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会主页 >> 名城保护 >>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文章来源:历史文化研究会      添加时间:2022-07-27      阅读数: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以镇江市近年来的实践为例
马彦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更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下,中国的文化主要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镇江有山有水有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镇江时说过“镇江很有前途”。近年来,镇江市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努力推动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讲好镇江故事,以三种文化的互相交融、传承,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名城镇江,提升镇江文化软实力,有效推动镇江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镇江文化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彰显城市个性特色的重要依据
      镇江有3000 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是一座自然景色旖旎多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物产丰饶、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美丽富饶、河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市区十字交汇,以“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而被誉为“城市山林”。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镇江的底气,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代代人的观念与生存方式,并随着历史前进的历程,对后世人的思想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最终凝聚成一种城市精神。在3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镇江地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一脉相承、延续发展。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
      1.镇江是吴文化发源地
      公元3200 多年前,泰伯奔吴,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互融互促,形成独树一帜的吴文化区域。镇江作为历史上“泰伯奔吴”最先到达并停留的地区之一,成为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954 年6 月,大港烟墩山遗址出土的宜侯夨簋等12 件青铜器,确定了镇江城有3000 多年的历史,同时揭开了镇江3000 年发展史的序幕。
      三国时期,镇江的铁瓮城是东吴临时都城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时期,镇江是江苏省省会。
      镇江现有两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独特的风景名胜体系,江、山、寺、洞、泉、林等景观俱全。
      金山有“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等传说、焦山有大字之祖《瘗鹤铭》,北固山有“甘露寺刘备招亲”的传说,三山的建筑各具特色,堪称江南建筑艺术瑰宝。南山重峦叠翠、清幽断俗,“鹤林烟雨”、“招隐红叶”别具特色。宝华山、茅山更兼有“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值得一提的还有云台山下的西津渡,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
      2.镇江是多部传世名著的诞生地
      镇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名人辈出,是多部传世名著的诞生地 :“十二部中国文学入门书”之一的《抱朴子》作者葛洪 ;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作者刘勰 ;首开中国笔记小说先河的《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昭明文选》;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现存的第三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杰出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 ;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著述《马氏文通》;中国著录甲骨文字的第一部书《铁云藏龟》;中国第一部医学史专著《中国医学史》;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等。在镇江诞生或生活过的历朝历代名人墨客、科学巨匠,通过一部部令人瞩目的传世佳作、经典名篇、科研成果,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也在璀璨的中华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3.“镇江三怪”驰誉海内外
      镇江特色美食美物有三怪三鲜,“镇江三怪”为香醋、肴肉、锅盖面、“镇江新三鲜”为刀鱼、鮰鱼、河豚,以及镇江江蟹、东乡羊肉、茅山老鹅、金山翠芽、茅山长青、丹阳黄酒、丹阳眼镜等特产。
      近年来,镇江高度重视商标战略的实施,不断加大品牌培育、推广和保护力度,鼓励企业打造拳头产品,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目前,镇江的中国驰名商标已达48 件。
      4.镇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镇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渡江文化园、韦岗战斗纪念碑、焦山古炮台等文博场所、文物保护单位、革命人士故居等,建立了37 个红色教育基地(景区)。
