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山水生态 >> 试论名城镇江山水生态市建设

试论名城镇江山水生态市建设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18-05-29      阅读数:
试论名城镇江山水生态市建设
方    开    鸿

(一)

  城市是人类高度聚集的场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地方。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给城市带来了人口拥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之间矛盾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严重危害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使城市可居住性越来越差。如何使城市摆脱困扰与自然和平相处,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上世纪中后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一个生态市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最佳居住形式。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徘徊和停滞以后,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我国国情,适时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城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和《生态县、生态城市、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2003年4月14日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苏发2003年第7号文件),江苏省与国内一些主要省(市)进入全面建设生态省的进程。为与江苏生态省建设相呼应,突出镇江的生态特色,2007年11月市政府与南京大学环境科技研究所合作完成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02~2020)报告,并设置提出镇江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为适应镇江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在迈入21世纪之际,市委、市政府又适时提出“显山露水,透绿现蓝”创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口号,对镇江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创精神,既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新提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在举国上下引起强烈而积极的反响,无疑对我国、我省和镇江市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将起到科学指导和极大推动作用。
(二)

  镇江依山傍水,雄踞江南,浩淼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城市中交汇,宁镇山脉与茅山山脉向城中绵延,“一水横陈,连岗三面”,临江“三山”鼎立,城内群山镶嵌其中,形成独特的“城在山中,山在城中”自然景观与风貌,是一座具有鲜明特色、江苏唯一的山水城市,为镇江生态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五”期间,镇江紧紧围绕创建山水生态城市,加大投入,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完成《镇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年)》,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中心城市框架由原来“一城两区”、“组团型”结构,调整为“一城两翼”、“T型”格局的橄榄型结构,拉开了城市框架,为创建山水生态城市,在城市生态空间上提供了良好平台。二是循环经济已经启动,迈出了新步伐,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4.6%。三是城市综合功能得到新提升:⑴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建成区面积达85平方公里,比“十五”初期扩大22.1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59.1%,比“十五”初期提高10.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⑵公用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自来水普及率达97%、气化率达84%、公交线路达43条,营运里程达631公里,均比“十五”初期有较大幅度提高。⑶城市园林与绿化迈上新台阶。其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3330公顷,园林绿化覆盖率38.6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平方米,分别比“十五”初期提高28%、9.8%和3.04平方米。四是环境质量取得新进展,设立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达5863公顷,通过对全市煤小锅炉整治和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市区建成烟尘控制区2个,环境达标区25个,面积129.4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2.6%,生活垃圾无害化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4%,二氧化碳排放达标率96.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6.4%,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100%。南山之畔、焦山之巅,高大的烟囱不见了,浓密的粉尘消失了,清新的空气又回来了,全市城区污染最严重时,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在30吨以上,目前已降至10吨左右,主城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5.1%,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大,城市居民用水水质得到安全保证。五是一些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其中尤为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利用工作已经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和国内一些知名学者以及专家教授的赞许。六是建设生态城市,在全市上下基本上形成共识,已开始付于实际行动。此外在此期间,镇江又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光荣称号。“十五”期间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使镇江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是,根据国际城市生态组织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在这样的城市中,水是清洁的,空气是清新的,栖居于此的人类、动物、植物是和平共处,按自然规律生存,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污染的危害不再产生……城市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发展的城市。对照上述标准和要求,在建设山水生态城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老城区人口过密,每平方公里1.4万人,高于国家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要求,致使老城区居住拥挤,交通堵塞,市政设施承受能力大大超负荷。二是主城区仍以大市口为主中心,集中了城市大部分公共职能(行政、商业、娱乐等)次中心尚未形成。三是城市路网布局尚不完善,高峰期中山路交通不畅,交通压力大,局部地区支干道尚不完善,停车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市级公园、街头公共绿地和小游园配置不足(按照国家规划技术规范要求,在市民居住地200~500米范围内,应设立相应1~2个街头绿地),一些老居住小区绿地欠缺,绿化率不足25%。城区一些山头尚未退山还绿,南山林相老化,急待更新。