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城市幸福感与城市细节

城市幸福感与城市细节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11-29      阅读数:
城市幸福感与城市细节
周润生
      【摘 要】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到底应以哪些要素去评估?本文试从城市定位、城市管理和城市更新等三方面发表拙见,认为人性化和现代化是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方向目标,而善待弱者的城市管理精细化,才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城市 细节 幸福感 人性化
      笔者有一朋友家在本市,而儿子一家则住上海,因为添了两个孙辈,朋友夫妇便常年于上海帮忙带小孩,但逢年过节又必返镇。问题是每次回老家后朋友就不再想去上海了,而其夫人则不同,到了上海就不愿意返镇江,究其原因,无非是两人对城市幸福感的理解不同,一个以为还是镇江好,而另一个却感觉当然是上海好(自然也不排除更舍不得儿孙辈的因素在内),孰是孰非?当然都有各自的道理,因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朋友的儿子在一家知名外企上班,年薪八十几万,再加上妻子的工资,算是个中上收入家庭,又住在不错的小区和周边繁华环境内,物质条件水平可谓上乘,尤其是学校、菜场、超市、商场、医院等都在不远处,故朋友夫人倍感幸福满足。而朋友却以为,上海再大再繁华热闹也没有镇江过得自在,也比不上家乡的舒适度和亲情温度,这也许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忘乡愁吧!在镇江老家有发小、同学、战友和七大姑八大姨的人脉人情温暖,这是任何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加上镇江接地气,小巧玲珑,安全便利,灵动隽秀又得山水城林的滋养,给人以十足的宜居感和幸福感,故在朋友眼里,咱们镇江才真正算得上是美好生活城市。屈指算一下江苏大学校园内的那些老教授老领导们,其始终不愿意离开镇江而去大城市或国外定居的人数确实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作为城市评价语境下的幸福感,应该是有其特殊标尺的。拙文试从如下三个层面略作分析: 
      一、城市定位应彰显名城幸福感要素
      “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这一镇江的城市定位,仅从字面上理解,它突出了两上关键词,一为“福地”,二为“名城”。何谓福地?自然是最具幸福感之地,最适宜居住创业之地, 最体现创新城市精神之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永葆城市活力,才能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市内外精英人才来到镇江、留在镇江安居乐业 ;也才能像古时镇江那样, 吸引并留住了诸如大书画家米芾、大科学家沈括、大学问家刘勰、萧统等于这片热土福地上成就其伟绩而影响千秋。何谓名城?当然是既拥有自然山水资源,又具备花园颜值美景,更蕴藏三千年历史文化特质的靓丽文明之城,惟有这样的环境条件,才能无愧于“名城”二字,也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创新创业之“福地”。
      咱们镇江是一座省辖市小城,不仅方圆地域在全省最小,而且总人口也为全江苏最少,这就影响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位次,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镇江的城市功能定位。按经济总量去比拼不够现实也不大公平,按城市规模人气消费去攀比则更不切实际。据《新京报》11 月2 日报道,苏南已有四座城市进入2021 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前20 城市之列,其中苏州第六、南京第八、无锡第十、常州第十八,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评判标准, 即衡量一个城市的“存在感”强不强,还是按照经济竞争力指数去排名。而笔者以为,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指数,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实力排名论英雄,因为“经济独强”并不等于城市全局的高质量发展,“多点开花”才是体现名城多元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就镇江这座城市而言,如何为她量身制衣?如何扬长避短转变建设发展方式?如何科学规划提升内涵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如何勾勒未来美丽宜人新镇江的独特“颜值”?就必须制定一个符合镇江实际能为市民谋幸福的城市定位,而这一定位必须彰显名城幸福感要素,这方面我们镇江的十二字城市定位做到了。
