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的思考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4-06-05 阅读数:
城市更新中延续历史文脉的思考
李壮云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人类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现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探索,结合各地实践,本文就此谈点认识和思考。
一、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价值优先”作为城市更新的底线思维,在保护中传承
城市更新是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即对城市中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造活动,2021 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的就是通过对城市功能优化,实现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公建配套等全面完善,产业结构、环境品质、文化传承等全面提升,形成城市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人文环境。因此,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态上的提升,更是对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彰显出城市特有的风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城市更新等同于大拆大建,一些城市出现随意大面积拆除老建筑、破坏传统风貌等现象,这不仅割裂了城市历史文脉,切断了人们的乡愁记忆,还产生了新的城市问题。这几年,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城市更新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纠偏,但从系统性保护看,对山水资源的保护仍显不足,轻山水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地方围河湖建屋,依江堤造房,毁山林设院还在进行,甚至在风景核心区域搭建楼堂,变相开展餐饮经营活动,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反映了一些城市治理者肤浅的文化观和扭曲的政绩观。尽管是个案,但其影响是恶劣的,也是经不起检验的,秦岭别墅反面案例,需要我们警钟长鸣。
笔者认为,城市更新中首要问题是要保护好历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把“文化价值优先”作为城市更新的底线思维,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历史文化遗存应保尽保,做到不仅保护好山水文化资源、有形的单体建筑、街巷街区等, 也能保护好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护好古代历史文化遗存,也能保护好近现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全方位地展现城市的历史风貌。
要实现有效保护,各地在实践中已有大量的经验可言,笔者建议还要严抓两个重点环节:
1. 充分发挥保护规划的管控作用
要把专项文化遗产评估纳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去,作为城乡建设、城市更新的必要程序,通过对文化遗存价值要素的确认,并以保护名录、保护规划等构成城市决策依据。要实行严格的规划管控,严禁大拆大建、拆真造假,以假乱真; 严禁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破坏山水文化资源,突破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高度控制要求。筑牢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头道防线。
2. 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缺的不是智慧,而是责任。只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就能找到城市更新和保护历史文化协调共生的路子。在构建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明确责任部门所承担的职责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健全历史文化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地方及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一旦出现破坏城市生态和文化遗产的行为,一查到底,无任涉及什么单位和个人,决不手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处罚惩戒,重拳打击, 真正形成“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阻遏效应。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问效,才能托起历史保护与未来创新的共治共兴。
二、坚持系统思维,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赋能之路,在传承中发展
城市更新中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兼顾,从“研”开始,“保”在其中,“用”上推进,以城市特有的生态风貌、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1.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倡导应用性研究
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发展水平。因此,开展对城市文脉的保护与研究,让城市文脉在城市更新中得以保护与承继,成为开篇之作。我们要通过全方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应用性研究成果,古为今用,活化在城市更新和发展中。目前,就一般城市而言,基本形成了政府与民间两支研究力量,尤其是很多城市的历史文化研究团体通过长年研究,已形成了大量应用研究课题报告,为城市更新中文化遗存保护和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一些项目工程实施,却又因文化内涵不足,而留有遗憾,这需要政府统筹好全社会研究力量,通过组织、委托、联合等形式,加强对区域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城市资源的研究并出台认定标准,同时,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划定传统风貌区,形成保护发展的氛围,尽可能减少城市更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真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 活化利用,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在城市更新中的赋能作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行走的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可让文化遗存与人们直接接触产生互动,形成传播、传承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路径,实现文化遗存的活化。
笔者认为,要发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城市更新产生赋能作用,需要把握好几个关节点:首先产出打动人心的旅游产品。比如,我们在深度挖掘遗存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构筑的文化遗存场景、满足人们情感的旅游产品等,这能较好地增强人们对文化遗存的理解和体验, 使文化遗存内涵的精神和文化深入人心。其次,保护村落的文化基因。众多的传统村落中保留着大量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存,我们不仅要保护其外在的传统风格,同时,还要适度保留具有传统韵味的手工技艺、传统习俗等,再现那些即将消逝的传统场景,让旅游者品尝村落的“古味”。再次,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特征在于它与区域习俗的关联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体现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在当代社会生活生存的产业依托。最后一点,就是活化利用。文化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根本点就是要推动和实现对文化遗存和历史文脉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我们对山水资源、优秀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应实施好“阅读”工程,将故事融入其中,推动山水、文物保护利用与旅游深度融合;对历史文化厚重的历史城区和文化街区,修旧如旧,以存其真,复原风貌、还原场景,辅之以传统美食、民俗风情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如上海传统里弄改造的田子坊、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新天地等知名旅游景点,是文化与旅游完美融合的典范;对承载着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工业遗产、厂房车间等,在保护原址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如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智库产业、总部基地等新兴业态,实现特色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对传统居住区域,在保护传统街巷风貌特色、文化风情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吸聚烟火,在活化利用中推动城市文脉传承。
3. 打造文化品牌,传播城市精神