五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容乐观,伴随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江河水体,造成局部水域严重恶化,如长江内江段、市区古运河段,常年水质一般达不到国家地面水三~四类标准。南山风景区因受农业污染,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常年停留在五类标准。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漏、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这些严重影响了景区内生态景观和游憩功能。六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例如污水处理厂建设、治理大气污染的设备配置、城市排水管网不够完善、雨污分流普及率不高(丁卯片区还是空白点)。七是产业结构中,污染型传统产业比重大,特别是一些大耗水、大耗能、占地多的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结构性污染严重,给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八是古城风貌区和历史街区面貌依旧,危旧房多,基础设施破旧,保护与建设的矛盾仍突显存在。九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尚未完全落实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长期以来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只有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镇江实现“两率先”、“两步走”进程中,不断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中存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才能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

  建设生态文明,构造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在结合镇江市情基础上,提出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一些初步设想和建议,以期推动镇江山水生态城市建设进程。
  一、加快编制城市分区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和用地结构
  与我国绝大多数的旧城一样,作为镇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老城区,它集中了全市主要商业、金融、行政、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功能过度集中,造成人口膨胀、建筑密度高、交通拥挤、用地混乱、绿地偏少、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质量差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调整和更新,改善生态环境,焕发旧城新的活力。
  1、合理调整城市功能,缓解民众生存空间压力
  当前结合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保证城市整体结构协调发展的同时,一是加快建立主城核心区以外的丁卯、九里、南徐、谷阳等处的商业次中心,缓解旧城压力。二是严格控制在旧城区内进行大规模的住宅建设,确保每平方公里人口1.4万降到每平方公里1.2万人左右,与城市环境容量相协调。三是集中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发展城镇圈内的卫星城镇(即韦岗、西麓、辛丰等),既为老城今后发展准备充分的接纳地,又能引导和鼓励城镇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既可减轻老城区环境容量压力,又利于促进镇江地区新农村建设。
  2、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为改善民众生存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由于长期实施的工业主导战略,镇江旧城区内集中了大量的工厂企业,并与住宅、办公、商业服务用地混杂交错,相互包围。据市规划部门测算,截2005年止,工业用地占全市总建设用地达34.9%,分别高于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7.5%、24%、26.3%,工业用地显然偏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不相适应。一是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加快老城污染企业搬迁和“南山、北水”范围内工业用地的功能转化;例如增加绿化用地等,力争到2010年工业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量的32.5%下降2.4%。二是合理增加老城市政和道路广场用地,截2005年止,市政和道路广场用地占全市总建设用地10.9%,力争到2010年增加到12.6%,为改善老城交通状况,构筑城市快速干道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压力,合理疏散老城人口,提供建设用地。三是适度增加基础设施用地。目前老城区内许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急待更新改造,加大此类用地投入,无疑对提高老城区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二、坚持“环保优先”理念,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重构
  随着镇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打破了镇江市自然生态和城市生态之间已有的功能平衡,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威胁到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结合镇江实际情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构工作。
  1、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
  城市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而具体的内容,只有通过城市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才能形成并维持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狠抓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对现有生产企业,全面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对超标排放,且不达标应予以惩罚和支付生态补偿金。对新建项目,原则上到相关专业园区落户,并实行污染等量削减和严格履行“三同时”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一律实行环保预审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确保环保不欠新帐。二是做好老污染源治理,虽然近2~3年来,通过治理污染情况有一定改善,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并未真正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环境友好型、微污染或少污染、高效益的产品结构以及开发利用环保技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选择清洁工艺、生产清洁产品,节能减排,有效地控制老污染源。三是加强机动车船为重点的尾气治理和噪声达标区建设。四是加强城乡绿化建设,加大粉尘和渣土污染的防治力度。五是加强环境工程建设,特别要积极推广和大力发展燃气、集中供热、太阳能源或固硫型煤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清洁能源。建设垃圾填埋场工程。力争到2010年前后,先后建成征润州、丁卯、谏壁、谷阳、大港、高资等七座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28座。经过上述治污措施,预计到2010年市区水域环境分别达到二类到三类标准,大气环境达二级标准,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废水处理率>80%,城市全年空气环境持量达二级标准天数330天,镇江城市生态环境将会有显著的改善。
  2、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重构工作