      为推动镇江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镇江市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涌现出优秀共产党员钱云宝、赵亚夫、糜林等一批劳动模范、致富能手、扶贫先锋、创新创业带头人,先进群体精神高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促进了全市人民奔小康的高质量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强调 :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大的精神前提,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好,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利用好,这将“有利于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多年来,镇江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深化文化赋能,铸就新时代城市精神,为打造地域性文化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市委市政府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不仅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还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清晰的道德导向和价值目标。
      1.义渡救生传递镇江大爱
      一千多年前的西津渡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过去,镇江段是长江中下游水势最为险恶的地方,礁石众多,恶浪滔天,常常造成船难。在长期战乱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意识。南宋时,镇江知府蔡洸倡议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水上救助组织“水上救生会”。
      “利、涉、大、川、吉”五条红色大船,平时免费渡客,难时救险救灾。清至民国年间,镇江、瓜洲的绅士在镇江西津渡街设有救生、济渡两个慈善机构,常年救助渡江遇难者。
      义渡救生是镇江历史文化中最具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文化奇迹,也是善良人性的传承丰碑。相互帮助,共赢共生的理念,在镇江代代传承。近年来,镇江深挖西津渡延续千年的慈善文化,践行“大爱镇江”助人理念,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邀请城建集团“红领”志愿服务团、伯先公园“大爱伯先”志愿者服务队、江科大外文讲解志愿者、西津古渡社区“爱心驿站”、“0511”爱心家园等各大公益团队入驻西津渡。如今漫步镇江西津渡老街,无论什么时间地点,只要遇到困难,都会有志愿者出现,这些贴心的帮助,让千年古渡始终充满着温暖和灵动。
      2.“镇江香醋”品牌价值仅次“茅台”
      2020 年10 月,镇江市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办公会审定,被命名为“中国醋都”。国内众多盛产醋的城市中,镇江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镇江香醋”是全国食醋类行业首个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镇江恒顺香醋成立于1840 年,距今已有180 年历史,酿造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江苏省食品制造业中唯一入选的传统手工技艺。
      镇江香醋产品远销全球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食醋出口总量的60% 以上,入选美国网友最爱的十大热门中国货。目前,全市共有制醋企业43 家,有中国驰名商标3 个,中国名牌1 个,中华老字号1 家,镇江食醋生产规模达50 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0%,是全国食醋品类最丰富,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城市。同时,“镇江香醋”的品牌价值高达458.92 亿元,位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二,仅次于“茅台”。龙头企业江苏恒顺集团的食醋产销量,连续25 年位居全国第一。
      2008 年,镇江建成中国最大的醋文化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专业性醋文化主题博物馆,集文化遗产保护、科普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
      2016 年,作为全国首个对食品行业进行地方立法的城市,《镇江香醋保护条例》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3. 城市山林注入新时代精神
      镇江以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而被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誉为“城市山林”。镇江境内有名称的大小山体共有235 座。拥有3 个山系,自西向东蜿蜒伸展——宁镇山系、贯穿南北——茅山山系,贯穿东南部——丹阳山系,形成“淮扬山字形”交叉。有宁镇山脉、雩山山脉、南山山脉、圌山山脉、茅山山脉等17 条山脉。其中,宁镇山脉是中国地质研究最早、最详的山地之一。
      山名缘起、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山林特色、生态状况、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人物、故事传说、名诗名文等记叙了镇江的山林之美、山林之变,构成镇江独特的“城市山林”文化内涵。除了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刘备招亲甘露寺(北固山)”“焦光隐居焦山”的三山文化,南山先后恢复了招隐区、竹林景区、黄鹤山景区、九华山景区四大景区,景区内重峦叠翠、茂林修竹、山深水秀、泉涌溪流,山上有树木160 余种,飞禽70 多种,居沪宁线之首。
      镇江的城市肌理就是江河交汇、城市山林、山水花园。2020 年7 月31 日,中共镇江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召开,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代表市委常委重磅发布了“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这一新的城市定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镇江提出过一系列城市定位,而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的镇江城市定位和发展愿景,深化了发展内涵,突出了城市特质,展现了历史底蕴,充分体现了镇江的发展定位。整合开发名江、名山、名景、名人、名故事资源,让城市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
      句容境内的茅山素有“第一福地”之称,市区的金山、南山,与“第一福地”共同构成了广为人知的城市形象标识。为镇江城市山林注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开创一种新风格的“山水城市”,山水花园更成为镇江最亮丽的符号。
      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赓续城市文脉的重要抓手