城市更新中,要把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与打造文化品牌结合起来,既要锻造传统品牌, 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也要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包装和推广,打造一批贴近现代民众生活的新品牌,为历史文化注入现代元素。同时,要以品牌引领,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宣传,拓展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中来。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的是,要紧紧抓住城市更新、保护利用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之契机,展开城市精神的进一步研讨,归纳总结传播城市精神,激发城市自信,增强居民对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用文化遗存展示城市品质,用城市精神凝聚民心民智,成为推动城市文化脉络有效传承、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坚守责任担当,在城市更新中推动名城建设,在发展中保护
镇江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享有“天下第一江山”“十字黄金水道”之美称。长江、运河,“三山”、长山交相辉映,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 多年的文明史, 铁瓮城文化、“三山”文化、津渡文化、长江运河文化、城市山林文化,奠定了名城镇江雄厚的古文化底蕴。在城市更新中,如何传承好、弘扬出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笔者认为要扎扎实实做好四篇大文章,强化镇江印象,提升名城形象,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 大港烟墩山西周“宜侯夨簋”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
烟墩山因1954 年发现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而闻名。出土的“宜侯夨簋”有铭文126 字,意为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赏赐他鬯酒( 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作器者夨原为虞侯,改封为宜侯。这是西周实行分封的重要史料,也是西周早期在宜地封侯的真实记载。
从铜器出土地考证,宜地就在原丹徒县一带,是镇江地域最早的建置,距今已有3000 年以上,这是镇江相较于其他城市历史悠久的有力科学证据,我们绝不可以已一家之言而随便改变历史,2013 年3 月,烟墩山西周土墩墓墓地就已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因此,城市更新中保护传承这一历史文化,全面规划建设西周“宜侯夨簋”遗址园,这是对镇江悠久历史并适合人居的最好解读和宣传。笔者认为,开封“清明上河园”建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开封市凭借了一幅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了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占地600 余亩,其中水面180 亩,房屋400 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0000 多平方米,它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这可谓是对宋代人文历史的文学描述和记载。通过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推动了城市建设,而且也有力助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主题公园用了6 年多时间,于1998 年10 月28 日正式对外开放,当年就实现3 个“突破”,即接待游客突破300 万,旅游总收入突破3 个亿,非门票收入突破30%。按照“宜侯夨簋”铭文126 字,我们能否复原一个“宜侯夨簋”遗址园,再现西周宜地(镇江)的文化、建筑和民俗风情,需要我们研究和实践。
2.“铁瓮城”遗址广场、鼓角门楼及青云门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古楼和城墙,由于历史上的破旧,以及过去新城建设中的大拆大建,城市的古楼和城墙几乎消失殆尽。近年来,各地从传承历史文化的高度,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需求,陆续复建了古楼和城墙,比如,淮安在古城墙遗址复建的魁星门楼,扬州东关街的东门城楼,应该说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扬州东门古城楼和东关街景区,2023 年春节期间,吸引游客达到48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760 万,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同频共振。
从镇江历史上看,三国时期,孙权于公元208 年,在北固山南麓建造了“铁瓮城”;东晋咸和年间,在铁瓮城以东加筑了“晋陵罗城”,唐文宗太和年间,在铁瓮城东、西两侧建“夹城”;唐僖宗乾符年间建“罗城”;明初在宋、元旧城的基础上重新筑城。作为镇江第一座城——“铁瓮城”,它有南、西二门,南门称鼓角门,明代改建鼓楼,今天鼓楼岗的地名即源出于此。现已发现的鼓角门遗迹,不仅是铁瓮城的重要实证,而且是我国南方六朝城门考古中的首例。对古铁瓮城遗址保护,我们不仅要按周干峙、罗哲文等国家级专家论证的规划进行,而且,更要规划建设好“铁瓮城”遗址广场,复建鼓角门楼和青云门古街,历史上凤凰岭、骆驼岭、梅花岭都在这条古街上。真正在城市更新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以新景点、新亮点,加快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1. 恢复京口救生会民间组织,推进国家级救生博物馆建设
笔者认为,尚义大爱是镇江精神中的重要内涵。镇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江上“义渡和救生”的城市。西津渡救生会渊源于宋代乾道年间,镇江郡首蔡洸所所建,是兼具官渡与救生性质的水上机构。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京口蒋元鼐等十五人,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京口救生会”,专司打捞沉船和江上救生事宜,其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江西、湖北等各省纷纷仿效京口救生会,打造救生红船,实施救生事宜。康熙曾对救生会给予褒扬, 这成为中国古代慈善救济事业的盛举。清至民国年间, 镇江、瓜洲的绅士在西津渡街设有“救生、济渡”两个慈善机构, 常年救助渡江遇难者。目前,沿江不少地方的救生会遗址已荡然无存,而只有镇江的救生会遗址,保存最为完整。1982 年被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1 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秀遗产保护奖。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的,“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传承好长江救生文化,弘扬“义举”精神,要活化利用,恢复京口救生会民间组织,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与长江海事部门联手推进国家级救生博物馆建设,全面展示讲好800 年间镇江及其沿江各市救生会发展历程和救死扶伤的慈善故事。
2. 传承利用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文化旅游高地
镇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是鸦片战争抗击英国侵略者,还是抗日战争乃至全国解放战争,先后有无数英雄儿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献身,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处处闪耀着红色文化的光辉。传承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还能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几年,红色旅游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成为旅游的热点,我们要抓着这一契机,加快融合我市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挥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为代表的红色景点优势,开展红色品牌创建、红色线路推广,推动镇江的旅游产业发展。
作为是革命老区茅山,是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要依托茅山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推动抗战遗址与新四军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把新四军纪念馆打造成上规模、有特色的“红色殿堂”,构建长三角区域内的“精神信仰高地”。“宝堰镇”——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见证了新四军苏南抗战的烽火岁月,“韦岗战斗”打响的江南抗战第一枪,点燃了四县全民抗战的熊熊烈火。丹阳市的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展馆,完整呈现了总前委运筹丹阳、决胜上海的光辉历程。扬中渡江文化园,纪录了扬中人民在渡江战役中,主动加入了支前大军,“我送亲人过大江”成为渡江文化的主题。
我们要珍惜、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多措并举,通过“中心带动、协同发展”“找准线路、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把红色旅游同人文旅游、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镇江红色旅游品牌线路和基地,助推我市旅游经济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丢掉旧的,而是要致力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到美好生活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奔涌,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更和美。
(作者为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原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