  在镇江生态城市建设中,山与水是其中最耀眼的角色。但是由于人为影响和河势变化,使水体和山体失去了原生态的风貌,与建设山水生态城市极不相容,急需要进行修复和重构。一是以国家“863”计划水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为切机,抓紧相关项目的实施,使镇江内江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使内江水环境有较大的提升。二是通过“截污、疏浚、引水、护坡、美化和管理”,使市区古运河、运粮河以及南山风景区范围内一些水系、塘坝和水库的水环境有根本的改善。三是实施对废弃采石宕口的综合整治,变废弃的采石宕口为市民享受自然、回归自然的较为理想场所。四是狠抓市内山体拆违复绿和斜坡地质灾害的整治,恢复山体本来面貌,让老百姓亲近绿色、享受绿色,为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惠及百姓,重构山体生态绿色空间。
三、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创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生态绿地是城市系统中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绿色空间,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的环境生态效益集中表现在调节碳氧平衡,削减大气污染负荷,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减弱噪声,防止灾害,美化景观等方面。据有关测量和理论分析表明,绿化对城市的降温增湿效果主要决定于绿地面积大小,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气温的降低为2.6%,夜间可达2.8%;当绿化覆盖率达到50%,气温可降低13%,这就基本上消除了在夏季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化还有助于吸收粉尘,减轻城市区域的空气污染,提高大气的透明度。据测算,由数行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组成的林带,大颗粒降尘的阻滞率为23-52%,小颗粒飘尘的阻滞率为37-60%等等。因此,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山水生态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建设一条半环状生态绿地,将主城与大港(东翼)、高资(西翼)之间的以农田、林地、风景区、大桥防护林带以及即将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两侧的防护林带为基础所形成的半环状生态绿地。绿地控制宽度原则上不小于200米,绿环控制范围内,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和农田林网化,此绿环将起到了主城与东西两翼(大港、高资)工业带之间的防护隔离作用。二是以自然山体为构架,建设结构为“人”字型生态绿地。依托城市西部十里长山、五洲山、南山等,东部真观山、马迹山、雩山、横山、禹山等自然山体相连形成“人”字型生态绿地,分别从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插入中心城区构成以山林为主的生态廊道。三是结合区内京杭运河、运粮河布置沿河穿城绿带,沿交通线两侧绿带及城市公共绿地、众多山丘、水体构成生态板块,共同形成多层次、多样化、一体化的城乡生态绿地系统网络。四是建设好两个生态绿洲。,城市北部的世业洲、江心洲,两洲四面环江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发展生态型农业,使之建设成为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生态型旅游渡假区。五是大力实施规划建绿、项目带绿、拆墙造绿、开发带绿、拆违增绿、企业养绿,在市区建成一批星罗棋布的街头游园绿地,使市民出行500米就可步入绿色空间,亲绿、近绿、享受绿色环境。六是切实加强内江湿地保护,严禁围堤开发,破坏湿地的原生态环境。预计到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10%,届时将初步形成以“一环、二楔、两洲”为主体,包括绿地隔离带、沿江、沿河、沿路、沿高压线走廊、生态防护林带和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内的绿化生态系统,详见附图。
  四、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山水城市人文生态特色空间
  自然山水与悠久的历史文化铸造了镇江这块热土。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呼应,相互交融,南山(南山风景名胜区)、北水(大江风貌)、西古(古城风貌区)、东新(现代化新城区)构成了一幅最美的画卷和特色鲜明的城市人文生态特色空间,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重要标志,是镇江可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1、切实加强人文生态城市空间的整体保护
  名城镇江人文生态特色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山水文化生态特色空间,另一是历史文化生态特色空间,保护其风貌的整体性和原真性,这对较好完整地展示城市历史、展示城市自然风光,保持名城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切实加强对滨江风光带的整体保护。首先要加快北部滨水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使滨江水域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其次精心组织实施长江路街景景观规划建设,宜在现建设中广电大楼附近,规划建设一组高层建筑,既美化和亮白长江路沿线临街景观,又丰富镇江临江一带天际轮廊线,使之长江路真正被打造成镇江的“外滩”,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再次“三山”景观带视廊、视域应有效保护。使滨江风光带真正成为市民观光、游玩、亲水好去处,同时也能彰显城市之水的“个性”和文化内涵。二是全方位保护与利用古运河风光带。据专家考证,古运河开凿时间比开凿邗江还要早500多年历史,镇江与大运河的历史渊源最深,运河文化特别丰富。因此,在大运河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中,首先按古运河风光带规划搞好绿化,增绿、扩绿增加绿量;其次设置特色建筑小品(如商栈、码头、货船、亭廊、栈台等)以及一组组人物塑像(如客商、水手、民众等),重现运河商埠文化和漕运盛景;再次建设运河历史文化公园,让市民在休闲中领略镇江与运河相关的历史典故和城市兴衰历史内容。三是加大力度对南山及其城区内众多山体自然生态空间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重点要抓好南山宕口复绿、林相更新、荒山植绿和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市区山体植绿工程,使南山和市区众多山体重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一派原生态的自然景色,并成为融入城市开敞式的生态绿色空间。四是实施古城风貌区的全面保护。在镇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中指出,古城风貌区的保护尤为重要,这里保存有传统的历史街区和众多的文物古迹,例如现存的西津渡历史街区、伯先路——京几路近现代建筑群和大龙王巷历史街区,它们是城市历史的记忆,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全面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镇江古城风貌和历史状况,是展示城市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古城镇江的缩影。对它们实施全面保护是实现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街区内原有布局如老街巷走向与格局、尚存水系、古河道、小桥涵以及有限公共空间,不得以“改造或更新”之名,随意拆除或改变其原貌;其次街区内古建筑、古民居也应保持原传统特色,确因破旧和毁坏需要维修,也只能修旧如旧,不得更改原貌;再次街区内民风民俗也应永续保留,使之流传后代;第四街区内特别在重点文物核心保护区内,不得随意上新项目,一般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也应严格控制或上新的建筑也应承传镇江老城或街区内原有建筑性格特征,如建筑尺度、形态、色彩和空间肌理,应与历史街区整体环境相协调,并保持风貌区的原有天际轮廊线不受破坏;第五拆除与街区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拆房让地,增设绿地,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公共活动空间,提高民众生活环境质量,让群众身临其境地感悟古街历史文化的意境和氛围。五是在“三山”风景名胜区、南山风景名胜区、长江镇扬河段、古运河风光带、古城风貌区、重点文保单位(如铁瓮城、东晋古城等)、大型居住区、城市大型公共场所和大型生态绿地(包括生态农田)等区域,划定生态敏感区,确保城市和郊区良好生态环境不受干扰和破坏。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构筑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营造“山、水、城、林”一体的特色空间,名城镇江“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古城风貌”特色的城市整体形象将会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显现。