      好的城市定位应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面”,不喊空洞口号,不做表面文章, 不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不亮贪大求全的宏景,而是要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这座城市负责,尽心尽力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老百姓最具幸福感。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一座座智慧的城市,而智慧城市建设首先是政策问题,而后才是技术问题。比如说一根电线杆上有两个摄像头,但是这两个传感器属于不同的部门,于是就会发生你不找到两个部门就看不到全景, 因此就出现了要使数据有用武之地不在于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能力,而在于降低制度障碍的现象。我们镇江,正是因为有了“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这一符合实际的城市定位和相配套的好政策,才吸引了像冯志达这样的优秀人才和团队在镇江创业。正如镇江嘉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志达所说 :“作为徐州人,我选择在镇江创业,因为镇江的创业氛围非常好。如今创业3 年,公司虽然有近百支国外团队,10 个方言区数据基地及渠道,但公司的‘大脑’仍在镇江。我们在镇江有近30 人的团队,负责整个公司的技术、管理、财务等。”如今,镇江嘉创已掌握了30 余项关键技术,在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生产工具、资源调度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立至今,公司已与10 余家百亿级AI 企业签订9500 余万元订单,成为字节跳动、科大讯飞和快手集团的核心数据供应商。1993 年出生的冯志达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他的公司实现盈利后,大家一致同意向江苏大学一次性捐赠100 万元,建设江苏大学——嘉创智慧城市实验室,并决定以后每年拿出利润的8% 向母校和社会进行捐赠。他深情“感谢镇江给了如此好的创业扶持”,他说 :“镇江不仅是一个宜居城市,更给我们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好的政策。镇江市的‘金山英才’计划,京口区的‘金凤凰’计划,对我们前期的创业帮助很大,留在镇江的大学生还可以拿到社保补贴,购房补贴等各种补贴,真的很好。”正如市委书记马明龙11 月10 日在江苏大学作宣讲时所说,镇江是隽永灵动的,她会用横跨千年的底蕴来感染你 ;镇江是开放包容的,她会用兼容(收)并蓄的胸怀来接纳你,镇江是温暖亲和的,她会用宜居宜业的环境来留住你。这也许正是镇江这座城市定位所彰显的名城幸福感要素吧!
      二、城市管理须符合名城精细化标准
      城市如人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其问题复杂之可变参数可达亿计,因此在发展更新过程中,也需要像人的(类)定期体检一样来判断其身体的健康状态,也需要随时去监测评估她的健康状况。据不久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明确提出,国内城市将在实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而且从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6 个维度设置了城市体检评估的具体指标,涵盖生态、生产、生活等方面。其中基本指标33 项,是各个城市进行体检评估时必须要选用的,还有89 项推荐指标则据情选择使用。这些体检指标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直观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便利程度,从而及时动态地掌握城市发展面临的一切问题,通过综合施策予以解决,而这些所谓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涉及到政府组织管理方方面面的城市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座以人为本且能处处按照名城精细化标准管理的名城,是经得起任何形式体检的。
      一个最具幸福感的文明城市,无疑是一座依靠公众参与和监督并让市民来评价其健康状况的城市,这样的城市给人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安全便利、整洁宜人、文化设(实)施接地气、处处洋溢着人性化城市细节的人文之城。比如在瑞士,因为各个城市都有专人巡查,发现建筑、道路、花坛、下水井等出现裂隙、断痕、崩脱,马上报告市政管理局,很快会有人赶来维修。走上瑞士首都伯尔尼街头,发现隔不远就有寄存柜,行人可以随时存放物品,自设密码锁好,从而消除了游客们购物的后顾之忧。广场中心花坛边墙是一圈座位,其水泥面上印着各种各样叶子的图案,而这些凹凸美丽的脉纹,是制作者把真叶子抹进高强度水泥,待叶子腐烂、磨平喷净,就变得清晰生动。他们把创意融入了城市细节,给人美丽享受。再比如道路转弯(变)处都用塑胶材料铺设,防止雨雪天车辆打滑 ;路灯有冷暖两色,冬天亮橘红或橙色,为行人带来 一丝暖意,夏天则是青色或蓝色,给暑热添一缕凉爽。城市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和物的现代化的高度结合,是城管工作进一步向精细化、人性化发展全进程,是得用绣花功夫从细节入手精心打造的。城市细节关系到城市的方方面面,而这方方面面皆与人性化紧密关联。比如慢车道一般是方便自行车电动车行驶的,路面平坦无障碍是基本要求,可许多路段途中的交叉绿岛小景点处却人为地用砖块铺成坡路,使过往电动车和自行车很是不爽,有的怕颠簸干脆就弯到快车道上去骑而极不安全,更有甚者,有些单位还在其大门前的慢车道左、右两头路面上横加两道甚至是四道减速坎,这就更严重地影响了自行车电动车的正常通行,尤其是当车上带着小孩及易碎品诸如鸡蛋等物时,就可能颠碎鸡蛋或捽下孩子 ;再比如马路拐弯处绿化带内的绿色植物,就不能高过小汽车驾驶员的视角高度,否则极易造成拐弯时撞人的安全隐患。