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南宋杨万里运河行经镇江诗歌考论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10-09 阅读数:
南宋杨万里运河行经镇江诗歌考论
王勇
摘 要:大运河是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历代文人墨客往来其间曾创作大量诗文作品。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至光宗绍熙元年(1190)二月,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时,从临安出发,沿运河北使淮河迎金使。在其往返途中,杨万里经过镇江沿河各地,有感而发,赋之于诗,或寄寓伤今怀古之情,或赞颂山水之美,或体恤民生之艰,为镇江大运河历史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诗意色彩。
关键词:南宋 杨万里 运河 北使 金朝 贺正旦使 镇江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在交通运输、行旅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人骚客、宦游沿运河往来时,多有作品传世。其中,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时,在临安至淮河往返途中,在镇江创作了大量运河诗,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一、运河北上行经镇江诗作考论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在南宋时享有盛誉,语言清新脱俗,富有情趣和哲理,被誉为“诚斋体”。
《宋史》卷36《光宗本纪》:“(淳熙十六年)十二月壬子,金遣裴满余庆等来贺明年正旦。”[3]697-698 为接应金使裴满余庆等来临安,杨万里曾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十二月至光宗绍熙元年(1190)二月被任命为借焕章阁学士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张瑞君《杨万里评传》认为:这个官职的任务是迎送和陪伴金国来南宋祝贺元旦的使者。”[4]50
杨万里从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出发,沿运河北使途经崇德( 今属浙江桐乡)、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从镇江渡江,又沿运河至扬州、淮安。在其沿运河北使、南返途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吟咏运河沿岸山水风景。
他北使行经苏锡常等地时,曾作诗《船过苏州》《五更过无锡县,寄怀范参政、尤侍郎》《午过横林回望恵山》《晚过常州》《望多稼亭》和《晩日》等。
杨万里途经运河镇江丹阳段时,写下《晓过丹阳县》五首,其三:“朱檐碧瓦照青澜,洁馆佳亭使往还。船上高桥三十尺,市人倚折石栏干。”[1]1384 诗中对接待使者的丹阳馆舍的幽美环境进行描写,市井繁华中隐寓着现实的危机,往返行人之多竟倚折桥上的石栏干。当然,杨万里还注意到了丹阳百姓的生活疾苦,如其四写道:“鸡犬渔翁共一船,生涯都在箬篷间。小儿不耐初长日,自织筠篮胜打闲。”[1]1384 写出船家渔民居住的简陋、生活的艰苦。杨万里在途经丹阳时,还遇见运河水柜练湖开闸放水的情景,水势惊天动地,诗人情绪激动,作有《练湖放闸》两首,其一写道:“满耳雷声动地来,窥窗银浪打船开。”“练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万雪堆”[1]1384真实再现了当时湍流峻急之势。
杨万里沿运河行进途中路过丹徒张王庙,写下《过张王庙》诗:“地迥人烟寂,山盘水势回。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1]1385 张王庙,相传是祭祀汉代民间神祇张渤的庙宇。镇江的山水富有历史情韵,六朝烟云虽已远去,南徐故迹尚留存世间。杨万里在《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诗中写道:“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1]1387 其后又有《再赋石翁石婆》[1]1534(此诗或是北使返程时所作)借路边南朝帝王陵墓旁的石像抒发思古幽情。在《暮经新丰市望远山》诗中,杨万里描写了运河小镇新丰的繁华,“处处遮船住,家家有酒酤。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1]1388 当地人相传宋高宗赵构亲征时,曾小憩于此楼。杨万里还在其诗中描绘新丰水天一色的澄净之美,“须把碧篙摇绿棹,舟人不惜水中天。”(《小舶新丰市》)[1]1389 杨万里沿运河抵达镇江城后,寓居于运河畔的丹阳馆。杨万里《晓泊丹阳馆》诗写道:“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1]1389 此诗与前诗《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同样是对六朝历史兴亡发出慨叹。宋《嘉定镇江志》卷12《宫室·驿传》:“丹阳馆,在千秋楼之侧。绍兴甲子,守臣显学郑滋被旨建。南为中门,东西列二馆,皆向南。每北使往来,朝廷遣接伴、送伴使至此,则主居东馆,客居西馆。时弗启,若泛命使指及监司按部亦憩于此。”[5]1409据此,当时杨万里应即下榻于丹阳馆东馆。杨万里在京口游览北固山连沧观后,写下《题连沧观呈太守张几仲》,诗道:“独立南徐鳌绝顶,下临北固虎回头。蒜山旧址空黄鹤,瓜步新城照白鸥。”[1]1390 杨诗中的张几仲为张子颜的字,即“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之子,时任镇江太守,有惠政。在张子颜去世后,杨万里作《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1]1556 表达缅怀之情。
