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会
图文推荐
村庄规划的“乡愁”体现途径探索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3-08-22 阅读数:
村庄规划的“乡愁”体现途径探索
王金花
摘要 :乡愁属于情感认同的范畴,但这种情感必须通过“具象”的要素来承载和表现。只有通过这些承载物,才能够激发人们的乡愁意识,并寻得心灵的慰藉。从这个角度看,乡愁既需要保护和传承,也需要发掘和建构。本文在分析乡愁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处在镇江市区城市规划一线,从事多个镇村规划编制的实践,提出打造“乡愁”依存的村庄空间肌理与外部环境、记载“乡愁”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形态、留住“乡愁”的文乡野旅项目等留住乡愁的实施路径,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乡愁 镇江市区
“人,诗意地栖居”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高品质生活的高度概述,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乡村梦”。当前,乡村不仅仅作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且也作为一种意向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时下,被社会高度关注的“乡愁”,“集体记忆”无不体现了这一点,“乡愁”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乡愁不仅指背井离乡的人对故土的思念,更是一种人类内心皆有的家园情怀,是对远古记忆的寻找,是对人类根文化的向往与寻找心灵寄托的始终如一的行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传承与复兴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记住乡愁是我们这一代感恩先人、无愧子孙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1“乡愁”的定义和内涵
乡愁是一种自然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乡村居民进城后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安全感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对故乡的追忆。这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1]。目前提出的“乡愁”是对本土认同感和环境归属感的表达。“记住乡愁、留住乡愁”的要求,就是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注重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获得,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建构。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印记、村庄公共空间、建筑表征、文化符号、民俗活动等,是寄托乡愁的主要载体[2]。
1.留住“乡愁”的实施路径
镇江市区涉及到自然村1098 个,农村人口约32 万人,农村户数10.3 万户。本文结合自己长期处在镇江市区城市规划一线、从事多个镇村规划编制的实践,阐述镇江市区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规划视角下村庄乡愁记忆的保留和延续。
•打造“乡愁”依存的村庄空间肌理与外部环境
村庄肌理是架构在丰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之上的村落聚居形态,以民居建筑为主体与道路、公共空间及自然环境相联系构成,是具有一定外部范围和内部结构的系统性整体[3]。它的形成与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乡土特色、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是村庄特有的标志,是在历史岁月中长期浸润和积淀形成的,与村庄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休戚相关,是一部活的村庄历史,是村庄得以发展延续的内涵所在。
镇江市区拥有良好的山水生态条件和江河山林格局,具有典型的山水江南的城乡环境意境。市区范围内的自然村呈现出“带状”和“块状”两种最基本的村庄形态特征。北部洲岛圩区河网密布,村庄基本上都沿河或者沿路布局,呈现带状分布的特征。在具体的村庄规划中建议根据水系、道路等自然界线划定村庄带状延伸的控制边界,防止村庄无序蔓延,新增建设应在原有形态基础上优化空间形态,增加纵向发展的可能性,促进空间进一步紧凑发展。南部低山丘陵区的村庄形态特征以点状分布为主,较为分散,规模大小不一。具体村庄规划中,应依托条件较好、设施较全的一个或整合邻近的几个村庄一并打造,按照点状村庄的形态进行引导,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对村庄内部的空闲地加以利用,以达到集约化用地的目的。结合村庄发展的需求,运用植入设计手法改善村庄的面貌,满足村庄的基本功能需求。规划设计应尊重村庄生态本底、人文环境和传统文化活动,充分尊重保留现有地形地貌,提炼现有的“乡愁”环境符号,完善村落肌理、规划布局和环境景观小品。
•记载“乡愁”的公共空间和村落风貌
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是村民“拉家常、广场舞、民间议事”等主要活动场所,是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因子,是村庄规划重点塑造的景观节点,同时也是村庄旅游的目的地之一[4]。
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空间节点常常拥有更多的生活记忆。如 :等待父亲回家的村口的大树,玩游戏的田边晒谷地,过年祭祀的祠堂等,这些节点是村民在日常生活、劳作时自发形成的集聚场所,同村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蕴含丰富的场所精神。村民长期定居于村中,即便外出打工,户籍仍然保留在村中,农村社会相对稳定。在这些场所中,人们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浓重的“乡土情结”。在规划过程中,为了使村民产生认同感从而提高空间利用率, 可以选取这类带有符号意义的场所节点作为公共空间的重点打造对象。具体来说,应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引导村庄形成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自由空间形态。引导沿村内道路相对集中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村内水塘、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可形成一处或多处公共空间,提升村庄活力 ;亦可结合地形地貌、道路网络将村庄划分为若干建筑组群, 形成有序的空间组合。在村庄空间景观引导上,宜结合村内水塘、公园广场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村内中心景观。村庄宅旁空间绿化景观应品种适应、尺度适宜,绿化用地应充分利用空闲地。公共活动空间宜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同时结合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乡情,适当布置休息、健身活动和文化活动设施,形式自然、生态、简洁。村落风貌主要从建筑风貌改造、房前屋后环境改造两个方面进行,目标是形成亮、净、美的自然村落,彰显乡村韵味。为确保镇江市区村庄的人居环境原真性传承,以白墙灰瓦的建筑风格为主,可适度增添窗花、阳台木栏杆等设施。房前屋后的院落则设置木质通透围墙,种植桃、李、橘等乡土瓜果植物,增添瓷罐等景观小品,形成特色院落。 新建居民点建筑统一风貌形式,与老旧改造建筑形成统一整体,营造和谐的村落风貌。
