事件的见
证, 是中国古代史结束、近代史肇始的界碑

      镇江江南运河长江运口地处十字水系,战略地位显赫,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建炎四年(1130 年)韩世忠与金兀术在大京口以西的黄花荡大战48 天,史称宋金大战。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英军大举进入长江,镇江圌山守军同仇敌忾,即刻开炮。这是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镇江的殊死抵抗,得到了恩格斯的热情赞扬。历史把1840-1842 年间的鸦片战争作为分界线,标志中国古代史结束和近代史的开始。
      1949 年4 月23 日一位扬中大辫子姑娘和千百位乡亲一道,划着小船送大军过长江,随军记者抓拍了这一瞬间。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对当年划船小姑娘发出深情的呼唤。50 年后人们找到了她,她的壮举凝成了“我送亲人过大江”为主题的大型雕塑,成为扬中渡江文化园闪亮的“红色地标”。1949 年新中国宣告建立,中国现代史由此肇始。
划着小船送大军过长江

四、镇江长江运口是江南运河多功能的体现, 
是城因河兴、河为城用的典型实例
      镇江是一座滨江城市,运河穿城而过,江河交汇的长江运口与城市密不可分,市井街道大多沿江、沿河而建,对于镇江而言,运口即是港口,港口就是商铺,它们的关系就是城因河兴、河为城用的关系。
      1.江南长江运口造就了镇江城市的经济繁荣
      镇江长江运口对镇江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维度的。
      一是促进了镇江的运输功能。
      大运河漕运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据统计,唐代经镇江的漕粮占全国50% 以上,南宋时更是承担了全国近七成的中转重任。镇江逐步成为全国粮食的仓储、转运中心和南北货物集散中心。
      元代曾经一度开辟了海上通道,但镇江仍为漕运转输枢纽之一。明代重开大运河。不同的是,明朝允许漕丁随船附带土特产且免征税钞,自由在沿途贩卖,镇江因此不仅是漕运枢纽, 而且是土特产的交流地。
      清代海禁,镇江漕运更为繁忙,船舶川流不息,据记载 :清道光十五年3 月22 日一天,江南运口过往漕船达1026 艘。有诗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
      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决口,京杭运河断流,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漕运完全废止,千年漕运时代也告一段落。
      但是,这一时期,镇江长江运口还是大江南北的人员重要渡运港,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登陆地,也是北方军队南下的桥头堡。
      镇江开埠后,外国航运企业蜂拥而至,据统计,民国初期镇江有水运码头30 多处。抗战前,镇江京杭运河运输空前繁忙,有22 家轮船企业、55 艘小轮,16 条航线,总里程达数百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拓宽疏浚谏壁运口,并配套建设大型抽水站和节制闸,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现在年货运量超过1 亿吨,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4 倍,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运口之一。
      二是城市的仓储业、商贸业伴随运输业的发达也逐渐得到发展。
      早在唐代,漕粮仓储业开始形成。北宋时在镇江设转般仓,南宋时建有户部大军仓、转般仓、都仓、丰储仓等,仓储能力达300 万石左右。南宋时,镇江的商业税全国排名第八。
      明清两代镇江每年转输的棉布多达1000 万匹,是长江下游最大的桐油市场,还一度成为江南四大米市之一。
      镇江曾是办理洋货内运子口税业务的最大口岸,1880 年镇江口岸的子口贸易总值
3120038 海关两,内运贸易额2922652 海关两,分别占全国通商口岸总额的21% 和23.6%。
      民国镇江城区钱业极盛时代有钱庄60 余家,信用放贷远及江北,数达三千余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金融业流传“无镇不庄”,意思是指缺少了镇江人是不能开钱庄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许多金融界大咖都是镇江人。
      三是镇江的手工业、制造业也随着大运河体系的发展而兴盛起来。
      唐代,镇江就是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元代海运兴起,镇江建造的能经受海风海浪的“平底船”“海风船”和“海哨船”等船只很受欢迎 ;此外,镇江的酿酒、酿醋、冶炼、丝织和金银器制作都有很高水准。1982 年1 月,出土了一大批唐代窖藏银器,共950 件,这是镇江城市繁荣富庶和拥有高超手工业技艺的一个实证。镇江本地生产的江绸产品等,还外销朝鲜、印度及南洋一带。马可•波罗说 :“他们(镇江)依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他们制造丝绸和金线织物……”镇江开埠之后,仅1895 年到1911 年间,就有丝绸、面粉、电灯、榨油、造纸等10 多家工厂先后建成投产。
      2.大运河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
      西晋末年,从广陵至京口的南渡人口有22 万之多,占全部南渡人口的半数以上。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仅公元213 年,就有十余万户之多。两宋之交,镇江渡口成为宋朝贵族和北民南迁的重要通道之一。北方民众带来的文化习俗,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沟通、交流,为镇江塑造了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王安石在长江运口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梦溪笔谈》《新仪象法要》创作于镇江,《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著作中有许多镇江的元素,日本画圣雪舟、诗人阿倍仲麻侣、朝鲜儒宗崔致远都曾经在这里留下画作或诗篇,赛珍珠在镇江写成的长篇小说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861 年开埠后,中西文化又在这里碰撞和融合,促成文化多元的人文优势。
      3.历史上长江运口的每次西移,都是推动城市向西拓展的动力
      2200 多年前,秦凿丹徒入江运口,并改谷阳置丹徒县。丹徒县治随之在运口建成。
      后来,孙权开凿了京口(河)河道,在山上兴建了“铁瓮城”,把运河引入城中。
      大京口和小京口入江运口先后启用后,城市一路跟随向西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一倍以上, 可以说目前的西津渡街区和新河街街区的繁华完全得益于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依赖于长江运口的交通便捷,记录着城市曾经的辉煌。
      新世纪初,镇江“以港兴市”,京杭大运河长江运口的重担已交由谏壁口承担,原先的大京口、小京口和甘露口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沿线建设成滨江生态大道和临水的春江潮广场,变成了城市滨江的“珍珠项链”,实现了功能的历史转换。