至于行道树的管理不到位,以及公交车伤人椅“拆除”等这样的“城市细节”案例,也在时时敲响城市管理工作的警钟。如据微信号“上海法治报”10 月4 日报道,十级暴风天气里,河北男子杨先生骑自行车出行,至某一路段时,一棵绿化树突然倒下,杨先生被砸中倒地,后经鉴定达到一级残疾,完全护理依赖。杨先生遂将当地绿化事务服务中心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共430 余万元。对此,当地绿化部门表示,其已尽到了养护义务,在气象部门已对天气进行预报的情况下,杨先生骑车出门,对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而扬先生家属事后来到事发现场,发现这条路上仅这一棵大树倾倒,经过清理后,发现树根部没有根系,仅是一坨泥土,这足以证明树木管理不到位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审法院审理后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各类费用共370 余万元。绿化部门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树木管理人不能仅以其已尽到定期管护义务而要求免责,从照片可以看出,该树的根系欠发达,推定上诉人未对树木尽到及时和良好管护义务。最终法院维持原判。以上是因为城市行道树管理细节不到位而造成飞来横祸的案例,现再举一公交车“伤人座”的案例 :据《北京日报》9 月27 日报道,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发生过多起公交车末排中间座位上乘客受伤事故。前不久,家住通州区翠景南里小区的张先生搭乘一辆公交车返家,车子行至某路口时,突然一个急刹车,张先生整个人向前捽了数米,导致颈椎损伤,后来还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这些看得见的城市细节缺陷其实并不难解决,一拆即可,然而却被我们长期疏忽了。比如公园凳子的破损、行道树毛毛虫让人担惊受怕、人行道盲道的不通畅、公交终点站进出路口逢大雨天必积水无法通行(如禹山路江大北门公交终点站)、城市标志性塑像名称牌的缺失(如东门梦溪广场沈括塑像底座上的“沈括”铜牌,被盗后竟长期无牌,而石像名其实应为石质雕刻,既与塑像配套又防拾荒者偷盗)、高层建筑外墙玻璃的脱落以及马路旁窨井盖的缺损被窃等,这些看上去似乎不起眼的城市细节,若疏于管理而迟迟无人问津,那就会给市民带来种种不便甚或严重损失,势必会损害城市形象而影响名城的文明度和幸福感。
      好在我市各相关部门已经相继行动起来,下决心在城市精细化标准上下功夫,现仅举一小例 :前不久,京口区环卫所对辖区内全部立柱式导厕牌增贴距离标识,不仅说明了公厕方向,还清晰标注了距离,方便市民也方便游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近的厕所,让“方便”更方便。城市治理不仅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也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通过吸纳广大普通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人是城市的灵魂,因此,只有善待弱者的城市才会更有吸引力,城市的每一处细节的人性化,都体现了便民、利民的城市“良心”。
      三、城市更新当充满名城人性化温度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久前印发《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过去的“拆改留”转向“留改拆”,把“留“放在第一位,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有助于历史遗存、邻里关系、社会结构等的传承。如何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首先是保留既有建筑,其次是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再次是延续城市特色风貌。要鼓励采用“绣花”功夫,对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居住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 ;鼓励采用当地建筑材料和形式,建设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城市建筑。在这方面,我市西津渡对老厂房、旧商业区和原第二人民医院的修饰、织补式出新,实属成功案例。如果我们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就势必让市民失去乡愁!任何一座寻不着乡愁的城市,都不可能会充满人性化温度的。正如镇江籍著名作家格非所言 :”因为我们今天的很多东西可能不对,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回头。乡愁,是一个姿态,是回头的姿态。永远需要你回头看一看。”“镇江是我的老家,我就希望变得更好,变得像我想象的那么好。”如果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她的发展更新中因为大拆大建而失去了原有的记忆,那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不断地回头看呢?