  2、搞好城市景观空间设计,打造生态城市景观空间特色
  专家说,设计城市,就是设计空间。确实,城市的精华在于空。城市开放空间具有多样功能,如提供公共活动场所,维护、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便于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等等。在现代城市条件下,城市开放空间可以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活和环境问题,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增强城市活力,营造现代城市氛围。开放而舒展的城市空间,是优美的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
  镇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景观对山水生态城市塑造十分有利,实施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一方面要搞好直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城市广场和开敞式公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结合镇江具体情况,在宏观上必须要重点把握并在五个方面形成“开放式”空间地带。一是沿江和古运河一线,应以绿化为主,拓展亲水空间,并兼顾旅游观光、娱乐设施的发展,凸现“大江风貌”、“运河风光带”的特色;二是在城市对外交通干线两侧地带以绿化为主,兼顾交通基础设施和游憩设施的建设,形成城市的绿色景观走廊;三是在南山及其绵续地带要着力保护好自然原貌,做好山林植被的管理和养护,为城市营造大型的绿色自然空间;四是组团分隔带,应以生态农业和绿地为主,形成具有自然风貌的开敞式空间;五是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山体保护建设力度,构筑由主城众多山体组成的山体生态绿色空间。让一个以生态为导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山、水、城、林”为一体的生态城市景观特色空间彰显在世人面前。
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人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活动的主体。要使城市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人必须有正确的生态意识,不论是日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还是城市中的各项生产建设活动,人都应该把环保和生态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公正的同时,考虑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和持续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保持平衡。
  1、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认识
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与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是两个崭新的概念,对于普通的公众是比较陌生的新生事物。因此,一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公众的环保意识,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借助各种类型的教育形式,宣传普及生态伦理和消费观念。如倡导公众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环境、绿色创业……不以牺牲环境利益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
  2、在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和镇江生态市建设纲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建立和健全符合镇江市情的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制化、制度化。
  4、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让公众享有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环境决策权和环境索赔权,真正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人翁地位和作用。
  5、设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在城市政府相关职能机构中,可通过联合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及其总体规划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山水生态城市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据知,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而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城市要求经济、环境、社会三大子系统协调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城市大系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其缺一不可。因此,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它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现代知识和技能,本文只是从生态环境这个子系统角度来初步研究和探讨山水生态城市建设,其本意为建设镇江山水生态城市先前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国内外许多城市初步实践证明,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逐步实现,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中明确将镇江建设生态市划分为四个阶段目标(详见附表1-3),即启动期(2003-2007):打造出镇江生态市基本框架,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现小康社会。创建期(2007-2010):基本形成生态市雏形。基本建成期(2010-2012):基本建成生态市,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建成阶段(2012-2020):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生态市。目前,镇江正处于启动期向创建期过渡。笔者相信,只要全市上下一致坚持四个阶段目标去作不懈的努力,通过对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在未来20年左右时间内,建立起较完善的城市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使镇江一定能够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高效繁荣、社会文明进步、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显山露水、透绿现蓝”,清新亮丽,充满活力的山水生态城市,是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由于笔者水平关系,此文只是作为抛砖引玉之用,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02-2020)文本
镇江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环科所(2004年12月)
2、《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附件
镇江市人民政府(2004年3月)
3、《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研究》——以镇江中心城市为例
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镇江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文
方开鸿,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5、《浅谈镇江城市形象与塑造》一文
方开鸿,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论文集第四集(2004年3月)
6、《镇江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