在镇江稍作游览后,杨万里便渡江北上。《丹阳舍舟,登陆渡江》诗中写道:“小泊楼船铁瓮城,匆匆又作绝江行。看他蜡烛几回剪,听尽鸡声不肯明。”[1]1391 东晋将领祖逖年少时立志收复中原,时常和好友刘琨在黎明“闻鸡起舞”,苦练剑术,后来祖逖做了奋威将军,在北伐中收复大片失地。南宋的形势与东晋类似,杨万里于此有感而发。杨万里过长江时,顺便汲引“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之水(时在江心),以试其煎茶之功效。《过杨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1]1392 长江天堑守护江南,江神风色令人心旷。
杨万里过江后沿途又创作了《过瓜州镇》《皂角林》《舟过杨子桥远望》《晚泊扬州》《过高邮》和《晓霜过宝应县三首》等作品,至淮安后,写下《登楚州城》,又作《初入淮河四绝句》写出南北分治的感伤之情,叹息在宋金交界,唯有鸥鹭可以不受约束自由翱翔。
二、运河南返行经镇江诗作考论
淳熙十六年冬,杨万里在淮安盱眙稍作逗留,接得金使,便踏上返程,他们依然是乘船沿运河而行。从扬州过江,在游览江中金山时,吟咏出《雪霁晓登金山》诗,诗中写道:“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一尘不随海气舞,一砾不随海潮去。”[1]1427-1428 此诗对矗立江中的金山有“中流砥柱”之气势发出赞美,然而,诗人在金山上北望南宋大片江山沦为金人统治的残酷现实时,又不禁发出“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的慨叹。在游览金山时,杨万里还写有《题金山妙高台》诗,诗中写道:“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金山既到了,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1]1429 唐代东西二京长安、洛阳都有千步廊。由此,可见这里的千步廊一语双关,杨万里在诗中抒写对落入异族统治下的中原山河以及故都的怀念。徒阳运河是运河之脊,杨万里《竹枝歌》七首记录了运河上舟人及纤夫的歌谣,序称:“其辞亦略可辨,有云:‘张哥哥、李哥哥,大家著力一齐拖。’又云:‘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1]1430 杨万里沿运河返程途经镇江南郊时,见茂林修竹,作《过京口以南见竹林》诗,有“行从江北别梅兄,归到江南见竹君”之句[1]1433。诗人借岁寒三友之“梅”“竹”寄寓在苦寒之境中保持气节的志意。杨万里在行经丹阳运河最东的城镇吕城时,又作《过吕城闸》诗六首,其一:“闸头洲子许团栾,古庙萧条暮雨寒。榆柳千株无半叶,冬青一树碧琅玕。”[1]1433 杨诗中的古庙大概是祭祀三国名将吕蒙的祠庙,以冬青歌咏英雄气节。
之后,杨万里经过苏南沿河各城镇,便进入浙江境内,有《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入长安闸》《过临平》等诗作。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正月五日,杨万里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伴金使北还,刘光祖、黄裳以诗赠行,杨万里和其韵。发临安,陪伴金使北归,宿临平,王叔简赠梁杲墨,作诗谢。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头。题吴江三高堂,泊平江百花洲[2]238,皆有诗记其事,不再赘述。
小结
大运河镇江段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节点,在历史上,经常成为仕宦、文人、行旅者的必经之地,镇江历史文化悠久、战略地位独特,杨万里在沿运河往返途经镇江时,用诗歌对镇江山水作了较多的描摹,诗中寄寓诗人慨叹时事、热爱家国的浓厚感情,这也为镇江悠久的运河文化、多元的历史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诗意色彩。
参考文献
1.[ 宋] 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 杨万里集笺校[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萧东海. 杨万里年谱[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元] 脱脱.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4] 张瑞君. 杨万里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宋] 卢宪. 嘉定镇江志( 宋元方志丛刊)[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作者为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上一篇:沈括对镇江大运河文化的贡献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