      城市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人”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占怎样的位置?如何实现更好的交流交往?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学与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者威廉• 怀特经过16 年的实地考察,形成了《城市 :重新发现市中心》这部著作。怀特的至理名言是,对城市的热爱始于街头巷尾。因为原因很简单,街区的活力来自人,最吸引人的还是人。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市中心居住?关键在于实现老旧街道的更新改造,使之重新焕发魅力,不过这种改造绝非大拆大建。然而,这种“绝非大拆”又并非是绝对的,因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对违法建设的处置是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拆除违建,恢复公共空间,才能改善生活环境,消除“脏乱差”。比如位于我市中心区域的永安路小吃街,是镇江烟火气较强的著名“美食街”,但是由于建成时间较长,存在不同程度的私搭乱建现象。如今,按照计划,这条承载着很多镇江人回忆的美食街, 预计将在明年春节前以全新面貌与市民见面。对私搭乱建的约70 户商户,通过耐心细致的政策宣讲、沟通协调,目前涉及的所有商户都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并且已经有部分商户正在自拆违法建设。经过共同努力,这儿将形成一个更加规范、更趋合理的特色街区。老旧小区拆违,不仅拆出了地面上的“新空间”,也拆出了楼顶上的“新风景”,如在京口区中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防违部门还对53 栋楼顶违建进行拆除,为住建部门“平改坡”打下了基础,惠及300 多户顶楼居民,解决了漏雨以及冬冷夏热等难题。通过拆违后的空间梳理新增的110 个停车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区内的停车难题。如今古色古香的木质门匾上“中营”两个大字让开放式小区也有了归家的“仪式感”,白色的围墙上点缀的一幅幅水墨画,营造出浓浓的江南水乡韵味,使这片建于60 多年前的老旧小区脱胎换骨。走进新开辟的笪家山广场,这儿不仅设有健身区、休息区,栽下各种花木,广场景墙上还雕刻了关于刘裕、沈括的汉白玉浮雕,分别展示平民皇帝刘裕从樵夫到将军再到皇帝的人生传奇 ;再现沈括创作《梦溪笔谈》的科学成就。这儿已完全成为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多功能文体活动场所。以此处居民言 :“效果用镇江话讲就是‘滴板’,现在居住在这里,觉得幸福感太强了。”再如始建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润州区桃园新村,经2020 年老旧小区改造一期工程启动后,如今除了新增两个健身路径外,共新增10 个非机动车停车库,惠及2000 多户居民,并还将再为小区居民新增25 个非机动车停车库。无论是中营社区的“用心”拆违,还是桃园新村的“用情”建库,都给居民创造出老旧小区“新天地”,释放出老旧小区“新功能”。因此,对于镇江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来说,城市发展前行更新与最大限度保留文化记忆并不冲突。如市区繁华热门的古更楼巷,这儿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了街拍达人钟爱的打卡地,具有年代感的老小区与苏宁广场“双子座”、国际饭店巧妙“同框”,能使老房子诉说历史、新地标续写今生,让市民游客“一图读懂”镇江今昔对比的交汇点。简言之,“新的更新,旧的更旧”,老房子旁边也能萌生出年轻人的创业新梦想。“老得优雅,旧得有味”,那些居民们住着的大街小巷,是城市的生命之河,是通往市中心的途径,是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人。在瑞士首都伯尼尔古城区,有二十几条街用方石块铺路,在工人维修下水井时,挖出的铺路石块竟也是近三十厘米长的石柱,每根石柱都用白泥膏相互黏牢,下面还夯有半米厚的石灰、沙砾,这些铺设于600 多年前的古城区路面,如今过坦克也安然无恙。瑞士人在只有马车的年代,把路铺得犹如石板一样,免除了日后翻修改造的麻烦。渊源悠久的城市细节,整洁便利的人性化彰显,既是造福后代的负责精神,也是远博的目光、恒久的理念。“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我们应学习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在名城的保护改造更新发展中,不仅是广场,市中心区的公园、步行道、街头巷尾、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功能,除了为当代人所用,还得为子孙后代考虑所用,都应该融入更多人性的尺度、充满人性化温度。
综上所述,一座城市的幸福感,到底应以哪些要素去评估?笔者以为人性化和现代化是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方向目标,而善待弱者的城市管理精细化,才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根本保证。
( 作者为江苏大学原工会副主席、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