•留住“乡愁”的文乡野旅项目
•提炼乡村文化
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内涵是乡村魅力所在。让“文化符号”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镇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乡村地域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乡风民俗,诗书礼教、尊老爱幼、睦邻友好、守望互助等理念根植于镇江乡风民俗之中。应结合乡村规划实施农村文化保护,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民居、古迹祠堂等加以修缮,注意保护乡村原有的文脉,留住乡愁。传承发展上党、宝堰地区的南乡传统文化和大路、姚桥地区的东乡传统文化。复活传统民间故事,加大对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烙铁画等民间工艺的扶持力度,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以结合重要节点设置村庄标志,增加主题雕塑,提升文化氛围 ;也可以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利用闲置的陶罐、石槽、打谷机等生活生产工具进行艺术改造,增添充满乡间趣味的景观小品。
•应用乡村文化符号
对乡村文化符号加以提炼,取其精华灵活运用到村庄规划中以延续村庄文脉,增加村民与游客的归属感。具体村庄规划中,围绕农耕实物文化和意识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再造、重现等方式,让农耕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比如,可以结合现有农民公用的晒场,在其周边农宅山墙面绘制表现丰收景象的农耕场景、在丰收季节展示打谷机等传统收割农具,通过这些具象的乡土文化符号表达悠久的农耕文化。村民、游客可参与其中,共同体验丰收的欢庆气氛。围绕农耕文化进行的旅游项目对城市旅游者是既新鲜又有趣的, 可以极大地满足其渴望宁静恬然的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 ;对村民来说是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更利于村庄的发展。
•强调乡村文化与人的参与
乡村文化不仅用作展示,更重要的是调动情感、让人们参与、体验并感受。在具体的村庄规划中,可以充分挖掘存量资源,利用闲置民宅改造成茶室,利用闲置场地布置休闲座椅等,这些交往空间可以让村民或游客在此停留、歇脚、交谈,增加彼此的了解与认同,一起感受乡间的惬意安宁。
3“乡愁”的体现
•突出规划理念中的乡愁记忆
科学合理规划是在保护村庄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做好宜居建设。基于“乡愁”的村庄规划不仅重视空间规划功能,更应该重视在村落人文精神与传统活动的延续。规划设计应着眼于乡愁视角,有效融入村庄原生环境,注重民俗活动、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和村庄空间肌理等多种要素的保护、传承和延续。在具体规划设计上,大到对田园风光的保护、空间肌理的延续、公共空间的提升,小到景观设施、精神堡垒的塑造、公共空间小品家具的设置等,都应与乡愁记忆相结合。
•注重乡愁资源的挖掘利用
为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愁,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文化和民俗有机融合。打造乡愁形象,将无形的村庄特点及人文精神融入有形的自然环境和物质建设中。保护村庄的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质朴的民风民俗,合理组织乡愁要素,将农耕文化、当地特色饮食要素融合村庄规划设计中,提升村庄文化内涵和品质,彰显当地特色。
就镇江市区而言,应统筹考虑世业洲、江心洲的开发与建设,积极融入到镇江的长江休闲旅游带中,加强水上旅游交通建设,构建一条“水陆交融”贯穿东西的沿江旅游发展廊道。充分利用三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发展基础,深入挖掘江滩、夹江、港口、江岛等旅游资源,办好江心柑桔节、野菜节、世业洲音乐节等节庆活动,以农渔风光、特色蔬菜、水边垂钓、渔事劳作等参与性较强的项目为特色,突出参与、趣味、度假的功能,推出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市区南部荣炳、宝堰秀美的自然山水资源,融入镇江市域休闲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带,积极向西对接南京、句容,向东对接苏锡常旅游圈,与句容白兔镇共同打造镇江最美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片区。
•注重乡愁旅游示范项目,带动村庄经济共赢
以乡愁为魂,打造“乡愁记忆工程”。围绕村庄农业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方向,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村庄旅游产品、农副产品和特色伴手礼。比如可以结合敖毅黄桃、雪地靴、江心柑橘等现有品牌资源,融合文创、体育、教育、康养等业态,发展乡村伴手礼、乡村在地美食等特色产品,并适时开发乡村旅游衍生品。策划组织一批有品位、有影响、群众参与度高的乡村旅游活动,适时召开乡村旅游线路推介会。开发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做强做大金山翠芽品牌,将春季的巫岗樱花节、上党茶文化节,夏季的上党黄桃节,秋季的江心柑橘节,冬季的上党蔬菜节等节庆品牌做大做强。持续打造特色乡愁品牌产品,推广乡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提高村民收入。
2.结语
广袤的乡村土地,保留了山水土地中的大部分资源与印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是记忆中美好的家园。宜居环境是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重要空间载体,“村落中的乡愁,应当留在哪里”是我们破解村庄规划和有序建设的核心。注重村庄宜居建设中的乡愁元素,在村庄公共空间的塑造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注重创建个性鲜明的村庄,是让人记住乡愁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余连祥. 基于城乡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要留得住乡愁[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1):15-16.
2.陈良金, 唐俊奇.“乡愁记忆元素”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融合途径的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38(1):114-117.
3.周美玉, 朱淑贻, 仇永佳. 整合村庄肌理和城市肌理坚守与积淀城市特征[J]. 商场现代化,2010(4):90.
4.彭佐扬. 乡愁文化理论内涵与价值梳理研究[J]. 文化学刊,2016(4):113-118.
(作者为镇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集团,高级规划师)
- 上一篇:三位一体 :梦溪园的深度保护和开发利用
- 下一篇:新时代传统村落的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