      作为培育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最重要物质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乐意栖居的充满诗意的地方,更肩负着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家园之重任。挖掘传统文化,传承历史记忆,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名城保护与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优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放大名城效应,进一步提升镇江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城市的保护和建设。
      在历史传承中凸显本色,在文明互鉴中汲取营养。多年来,镇江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成就巨大,整体保护了具有中国特质的山水城市气势,长江、运河治理工程显著,江心洲北建成省级江豚保护区,老城区古运河风光带建设从1990 年起已进行三期工程,2019 年以来,正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和规划,保护和建设运河文化带。南山先后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市区有20 多座山体,保护、建设成了邻近居民晨练、休闲的公共绿地。
      全市市级以上先后公布的文保单位有179 个,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3 个,省文保单位54 个,市文保单位112 个 ;此外,还有县级(即县级市、区)文保单位129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100 项,其中国家级 9 项,省级31 项,市级60 项。
      1.“文化金山”等系列IP 延展千年文脉
      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影响力,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镇江,在“十四五” 开局之际全面启动“文化金山”等一系列IP 品牌建设,鼓励文化界“读懂城市精神、讲好镇江故事”。市委书记马明龙为“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上线亲自撰写“文心化境 守正创新”开篇语,他在文章中对全市文化界人士发出鼓与呼,提出“文心化境、守正创新”的八字要求,并以“崇实雄豪、包容厚重、坚韧不拔”作为对城市文化气质的高度概括,动员全市文化战线“嬗变蝶变”,在“三高一争”的奋进道路上,为城市争得荣光。
      “文化金山”IP 品牌暨新媒体矩阵建设是镇江市委宣传部于今年创新启动的一项工作,以“讲好镇江故事,延展千年文脉,读懂城市精神”为宗旨,通过开展金山文化艺术·旅游节、金山文化创意大赛、“米芾杯”青少年书法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搭建微信公众号、微视、抖音、微博、B 站等新媒体的平台矩阵,以及聚合市内外文化大咖等三条路径,宣传推介城市文化资源,挖掘城市历史人文价值,构筑城市精神家园,探索产业转化方向,以文化之势助力镇江“跑起来”。
      2.西津渡见证镇江城市发展
      西津渡历史街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面积约60 万平方米。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 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要道,发生过众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街区内有2 个国家级文保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代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西津渡历史街区的保护,改变了过去文物单体保护、分散保护状况,而一跃成为街区全面整体性保护,这是镇江名城保护的重要里程碑。保护工程改善了西津渡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 修缮了大量文物建筑,搬迁了原区居户和停产企业,迁移了市第二人民医院,复建了若干景点。2019 年,西津渡游客量近400 万。保护工程获得了2001 年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又相继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评为“最受欢迎的20 个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国家级4A 旅游景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
      3.名人故居成为市民打卡网红
      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就是一个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是一个地方和区域的重要历史印记,也是传承历史文化、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故居不只是一座房子,而是一段历史。名人故居作为“不动产”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名人精神与名人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既是宝贵的人文资源,也是文化旅游活动中的重头戏。镇江市街巷多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名人故居,赛珍珠故居、梦溪园沈括故居、赵伯先故居、冷御秋故居、张云鹏故居等十多处。它们静坐在镇江的角角落落,散发着人文气息。
      镇江文化之旅网站连续8 年组织网友举行“名人故居徒步大会”。以“探名人幽胜,怀名人情结,学名人品格,弘镇江文化”为宗旨,每次举办都吸引镇江众多文化及徒步运动爱好者参加。
      4.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共建单位超300 家
      据统计,茅山周边地区现有抗战遗址100 余处、烈士墓和纪念地50 余处。近年来,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成为广大游客接受红色教育的首选地。纪念馆通过不断丰富主题教育内容、开发主题教育课程、创新红色教学模式、合作共建制度化等措施,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研究,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同时,整合韦岗战斗胜利纪念馆、九里战斗纪念馆、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资源,拓展党性教育空间 ;通过加强对新四军坝、新四军修械所、新四军医疗所、许维新烈士故居等革命遗迹的保护,整理史料,丰富党性教育的内容。
      在多年实践中,纪念馆充分发挥革命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扩大“朋友圈”。据了解, 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共建单位已超过300 家,2020 年在巩固已有的共建单位的基础上又新增13 家,探索项目化、制度化的共建模式,真正实现红色教育基地的效能,让革命旧址成为最好的课堂,英雄故事成为最好的教材。
( 作者为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京江晚报记者)