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山水生态 >> 浅谈镇江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

浅谈镇江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浅谈镇江城镇化进程中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

                                                        包 婷

 

  【提 要】 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是构成整个民族文化记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建设发展与继承保护的关系,本文以镇江市为例,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自己的浅薄观点。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从民居到饮食和服饰,从语言到民俗和宗教,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反哺作用。由此可见,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乡村传统文化始终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镇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之中。城镇化固然是我们迈向现代文明的必经步骤,但是,笔者也发现,现在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甚至是相当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众多大中小城镇,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水泥公路、高楼洋房,缺乏文化特质、缺失地域特色。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保护与传承好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在拆除、合并一个个乡村,新建一座座现代化城镇的同时,丢失了乡村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因此,在当今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如何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让乡村传统文化不再成为我们的回忆,已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和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镇江是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以及本地特有的地域文化无不记录下这座古城漫长的历史足迹。然而,随着大规模城镇化的进程,大量极具价值的乡村文化遗产、历史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崭新的楼房、上规模的现代城镇不断出现,富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传统文化和建筑却快速消失在城市建设的粉尘中。

  2011年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镇江市城市化率排名全省第5位,高于苏南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数据下,是一座座村庄就此成为定格,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缺失了一个地域的乡村传统文化,就是遗弃了这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和风物人情,以及属于祖辈的文化历程。此情此景,使得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深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已成燃眉之急,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和重视。

  二、镇江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近年来,镇江市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如下:

  1.逐步建立并加大法制保障

  2013年,镇江市出台了《镇江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还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签订《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责任书》,并聘用业余文保员,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文化遗产中包括乡村文化遗产等,包括对乡村文化中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部分和古村落进行保护,使得乡村文化保护更加具有法律支撑。

  2.建立民间文艺资料库和民间文化艺术馆

  乡村传统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是开展文化保护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镇江通过建立民间文艺资料库、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网站以及民间文化艺术馆的方式,对包括乡村传统文化在内的民间文化、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收藏保存,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展示和宣传具有积极的意义。

  3.保护古村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

  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评选、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评选以及“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3年9月,全国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镇江以4个村落入选,入选数量名列江苏第二,分别是: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姚桥镇儒里村,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延陵镇柳茹村。此外,同样是在2013年,经过多方努力,我市丹徒区宝堰镇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据了解,传承与繁荣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名镇民村落评选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将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文化项目也将得到传承和培育,这对推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对濒临消失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发掘和传承,取得良好成效

  流传于镇江丹徒的“南乡田歌”,其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被称为原生态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便采录于镇江东乡(今镇江新区)。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对民间传统文化尤其是乡村文化的严重冲击,丹徒田歌也濒临着人亡歌息的危机。为使田歌能够得到及时的保护,近年来,镇江市相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深入丹徒的田间地头,对丹徒田歌开展保护性发掘整理。共搜集、整理、汇编“丹徒田歌”400余首,编印《丹徒南乡田歌集》,并使“丹徒南乡田歌”于2007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同时,我市还通过拍摄电视片、参与演出等多种方式使南乡田歌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喜爱。整理、拍摄的电视专题片《镇江南乡田歌》播放,受到赞誉。无伴奏女声组合《南乡田歌》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评比“群星大奖”,《南乡田歌•车水号子》获全省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最高奖——优秀传承奖。此外,我市还在当地的幼儿园,小学进行田歌普及课,带出了一大批小田歌手,使丹徒田歌的普及范围不断增加,传承人群不断拓展,2008年,《丹徒田歌》获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表演大赛一等奖。

  5.举办多种宣传活动,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我市陆续开展了多种乡村文化宣传活动,如发现“镇江最美乡村”拍客行暨“镇江最美乡村”网络评选活动,“美丽乡村、福地句容”乡村美景摄影大赛,乡村美食大赛、乡村民歌大赛等。这些活动意在展示乡村传统文化,打造乡村传统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进一步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度。

  三、在保护与传承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应该看到,在镇江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忽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许多地方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量乡土传统文化遭受破坏,走向消亡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笔者认为,在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对乡村文化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由于对乡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够充分,并且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急功近利的城镇建设是主流,片面追求速度、进度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直接造成了保护力度小,维护手段单一的后果。如2009年开始的镇江新区“万顷良田”工程,其整合农地资源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多个村庄很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古建筑也随之消失,令人深感遗憾。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需要社会各界能够正确认识乡村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切实增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视。

  2.法治建设和保护机构有待健全

  我市2013年实施的《镇江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成立了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为今后镇江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但总体来说,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政策文件还处于空白阶段,除非遗部分之外,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俗工艺品等都没有专门的保护,相关机构设立也有待完善。正是法律法规和保护机构的不健全,造成乡村文化保护在实际操作上面临无法可依的窘状,进而导致保护工作无法有序展开。

  3.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长期的充足的资金投入,然而长期以来,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专项保护和传承的专项资金严重不足,使得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难以为继。如用于录音、录像的设备和储存、维护、展示和传承的场地匮乏,许多珍贵资料难以得到有效保存;资金不足也造成人员聘用难和参与人员积极性不足,严重制约着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市属范围内乡村文化的整理和发掘,认真做好普查工作

  既然城镇化趋势不可避免,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认真做好市属七千多个自然村乡村传统文化的普查工作,制定普查内容和范围,组织起专业强、素质高的专业人员工作队伍,仔细清查我市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及乡村遗产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存在状态等基本信息,为此后的具体保护工作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使我市传统乡村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有效的保护。

  2.开展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训工作

  乡村传统文化可分为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两大类,物质方面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非物质方面的传统文艺表演、传统民俗婚俗等都具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这些乡村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与传承人手口相传,代代相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推进带来的城市现代文明对许多乡村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他们放弃了养育生长的土地和文化,寻求城市对他们的接纳和认同。随着老一辈乡村文化传承人的离去,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笔者认为,搜集、整理、记录只是保护的一种方式,而要使其活态传承,传承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尽快建立起乡村传统文化的培训机制,如我市南乡田歌传承深入幼儿园、小学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将乡村传统文化纳入城市青少年兴趣教育的范围之内,才能够有效解决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难题。

  3. 做好拆建的规划设计,把乡村文化特色承继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

  笔者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拆与建要做到有机结合,怎么拆怎么建要有规划、有针对性地保护。城镇化的步伐势不可挡,然而在此过程中,把具有精华意义的乡村传统文化恰当合理地展现在城镇建设的布局中,成为永久性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标志,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规划和拆建,笔者认为还是行得通的。这样的措施,一方面能够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风格和建筑风格,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会发展,相辅相成。

  4. 推进乡村传统文化非遗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创新

  乡村传统文化中有很多都是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及时申报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同时,打造非遗品牌,不仅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一种发扬和传播的方式手段,能够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如镇江丹徒的南乡田歌。同时,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封不动的继承,而是要通过创新,比如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例如南乡田歌,既然耕作方式有所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已经行不通,不妨通过舞台表演和展示的方式继续传播,还可以举办南乡田歌节等,使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更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才能具有延绵不息的生命力。

  5. 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全民保护意识

  没有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知,又从何提起对其的保护热情和传承积极性。笔者认为,在全市范围内应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升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同时,利用多媒体媒介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了解乡村文化遗产,从而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来。

  6. 落实人员和经费,使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不再纸上谈兵

  经费问题一直都是制约乡村文化保护的一大难题。没有经费,很多措施都无法有效实施。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做好预算,通过相关渠道落实人员和经费,同时也可多渠道募集资金和招募志愿者,让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确保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