五、镇江长江运口是人间大爱的沃土,
 演绎了无数动人的慈善壮举

      古人视长江为天堑,清康熙年间,镇江蒋元鼎等人在西津渡成立了“京口救生会”,它是专业从事江中救助和打捞沉船的民间慈善机构。蒋家人苦心经营京口救生会连续七代,计140 余年,成为中国救生行善之典范。直到民国年间,有官方接手,京口救生会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而今,救生会的慈善精神,仍在镇江薪火传承,他们常年开展献血、献造血干细胞和遗体捐献活动,还有31 个各种微慈善项目,获评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七星级慈善城市之一。今年他们又启动了“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慈善专项捐赠”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积极实施
 大运河江南长江运口展示精品工程

      综上所述,大运河江南长江运口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串联起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和一大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着力点,是大运河灿烂文化的明珠,更是中央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所列的文化展示工程的闪光点,我们建议 :
      1.大运河江南长江运口展示精品工程应当包括“大运河江南长江运口展示馆”建设工程、新河街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宋元粮仓遗址保护展示、春江潮广场漕运文化元素展示以及相关文创作品的设计等内容,打包后,形成完整设计,争取获得上级指导和支持。
      2.建议大运河江南长江运口展示馆可利用现在文广大楼的1-2 楼布置展厅。理由是 :它地处长江运口,旁边就是新河街历史街区,外形酷似漕运时的帆船,1-2 层面积较大,可以满足展览的需要,大楼外有足够大的场地用于停车或户外活动。
      我们曾经错过保护宋元粮仓的机会,也曾经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擦肩而过,我们应该珍惜这次机遇,以实施长江运口展示工程为契机,重塑形象,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作者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镇江市方志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